日前,昆明市印發《昆明市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方案》,其中,市場監管部門主抓「淨餐館」「管集市」兩項內容。
農貿市場攤主打掃自家攤位。記者王俊星/攝
近期,昆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轄區內所有集貿市場進行了統計,目前全市共有集貿市場292個。按照省「管集市」專項行動辦公室《關於報送「淘汰一批」「整合搬遷一批」農貿市場名單的通知》要求,明確全市涉及「淘汰一批」的集貿市場有28個,涉及「整合搬遷一批」的有6個,目前此項工作正在推進中。
因硬體不達標或城中村改造
16個市場要關閉拆除
根據各縣區報送的「淘汰一批」工作計劃,共涉及6個縣區的28個市場,分別是:五華區2個、官渡區18個、西山區1 個、高新區3個、晉寧區1個、宜良縣3個。其中16個市場因硬體設施不達標或城中村改造需要關閉拆除;11個因為顧客稀少,計劃關閉或轉向經營;1個由傳統集貿市場轉向為專業市場。
市市場監管局自2018年啟動昆明市主城區集貿市場整治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以來,按照「控制總量,盤活存量,限制增量,改造與新建相統籌,業態升級與優化相結合」的總體思路,在做好存量集貿市場盤活、調整、改造工作的同時,重點做好主城區的網點補充和新發展城區的網點擴展工作,以解決部分地區設點不足的問題。
西山區雲津市場
遷入新建的鮮品先金碧集貿市場
此次淘汰的28個市場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市場硬體設施差或涉及城中村改造需要淘汰,但是此類淘汰並不代表關閉。
一方面,涉及市場硬體設施差但是群眾確實需要的市場,選擇「拆一建一、先建後拆」的原則,在原有市場附近重新選址新建後,將原有市場整體遷入新市場。比如此次涉及淘汰的西山區雲津市場遷入新建的鮮品先金碧集貿市場,宜良縣的鄉鴨湖馬路市場遷入新建的鄉鴨湖農貿市場。
另一方面,涉及城中村改造的市場,按照《昆明市集貿市場管理辦法》要求:「新建居住區或者城市更新改造中配套建設的集貿市場,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因城市建設確需拆除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集貿市場的、應當遵循『拆一建一、先建後拆』的原則。在新建居住區的規劃中、鼓勵將集貿市場作為公建配套設施,縣(市)、區人民政府或者開發(度假)園區管委會應當在土地出讓合同中明確規劃建設集貿市場的產權所有者、建設面積、建設標準等內容,建成後依法交由所在縣(市)、區人民政府或者開發(度假)園區管委會國有公司經營管理。」因此,市市場監管局表示,為充分考慮群眾需求,在小區重建後會配建相應的市場,滿足群眾的生活需求。
二是因為顧客稀少,計劃關閉或轉向經營的市場,這一類市場多數是自發形成的,未經過詳細規劃,市場基礎設施和管理水平較差,不能滿足群眾的生活需要,這一類市場確定關閉或者轉向經營。
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場(圖自:彩龍社區@周三火)
三是由傳統集貿市場轉向為專業市場,涉及這個類型的市場只有官渡區的木水花野生菌市場,該市場將逐步轉型成為野生菌專業交易市場,不再開展集貿市場經營。
硬體不達標、顧客稀少的
計劃年內完成改造
「整合搬遷一批」的市場共涉及高新區、晉寧區、宜良縣的6個市場,均按照各縣區的工作計劃在原址新建遷入或隨棚戶區改造項目一同搬遷。
至於集貿市場淘汰和整合的時間,市市場監管局表示,按照工作步驟,如果是淘汰的市場,硬體設施不達標的、因為顧客稀少計劃關閉或轉向經營的、由傳統集貿市場轉向為專業市場的,計劃年內完成改造。
因城中村改造需要關閉拆除的市場,根據城中村改造的時間同步進行。在拆除前,要求市場開辦方加強市場管理,確保市場在經營過程中乾淨整潔、規範有序。
如果是整合的市場,目前高新區的化城農貿市場、宜良縣的粑粑村農貿市場已經完成整合,其餘的按照各縣(市)區棚戶區改造項目一同整合搬遷。
來源:都市時報
【來源:昆明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