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氳菌香盛夏時——康定市野生菌市場掃描

2020-12-26 騰訊網

市民爭相選購松茸。

凌晨4時松茸早市開市。

◎方欣怡 本網記者 謝臣仁 張亞賢 文/圖

七月盛夏,正值甘孜野生菌收穫季節。從凌晨到深夜,在康定市郭達橋農貿市場野生菌市場,賣菌人吆喝著、買菌者挑選著,在一片菌香氤氳中,山珍野菌通過不同途徑或進入本地人家,或出州跨省,甚至飛越國門,走上國外餐桌。

一個大市場,奉獻綠色生態的豐厚「饋贈」;一顆小菌菇,衍生脫貧致富的精彩故事。

甘孜的夏季,是牧場裡飄揚的花草香,是和煦的微風中徜徉的羔羊,是大家席地而坐圍在一起的一次野炊,更是蔓延在眼前壯闊而逶迤的綠色山巒,然而可以和秀麗的風景相媲美的,還有屬於這裡的氤氳菌香,有屬於這裡獨特的味蕾驚覺。

凌晨4時開市 深夜11時收攤

8月6日,凌晨4點,康定市野生菌銷售商歐玉萍就急匆匆來到康定市郭達農貿市場,開始了一天的野生菌生意。

8月5日深夜11點,歐玉萍收購了一批從康定市和雅江縣山上運來的500斤松茸,還想在早市再收購一批。 「現在網絡發達了,通過微信訂貨的人很多,每天需求量很大,沒有七八百斤滿足不了要求,得趁早再收購幾百斤。」

歐玉萍銷售松茸已經有5年「從業史」了,每年都要在郭達農貿市場忙碌兩個多月。「松茸6月下旬就出產了,由於才出來時量小、價格高,不好銷售,我們是7月10日進的場,這一幹要幹到9月中旬,甚至下旬」。

歐玉萍與其他兩個朋友「搭夥」做生意,每天的作息時間基本是早上四五點趕早市收購菌子,然後按照已有訂單包裝、快遞發貨,手中「單子」發完後,就等候買菌人來選購。

「本地市民選購菌子的除了自己食用外,還有不少送外地親戚朋友的,不管哪種情況,我們都一視同仁做好服務。」歐玉萍說,「回頭客多,都是因為我們服務做得好。」

「別看我們好像就是簡單地買進賣出,其實很累人的,每天一停下手中的活就想睡覺。」忙碌了一上午,12點半,鋪子裡才松閒下來,歐玉萍的「合伙人」王坤芳甩甩手臂,說:「整個膀子都是酸的,賺的都是辛苦錢」。

正與記者說著話,又來了買菌人,王坤芳趕忙招呼,議價、選菌、裝箱、快遞,又忙碌開來。

歐玉萍介紹,這樣的售賣一般要忙碌到晚上九點過,稍作休息後,又要等著買山上來的菌子,準備第二天的售賣工作。

在康定野生菌市場,有著100餘名「歐玉萍」,他們幾乎都是凌晨4時開市,深夜11時收攤。也正是有了這群忙碌者作為「中介」,才讓山野出產的奇珍走上了大城市每家每戶的餐桌,成為美味佳餚。

菌類近10種 日銷數萬斤

在熙熙攘攘的市場上,買菌人與松茸銷售商討價還價,將挑選好的松茸郵寄給遠方親朋好友或帶回家嘗鮮。

「你看看,剛剛運來的松茸個大、新鮮,質地細密,菌肉白嫩肥厚!」銷售商陳大剛告訴記者:今年松茸產量比往年多,前期價格相對低,每斤平均價格在70元左右;近兩天量相對少了,價格漲了,每斤平均價格在90元左右。為了能夠多收松茸,經銷商戶們經常要跑到各縣鄉鎮農戶家中或松茸採摘的山上收購松茸。

松茸是野生菌中營養價值較高的,被稱為「菌中之王」,除了松茸,還有很多野生菌。在郭達農貿市場,記者見到牛肝菌、大腳菇、青槓菌、刷把菌、雞蛋菌、獐子菌、青菌、白菌等近10種野生菌,這些野生菌相對於松茸被稱為「雜菌」。松茸價格相對較高,其他「雜菌」的平均價格在30元左右。

「不是『雜菌』不好,只是松茸『名氣』大,很多『雜菌』很好吃。」正在選購青菌的康定市民王群英表示,她就喜歡購買「雜菌」。

「『雜菌』大部分來自康定市新都橋鎮、甲根壩鎮,松茸有康定本地的,大部分來自雅江縣。」歐玉萍說,整個郭達農貿市場每天買進賣出多少野生菌,沒有準確統計,每個鋪子每天松茸銷量大都在千斤左右、「雜菌」大都在五六百斤。估計每天松茸銷售不低於2萬斤、「雜菌」不低於1萬斤,整個市場日銷量野生菌不低於3萬斤。

雪域高原特產商戶澤仁擁措常年在野生菌市場經營各類野生菌和蟲草、貝母、天麻和高原犛牛肉等生意,由於生性豁達開朗,生意做得很好。她告訴記者:隨著旅遊旺季的來臨,攤位上每天要銷售近千斤新鮮松茸。除了零售,她還兼顧批發。由於貨真價實,經常有成都、重慶的遊客和當地的顧客找上門來購買松茸。她說:「現在買松茸跟以往不同,一是有了網絡,大家都通過網絡銷售,擴大了銷售途徑,銷售量增大了;二是現在物流方便了,也促進了松茸的銷售;三是隨著大家對野生菌的不斷認識,『雜菌』銷量也上去了。」

生態好菌子多 百姓富起來

「今年松茸產量比往年高,到目前我已經賣了兩千多斤松茸了,收入有十萬多元。」康定市甲根壩鎮村民戰燈算著帳,喜形於色。

對於松茸的豐產,戰燈是這樣解釋的:「除了氣候的原因,主要是這些年生態環境一年比一年好。往年山上的植被沒有這麼好時,松茸產量就少,走半天都撿不了幾朵。現在一天要撿好幾十斤呢。」

戰燈告訴記者,他每天凌晨4時起床,簡單吃點飯後就騎著摩託車前往目的地,到了山腳下天就亮了,大家就順著山脊自下而上在青槓林中尋找松茸。前段時間,晚上下雨白天放晴,特別適宜松茸生長。今年收成好,全家都很興奮,每天卯足了勁地在山上轉悠。

「撿松茸很辛苦,得弓著身子前行或者半跪身子尋找。松茸大都生長在青槓林裡,衣服、帽子經常被枝椏扯破。鞋子更遭不住,我曾經一周穿破一雙膠鞋。」採摘松茸不是件輕鬆的事,戰燈在山裡一呆幾乎就是一天,午飯是隨身攜帶的糌粑、麵餅和礦泉水,傍晚時分才下山把松茸送到商販手中或者送到縣城擺攤銷售。他說:「這種勞動強度只有高原上經常幹這活的人才適應,外來人是吃不消的。」

戰燈特別提到採松茸的步驟:發現松茸後,第一步把落葉和腐殖土撥開,第二步用削尖的木棍弄鬆插入松茸下方的泥土,木棍下撬,松茸便出土了,第三步小心翼翼地取出完整的松茸,第四步把撬松的土壤、松茸菌種群壓平整,並用腐殖土覆蓋。戰燈反覆強調第四步,他說:「這是為了以後還有松茸撿,不能撿了松茸後把菌種露在外面,必須用土蓋上,不然就不會長松茸了;如果你蓋好了土,一場雨過後,撿過的松茸的地方,又會長出松茸。」

州林草局技術人員何康告訴記者,這關鍵的「第四步」正是群眾生態意識的體現,正是這簡單的一步,保護了植被、保護了生態,優化了野生菌生長環境,才讓野生菌豐產,隨著我州生態環境不斷優化,松茸年產量在同等氣候條件下,呈現出產量和品質不斷遞升的趨勢。

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州共有9個縣產松茸, 雅江縣更是被評為「中國松茸之鄉」。全州松茸年產量2800噸左右,佔全國松茸產量的60%。按照每斤平均價格50元計算,2800噸松茸就給全州群眾帶來2.8億元的產值。生態好了,野生菌多了,售賣野生菌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好路子」。這時,那不能遺忘的一抹菌香,就有了別樣的「味道」。

甘孜日報

原標題:氤氳菌香盛夏時——康定市野生菌市場掃描

相關焦點

  • 吃菌要抓緊,快落潮啦!昆明野生菌價格上漲 雞樅乾巴菌最多
    野生菌作為雲南特有的美食,每年6—8月都是市場上的主角,松茸、雞樅、牛肝菌、青頭菌、乾巴菌琳琅滿目。獨特的口感、鮮香的味道、較高的營養價值,吸引了大量市民到市場採購。 隨著季節、氣候變化,野生菌即將落潮。
  • 「2015雲南最美野生菌美食菜品」參評榜 山間野趣世間珍味
    乾巴菌銅鍋焗鮑魚驚豔出世」!乾巴菌與鮑魚在快樂海鮮酒樓首次「焗燴」成菜,開了雲南野生菌上品乾巴菌與海鮮之首鮑魚相結合的配伍,「銅鍋焗山珍海鮮」烹技的先河,刷新中國山珍海味,迸發出新派山珍海味大菜香!使成菜不僅創新了雲南乾巴菌菜與海鮮鮑魚的配伍,更豐富了墨玉般乾巴菌、白玉般鮑魚、紅綠玉青紅椒、象牙般黃姜相搭配的靚麗色彩,增添了開胃香辣「接地氣極品海鮮」的口感,令人大快朵頤!不吃辣子的食客也可以不放辣椒,大家都可以吃轉快樂海鮮的「乾巴菌銅鍋焗鮑魚」,吃出超越野生菌、海鮮單品成菜的世間特殊風味。
  • 那你必須來一場石柱土家野生菌...
    那你必須來一場石柱土家野生菌宴了!石柱土家人向來有吃野生菌的傳統,對各種菌類的辨認更有其獨到的經驗和技巧,吃法多樣,可燒、可烤、可煎、可炒、可煮、可燉,近年又推出了獨特的野生菌宴。石柱土家野生菌宴,由牛肝菌、大腳菌、千夫頭、九月香、雞腳菌、黃絲菌等20餘種天然野生菌組成,配以土家特色佐料,以湯鍋形式製作而成。
  • 因為拍了拍菌菇,愛上諾萊仕遊艇會!
    酥油麵包·谷熟菌·仿黑松露前菜入場。墊底的麵包用酥油烤脆,配以模仿黑松露的巧克力,其上的谷熟菌作為雲南的特色菌菇之一,是一種不常見的野生菌,其風味獨特,口感濃鬱。乾巴菌素蟹粉野生菌中「王炸」級別的乾巴菌矜貴少有,味道當然是鮮香無比。使用上海傳統菜素蟹粉,用微酸自帶鮮的胡蘿蔔和土豆泥等炒制而成,釋放酸甜口感。雖與乾巴菌混搭,但兩者之間層次分明,讓人回味無窮。
  • 昆明一雨成秋,吃菌子季節~吃貨必備菌子全撿買吃菌指南全攻略!
    推薦地二:南華縣咪依嚕風情谷南華縣是楚雄野生菌最為集中的縣份,因此採摘野生菌一定要到南華去,南華岔河咪依嚕風情谷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最好自帶秤。▶買菌:要是懶得採摘呢,在楚雄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場——何瑞祥農貿市場,各式各樣的野生菌是應有盡有。
  • 【媽媽的拿手菜】之 野生菌燜雞塊
    野生菌做菜,很講究。做不好,或者選材不對,吃了會引起中毒。建議不懂野生菌的朋友,不要貿然做這道菜。菜還沒做,文字還沒有寫,味蕾就開始不聽使喚。一想到媽媽的拿手菜,野生菌燜雞肉,就有一種牙痒痒的感覺。做野生菌燜雞塊,需要做很多準備。雖然我做的沒有媽媽做的好,但跟著媽媽的操作方式,也曾試著做了一餐。首先,要把幹菌放在鍋裡,加入蒜瓣,用水煮開。蒜瓣一定要放足夠多,從蒜瓣的煮熟的色澤,可以了解野生菌有沒有毒素。
  • 食材掃描丨雲南菌營五梯隊 忘不了的那一口鮮美!
    △雲南野菌市場這些味道清香鮮美,有著天然無汙染、無公害、高營養身價的野生菌,雖然是飲食男女絕對不容錯過的時令佳餚, 但也不過是尋常菌子罷了。在雲南品種繁多的野生菌體系中,因地域和種類不同,各地所產的不同菌子給人帶來的味蕾感受也各不相同,所以雲南人對菌的喜好也有輕重之分。在雲南人的吃菌圖譜裡,位列第一梯隊的至少是雞地從這個級別的。
  • 彝家「菌全席」 別樣風味等你品!
    彝家「菌全席」 別樣風味等你品!,但野生菌要怎麼吃才最有特色,最能品出菌子的鮮美呢?在玉溪峨山,當地人把野生菌和地道的彝家風味完美結合,做出了多道野生菌美食,今天我們就帶大家去峨山品一品具有彝族味道的野生「菌全席」。在峨山一家以野生菌烹飪出名的餐館裡,每天都會有十多類不同品種、二三十公斤的野生菌在這裡通過廚師們的妙手烹飪,擺上了餐桌供食客們品鑑。
  • 昆明野生菌大量上市日交易量達100噸見手青最低150元/公斤
    每逢夏天,野生菌就會成為大多數昆明吃貨的談資,隨著雨季的到來,野生菌大量上市。那麼,目前行情如何呢?價格是否下跌?6月10日,記者走訪了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一探究竟。市場:種類和數量增加不少「見手青多少一斤?」「最低150元/公斤,少了就不賣。」「青頭菌多少一斤?」「好點的300元/公斤。」上午10點左右,記者在市場裡發現,與5月相比,不但菌子的種類和數量增加不少,買賣野生菌的市民和攤販也翻倍增加,市場裡呈現出久違的熱鬧。
  • 雲南近九成野生菌死亡病例因誤食這兩種菌:亞稀褶紅菇和鵝膏菌
    進入雨季後雲南人迎來了一年一度吃野生菌的"生死存亡"時刻野生菌吃錯比吃錯藥還惱火會要命7月2日,記者從雲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據近年來的監測數據,有近90%的野生菌死亡病例是由於誤食亞稀褶紅菇和劇毒鵝膏菌造成的,它們不愧為夏季雲南老百姓的兩大「致命殺手」。近期我省部分地區已發生食用野生菌中毒導致死亡的事件,發生中毒的野生菌主要為亞稀褶紅菇。
  • 菌菇類該怎麼清洗?菌菇類清洗方法Pick起來
    菌菇類該怎麼清洗?菌菇類清洗方法Pick起來時間:2020-11-30 16:2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菌菇類該怎麼清洗?菌菇類清洗方法Pick起來 菌菇類清洗方法 小編為大家說一說菌菇類清洗方法,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1、首先將野生菌準備好待用。
  • 蓋得排行:53款火鍋底料對比測評,菌湯底料,這款能直接喝
    本次測評針對50餘款篩選而出的火鍋底料,在清湯風味板塊,許多菌湯底料菌料用量不足,香精味反而偏重。蜀九香菌香濃鬱,完全達到了鮮湯水平,其湯底越熬越香,在測評中經受住了考驗。用料豐富:最讓人驚喜的,是蜀九香菌湯底料的配料分包。料包有五種,其中姬松茸包、菌包、枸杞棗包用量十足,可根據需求搭配。
  • 雲南人在吃菌這件事上,命比誰都硬|原創
    「我堂堂七尺熱血男兒,中毒時哭嚎『救命啊,地震了,地板軟了。』」△雲南人吃菌見小人都成了各種段子/微博截圖如果你覺得各路神貼太神乎其神,翻開雲南的社會新聞,會發現每年6-9月,雲南人「吃野生菌中毒死亡」的新聞報導層出不窮,進醫院掛點滴都是駕輕就熟的事。
  • 昆明16個市場要關閉拆除 木水花將轉型成野生菌專業交易市場
    因硬體不達標或城中村改造16個市場要關閉拆除根據各縣區報送的「淘汰一批」工作計劃,共涉及6個縣區的28個市場,分別是:五華區2個、官渡區18個、西山區1 個、高新區3個、晉寧區1個、宜良縣3個。其中16個市場因硬體設施不達標或城中村改造需要關閉拆除;11個因為顧客稀少,計劃關閉或轉向經營;1個由傳統集貿市場轉向為專業市場。
  • 雲南現1150克「巨型」黑松露 將被永久收藏於中國野生菌博物館
    中新網昆明12月15日電 (杜瀟瀟)一顆從雲南麗江永勝挖出的重1150克黑松露將被捐贈給雲南目前在建的中國野生菌博物館。15日,這顆「巨型」黑松露的主人張子福告訴記者,他拒絕了高達5萬元人民幣的收購價,決定把這顆黑松露捐贈給博物館。
  • 紅色、黃色、棕色,昆明周邊山上野生菌這麼漂亮!看著美麗其實挺嚇人
    時下,到了市民採野生菌、食野生菌的時節。一些市民不僅僅滿足於在農貿市場裡買野生菌了,有的還主動上山去尋找。8月9日,在昆明周邊的一座山上,記者就遇見不少採野生菌的人,發現有的人是第一次去採,見什麼採什麼,看看他們的菌子,很嚇人的。
  • 吃菌季不可錯過的20種野生菌,你吃過幾種?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塊菌號稱「黑色金剛石」,是野生菌中的極品,它與魚子醬、鵝肝同被稱為「三大珍品」。黑松露有多種療效,其富含17種胺基酸、8種維生素、適量的蛋白質、以及雄性酮等50餘種生理活性成分。並且含有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8種胺基酸、鋅、錳、鐵、鈣、磷、硒等必需營養素,具有增強免疫力、抗衰老、益胃等食藥用價值。
  • 能食用野生菌大全,這35種野生菌你認識多少?
    1、火把雞樅因為是在過火把節時出(農曆六月二十四)而得名,火把雞縱一出就是一窩(片),數量 較多,味道鮮美,可煮湯、可炒吃,最多的是油炸,做成雞縱油可一年四季保留著吃。2、黃皮雞樅出的比較晚,一般到10-12月出,色黃朵大肉厚,一朵就可煮一大碗,味道鮮美,吃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