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積物樣本揭示深海海溝有如「塑料牢籠」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塑料汙染之所以難以在海洋環境中追蹤是因為海洋的力量會降解並撕裂塑料碎片,直到它們變成所謂的微塑料,即尺寸小於5毫米的微小碎片。雖然在它們在海洋中移動時很難監測它們,但最近的研究卻揭示了水下「雪崩如何將微塑料推向深海以及海底熱點發展的過程。

為了展開這項最新研究,來自德國森肯堡研究所、法蘭克福自然歷史博物館、阿爾弗雷德·魏格納研究所(Alfred-Wegener-Institut)和約翰·海因裡希·馮·圖能研究所(Johann Heinrich von Thünen Institut)的科學家們來到了西北太平洋的千島-堪察加海溝。在那裡,研究人員在2016年的一次考察中從不同深度收集了8個沉積物樣本。

這些數據分別在5143米、6065米、7138米和8255米的四個測點採集,通過光譜的形式研究內容。研究小組在這些沉積物樣本中發現了15種不同類型的塑料,其中包括通常用於包裝的塑料如聚乙烯和聚丙烯。

該研究的論文作者Serena Abel指出,在他們的樣本中,微塑料的比例在每1000克幹沉積物的14到209個顆粒之間變化,微塑料最常見的出現地點是在千島-堪察加海溝最深的取樣站之一,其中較深的區域積聚的微塑料數量明顯更高,這可能是由於微粒很容易被運送到這些區域。「這些溝渠就像真正的『塑料牢籠』,」Able說道。

研究小組發現的所有微塑料的尺寸都在375微米以下,大多數都小於125微米,即約1/8毫米。儘管這些碎片很小,但研究小組表示,就對海洋塑料的最佳估計而言,這些碎片可能代表了謎題中缺失的一塊。

該研究的另一位論文作者Angelika Brandt博士表示:「全球範圍內對海洋中微塑料含量的估計表明,一定有一部分存在於水體之外,而這在這些估計中是缺失的。這些地區積累的微塑料可能代表著這一『缺失』份額。深海中的微塑料也意味著食物鏈的基礎受到了影響,因為許多無脊椎動物以沉積物為食,包括微塑料顆粒。因此,不幸的是,我們的子孫後代將不得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理今天環境汙染造成的後果。」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首次發現,塑料已經布滿世界海溝最深處
    尤其在位於西太平洋 7 英裡(10890米)之下的馬裡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取自樣本 100%含有纖維,所攝取的塑料顆粒量與近海面海洋生物相比,百分比要大得多。 該報告發布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The Royal Society) 2 月 27 日 的期刊上,為 2014 年關於海底沉澱物的微塑料研究填充了更多細節。
  • 世界最深的海溝 到底有沒有源自人類的汞汙染
    此項研究由天津大學地球系統科學學院副教授孫若愚、劉羿團隊與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及法國科學院土魯斯地球環境研究所、南開大學、南京大學合作,利用深淵著陸器採集馬裡亞納海溝生物樣品,通過汞同位素來揭示深淵甲基汞的來源與遷移途徑。
  • 世界最深海溝有沒有源自人類的汞汙染?中國團隊參與揭秘
    此項研究由天津大學地球系統科學學院副教授孫若愚、劉羿團隊與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及法國科學院土魯斯地球環境研究所、南開大學、南京大學合作,利用深淵著陸器採集馬裡亞納海溝生物樣品,通過汞同位素來揭示深淵甲基汞的來源與遷移途徑。
  • AI科學新聞 | 地球最深處是否有環境汙染?科學家有最新發現
    近期,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彭曉彤團隊與天津大學孫若愚、劉羿團隊,以及法國科學院土魯斯地球環境研究所、南開大學、南京大學合作,利用深海所自主研發的深淵著陸器採集的馬裡亞納海溝和雅浦海溝生物樣品,通過汞同位素揭示深淵甲基汞的來源與遷移途徑
  • 盤點五大最深海溝,地平線以下的秘密!
    那裡或許有我們不知道的物種,沒見過的地形,沒有領略過的風光,世界上的人們不遺餘力的去探索未知的領域,現今世界上有很多的探索成果,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世界上五大最深的海溝,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個海溝裡擁有很多罕見的海底動物,有些甚至還未被命名。透過12次的深海探索行動,總共發現了100種魚類、50種深海珊瑚和百多種軟骨生物。二、馬裡亞納海溝馬裡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又名瑪利亞娜海溝。
  • 馬裡亞納海溝下有什麼?答案很意外,中國奮鬥者號坐底10909米處
    根據裡雅斯特號深海潛水器的一個數據顯示,海溝底部高達1100個大氣壓的巨大水壓。同時深海是一個高壓、漆黑和冰冷的世界,通常溫度只有2℃(極少數海底受地熱的影響水溫可高達380℃)。所以如果馬裡亞納海溝沒有海底火山的支撐,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說,確實可能會成為冰。
  • 中國科學家在世界最深海溝發現人為汙染物 或對生態系統造成潛在危害
    中國科學院官方網站15日通報稱,近期,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彭曉彤團隊與天津大學孫若愚、劉羿團隊,以及法國科學院土魯斯地球環境研究所、南開大學、南京大學合作,利用深海所自主研發的深淵著陸器採集的馬裡亞納海溝和雅浦海溝生物樣品,通過汞同位素揭示深淵甲基汞的來源與遷移途徑。
  • Nature:最深海溝發現人造汙染物
    英國阿伯丁大學深海研究人員Alan Jamieson表示:「我們通常都會認為深海海溝是遙遠且原始的,那裡沒有人類的痕跡。」然而Jamieson和他的同事發現,人造有機汙染物以很高的水平存在於他們在兩個深海海溝中採集的一種與蝦類似的甲殼綱動物——端足目動物體內。Jamieson在6月8日於中國上海召開的一次深海探測會議上報告了這一研究結果。
  • 科學家在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發現令人不安的東西,人類必須警惕!
    他們研究發現,幾乎在每一個採集的樣本中都發現了令人類愧疚的東西:塑料從2008年到2017年,艾倫·賈米森的團隊在日本海溝、紐西蘭的克馬德克海溝、西南太平洋的新赫布裡底海溝、伊豆小笠原海溝、馬裡亞納海溝以及秘魯-智利海溝等6個海溝中採集了3種的賴氨酸亞種雙足綱動物,深度包括7000-10000米9個區域。
  • 魚吃塑料人吃魚 繞了一圈人類「自食其果」?
    圖1:香港大學的這名學生正展示裝在玻璃瓶中的塑料微粒樣本。塑料微粒如何傳播本周的第二項研究嘗試解答塑料微粒的另一個奧秘,即它們是如何融入到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甚至能到達最偏遠的海洋地區,如深海海底和北極海冰中。
  • 8年前名導演潛入馬裡亞納海溝,為何在10929米停住了?看拍到了啥
    2010年,紐西蘭潛水高手威廉·特盧布裡奇在不藉助任何輔助裝備(如水肺、腳蹼)的情況下,一口氣下潛至116米深的大西洋海底,創造徒手下潛最深世界紀錄
  • 巴西海域海溝族驚魂?潛水員發現深海怪物?
    海王電影裡的海溝族?據傳,在巴西海域曾連續10次出現一隻超過30米長的兇猛深海怪物,襲擊漁船的現象,使漁民根本不敢出海捕魚。目擊者說,海怪頭部有點像馬,估計重量約40噸,在水中划水的速度達30多千米/時。
  • 地球最深處有什麼?科學家:讓人敬畏的生命和塑料垃圾
    科學家回答:讓人敬畏的生命和塑料垃圾!  地球的最高處人類去過,當然地球的最深處也去過。馬裡亞納海溝是人類至今在地球上發現唯一一個最深的海溝,世界各國也都對這個「深不見底」的海溝十分感興趣。此海溝是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輻輳俯衝帶,它的深度遠遠超過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各個國家都開始對這個萬米深淵充滿好奇,最先下潛海溝深處的是1951年英國皇家海軍「挑戰者二號」,它首次對海溝進行測量,便測出10900米的深度,並且以「挑戰者深淵」為名。
  • 《深海異獸》2020美國驚悚生物科幻!來自世界最深海溝的襲擊
    ◎譯  名 深海異獸/水下/深海終劫站(臺)◎片  名 Underwater◎年  代 2020
  • 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大本營周圍微塑料濃度最高
    相關報導:微塑料入侵世界之巔,「人類製造」首次現身8440米的珠峰近日,一項研究在海拔8440米的珠峰平臺上找到了微塑料汙染的痕跡,這也是已知最高的微塑料。上至世界之巔,下至世界最深的海溝,微塑料可謂無處不在。有研究指出,每年每人平均會攝入70000顆微塑料。
  • 每日一詞∣深海載人潛水器 deep-sea manned submersible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的消息顯示,中國深海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11月10日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成功下潛至10909米,創下國內新紀錄。被稱為「挑戰者深淵」的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深度為11000米。
  • 為什麼要探索深海?因為那是給勇敢者準備的!《深海異獸》不是怪獸大片,而是對於深海的探索,滿足了你對於深海的所有恐懼
    而這頭名為「貝希摩斯」的《深海異獸》大怪獸按圖中來看,這個狀態身高只有80米左右,身體伸展狀態大概有100米,仍然維持著好萊塢超級怪獸體型基本都在百米左右的基本定律。馬裡亞納海溝在海平面以下的深度遠遠超過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馬裡亞納海溝位於北緯11 °20′,東經142°11.5′,即於菲律賓東北、馬裡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底, 亞洲大陸和澳大利亞之間,北起硫黃列島、西南至雅浦島附近。其北有阿留申、千島、日本、小笠原等海溝,南有新不列顛和新赫布裡底等海溝,全長2550千米,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
  • 深海版《異形》,全程緊張到窒息
    影片將背景設置在馬裡亞納海溝,是一個意圖明顯的選擇。這是地球目前已知最深的海溝,深度約為海平面以下11034米,海底壓強為標準大氣壓的1000多倍。2012年時,卡神駕駛單人深潛艇下潛到了10898米的海淵,不僅為科學研究搜集了樣本,還拍攝到了珍貴的影像素材。
  • 「蛟龍」號完成150次下潛 馳騁6大海區探尋深海秘密
    載著第一次深入海底現場觀察的科學家,載著深海海參、近底海水、巖石、沉積物樣品等深海信息,「蛟龍」號載人潛水器9日16時35分從6488米的雅浦海溝深淵區回到海面。24分鐘後,回到「向陽紅09」科學考察船,完成了其自2009年8月出海以來的第150次下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