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的世界太難了,貧窮使我不得不努力

2021-01-18 老夏分析師

成功的三要素:一是堅持,二是不要臉,三是堅持不要臉。

這個世界不屬於80後,也不屬於90後,更不屬於00後,那屬於誰呢?

屬於——臉皮厚的!

導讀:有人說「越窮的人,越自卑,越好面子」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社會上,人各有別,有著許許多多不同的差距,貧與富的差距,美與醜的差距,胖與瘦的差距,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性格以及表現。

但是關於「越窮的人越自卑,越好面子」這句話,我卻不是很認同,還是要分情況而定,就像是不是鯨魚不屬於魚類,而是哺乳動物,章魚不屬於魚類一樣。

很多事情並不是一句話就能夠代表所有事物的普遍規律,一個群體也許會有人有這樣的特性,但並不能代表整個群體的特點。

有的人人窮志不窮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生活在窮苦人家,在很小的時候就要開始著手柴米油茶,想著要如何精打細算的過日子才能夠把僅有的一點錢花的更長久一些。

在其他孩子還想父母撒嬌要玩具的時候,窮人家的孩子已經學會了如何打些零工掙些錢貼補家用,他們懂得努力學習考上好大學是走出貧窮的唯一路徑,也是改變自己改善一家人生活的最佳途徑。

所以他們會更加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會更加努力的學習來回報辛苦的父母以及其他人的贊助,他們更明白錢的來之不易,所以更加節省節約,也更有要報效國家的志向。

窮人不一定是好吃懶做的乞討者,他們更可能是懂得了生活的艱辛,明白了生存的道理,拼命的努力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有立足之地。

相較於某些紈絝子弟,他們更懂得努力和奮鬥,更有大理想大志向,更有拼搏的動力,更能夠做出一番豐功偉績。

一個人的格局變大,從他努力開始,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專注為夢想而努力。

自卑的人不一定窮,窮人也不一定自卑

這個社會上,有很多自卑的人,導致他們自卑的原因有無數種,貧窮可能只是其中之一。

當你覺得其他人在某一方面比你強的時候,你可能會自卑。

當你覺得自己表現的不好的時候,你可能也會自卑。

當你沒有勇氣去做的事情別人做到的時候,你可能會自卑。

當你沒有足夠的能力對自己不自信的時候,你可能會自卑。

所以說自卑不自卑和窮不窮是沒有什麼太大關係的,即便你很有錢,但是你心裡有障礙,你沒有過硬的本事和能力,不夠自信,一樣可能會自卑。

而一個雖然窮但是積極樂觀的人,他願意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願意通過多種途徑來鍛鍊自己,能夠正視自己的生活現狀。

並且告訴自己窮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能夠大方自信的與人交往,這樣的人一定不自卑,相反,他可能只會窮一陣子而不會窮一輩子。

所以,可以見到,貧窮的人並不一定會自卑,自卑的人也不一定都是窮人,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只要我們正視生活,對生活充滿自信,樂觀的看待一切,你就是一個自信的人。

貧窮能夠磨礪人的心境

正所謂「寶劍鋒從砥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一番寒刺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所有的成功都不是輕而易舉得到的,一定要經歷一定的坎坷與磨難,就像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之後才能取得真經一樣。

貧窮帶給我們並不一定完全是自卑,懦弱,膽小等等一系列悲觀的情緒和影響,當我們與生活達成和解,與貧窮握手言和時就會發現。

其實我們所經歷的生活是上帝在考驗我們的意志,時間到了,希望的窗子就會開啟,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就像考入北大的女孩王心儀在《感謝貧窮》中所寫:「感謝貧窮,你賦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與永不低頭的氣量。農人們都知道,播種的時候將種子埋在土裡後要重重地踩上一腳。第一次去撒種,我也很奇怪,踩得這麼實,苗怎麼還能破土而出?可母親告訴我,土松,苗反而長不出來,破土之前遇到堅實的土壤,才能讓苗更茁壯地成長。」

正如她所說的,貧窮帶給人們的並不是一昧的退讓和隱忍,反而更應該是一份挑戰,像是壓在種子上面的那一層厚厚的土壤,唯有經過層層掙扎,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自我,才能夠重見天日。

身處貧窮中的人,並一定都是自卑、懦弱的,他們擁有著無限的可能,孕育著希望,更能有驚人的毅力,達到常人難以想像的成功。

世界本來應該平等,但是不能完全平等,所以我們大家不要帶有色眼鏡看人,即便是貧窮的人也有受到尊重的權利,也希望我們每個人保護他們的這份權利。

有人說:「生活就是要以欣賞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事物」。

貧窮磨礪人的心境,讓人學會了堅強,也漸漸地讓人懂得了做人,就要以一份豁達、平和的姿態,體會生活的酸甜苦辣,笑看人生百味,無論歲月帶給我們什麼,都能以坦然的姿態應對。

文/老夏分析師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每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相關焦點

  • 成人版變形記:說窮人不努力的富豪,被狠狠打臉
    經常有鍵盤俠在網上批評窮人:窮人之所以那麼窮,就是因為不努力;收入低就去提升自己啊;每天只做這種低層次的工作,一輩子都不會翻身。許多人,包括我,曾經也都天真地認為,只要願意努力,就一定能改變貧窮。但出了社會才知道,這個世界上許多人就像一部動畫裡所說的那樣:光是活著就已經拼盡全力了。
  • 教宗方濟各第一屆世界窮人日文告
    倘若我們想要改寫歷史,推動真正的發展,我們須要聆聽窮人的呼喊,投身於終止窮人被邊緣化。於此同時,我懇請各城各區的窮人們,不要忘記福音中貧窮的意義,那已銘刻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 在慈悲禧年閉幕時,我想要為教會創立「世界窮人日」,使得世界各地的基督信仰團體,為那些最卑微和最有需要的人,成為基督愛德更大的標記。在我之前的幾任教宗所陸續創立的「世界日」,已經成為教會生活的一項傳統,現在我希望再加上此日,使之充滿福音的圓滿,即耶穌對窮人特別的關愛。 我邀請全教會及世界各地的善心男女,在這一天將目光轉向那些向他們伸手請求援助和支持的人。
  • 貧窮陷阱:貧窮是如何偷走一個人的未來?
    這個充斥著非理性行為的世界,就是窮人的遊樂場和墓地,他們在這裡一邊狂歡一邊忍受著饑寒交迫。正如《貧窮的本質》中所說的:貧窮就像一道陷阱,讓深陷其中的人無法逃離。儘管有逃出陷阱的梯子存在,但梯子並不總是放在正確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怎麼踏上梯子。
  • 諾貝爾獎《貧窮的本質》:導致貧窮的根本,不是能力,而是思維
    這樣的日子就像是個死循環,忙到沒有時間看書學習,只能掙扎在溫飽線上,於是他得出了一個結論:「窮人的窮,是因為沒得選」。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貧窮的本質:困住你的不是能力,而是思維我認為,有一部分窮人的確是沒得選,但很多時候,一個人的貧窮卻是自己造成的。很多貧窮的人,窮在了思維上的懶惰,一直在做一些低層次低收入的工作,但就是懶得去學習,去往更高層次上走。
  • 不明白這四點,越努力工作越貧窮
    換句話說,貧窮和富有,都是會遺傳的。01▼貧窮的思維根源:稀缺心態窮人面臨的第一層困境,就是窮人思維。美國經濟學家穆來納森跟心理學家沙菲爾發現:窮人之所以越來越窮,原因不在於不夠努力,罪魁禍首是稀缺心態,越是缺錢,就越會在意錢,卻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 金錢的稀缺俘獲了窮人的大腦,阻塞了窮人的認知能力。
  • 教宗2020年世界窮人日文告:向窮人伸手施惠
    然而,向窮人伸出的手絕非一朝一夕而成,它反倒見證出我們如何妥善準備辨認出窮人,在他們有需要時加以扶助。教宗方濟各在2020年的世界窮人日文告中闡述了這一點。聖座新聞室於6月13日以直播形式召開記者會,介紹了本年度的窮人日文告,主題為「向窮人伸手施惠」(參閱:德七36)。舊約《德訓篇》的睿智勸言貫穿了第四屆世界窮人日文告。
  • 什麼是貧窮陷阱,我們該如何靠自己擺脫?
    在早期,倫敦曾做過相關實驗,結果證明,大部分窮人更願意努力賺錢,但仍然無法擺脫貧困。正如曾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阿巴希.巴納吉和艾絲特.杜芙若認為的,貧困就像個陷阱,掉入其中的人往往很難擺脫出來。二、貧窮綁架你的思維,從而限制你的能力當人深陷在貧窮的泥潭中時,窘迫的環境會使他們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所需,目光局限造成人更加在意眼前得失,關注短期利益。
  •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什麼都不敢想,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是的,Mani等2013年發表在Science上的這篇研究告訴我們,貧窮不僅限制了你的想像力,還限制了你的認知能力。研究1是一個嚴格的實驗室研究。研究者首先給參與者呈現財務情境,如:「經濟形勢逐漸嚴峻,你的老闆準備減薪。假設你的薪水減掉了15%(5%),你還能維持現在的生活方式嗎?如果不能,你將作出哪些調整?它會影響你的休閒、住房和旅行計劃嗎?」
  • 看完國產劇的「窮人」生活,對不起我給窮人拖後腿了
    近幾年國產劇裡的窮人像集體人間蒸發一樣,難覓蹤跡。取而代之的極盡所能炫富的富二代瑪麗蘇劇,以及,越來越不像窮人的「窮人」。這不得不讓人心生疑惑,現如今的國產劇是不是對窮人有什麼誤解?就是這樣一位貧窮的女孩子,卻能住在大城市的豪華合租房。
  • 這部紀錄片告訴你,貧窮被遺傳,不是因為不努力,而是這三個原因
    可是這種長久的哭窮教育就是一種心理施壓,首先,會讓自己的子女接受自己就是窮人這個設定,放棄去掙扎去改變現狀。因為這種設定已經深入骨髓。 最後,跳不出貧窮的循環是因為,你的哭窮式教育,在變相地告訴孩子,有了錢什麼都能解決,讓他們形成錢就是安全感的歪曲認知。 他們不敢冒險,不敢投資,不敢創業,因為可能會讓他們辛苦攢的錢付之東流。所以,窮人的下一代也很容易形成窮人思維。 本質原因在於,貧窮限制了認知和思維。
  • 貧窮真的只是不夠努力嗎?真的不是,社會學家早就研究清楚了
    然後以某種成功者的身份教育別人,你沒錢是因為你不渴望他,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之類的雞湯簡直油花不要太膩。這本質上就是何不食肉糜的心態。今天介紹的這本書《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和忙碌的》,剛好解答了這個問題。一起與大家分享下。貧窮是某種結果,並不是原因。
  • 我,是個快樂的窮人!
    而這個世界給予我們最大的善意,叫做「天無絕人之路」。同屬於貧窮階層的朋友們請注意!接下來,我要向大家隆重介紹窮人的快樂套餐!「窮人的快樂套餐」,是因為除了拌飯,其他小菜都是免費贈送的!好嗨喲!同志們,買一送N,喜味兒魚籽拌飯的吃法優不優秀?!
  • 在香港,窮人不是靠努力就能翻身的
    今天我們將通過一個探討香港結構性貧窮及貧富懸殊問題的真人秀節目來一窺香港尖銳的貧富差距問題。
  • 「臺大真不是窮人可以來讀的學校!
    窮人想靠「努力」翻身有多難?很多像我一樣的人,進了臺大反而更痛苦……」若說升學是個逐步篩選的過程,窮人往往是被淘汰的,而張慧慈以倖存者之姿談貧窮,便是要告訴大眾:人生起跑點的不公平,並不是靠「努力」便能克服,有些人拚了命地追,卻也只能追到他人一開始的起跑點。
  • 《我的黃金光輝一生》有感,貧窮讓你越努力越絕望!
    只是生活不會善待每一個努力的人,光努力是不夠的,要努力對方向,還需要點運氣,更要貴人提攜。《我的黃金光輝人生》這部韓劇,是臨睡前無意點開,竟然一直看到天亮,邊看邊流淚,有一種感同身受、身臨其境的悲愴和孤苦。
  • 大富翁和努力的窮人
    田北辰算了算自己的錢,無奈地說道:「車費要13.5元,我哪有那麼多錢!」在不得已支付了昂貴的交通費之後,田北辰的一日三餐只能精打細算,他說道:「交通費扼殺了窮人的生存空間!」身為鐵路公司的高層,田北辰覺得別人指責交通費貴,完全是無理取鬧;當換位到一個清潔工人的身份時,他馬上意識到,原來那位記者並不是無理取鬧,而是在為底層的民眾仗義發聲!身份不同,看待問題的方式立馬就變了。
  • 註定「一事無成」的窮人,往往有一種可悲的窮人思維,你中招沒?
    註定「一事無成」的窮人,往往有一種可悲的窮人思維,你中招沒?這種可悲的窮人思維,就叫「我沒有機會」!社會上有許多一事無成的窮人,他們的可悲之處不在於沒有機會,而是當機會來到他的身邊,向他伸出成功之手時,他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他們可能正躺在床上睡大覺呢!而當他們看到別人發財致富之後,又會找藉口安慰自己說:「怪只怪老天太不公平,我沒有機會啊,機會都留給了別人。」這無疑是一種可悲的窮人思維。
  •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但身為首富的馬雲卻說:"從阿里巴巴創業,1999年到現在為止,我沒有一個月拿過工資,我從來沒碰過錢,我對錢沒有興趣!"OMG!身為首富卻聲稱自己對錢不感興趣。富可敵國的馬雲,視錢財如糞土,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前段時間微博瘋轉的35000元買的奢侈品香奈兒大衣洗一次就掉顏色的情況。原來有錢人的世界,奢侈品穿一次就要扔的,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 《貧窮的本質》是什麼?我們該如何逃離貧窮陷阱?
    這裡的窮人都住在搖搖欲墜的小房子裡,他們有很多時間玩耍,擅長各種遊戲。一說到窮人,我們在各種作品中都能看到很多貶低之詞,說他們懶惰,愚昧,不思進取,但是帶著這種有色眼鏡去看待貧窮問題,是完全錯誤的,要想取得進展,我們必須摒棄貶低窮人的習慣,花點時間去真正了解他們的世界。
  • 我不配當窮人!國產劇中出賣智商的「窮人」設定
    這樣的房子雖然算不上太豪華,但也實在是不符合男主家境貧窮的設定啊。在房價昂貴的廈門能有上這樣一套房子,註定不會是個窮人。大家都知道楚雨蕁的媽媽開了一間奶茶店,但看奶茶店的裝修和面積,這和我們學校附近的奶茶店一樣嗎?裝修和面積完全是咖啡廳的設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