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真的只是不夠努力嗎?真的不是,社會學家早就研究清楚了

2020-11-17 知客研究院

最近刷信息流,看短視頻。經常會出現一種人,曬車曬錢。然後以某種成功者的身份教育別人,你沒錢是因為你不渴望他,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之類的雞湯簡直油花不要太膩。這本質上就是何不食肉糜的心態。

今天介紹的這本書《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和忙碌的》,剛好解答了這個問題。一起與大家分享下。

貧窮是某種結果,並不是原因。但是我們很容易發現貧窮的人更難賺錢,而富有的人賺錢更容易。除了本質上賺錢方式的區別,更多的是不同的狀態帶給人的影響更多。

窮人是不努力嗎?絕對不是,書中的結論是。窮人和過於忙碌的人有一個共同的思維特質,注意力被稀缺資源過分佔據,引起認知和判斷力的全面下降。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再給窮人一部分錢。還是不能夠很好地利用。由於在長期資源匱乏的狀態,人們對稀缺資源的追逐,已經壟斷了人的注意力。會忽視更重要更有價值的信息,造成資源的浪費。

有一檔節目,《窮富翁大作戰》就是講的這個道理。富翁被安排到做環衛工,持續3天不能回家體驗生活。後來主持人採訪,富翁說到,每天工作時間長。非常累,回家之後住的地方也是比較小。

由於基本的吃飯、住宿這些開支基本上佔據上大多數生活成本。導致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再去學習新的技能。有時間只想休息一下。

從這個角度就很好理解了,這種狀態基本上就是一個循環。而且是系統性的循環,需要多個點做出調整才能改變。比如,要有時間可能得先接受一個收入更低的工作。然後有時間再同時學習,而學習又要有新的支出。

為什麼會說是有效信息缺乏?

記得十年前,還有上線和下線的說法。給人發個消息得先看在不在線。現在網際網路非常普及,家用寬帶幾年前就沒有每月限時的說法了。為什麼還說有效的信息缺乏?

其實本質是,無效信息過載,太多了。我們每天要看多少信息,各種各樣的信息以圖文、視頻形式吸引走我們的注意力和時間。但是回過頭來,想一下,最近一周或者一天。你看到最有用的信息是什麼?可能忘記了。其實是沒有那麼有用。

這種情況其實很像,餓了好幾天的人走進了自助餐廳。我們在沒有建立系統的分析和判斷,不知道信息價值的判斷。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

重視時間的價值,時間是最公平的。無論貧困還是富有,時間都是一樣多。我們需要把時間真正地用給自己。

保持開放的認知,偶爾跳出固有的思維方式和路徑。比如,我剛開始做自由工作的時候,周一下午在咖啡店發現有很多人。對於一個每天按時上下班的人來說可能會想不通,他們難道都不用上班嗎?而且看起來也不窮啊。

機會總是在最深入隱藏著,我始終認為。大多數人能看到的機會已經可能是誘餌,真正的機會只有非常深入接觸的人才能夠看到。當然這不是指一天的工作重複很多年的深入,更多是你在這個崗位或者行業上的價值。

相關焦點

  • 貧困夫妻真的百事哀嗎?不是的,是愛的不夠深
    為什麼不少男性朋友拼命努力工作?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想自己過窮日子。窮日子會讓人覺得沒有自尊,窮日子會讓人覺得很苦,窮日子無法滿足個人的各種物質需求,因此,大多數女性朋友不願意跟窮男人生活在一起,大多數男性朋友不希望自己的生活有上頓沒上頓。
  • 貧窮真的不是上帝所喜悅的嗎
    神真的垂聽我們的禱告嗎?我們感覺到並不這麼簡單,因為這世界多少的人在饑荒的中間,多少的人在貧窮線的下邊,多少人在他生死邊緣的掙扎,沒有得到他肉體基本物質的需要。那,這樣你還說上帝垂聽人的禱告嗎?上帝供應人的需要嗎?所以有時候我們感覺,人對人比神對人更好,因為神給人的常常不能供應人的需要,世界上還有很多貧窮的人。我在思考這些的時候,我發現有好多非常不好的事情在其中。
  • 《當幸福來敲門》真的努力就可以幸福嗎?
    而賺到的錢遠不夠開銷,開銷又不斷在透支著,就這樣一直透支,直到被房東趕走,破產的那一刻。甚至有的人住在貨櫃,成為流浪漢。這些電影中不會詳盡描寫,但是已經有很多社會學書籍有這方面的研究。對於對電影來說,主角光環一定會有翻身的機遇。可是對於現實中的很多底層人來說,他們可能卻沒有這樣的機緣,甚至連這方面的眼界也不會有。有多少人可以像男主一樣是個數理天才?
  • 《魔童》貧窮真的是錯
    看完本電影,我認為本片真的因為貧窮而限制了發揮。首先我想談一下Brandon本人黑化的整個歷程,這在我看來是完全符合邏輯的,一方面是外星飛船對於Brandon催眠式的影響,或者是解放了男孩內心中的某些特質,又或者是將這些特質強加於男孩身上,這我們沒有辦法說清。
  • 《喜寶》:貧窮真的會讓人喪失良知嗎?
    一個人最初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需要的也只是愛,她不可能從嬰幼兒時期就只追求物質。誠然物質是生活的基礎,沒有物質的支撐,再濃烈的愛也會一點點消失殆盡。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比較均衡,得到一些愛,再得到一些物質,普普通通的度過平凡的一生。只是有一部分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的愛異常貧瘠,為了讓內心達到平衡轉而只追求金錢。
  • 社會學家關於「佛教社會學」的發現
    很多東西放的知識分子都來研究佛法。那麼社會學家們的觀點如何?「1979年,社會學家英奇·貝爾寫了一篇題為《佛教社會學:對社會學與東方解脫道趨同共存的思考》的短文,發表在麥克納爾的《社會學理論透視》上。這可能是第一次有人寫關於「佛教社會學」的文章。隨後,少數社會學家和社會理論家探討了各種佛教哲學和實踐與社會學之間的聯繫。
  • 諾貝爾獎《貧窮的本質》:導致貧窮的根本,不是能力,而是思維
    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貧窮的本質:困住你的不是能力,而是思維我認為,有一部分窮人的確是沒得選,但很多時候,一個人的貧窮卻是自己造成的。很多貧窮的人,窮在了思維上的懶惰,一直在做一些低層次低收入的工作,但就是懶得去學習,去往更高層次上走。當然很多人又會說,並不是窮人不想努力,而是他們知道,努力了可能也沒什麼機會。
  • 義大利語:ma,你真的清楚它的用法嗎?
    平時十分常用的連詞「ma」只能表示相反意思的轉折關係嗎? 它還有那麼多看似同樣意思的「替身」比如però, bensì, tuttavia……它們都可以隨意混用嗎? 可以用「Ma」作為一句話的開頭嗎?
  • 你不是真窮,只是得了「貧窮焦慮症」丨書目治療師
    很多人愛說自己是「隱形貧困」,但島主認為不如叫「假性貧窮」,因為他們並不是真的窮,而是患上了「貧窮焦慮症」。至於「月薪三萬支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和「月入五萬感覺像月入五千」,這種「何不食肉糜」的人物不是矯情就是傻,沒有合理的消費觀和對未來的財務規劃,他們不焦慮誰焦慮? 不被「貧窮焦慮」綁架,最重要的是警惕各種洗腦和噪音。當自媒體和大V又來給你灌輸某種生活觀念和目標時,別忘了「靈魂三問」:這些目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 《我的黃金光輝一生》有感,貧窮讓你越努力越絕望!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屈服於自己的欲望,而是屈服於我們所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才滿懷希望的有救世主的出現。只是生活不會善待每一個努力的人,光努力是不夠的,要努力對方向,還需要點運氣,更要貴人提攜。退一步講,如果道京不成為繼承人,那麼他就適合智安了嗎?還是不適合,道京現在理解不了智安的自尊,也不知如何呵護,這一點是階級不相容,就算他是富有同情心的紳士也沒有用。和智安在一起意味著道京要徹底拋棄自己的家族,這對於道京這樣一直生活在溫室之中的公子哥,恐怕是有難度,貧賤夫妻百日哀,道京不一定能忍受和智安在一起的貧窮。
  • 郭富城真的只是摳嗎?
    講道理,節儉本身並不是缺點,婚禮也確實沒有必要一定大操大辦。對方如果沒有錢,我真不建議女孩子在婚禮上浪費太多錢,今後人生需要錢的地方多著呢。但是很顯然,郭天王不在這一列,他的財富像他的名字一樣,高居福布斯藝人榜前列,一擲千金辦個婚禮,簡直比普通人去菜市場買個菜還容易。有錢人就一定要過奢侈的生活嗎?當然也不是。
  • 「他不是沒有時間,只是不夠愛你!」
    但在我看來,這一切都只是藉口罷了。作為朋友,我不忍心看著小勉繼續沉迷在這樣的感情裡面,所以我對她說:「他不是沒時間,只是不夠愛你!」02女人要明白,在愛情裡不要太盲目,不管你多愛一個男人,也要保持一顆清醒的心,去看他對你的感情。
  • 評《我不是藥神》:貧窮,真的是原罪嗎?
    2018年,徐崢不再滿足以『囧』系列的輕喜劇,而是別開生面地給觀眾帶來一部特別的劇情影片——《我不是藥神》。這部由文牧野導演、徐崢 、王傳君 、周一圍 、譚卓 等人主演的影片,不僅獲得豆瓣評分9.0的優異成績,還引發了一大波社會熱議。
  • 年末將至,社會不告訴你的,社會學家悄悄告訴你
    好在有一群人,他們樂此不疲地尋找著解答之道,試圖歸納出各種各樣的邏輯和規律,幫助我們重新審視那些已經被「習以為常」的社會問題,學會思考和認知世界的工具。這群人,就是社會學家。無論是個體生活中面臨的困擾,或者是我們面對整個社會時,看到的種種困惑和不解,你都可以跟著社會學家,在社會學裡尋找答案;更重要的,是你能從中得到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論。
  • 窮人的世界太難了,貧窮使我不得不努力
    導讀:有人說「越窮的人,越自卑,越好面子」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社會上,人各有別,有著許許多多不同的差距,貧與富的差距,美與醜的差距,胖與瘦的差距,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性格以及表現。但是關於「越窮的人越自卑,越好面子」這句話,我卻不是很認同,還是要分情況而定,就像是不是鯨魚不屬於魚類,而是哺乳動物,章魚不屬於魚類一樣。
  • 《奇葩說》:他真的很努力,是一句好話嗎?
    他真的很努力」,是一句好話嗎?《奇葩說》在一期節目中對這個話題進行了辯論:有人說這是一句好話,因為它肯定了自己在某件事情過程中所作的努力;也有人說這並不是一句好話,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並不是說你真的很努力,而是那句:你真的很優秀,我真的看好你......
  • 廢柴機器人,真的只是搞笑的嗎?
    看了這些沒啥卵用的機器人,有想要的衝動嗎?講真,想要也沒有,因為這些機器人根本就沒有批量生產(廢話,都說沒啥用了誰會蠢到生產它呢),這些都是人家做出來玩的。在Hebocon的廢柴機器人大戰裡,人們追求的不是勝利,而是看看到底誰更廢。
  • 社會學家吳景超,他的主張是少數人在曠野中的呼聲
    這樣一位活躍的社會學家是從何時開始被遺忘?我想要從1957年他被錯劃成右派算起。這些年已經有一些人認識到他的思想的價值,開始做了一些研究,但這些研究數量太少,質量高的不太多,而且在公眾之中傳播得很不夠,所以,普通讀者可能會覺得這個名字有點陌生。學人:您是如何「發現」吳景超的?
  • 李斯真的忠於秦始皇嗎?
    ——《史記李斯列傳》 他認為地位低下的人就應該去追求功名利祿,人的一生最大的恥辱莫過於卑賤,最大悲哀莫過於貧窮。他認為一個人標榜自己與世無爭,厭惡功名利祿這些都是虛假的,他還認為這樣的人只是帶著人形面具的禽獸。 這就是李斯的志向,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標。
  • 有時候,真的只是想有個人抱緊我不放手,直到我的心情真的好起來
    1.如果你不夠優秀,人脈一文不值。他們不是被追捧,而是被吸引。只有等價交換才能得到合理的幫助。雖然聽起來很冷,但這是事實。2.有機會就多出去走走。這種散步不是一個人走的那種,也不是和一群不想做事的人一起旅行的那種。相反,一個人背著包去了陌生城市的陌生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