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帝朱棣,做了22年皇帝,後宮未添一個子女,難言之隱誰知道?

2020-12-21 叨叨歷史二三事

自從太子周標死後,朱棣就開始動起了心思。在幾十個藩王當中只有他和寧王實力最強,對皇位沒想法也是不可能的。

建文帝朱允炆上臺後,開始了削藩運動。開始朱允炆也不想撕破臉皮,叔侄倆開始了一番較量。先打了一場間諜戰。

朱允炆劇照

朱允炆成功策反叔叔朱棣派來的葛誠,讓他回北京監視朱棣的行動。同時,他任命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左布政使,謝貴為都指揮使,讓這兩個人在燕王身邊,密切觀察燕王的一舉一動。

雖然朱允文派來的間諜對朱棣影響不大,但被監視的滋味還是不太好受的。為了打消侄子的疑慮,朱棣還曾經裝瘋賣傻過一年。依然沒有逃得過削蕃的結局。

於是叔侄倆撕破臉皮,開始了長達4年的戰爭較量。朱棣打仗有一個特點,喜歡身先士卒,但是每次都大難不死。不死的原因其實還是侄子的仁慈,顧念親情,命令將軍不能要了叔叔的命。結果悲劇了,朱棣奪了侄子的江山。

朱棣

朱允炆沒有乖乖地把皇位禪讓給他,而是一把火燒了皇宮,自己也消失得無影無蹤。所以朱棣登上皇位後,20多年裡,一直心中有一個心結,那就是害怕自己的侄子來推翻他的統治。

很多人說朱棣篡位後得到了報應,那就是從此再也沒有過一個孩子,這件事情的確很奇葩,但卻是事實。

朱棣有四個兒子和五個女兒,最小的兒子是朱高爔,於1392年1月18日出生,出生一個月就夭折了,朱棣做了皇帝後,沒有追封這個孩子。其餘的三個兒子都是徐皇后生的,其中第三子朱高燧是1383年出生,這些孩子都是在靖難之役之前所生。朱棣做了皇帝後,無數后妃就再也沒有生養一個子女。

徐皇后

我們今天就去分析下究竟是何原因吧。

第一、鬱悶成疾,損害身體

雖說朱棣功績,後世評價很高,可掩蓋不了他的皇位來路不正,怎麼也無法洗刷篡位的記載。更要命的是侄子朱允炆一把火將皇宮給燒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自從登上皇位起,朱棣日日夜夜都擔心朱允炆突然殺回來,將皇位搶奪過去。朱棣堅信,朱允炆還沒有死,否則怎麼找不到他的屍首。

為了查到朱允炆的下落,朱棣花費了極大的人力、物力和心力。在這整個過程中,有無數人被冤屈致死,有無數人被秘密殺害,無數的人被秘密終身監禁。朝廷明察暗訪,將天下的寺廟都給搜遍了,還是沒有找到朱允炆的下落,連朱棣辛苦建立的、監視功能十分完備的東廠都不知道。

修撰《永樂大典》的時候,朱棣就請姚廣孝出山相助,表面是修撰《永樂大典》,真正的用意在查訪朱允炆的下落。可是,《永樂大典》修好了,朱棣仍然沒有見到庇護朱允炆的得道高僧。朱允炆的下落,還是一個謎。

一個長期在焦慮中的皇帝,都說憂勞成疾,可想而知朱棣身體也會受到影響。身體機能下降是一定的。

第二、戰爭傷害

朱棣從小在軍營長大,可以說是個職業軍人,靖難之役(1399年到1402年)歷時四年,朱棣打得很辛苦,幾次都面臨危機。

有次徐皇后都親自上城樓殺敵了,朱棣很有可能就在這些大小的戰役中失去了生育能力。但是這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那肯定就得被保密了,他的后妃當然也就沒有再生育一個孩子了。

當了皇帝後,又五次北徵蒙古,當時蒙古可是苦寒之地,常年戰爭,對身體也會傷害,雖說都親徵,他會帶著妃子,可就是一個孩子沒生出,不由讓人懷疑他的生育能力。

實際上朱棣的性功能一直是受到史學界懷疑的。他的後宮佳麗很多,也有說法是徐皇后死後,朱棣懷念皇后,不近女色,估計有點瞎扯。不可否認,他的確喜歡徐皇后,但是之後還是有很多寵愛的妃子。

第三、確實有病

根據吳晗主編的《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上編·卷4)記載,明成祖的性功夫並不咋樣,還曾患過陽痿。

雖說在中國正史沒有記載朱棣的身體狀況,但是朝鮮野史有記載。因為朱棣後宮有許多朝鮮進貢的美女。

當時,朝鮮進貢的美女權氏受寵。

《明史后妃傳》說「權氏,朝鮮人。永樂時,朝鮮貢女充掖廷,妃與焉,帝愛憐之,七年封賢妃。」朱棣去親徵蒙古,都會帶著權氏。可惜她紅顏薄命,竟然死於徵途上。

本對朝鮮宮女有嫉妒之心的漢女呂氏,藉機誣告對她不友好的朝鮮同姓呂氏,稱其勾結太監和銀匠,在權氏的茶裡下了砒霜,毒死了權氏。

然後朱棣開始製造殺戮宮女恐怖的事件。朝鮮宮女呂氏遭酷刑,包括朝鮮呂氏在內,有數百名宮人遭殺。

十多年後,朱棣又起殺心,將2800名宮女活剮了。這起大屠殺裡,有人說出了朱棣的難言之隱。

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漢呂氏與太監魚氏私通,結為「對食」(夫妻),朱棣發現後並未責怪他們,但他們害怕,雙雙上吊自盡了。

朱棣讓人把相關侍婢全部抓起來審訊,問這是怎麼回事情。女人哪能受到大刑,為求速死,不少人便謊稱要行刺皇帝。結果,麻煩大了,不只這些侍婢被殺,還連累了大批宮女,即朝鮮史書所稱的「凡連坐者二千八百人」。

行刑時,朱棣還親自去屠場「欣賞」。有一名大膽的宮女罵道,

「自家衰陽,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

意思是你皇帝自己不行,宮女才與人私通的,何罪之有?朱棣患陽痿的事情才為外人所知。

朱棣,也因此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宮女曝光性無能的皇帝。

雖說朱棣戰場叱吒風雲,政治上縱橫捭闔,可是他的難言之隱卻折磨他很痛苦,看來皇帝也是有苦無處訴啊!

關注叨叨歷史二三事,每天都會有精彩歷史故事分享。喜歡文章,歡迎分享收藏。

相關焦點

  • 朱棣當了22年皇帝,為何沒能生下一兒半女?宮女臨死前說出了答案
    我們知道,明成祖朱棣自1402年登基稱帝之後,一直到公元1424年去世,在這22年裡,他沒有生下一兒半女。按理來說,做皇帝這麼久,不應該連一個子女都沒有。當然了,我們這裡所強調的是他當皇帝以後,並不是說在之前也沒有,事實上在他登基之前,已經育有4子5女了。但是小兒子朱高爔於1392年出生之後,他再也沒有生育過其他子女。
  • 皇位正統:永樂帝朱棣為了闡明他的皇位合法性而採取的措施
    早在靖難之役時,還沒有登上皇位的永樂帝,對於他的侄兒建文帝就提出了一系列的指控,來證明自己的行動是正義的。他打著「撥亂反正」的旗號,處死了許多建文帝時期的「奸臣」,恢復了被建文帝所違背祖宗制度。以此來證明永樂帝繼承皇位是合法的。
  • 朱棣篡位後,在位22年為何再無子嗣?宮女臨死的答案,太丟面子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朱元璋的四兒子,明朝第三位皇帝,人稱永樂帝、永樂大帝。在登基之前朱棣一共有4子5女。朱棣總共有4子5女共9個兒女,最小的兒子朱高出生的時間是公元1392年,那一年朱棣32歲。朱棣從32歲以後就一直沒有再生育,個年齡正是男人精力旺盛的時候。朱棣當皇帝在位22年,後宮佳麗如雲,卻沒再有孩子,這是為何呢?
  • 永樂皇帝,明成祖——朱棣
    中國明代皇帝。即朱棣。1402~1424年在位。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受封燕王。十三年就藩北平(今北京),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徵,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朱元璋晚年,朱棣不僅在軍事實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為諸王之首)。朱元璋去世後,繼位的建文帝朱允實行削藩,朱棣遂於建文元年(1399)七月發動靖難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奪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樂。朱棣即位之初,對洪武、建文兩朝政策進行了某些調整,提出「為治之道在寬猛適中」的原則。
  • 永樂大帝——朱棣
    朱棣即位後,設立內閣。內閣成員俗稱閣臣,也叫殿閣大學士。永樂年間,內閣成員不僅可以和皇帝從容議事,而且可以幫助皇帝閱讀奏章。此外,閣臣還有一個特權,即可以向皇帝上「密揭」,也就是打小報告,這就無形中提高了內閣的身價。明成祖讓解縉、胡廣、楊士奇、楊榮等七人入直文淵閣,他們都來自翰林院,官級雖只有五品,但都才華出眾。明成祖對他們很重用。
  • 歷史上最被輕視,且比漢武帝唐太宗厲害的皇帝,明朝永樂皇帝朱棣
    歷史上最被輕視且比漢武帝唐太宗厲害的皇帝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小編今日要說的一位皇帝他可不比其他的皇帝差。他不只僅是一個聰明敢冒險英勇的皇帝。仍是一位霸氣顯露智慧過人久經沙場並且還親身上陣殺敵的皇帝。他不只僅會管理國家還能帶兵交兵。不只僅能上陣殺敵還能指揮作戰。
  • 永樂二十一年深夜,朱棣接見一位大臣,朱棣:我的心結終於解開了
    儘管坐上了皇位,朱棣內心依舊焦躁不安,儘管對外宣布建文帝自焚,奈何難以堵住悠悠之口。朱棣決定派人去尋找,第一人選是戶科都給事中胡濙(yíng)。胡濙是建文二年的進士,此人出生時頭髮是白髮,一個月後才變黑,神奇無比。
  • 永樂大帝朱棣輪姦建文帝忠臣妻子,活剮三千宮女
    教坊是國營的妓院,可不是人待的地方,《教坊錄》有這樣的記錄:永樂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本司右韶舞鄧誠等,於右順門裡口奏:有奸惡齊泰的姐,並兩個外甥媳婦,又有黃子澄四個婦人,每一日一夜,二十條漢子守著,年小的都懷身,節除夜生了個小龜子。又有三歲的女兒,奉欽依由他,小的長到大,便是搖錢的樹兒。又奏黃子澄的妻,生一個小廝,如今十歲也。又有史家,有鐵鉉家個小妮子,奉欽依都由她。
  • 永樂皇帝的瓷器,你知道多少?
    明成祖朱棣,朱元璋四子,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在位期間,最廣為人知的活動,是派鄭和多次下西洋,以及編修《永樂大典》。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昌盛,史稱永樂盛世。說完永樂帝的背景,今天我們重點要說的是他在瓷器上的審美。這裡我們用一個傳說開始。1399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
  • 永樂大帝朱棣為何成為藩王篡位第一人,明太祖朱元璋錯在哪?
    為什麼講朱棣?兩個機緣,一個是前一陣中國《永樂大典》,有兩冊在法國拍出了800多萬歐元的天價,相當於6500萬人民幣。《永樂大典》就是永樂大帝朱棣時期修的書,這和他有直接的關係。另外一方面,今天是7月17號,歷史上的今天,1402年的7月17號是朱棣在南京繼位登基,成為明朝第三個皇帝的日子。所以這兩個機緣咱們今天可以開始講講朱棣。
  • 故宮地磚受損,工匠修復卻發現一個秘密,專家:揭開朱棣狠心一面
    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的故宮,單單修建時間便長達十四年,永樂帝為了修築故宮更是不惜從全國各地調集能工巧匠,最終直至永樂十八年(1420年)才得以建成。 從建築物本身而言,它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建築面積達到72萬平方米,乃至有「殿宇之海」之稱,也正是因此讓它成為了世界上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古建築之一,更因此得以位居世界五大宮殿之首。
  • 朱允炆和朱棣誰是好皇帝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漢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 明成祖朱棣篡位後為何再也生不出子嗣?
    前言:明成祖朱棣,是明朝歷史上僅次於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傳奇皇帝。朱棣的一生,是折騰的一生。做親王的時候他覬覦皇位,為此發動了靖難戰爭,從侄子朱允炆手裡篡位成功。做皇帝的時候他渴望功業,為此北伐蒙古,郡縣安南,下西洋,修武當,編纂《永樂大典》,文治武功均堪稱一代雄主。這位永樂皇帝的身後事,也是充滿了魔幻色彩,讓吃瓜群眾喜聞樂見,甚至爭執不休。
  • 朱棣稱帝時才42歲,後宮佳麗三千,怎麼就沒能生下一男半女呢?
    不得不說,古代有些皇帝的最晚生育年齡還是挺驚人的。不過明成祖朱棣,他在32歲之後就沒有子嗣降生了,同年他的小兒子出生後夭折。此後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奪取天下,他後宮嬪御極多,卻始終沒能生育子嗣。或許是朱棣自身的原因,也或許有其他的隱情。朱棣膝下共有四子五女,其中三子四女都是他的髮妻徐氏所生,也就是後來的徐皇后。
  • 朱棣稱帝時才42歲,後宮佳麗三千,為什麼沒能生下一男半女呢?
    明成祖朱棣從他侄兒建文帝手裡奪取了江山,在1402年登基稱帝,當年的他已經42歲了。正是男人一枝共的年齡,到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死於北徵的回師的途中。永樂皇帝共在位22年,他在位期間卻沒有生下一兒半的,全是登基之前,生下的4子5女。
  • 《推背圖》與歷史之20,永樂大帝朱棣
    年年底,朱元璋正式登基做了皇帝,於是他祭告太廟,正式為七個兒子起名,長子朱標,四子朱棣,立朱標為太子。這李景隆本就是紈絝子弟,那裡會打戰,遇到老辣的朱棣,那裡還是對手。只可憐50萬大軍丟盔棄甲、潰不成軍。建文帝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率大軍浩浩蕩蕩開進南京城,皇宮燃起熊熊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燕王朱棣即帝位,就是明成祖,改年號為永樂。
  • 為什麼漢代皇帝叫「帝」,宋朝皇帝叫「宗」?
    一般開國皇帝都稱為某某「祖」,比如漢高祖,而守成的皇帝一般都稱為某某「宗」,比如唐太宗。當然任何事情總有例外,比如明成祖朱棣,清世祖順治,清聖祖康熙算是例外,姑且不論。之所以如此,實際上是有歷史原因的。 大家知道,從西周開始,人們就有了起諡號的制度。
  • 明成祖朱棣為什麼不多生幾個小Judy
    雖然不算好色,但朱棣也有一堆的後宮姬妾,要是每次放飛自我都要默念「少生一個好」,實在是不符合人性和常理——因為根本找不到這樣做的理由。所以估計多半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不強求生育但始終無法生育。對比朱元璋年過六旬還在增加大明人口,朱棣實在顯得有些不進則退。其實在生朱高爔之前,朱棣就已經有長達六年的時間未生育。洪武十九年,他最小的一個女兒常寧公主出生,這一年他生了一場大病。
  • 永樂皇帝遷都的真正原因是?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1402年-1424年在位),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故後人稱其為永樂帝、永樂大帝 、永樂皇帝等。朱棣生於應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後被封為燕王。在老家鳳陽時對民情頗有所知。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後,多次受命參預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徵,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
  • 明王朝諸帝:明朝有多少位皇帝?分別是誰?
    在1386年到1644年之間,大明王朝一共有16名在位的皇帝。算上南明時期的六位,共有22位,那麼他們的分別是誰? 3.永樂帝朱棣,1403到1424年在位,廟號太宗,後來改為成祖,我們一般稱之為明成祖,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