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保護孩子的「好奇心」?父母做好這3點,才能挖掘出孩子潛力

2020-12-23 暖暖媽媽V

好奇心是孩子們的天性,也是他們敢於探索新知,敢於創新的動力——佚名

前言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經常抱怨孩子喜歡闖禍,但是父母也要用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要知道每個孩子都不是生下來就完美的,就連我們大人也有很多缺點,孩子闖禍的背後,大多都是「好奇心」在作祟,如果孩子因為好奇才做出闖禍的事情,父母在訓斥和責罵孩子之前,也要再三的思考。

每一個孩子都是帶著好奇心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孩子的好奇心是用心學習各種智慧的基礎,也是培養孩子頭腦的形體,孩子可能有的時候會異想天開,父母也不要小看孩子這些奇怪的想法,這中間可能也蘊藏著不可預測的潛能,只有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才能挖掘出孩子的潛力,讓孩子成為更有知識更有能力的人才。

案例

強強是一個五歲的小男孩,在生活中就特別淘氣,經常惹媽媽生氣,這一天,強強支支吾吾地走到媽媽面前,媽媽看到孩子這樣,心裡想孩子肯定是犯錯了,於是就詢問孩子怎麼了,兒子小聲地告訴媽媽,屋子裡面的床單被自己剪壞了,說媽媽帶著孩子走到臥室時,看到眼前被剪得凌亂的床單,媽媽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思考了再三,媽媽還是耐心地問了問孩子,為什麼要把床單剪成這個樣子?孩子說:我昨天看著小姨拿著剪刀剪了一張花紙,所以我就想看看剪刀能夠檢出什麼東西,我剪了冰箱也剪了我們的餐桌,可是都剪不動,後來就跑到了臥室剪了剪床單,媽媽聽到之後才明白,這是孩子的好奇心在作祟,於是,耐心地告訴孩子:寶貝剪刀確實有很多用處,但是如果使用不當,也可能會帶來一些危險,甚至還會傷害到他人,所以寶貝你現在還小,等你再長大一些,媽媽就送你一把小剪刀,讓你跟著小姨一起學習好不好?

孩子聽到媽媽這樣說,立即高興地跳了起來,沒有想到媽媽並沒有責怪自己反而鼓勵自己去學習,於是孩子就和媽媽約定好,在長大之前不會再碰剪刀,但是一定要讓自己和小姨學習,媽媽也肯定得答應:那是當然!

分析

好奇心對孩子有什麼意義?

孩子在小的時候好奇心表現得特別突出,面對五彩繽紛的世界,孩子經常會有很強烈的好奇心,特別是在孩子剛懂事的時候,家裡的一切新鮮物品都有可能會是孩子百看不厭的研究對象,可能有的時候因為好奇心而闖禍,但是父母也不要用訓斥和責罵的語氣去恐嚇孩子,這樣的教育方式,非但不提到根本作用,還會給孩子的身心帶來一定的影響,更可怕的是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可以激發他的學習欲望和熱情,獎勵的好奇心也會給孩子學習上的動力,只要孩子對學習有了興趣,才能在學習體會到快樂,這樣也會更加主動積極地去學習,同時,好奇心也是孩子主動觀察和反覆思考的強大動力,也能開展創造性的思維,是孩子獲得成功的起點,每一位父母都應該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學會更高層次的思考,那麼在生活中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呢

父母首先要保持一顆童心

在生活中,父母就要保持一顆童心,和孩子站在一個水平面上去成長去進步,在生活中也要和孩子一起玩耍,遊戲,一起體驗大自然的奧妙,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在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也會提出各種問題,各種為什麼,這時候父母也要鼓勵孩子思考,耐心地給孩子講述其中的知識和奧秘,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即使孩子提出的問題比較可笑和幼稚,父母也要用耐心的心態去引導孩子思考。

拓寬孩子的眼界

在生活中,父母也要多帶孩子去外面的世界感受一下不同的人和事物,讓孩子充分的了解天文,生物等自然科學知識,同時還要鼓勵孩子每天看一些探索的頻道和動物世界的頻道等等,這樣也可以拓寬孩子的眼界,豐富孩子的見識,讓孩子儲備更多的知識。

引導孩子尋找問題的答案

在生活中,父母會經常遇到孩子提出問題的情況,如果父母的回答太過籠統或者敷衍,孩子有可能就會失去再次提問的興趣,反而如果父母的回答生動活潑,孩子也會非常願意的去聽聽,也會非常著急的想要學習和了解他們不知道的事情,讓孩子的學習就會更加積極和主動。

關於上面的內容你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大家的留言和評論。

相關焦點

  • 怎樣保護孩子的個性和主見?做對這3點,才能讓孩子發揮出潛能
    歸根究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社會上的主流觀念影響了父母的思想,對於別人家的孩子,大家都在誇獎孩子聰明,說話輪到自己的孩子時,得到的卻是一片唏噓聲,這讓家長很沒有面子,久而久之家長就會對孩子產生懷疑,不用去考慮什麼主見和個性了第二,父母整天都忙著工作,沒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去掉了孩子,所以他們往往會選擇簡單粗暴的方式
  • 父母如何挖掘孩子的潛能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是金子,自己家的孩子卻是沙子?每一個正常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他們的智力水平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是,長著長著有的孩子就成了學霸,有的孩子一不小心就成了學渣!這與孩子成長早期父母是否正確挖掘孩子的潛能有很大的關係!
  • 學會挖掘孩子的內在潛力
    人這一生當中要接受三種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而我認為對一個孩子重要的便是人生開始階段的家庭教育,家庭氛圍的潛移默化。 終於有一天要畢業了,但是介於自身能力去不想面對社會出來找工作,脫離了父母的監管,生活乃是亂七八糟,直至後來和我認識,結婚才發現生活是自己的,需要擔責任,需要經營夫妻以及各種關係,再也不是一個人的世界,想幹嘛就幹嘛!
  • 《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挖掘內向娃的潛力,是父母的責任
    因此,也有很多的家長,認為孩子"內向"不是一件好事,想著法的想要把孩子變得"外向"一些。 其實人們誤會了"內向"一詞的真正含義,輕視了"內向"本身所具有的的優點。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給各位家長提個醒,學會挖掘內向娃的潛力。
  • 爸爸當著孩子面脫衣,5歲女兒好奇心爆表,兒童性別觀從3點出發
    但是一些心存惡意的壞人卻正好鑽了教育的這個空子趁機傷害了正值花季的很多孩子,所以我們不得不正視這一問題,家長們其實不需要太緊張這一話題,只要做好3方面,孩子性啟蒙就不是問題。孩子懵懵懂懂探索世界,探索自己的身體這都是很正常的生理反應,作為父母我們應該起到一個正確的引導作用,從3個方面出發幫助孩子先建立正確的性別觀。1、 不要在孩子面前隨便脫衣洗澡孩子在探索性別差的過程中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做了不雅觀的事情,就會進一步引發孩子的好奇心。
  • 怎樣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9張圖片告訴您!
    教育,像一場闖關遊戲,穿越一個又一個關卡,每一關都困難,每一關又都飽含喜悅,做智慧型父母,才能和孩子一起,輕鬆迎戰每一道人生關卡。以下九張圖,讓你get到智慧型父母的秘訣↓↓↓關於孩子的特質普通父母:眼裡的缺點永遠多於優點。
  • 如何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大石街「家長學堂」給家長們支招
    、喜新厭舊等幾大特點,那面對孩子這麼特別的好奇心,家長們該如何去保護呢?嘉賓們主要介紹了這些方法: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要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要儘量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要用欣賞的眼光鼓勵他們探索;家長也要保持好奇心,做好孩子的榜樣等等,同時更需要我們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
  • 孩子總說我不會,是「逃避心理」在作祟,父母做好這3點很重要
    一個孩子想成為優秀的人,背後一定少不了父母的教育,為人父母,又有誰不想讓孩子變得更好、更獨立、更優秀呢?養育一個孩子,從牙牙學語到結婚生子,過程中的艱辛只有父母自己知道,也正是從孩子踏進學校的大門開始,他們的人生道路也正式的開始了。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馬雲馬雲說的這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當時還不太理解,為何要注重幼兒園階段的教育,直到我當媽之後才了解到,3~6歲對於孩子的人生來講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從孩子4歲開始,父母就要多花時間對孩子進行教育。
  • 「熊孩子」也有他的閃光點,父母要懂得細心挖掘,孩子才會更優秀
    一、「熊孩子」也有屬於他獨特的美,父母要細心挖掘1、「熊孩子」的探索能力很強「熊孩子」喜歡搞破壞,是因為他好奇心重,渴望新鮮感,渴望各種挑戰。,很多媽媽會覺得鬧心,甚至是禁止孩子以後再這樣,這樣就是大錯特錯,不但打擊孩子的積極性,甚至會養出一個「懶」孩子。
  • 如何挖掘孩子的學習潛力?合理利用「期待效應」,事半功倍
    甚至有的家長,面對孩子慘不忍睹的成績,也表示自己的孩子笨,取得這個成績不錯了。家長的這一想法是不正確的,因為根據研究表示,排開那些天才,人與人的智商,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差別,決定二者差異的,是孩子的努力程度。只要每個人都拼盡全力地去努力,他就一定能夠開發他的學習潛力。
  • 父母最大的惡,是過度保護孩子
    這讓很多家長,為孩子操碎了心,擔心孩子接觸到這些有害信息。 但如果家長幫孩子把有害信息,一鍵屏蔽掉,是不是問題就完美解決了?在科幻劇《黑鏡》第四季裡,就有這樣一個故事,引人深思。 主人公瑪麗,是一名單親媽媽。女兒薩拉是她的唯一的孩子,也是她的命根子。在女兒3歲那年,有一次她在公園裡追著貓到處跑,差點就走丟,把瑪麗嚇得半死。
  • 孩子太內向怎麼辦?父母做好這4點,孩子性格更開朗
    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積極主動點,像個小主人一樣招呼客人。但有些孩子比較內向,經常喜歡自己待在一個角落裡,這讓父母們很是頭疼。
  • 被孩子嫌棄是中年父母的宿命?做好這4點,安全度過
    別人家孩子懂得體諒父母,自己的孩子卻讓父母心寒「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很多父母感嘆道。很多時候,父母也總是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相比,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各方面都優秀。2.有正確的觀念,尊重各行業工作者在社會中,人們從事的職業各不相同,但每一份職業都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才能得到回報。父母應該告訴孩子,雖然收入有高有低,但行業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一份職業都應當獲得應有的尊重。
  • 為什麼孩子愛撒謊?撒謊原因有3點,家長要會引導孩子
    這是父母應該要反思自己平時的行為和做法是否讓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才會用撒謊來保護自己。就像我們之前案例中小男孩一樣,其實孩子並不是撒謊,只是達不到媽媽對自己的要求,害怕被責罵,才會選擇撒謊這種方式來保護自己。
  • 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父母做好這2點,孩子將來更有擔當
    前幾天,孩子學校裡的一個男孩子放學後沒有回家,晚上十一點多家長焦急地在群裡找孩子,家長們聽到後也很焦急,紛紛發動自己的力量幫忙尋找。幸好差不多12點的時候,這個孩子自己回家了, 大家這才鬆了一口氣。原來這個男孩子是跑到其他班同學的家裡去玩了,十一點多才肯回家。
  • 懂得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是家長最高級的愛
    懂得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是家長最高級的愛 2020-12-11 1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3歲孩子遭幼兒園勸退:父母注意,過度保護不是愛而是「礙」
    3歲孩子遭幼兒園勸退:父母注意,過度保護不是愛而是「礙」!英國心理學家西爾維婭·克萊爾博士說過非常好的一句話,在文首送給正在看這篇文章的父母: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聚集的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那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
  • 孩子有這四個「壞毛病」,說明你家孩子很聰明,父母別埋沒了
    有些孩子特別喜歡提問,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花朵為什麼是紅色的,葉子為什麼是綠色的,雪花為什麼是六瓣的等等,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必須是個移動版的《十萬個為什麼》,不然孩子提出的問題一個也回答不上。父母經常會面臨回答不出的窘境,認為孩子怎麼這麼煩,老是問為什麼。
  • 李玫瑾:孩子害羞見人愛躲,父母做好這3點,讓孩子不再害羞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膽小的孩子就一點,缺練。孩子在家庭中無疑是生活在父母的保護傘之下,家長們教育孩子,卻也讓孩子生活在了自己的羽翼之下,孩子出門見到人容易害羞,無論家長帶到哪裡孩子話都很少,這也著實讓家長很頭痛,不知道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