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見天日的柬埔寨回憶:學者劉紹華憶「竹聯幫」大佬陳啟禮

2021-01-08 澎湃新聞
重見天日的柬埔寨回憶:學者劉紹華憶「竹聯幫」大佬陳啟禮

劉紹華

2018-03-07 18:04 來源:《柬埔寨旅人》

【編者按】1998年,臺灣人類學學者劉紹華加入「臺北海外和平服務團」,在柬埔寨生活了兩年。這段時間裡,她在高腳屋裡生活,挑河水洗澡,見識了普遍的赤貧。她看見了眾多被地雷炸傷的身障者,知道了許多愛滋患者生活在周遭,拜訪過以茅草竹片為牆的監獄,在許多白人的酒吧中與不同國籍的東南亞小姐打交道,見識臺商「包二奶」,遇見遠赴柬埔寨茶館淘金夢滅的中國姑娘,和「黑道」打交道,與明明過得辛苦卻總是微笑的高棉人相交……這一切讓她的「生命、眼界與心房洞開」。

之後,她以人類學家的視角、散文家的筆法寫下自己的經歷,2005年在臺北出版了《柬埔寨旅人》。2017年底,該書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再度出版,劉紹華為新版寫作序言時重新回顧了自己的柬埔寨經驗,並補充了一段「當年沒寫出來的回憶」,使其「重見天日」。這是一段與臺灣著名的黑社會組織「竹聯幫」傳奇領袖陳啟禮有關的往事。陳啟禮曾直接參與震驚海內外、改變臺灣命運的「江南案」;1997年,臺灣當局展開掃黑行動,通緝包括陳啟禮在內的十大要犯,陳嗅到風聲,輾轉三地,最後選中柬埔寨安身。

以下文字節選自《柬埔寨旅人》(三輝圖書/中央編譯出版社,2017年),澎湃新聞經出版社授權刊發,有刪節。

人類學者劉紹華,著有《我的涼山兄弟》、《柬埔寨旅人》等。

東南亞至今仍是個悲苦與希望並存的世界。當然,東南亞之大,很難概括討論,就談柬埔寨,這是東南亞最困難的國家之一……柬埔寨的鄉間仍埋藏著無數不明下落的地雷,號稱經濟起飛的首都金邊周圍仍充斥著以撿拾垃圾維生的貧民,眾多的愛滋患者缺乏生機。天堂與地獄的寫實,就如同吳哥窟的石雕故事一般,上演著人世歷史中的喜怒哀樂、罪與罰、墮落與超脫。

這些寫實所透露出的光怪陸離,我在書中寫過,如今景況應該更具張力。不過,有一則故事我未曾寫入。滄海桑田,如今提筆,應該已無傷於人。

1985年3月20日,臺灣軍事法庭審理「江南案」偵訊陳啟禮(左四)。陳啟禮後被判無期徒刑。1988年獲赦出獄。

臺灣著名的黑社會組織「竹聯幫」出過一位傳奇領袖陳啟禮,我在柬埔寨工作期間,曾受惠於他的協助。

長話短說,一名臺商佔用了我們工作站的車子,我無計可施,轉向一名在柬埔寨闢地耕稻的臺灣媒體前輩求援。該名前輩告訴我只有陳啟禮能治這類臺商,但他也說像我們這種從事國際援助的民間組織是「白道」,而陳是「黑道」,「白道」不方便直通「黑道」,所以由他幫我去說。沒幾日,車子就還回了。這真是幫了我一個大忙。我自然明白黑白兩道分流的道理,但事後陳託人轉達邀請我們去他家時,我仍欣然攜禮上門致謝。陳啟禮很明白地說,他非常佩服我們在柬埔寨的工作,有任何需要可以直接找他,也歡迎我們隨時去他家玩,包括使用他家的遊泳池。他對我們的善意,就像許多臺商對我們的誠意一樣,表現出與尋常臺灣人往來的鄉愁。

但我在柬埔寨期間沒再上門過。世事難料,我最後一次拜訪陳啟禮的金邊住家,竟是我離開柬埔寨之後的事了。離開柬埔寨後,我回臺擔任記者。2000年6月,柬埔寨臺商會長遭人殺害。這攪動了臺灣與柬埔寨的政治經濟神經,各種傳言四起。我被報社派去金邊採訪此條新聞,眾多的臺灣媒體,尤其是無線電視臺也出動不少攝影機。一大群臺灣媒體在金邊採訪,語言不通,文化與政治差異懸殊,但臺灣電子媒體在異地仍慣常採用臺式採訪風格,見到柬埔寨檢警出來,便蜂擁而上,以麥克風撞向人臉,然後七嘴八舌提問,有人甚至用中文,沒錯,用中文詢問。該名檢警臉色大變,旁邊的警察憤而拿起真槍實彈的步槍,一副你再鬧我就上膛的架式。臺灣的警察卸槍弱化與民為善已有時日,臺灣媒體在自家當老大慣了,總之,那群臺灣媒體人出於慣性與無知,沒在怕的樣子。但柬埔寨可不是民主國家,那些軍警的怒臉在我眼裡真是令人膽戰心驚。我馬上趨前採用柬式禮儀,使用尚可溝通的高棉語跟那些荷槍實彈的軍警道歉,並拜託臺灣媒體趕快離開。本來那些大無畏的臺灣記者似乎還不想撤,直到我說:「你們再不走,到時他就算不抓你,也會沒收你的攝影機。」勇敢的臺灣媒體才悻然退離。

該名臺商會長被殺的新聞,在此不贅言,總之是件複雜的商人內鬥。欠缺當地消息渠道的臺灣媒體大多無計可施,只能等待柬埔寨警方的消息。記者出差在外,沒有新聞傳回,不好交差。於是,有媒體提議去採訪陳啟禮的住家。說也奇怪,向來甚少接受媒體訪問的陳啟禮,居然毫無猶豫地敞開大門親自迎接像觀光團一般的臺灣媒體,帶領大家參觀住處,而且幾乎有問必答。可能是氣氛太好了,突然,一名無線電視臺的菜鳥女記者要求參觀陳啟禮的「軍火庫」。聽到這請求,我很訝異,沒想到陳啟禮居然立刻微笑答應。我還記得,在爬樓梯往目標移動時,我走在人群後面,和陳啟禮當時身邊最親近的小兄弟在一起。這小兄弟一向寡言但對陳十足忠誠,我低聲問他:「給這麼多人看槍枝,這樣好嗎?」小兄弟難得地回我話:「不好!」然後面色凝重地看著前方簇擁的人群。

我當時的感想是,陳啟禮就算仍是江湖大哥,也老了,想家了,他八成想與媒體親善,看看能否增加他獲準返臺探望老母的機會。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將軍難免中箭落馬。菜鳥記者的提議配上老大哥的失算,陳啟禮的願望永遠落空。該家臺灣無線電視臺的新聞在柬埔寨也能夠通過衛星收看,隔天,陳啟禮家中藏有軍火的新聞畫面傳遍柬埔寨,不論陳啟禮當時與柬埔寨高層有何瓜葛,光是他以軍火示人,公開挑戰柬埔寨政府權威,就足以讓他倒臺,他立刻被柬埔寨武裝警力抓入大牢。

陳啟禮(右圖中)晚年在柬埔寨的慈善活動中。1997年,臺灣當局展開掃黑行動,通緝包括陳啟禮在內的十大要犯,陳啟禮輾轉三地,最後選中了柬埔寨安身。2000年,陳啟禮因私藏槍枝被柬警方逮捕。

因為臺商會長被殺而湧入金邊的臺灣記者,馬上把焦點轉向「竹聯幫」大哥陳啟禮在金邊遭逮捕的大新聞,忙得人仰馬翻。我清楚地記得,當陳啟禮從警局出來被帶進車子坐在左方後座時,我就站在車子旁邊,他認出我,雙手被扣住的他自然也沒權利打開車窗。他貼著車窗對我用唇語說:「幫我找律師。」我愣在那裡,心裡五味雜陳。我是個客觀中立的記者,也曾是受惠於他的民間組織工作者,我能接招嗎?我有何能耐接招?更令我困惑的是,他怎麼會找我呢?他已經無路可走、病急亂投醫了嗎?顯然是的。

陳啟禮終究未能以活虎之姿離開柬埔寨,2007年病重,赴香港就醫未果逝世。當年遺體返臺火化,喪禮驚人地隆重,治喪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就是當時臺灣「立法院」院長王金平。我曾經守著那條「白道」「黑道」界線的謹小慎微,在看到新聞的那一瞬間,就對照著現實的臺灣政經戲臺,成為我心中自嘲的笑話。

喪禮隆重,不少政要名流到場參加

這段往事,為我的柬埔寨經驗下了適切的註腳:我對移動可能造就的善與不善,體驗深刻。人情冷暖與世事道理並非黑白分明,但貧窮與炫富、不堪與光彩、期望與夢碎卻常寫實得令人疼痛。臺灣或其他地方華人對異文化的無知與不尊重,也常令人瞠目結舌。

我在柬埔寨時以住民自居,回首往事時則成為旅人。回憶在不同的時空與觀點中交錯成型,記載了我的一段生命紀事。

人類學於我,是一種生命眼光,遠勝於一類學術語言。但我對人類學精髓的衷心體悟,是在柬埔寨開花,「後柬埔寨時期」才陸續結果,《柬埔寨旅人》與《我的涼山兄弟》都是受惠於柬埔寨移動經驗的花果。從柬埔寨到涼山,我以不同姿態嘗試探索這個世界,以腳跨越,用心理解,借文字表意。我有幸看到的這個世界,充滿了苦痛與驚喜,滋養了我,讓曾經年輕困惑的心,逐漸眊智升華。一笑遣人事,這本事,我似乎靠近了些。

書寫是我理解這個世界與介入不平的方式。只希望不是發洩自我的主觀與情緒,而期待記錄自己理解差異後的感想與反省,才不負我曾大言不慚地說過:「人類學活在我的眼睛與血管裡。」

劉紹華,《柬埔寨旅人》,三輝圖書/中央編譯出版社,2017年11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柬埔寨,人類學,竹聯幫,陳啟禮,江南案

相關推薦

評論(18)

相關焦點

  • 劉紹華丨我印象中的陳啟禮與臺灣「竹聯幫」
    ——劉紹華按:按劉紹華老師的說法,這是一個她本沒想過要講出來的故事,故事涉及臺灣著名的國際性黑社會組織「竹聯幫」及其精神領袖陳啟禮。* 題圖:電影《英雄本色》劇照_____________我印象中的陳啟禮與臺灣「竹聯幫」文/劉紹華節選自《柬埔寨旅人》標題為編者所加臺灣著名的黑社會組織「竹聯幫」出過一位傳奇領袖陳啟禮,我在柬埔寨工作期間,曾受惠於他的協助。
  • 竹聯幫大佬陳啟禮的愛恨情仇
    陳啟禮在強恕中學上學時,遇到了一件使他改變人生態度的事。有一次,他的手錶、鋼筆被一名大他幾歲的人搶去了。陳啟禮找到父親和校長,卻沒有解決問題,他從此悟出一個道理:學校、家庭並不能替他解決什麼問題,朋友、拳頭才能顯示真正的力量。陳啟禮的父親後來回憶此事,曾感慨地說:「當時,我看到他失望的眼光就明白了,這個孩子以後在外面遇到什麼事,都不會來告訴我了。」
  • 臺灣「竹聯幫」頭目陳啟禮在柬埔寨被捕
    中新社香港七月九日電臺北消息:被臺灣當局列為通緝對象、避居島外多年的「竹聯幫」頭目陳啟禮昨天在柬埔寨被警方逮捕,並被送往柬埔寨憲兵隊進一步偵查。  據《中國時報》今天報導,柬埔寨警方人員昨天突擊搜查陳啟禮在金邊的住宅,查獲二十支長短槍和二千發子彈及一具榴彈發射器。陳啟禮及另外三人被帶回當地警察局調查。
  • 「古惑仔」教父陳啟禮,竹聯幫幫主!當之無愧的黑幫大佬
    柬埔寨的金邊曾住了一位江湖上風雲人物,陳啟禮,被稱為黑幫的教父。60年代年僅17歲的他統一了竹聯幫,成為總堂主。在以後的幾年時間裡,他把竹聯幫迅速發展成為最大的幫派組織,生意幾乎滲透到各個領域,甚至在全球各地都有勢力。竹聯幫涉及很多要案大案,政府指幕後主腦是陳啟禮。80年代他製造的「江南命案」更是震驚世界,政府曾一度以「竹聯幫精神領袖」的罪名通緝他。
  • 臺灣竹聯幫教父陳啟禮的傳奇一生
    在大佬趙寧召集下,在臺北永和竹林路舉行重整大會,將中和幫改為"竹林聯盟",簡稱"竹聯幫"。為了尊重入獄的幫主,並沒有設幫主一職,這也是竹聯幫長期以來沒有幫主一職的原因。外省掛的竹聯幫與臺籍本省黑幫糾紛不斷,人數相對弱勢的竹聯幫卻不曾畏戰退縮。年輕的陳啟禮正是在這樣激烈的幫派火併中開始嶄露頭角。"最出名的一戰,是1968年7月在臺北中山北路一處香港人開的西餐廳一役。"
  • 竹聯幫大佬的愛恨情仇 特稿
    陳啟禮(前排右一)與柬埔寨華社領導到鄉下捐助華人學校直到2000年,因主人私藏槍枝被柬警方逮捕,這棟普通的民房才聲名遠播,一度成為媒體和普通觀光客追逐的焦點。  人們偶爾會見到62號的主人出現。看見等在門外的人群,這個身材瘦高,面容安詳的長者會友善地招呼大家,不論是否相識。他就是被稱為天下第一大幫竹聯幫的前總堂主陳啟禮。  大門外,柬埔寨警察安靜地巡邏,背著衝鋒鎗。這是在金邊任何一個大型市場,甚至街邊都常見的場景,與陳啟禮無關。
  • 歷史上竹聯幫陳啟禮的兒子究竟是誰?他是否繼承了他爸的幫派哪!
    ( 竹聯幫陳啟禮 )"江南案"之後,陳啟禮入獄,多位大佬避走海外,後來由陳啟禮欽點黃少岑擔任幫主來帶領竹聯幫。但是黃少岑曾因為犯下重大的刑事案件而避走海外(於1999年回臺自首)。內部陷入分裂與混亂的竹聯幫,在2001年的時候由多位大佬推舉由趙爾文擔任代理幫主,來帶領竹聯幫。
  • 你所不知道的陳楚河父親——「黑幫大佬」陳啟禮
    在古今中外傳奇的黑幫大佬中,陳啟禮沉默得幾乎讓人忽略——但也只是幾乎而已,一旦翻開他,立刻就發現他不僅是一個叱吒風雲的黑幫老大,還是中華文明沉默的守護者,臺灣最後一代有家國情懷的人。他一生渴望回歸,一生沒有實現,在一個刻意蒙眼遺忘的時代,他為清醒地記住而不斷戰鬥,為此身陷囹圄,矢志不渝。
  • 武勝原來是臺灣黑幫教父陳啟禮的故鄉!
    ——陳啟禮陳啟禮生平事跡:1968年25歲擔任竹聯幫總堂主1976——1984年帶領「竹聯幫」發展為臺灣第一大幫,亞洲第二幫派。1984年刺殺撰寫 《蔣經國傳》的作家江南,因「江南案」轟動世界,判處無期徒刑。
  • 「竹聯幫」:講政治的黑社會
    更特殊的是,現場還有臺灣「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致贈的輓聯。侯孝賢與蔡冠倫的淵源始於2007年,侯的女兒侯蘊華嫁給蔡冠倫兒子蔡君飛曾引發媒體關注。不過蔡冠倫的葬禮在「道上」算不上最為風光。此時正好情治機關高層也認為,這些幫派領袖多半是軍公教家庭出身,「忠黨愛國」立場鮮明,可以利用他們在外面「替國家辦事」。當年6、7月間,本來就計劃與政治「聯姻」的陳啟禮請陳立夫和蔣緯國兩位大佬出面,邀請「國防部情報局長」汪希苓等人聚餐,後來汪與陳又餐敘數次。
  • 黑道大佬與影視大亨——竹聯幫總護法吳敦
    1965年,「竹聯幫」已發展為臺灣第一大幫派,「旱鴨子」陳啟禮主持幫內一眾事宜。這一年,16歲的吳敦拜入「竹聯幫」,與「白狼」張安樂成為陳啟禮的左膀右臂。1966年,「竹聯幫」元老周榕組建飛龍影業公司,這是「竹聯幫」首次涉足演藝界。70年代後期,港臺黑幫勢力滲透影視圈欺行霸市,彼時,酷愛看電影的吳敦以臺灣電影界名導劉家昌副手的身份在影視圈橫衝直撞、所向披靡。
  • 【揭秘】「竹聯幫」:講政治的黑社會
    更特殊的是,現場還有臺灣「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致贈的輓聯。侯孝賢與蔡冠倫的淵源始於2007年,侯的女兒侯蘊華嫁給蔡冠倫兒子蔡君飛曾引發媒體關注。不過蔡冠倫的葬禮在「道上」算不上最為風光。此時正好情治機關高層也認為,這些幫派領袖多半是軍公教家庭出身,「忠黨愛國」立場鮮明,可以利用他們在外面「替國家辦事」。當年6、7月間,本來就計劃與政治「聯姻」的陳啟禮請陳立夫和蔣緯國兩位大佬出面,邀請「國防部情報局長」汪希苓等人聚餐,後來汪與陳又餐敘數次。
  • 竹聯幫」、「四海幫」、「天道盟」……臺灣黑社會政治史
    2007年,「竹聯幫」大佬陳啟禮病逝於香港,骨灰移回臺灣安葬,不僅有時任地區領導人的陳水扁等政客的輓聯,由「立法院長」王金平擔任治喪委員會榮譽主委,致祭的黑白兩道人士估計達兩萬人(題圖)。這場葬禮被稱為世紀葬禮,幾十輛奔馳、寶馬開道,各路黑幫分子現身,近500名警察出動維護秩序,耗資超過2000萬新臺幣。
  • 資料:起底臺灣黑幫竹聯幫
    而他更為公眾所熟知的其實是另一重不合法的身份:他就是「白狼」,臺灣最大黑幫「竹聯幫」的精神領袖。  闊別臺灣十七載,大佬歸來,江湖已遠。  族群矛盾催生「外省掛」  「竹聯幫起源於1953年,它的前身叫做中和幫,幫主叫孫德培。」
  • 黑道往事 —— 臺灣竹聯陳啟禮
    後來因為知名武打明星王羽的」杏花閣血案」,竹聯幫與四海幫大幅開戰,幫內人士紛紛請求陳啟禮重出江湖主導大局,陳啟禮重回竹聯幫。回到竹聯幫後,陳啟禮很快平息了新舊派系爭鬥,統一了竹聯幫,從此「旱鴨子」正式成為了竹聯幫的「鴨霸子」。
  • 【90號茶室】高雄監獄的槍聲,「竹聯幫」:講政治的黑社會
    更特殊的是,現場還有臺灣「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致贈的輓聯。侯孝賢與蔡冠倫的淵源始於2007年,侯的女兒侯蘊華嫁給蔡冠倫兒子蔡君飛曾引發媒體關注。不過蔡冠倫的葬禮在「道上」算不上最為風光。相較之下,本省籍的不良少年很快進入自己居住地的小團體,沒有地盤的外省不良少年,就得「自食其力」,於是原本糾眾而成的小組織,就逐漸變成大組織。隨著他們逐漸長大,有些功課較佳者還是回到「正途」,日後成為留美學者;有些功課差的在父母師長的勸誘與逼迫下,念軍校成為職業軍人;也有人因為在江湖上走得太深,或是因違法被捕,再也回不到正路上去,「混幫派」就成為終生職業。
  • 高雄劫獄囚犯的黑幫大義——起底「竹聯幫」
    而他更為公眾所熟知的其實是另一重不合法的身份:他就是「白狼」,臺灣最大黑幫「竹聯幫」的精神領袖。隨著臺灣民主不斷成熟,臺灣進行了多次「打黑」,但同時也給不少幫派釋出更多「漂白」空間,不少黑幫大佬轉型著名企業家,甚至成為政客,竹聯幫等臺灣黑道勢力似乎已經成為遠去的名詞。竹聯幫這個著名的黑幫依然存在,雖然影響遠不如鼎盛時期,但成員仍然超過千人。
  • 竹聯幫大佬,縱橫娛樂圈! | 萬小刀
    原來,人家得知了吳敦的背景,是竹聯幫大佬,還坐過6年牢……而釋小龍來自內地,跟臺灣黑幫大佬扯上關係不太好……最後他們又是怎麼合作的呢?這要先從吳敦講起。一、吳敦出生於1949年11月,父母原籍是安徽銅陵,隨老蔣來的臺灣。那時的臺灣,高層政局動蕩,底層亂象叢生。
  • 竹聯幫:臺灣最大的黑幫!
    這件事引起竹聯幫內部大哥極為不滿,而引來殺機。竹聯幫成員張如虹與其他兩名,在警方面前殺傷陳仁,此事件在臺北地區引起軒然大波,被視為幕後指使者的陳啟禮隨即也被逮捕入獄服刑6年,期間與學者李敖同監,而結識李敖。1972年,在楊劍平與陳啟禮相繼被逮捕入獄後,竹聯幫在慢慢崩壞的情況下,由數名大哥推舉張安樂來重整竹聯幫。
  • 他們已不在江湖——黑幫教父陳啟禮
    陳啟禮在柬埔寨(圖 伍崇韜)上高中後,陳啟禮加入了以外省人為主的「竹聯幫」,綽號「鴨霸子」。1985年,陳啟禮因「江南案」第二次入獄之後,前竹聯幫虎堂堂主朱家訓當時還只是一個小弟,有一次陳啟禮妻子陳怡帆找了竹聯幫的一些兄弟到家裡吃飯,廚藝甚好的陳怡帆親切地詢問大家想要吃什麼,結果搞不清楚狀況的朱家訓竟然說「想吃烤鴨」,這可是犯了竹聯幫的大忌,一個小弟造次想要吃「鴨霸子」幫主陳啟禮,當下十多位竹聯幫堂主張大眼睛瞪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