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紀霖:斯文掃地在於讀書人自己看不起自己

2021-02-06 群學書院

文 | 許紀霖

來源 | 《讀書人站起來》

在世俗社會的今天,中國知識分子似乎愈來愈平庸化了,大學變成了一個俗人呆的地方。雖然讀書人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要面對很多世俗的問題,要解決蝸居的問題,也想生活得好一點,但是讀書人又不是一般的人。錢是有價值的,當然重要,如果誰說錢不重要,不是虛偽,就是實在太有錢了。然而對知識分子而言,錢只是一個工具性價值,而非內在性價值。錢能夠讓自己過上體面的、有尊嚴的生活,但知識分子的尊嚴不是體現為有錢,而是另外一些東西,是知識分子之所以為知識分子的一些東西。比如說知識,比如說公共責任,而不是有錢。

今天不少在大學裡面教書的知識分子,首先給學生的印象就是精神上支撐不起來,整一個俗人,斯文掃地,不是因為窮,乃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讀書人自豪的不是開什麼車,住什麼房,而是儒雅斯文的氣質。雖然今天的社會以權勢和金錢為中心,知識似乎已經貶值。

但是,讀書人首先要自信,然後才會被別人看得起。學生如今在學校受到的非專業教育,好像只有兩種,一種是體制內的主流意識形態,這些大道理沒有人情味,也沒有人相信,只是敲門磚,考過即忘。還有一種是私下流行的小道理,許多教師在課堂上也經常這樣講,比如「什麼都是假的,只有錢才是真的」、「學術沒有用,最要緊的是學會生存和競爭的本領」等。

這些世俗的人生箴言,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年輕的學生影響很大。而在虛偽的大道理和功利的小道理之間,真正缺少的是實實在在的人生教育和道德教育。人生教育不是一套知識,而是家長與老師的言傳身教,學生走出家庭,來到學校之後,老師通過自己的形象和語言,在無形之中形成氛圍,感染學生。過去我們常說大學領著社會走。大學是怎麼樣的,社會就應該是怎麼樣的。因為大學創造著社會的價值。但今天是整個倒過來了,大學被社會拖著走,大學生的世界觀就是社會的世俗價值,不僅學生被社會提前洗腦,更重要的是老師已經完全世俗化了。知識分子與常人無異,混跡於市井當中。

中國是一個缺乏宗教的社會,通常以人生代替宗教,過去儒家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因此人文化的知識分子便顯得格外重要。他們在功能上等同於西方社會的牧師,有拯救人的靈魂的職責。社會之所以對知識分子的墮落痛心疾首,格外關注,之所以對知識分子有特別的期待,乃是與中國社會的以人文代宗教的特點有關。雖然人文知識分子今天不再是社會的中心,社會精英也開始多元化,有科技精英、商業精英、權力精英、草根精英等。但即使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的社會裡,人文知識分子特別是大學的教授依然承擔著獨特的責任。

現代社會是以知識為中心的社會,知識分子掌握著知識的生產(學校)和流通(媒體)的核心樞紐。一個人的基本價值觀念和人格類型基本是在大學奠定的,有什麼樣的大學,就有什麼樣的未來。媒體影響的是社會的現實,而大學決定了中國的未來。今天大家談論得最多的,是中國的崛起。中國的崛起當然已經是一個毋庸爭辯的事實,但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崛起?是富強的崛起,還是文明的崛起?中國向世界展現的是暴發戶文化,還是具有精神內涵的中國文明?知識分子在文明崛起的過程之中將有什麼樣的反思,有什麼樣的擔當?每一個讀書人,或許都應該想一想。

整個社會面臨著巨大的轉型,知識分子的思想和人格不僅與政治環境發生激烈的衝突,而且自身也面臨著巨大的矛盾。處在近代這樣一個低沉與亢奮、憂患與通達、沮喪與自信錯綜交織的大時代裡,知識分子對命運如何抉擇?安身立命,繼而立國興邦。何以安身?以其精神為火焰,在歷史的演變與脈絡中照亮出一條道路。為誰立命?以其氣節與尊嚴,重燃日益幽暗之人性、維繫民族之文化。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從曾國藩、梁漱溟、胡適、林語堂,到沈從文、巴金、史鐵生、王小波,中國知識分子形成了怎樣的代際更替?悉數新與舊、東與西、傳統與現代的接續,剖析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窺見現代中國的思想變遷——「但在安身立命之處,我們仍舊是傳統的中國人。」

點擊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許紀霖 | 一代大家胡適之
    —— 許紀霖在我的書房中,關於胡適的書籍與魯迅的一樣,都佔著書架滿滿的兩大排。然而,當北大的胡適研究專家歐陽哲生告訴我,他編輯的《胡適文集》已經面世時,依然令我貪心頓起。我從小就有個壞毛病,對好書貪得無厭,尤其是自己喜歡的,不搞到手的話簡直寢食不安。
  • 「斯文掃地」(13)
    「斯文走狗」隱含著「斯文掃地他們都是用自己的作品,去有錢人那裡獲取財富,來養家餬口,或者滿足自己的物質需要。  在中國傳統社會,那些有才能的人,一方面,要麼自己通過努力,經過不同的選拔渠道,從而躋身為社會上層,要麼以自己的才能或者作品做投名狀,在上流社會謀生活。
  • 許紀霖:在這個陌生的時代裡,何以安身立命?
    已故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義德,他說,知識分子就是一些具有業餘精神的人,對他來說,研究不是為了謀生,而是像業餘玩遊戲一樣,是一種愛好,甚至是一種天職。美國社會學家科塞,講得更明確。說知識分子不是靠思想生存,而是為思想而活著的人。知識分子典範地代表了啟蒙一代人,有理性、有獨立思考、有自己的意志力。用陳寅恪先生的話說叫「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
  • 許紀霖:做文人,還是做文妓
    林語堂「狷者林語堂縱然有萬般軟弱、膽怯,沒有像戰士那樣繼續與黑勢力搏殺,但他守得住底線,不做那些連自己也看不起的醜陋之事。終其一生,大節無虧,潔身自好,在那個不自由的時代,也是一種難得的品質。」一個活在喊痛的自由亦不得時代的文人文/許紀霖一年前,當楊絳過世之後,圍繞著錢鍾書夫婦生前評價,知識界曾經有一場大爭論。雖然早已偃旗息鼓,但問題依然沉甸甸地潛伏在心底。
  • 《親愛的自己》張芝芝:不把自己當回事,就別怪別人看不起
    》張芝芝的悲劇:不把自己當回事,就別怪別人看不起生活中,有這麼一類人,特別喜歡把自己當回事,逢人就跟別人吹噓自己,而同樣,也有這麼一類人,特別不把自己當回事,處處小心翼翼,就怕別人看不上自己。一個人如果自己不把自己當回事,別人也不會看得起你,當然太把自己當回事但沒實力,同樣也會被人看不起。電視劇《親愛的自己》中的張芝芝,是一位以孩子為主的媽媽,她有自己的工作,但對於張芝芝來說,職場的工作只是為了生存,培養女兒雨薇才是她想要奮鬥的工作。
  • 周蓬安:「土皇帝」太多,學術界被弄得斯文掃地
    周蓬安:「土皇帝」太多,學術界被弄得斯文掃地繼核心學術期刊《冰川凍土》發表「論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論文、核心社科期刊《銀行家》發表「主編10歲兒子散文」引發廣泛關注後,一張涉及2019年高等教育專業博士論文答辯海報,近日也開始在網絡流傳。
  • 周公解夢,斯文掃地
    我拿起自己曾引以為豪的專著,翻開扉頁一看,果然是我題字送給一個朋友的,而且全書根本沒有翻看過的跡象,我不禁汗顏了!其實,捫心自問,也有不少朋友送我的專著,由於非我所學專業,我不也只是隨意翻看一下就放回書架上了麼。我退休後,由於搬遷新居,整整三個大書櫃的書如何處理成了一個心病:兒子決不繼承,賣廢書太可惜。
  • 看不起電視劇歌曲的不是新人歌手,而是王錚亮自己
    歌手王錚亮發博吐槽新人歌手,稱其拒絕唱電視劇歌曲,一出道就直接唱電影歌曲,並將這種行為霸道地定性為新人歌手太飄,看不起電視劇歌曲。 在這件事上,王錚亮表現得太過小氣,在他的認知裡,享受更優質的資源是老歌手的特權,甚至把歌曲分為三六九等的也是他自己。
  • 李佳琦落戶上海:別輕易放棄自己,也別看不起別人
    曾經被人看不起的帶貨網紅李佳琦在今年不僅與央視合作進行「我為湖北下過單」的帶貨,現在還成功在上海落戶。那些看不起他的人自然也改了態度。因為自己是男生做美妝,在過去2、3年前,很多女生還沒意識到其實男生推薦化妝品更為專業。入行聽過最惡毒的一句話是當時的他有人罵辣眼睛;但也有人會心疼,曾經還有人給自己取外號為「鐵唇哥」。他說這個名字不好聽,才有了「口紅一哥」的名字。所以說,低谷的時候別輕易放棄自己,再堅持一下、再努力一把,你的人生也會向上走!
  • 蔣勳:不被尊重的人,往往也看不起自己
    賈環賭博作弊搶丫頭的錢,自己也不好意思講,就說:「同寶姐姐玩的,鶯兒欺負我,賴我的錢,寶玉哥哥攆我來了。」 趙姨娘對著他的臉吐了一口唾沫:「誰叫你上高臺攀去了?下流沒臉的東西!哪裡玩不得?誰叫你跑了去討沒意思!」
  • 悅讀 顏炳罡:斯文掃地後,中國人該怎麼做?
    「斯文掃地」之後,如何重建「斯文」是國人面對的一個問題。
  • 鐵林一心一意想要出頭是被媳婦逼的還是自己為了不讓人看不起自己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新世界》這個題材的電視劇也是受到大家的追捧,想必大家觀劇的過程中也會發現鐵林的無奈,今天小編給大家說說自己的疑惑。鐵林為什麼一心一意的想要出頭地是被老婆逼的還是因為看到自己的大哥身為獄長還有自己的三教九流的關係,還是因為自己的處長總是與自己過不去。
  • 張筠:《最美世間讀書人》之一
    看到她這次捐助的時候,我忽然明白了,這就是文化的力量,這就是一個讀書人的承擔,這就是一個文化人活在世上人們無法企及的美麗。文章的最後,附了楊絳先生的「百歲感言」。她說: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裡過平靜的生活。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準備回家。
  • 古代進京趕考的讀書人盤纏豐厚,為什麼土匪卻不打劫他們?
    沒錯,在於經常看古裝電視劇的朋友是再熟悉不過了,每一部戲中基本都會出現一種"職業"——土匪。 「土匪」也算是從古代沿襲 下來了,土匪,主要是以搶家劫舍、勒索為生的團夥作案。但是在我們在概念之中,土匪是沒有經過嚴格紀律訓練的,也基本能叫的上是一群烏合之眾。回頭想想,一般土匪不會搶劫什麼樣的人呢?沒有吧,雁過拔毛,無惡不作,胡作非為。
  • 【大名讀書人】時光深處的大名府(三)
    【大名讀書人】時光深處的大名府(三) 2020-04-24 2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權力的遊戲》大結局:兩個讀書人活到了最後
    但除了這些,他們還有個共同的身份:讀書人。小編認為,兩個其貌不揚的人,能在爾虞我詐的權力江湖一路晉級,跟他們愛讀書、會讀書有著莫大關係。在波隆看來,這幫野人必然沒安好心,想要殺死自己,遂決定以寡敵眾,跟他們拼個魚死網破。而小惡魔對待野人的態度,卻像招呼一群偶遇的老朋友,邀請他們烤火,一起BBQ。小惡魔的高明之處在於,一旦野人接受建議,自己就可以活命。一個讀書人的邏輯思維,跟不讀書的人是不一樣的。
  • 不過是斯文掃地」
    我是你的情感解憂人,但你要懂得放過你自己!有一位讀者曾留言給我說:其實,酒桌上是沒有文化可言的,再有文化的人一旦酒上了頭,都會斯文掃地。是的,事實上的確如此。不過都是斯文掃地。如果說把酩酊大醉、大失風度、嚴重失態的酒局,說成是「文化」,實在是天大的笑話。
  • 【大名讀書人】致橡樹
    【大名讀書人】致橡樹 2020-05-15 0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微紀錄片《地鐵上的讀書人》第十集:感動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地鐵上的讀書人。朱利偉 攝&nbsp&nbsp&nbsp&nbsp從拍別人,到自己被拍,我為讀書這件小事引發的關注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