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當假裝合群成為既定的社會規則,堅持自己便不被諒解

2020-08-28 小呆說情感

&34;

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掀起了一陣熱議高潮,由李宇春操刀的這首《無價之姐》也開啟了單曲循環模式,歌詞很直白地披露了娛樂圈的一些不良現象,那一句&34;更是直擊女孩兒們的靈魂深處。

無論多少次好友的聚會,開場的序幕總是千篇一律。

說說男朋友的寵愛,聊聊今天的妝容和衣服,炫炫孩子的乖巧和優異。

無論什麼樣的選秀成團比賽,離場的形式也總是如出一轍。

一同啟程的隊友離開時,要流下難捨難分的眼淚;受到不善評論的抨擊時,要流下委屈的眼淚;就連獲得成功時,都要用開心的眼淚來掩蓋內心的激動與興奮。


寧靜曾在採訪中說道:&34;

藍盈瑩在比賽結束後也問工作人員&34;

哭似乎成了一個人合群的標配,不哭的人往往會受到更多來自外界的質疑。當整個團隊都沉浸在悲傷或者興奮之中的時候,如果你無動於衷地選擇做一個局外人,那你就很有可能成為不被這個團隊所接納的異類,讓社會覺得它的權威受到了挑戰。


阿爾貝·加繆的《局外人》就講述了主人公莫爾索,一個孤單、無情、荒謬甚至麻木的局外人,既沒有順從既定的社會規則,也沒有假裝迎合,於是在荒誕的世界的壓力下,他以生命的結束告終

《局外人》的主旨可以被概括為一段現在看起來很荒謬,但在當時被視為社會規則的這樣一個結論:無論這個人他的內心是如何善良,無論這個人他是否堅持做了自己,在他母親的葬禮上不哭泣的人,都有被判處死刑的可能。


主人公莫爾索收到了養老院發的一封電報,一封關於他母親逝世的電報。於是,他請假並頂著炎炎烈日搭乘公共汽車前往距離八十公裡遠的養老院。

徒步行走了兩公裡到達養老院後,他迫切地想要見到過世的母親,卻被告知要先與養老院的院長見一面。院長的滔滔不絕讓他心不在焉,他拒絕了打開棺蓋瞧一瞧母親的建議。


在停屍的小屋裡,他聽著養老院的看門人侃侃而談,他喝了一杯牛奶咖啡並抽了根香菸。

守靈的時候,他沒有哭,在強烈的燈光照射下,他陷入了沉睡。葬禮上他也沒有哭,他很平靜地看著母親的朋友哭得滿臉淚水。葬禮的第二天,他去了遊泳館遊泳,和女友瑪麗約會並看了電影。

女友瑪麗問主人公莫爾索是否願意和她結婚,莫爾索說願意,瑪麗又問莫爾索是否愛她,莫爾索說不知道,但是他願意結婚。可是,就是這樣一個漠不關心的人,也會安慰因丟了狗而傷心的鄰居,這樣一個無動於衷的人也會為了朋友挺身而出。


當主人公莫爾索和他的朋友雷蒙以及女友瑪麗去沙灘遊玩時,碰到了雷蒙的對頭。他的手裡握著刀,刀尖的寒芒向莫爾索逼近。烈日的暴曬,熱浪的擠壓,或是內心的煩躁讓莫爾索失去了理智,對著雷蒙的敵人開了四槍。

身陷囹圄的莫爾索並不知道這將是他生命的終章。

莫爾索本來罪不至死卻得到了處以死刑的宣判,導致這樣的宣判的催化劑卻是因為他將母親送去了養老院,因為他在母親的葬禮上沒有哭,因為他沒有開棺見母親最後一面,因為他在停屍房抽菸喝咖啡,因為他沒能第一時間說出母親的年齡,因為他在母親葬禮的第二天就去和女友約會。


整個審訊判決的過程中,莫爾索堅持不說謊話。在他看來假話和那些與真實無關的東西都是謊話,他不曾流露任何情緒,對一切都是無所謂的態度。對他而言就是&34;,他努力去做了卻得不到想要的結果,於是他不再堅持,不再執著。他快樂地做著自己,卻違背了既定的社會規則。

莫爾索沒有足夠的薪水去贍養他的母親,與此同時他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陪伴母親,於是他將母親送去了養老院,那裡有年齡相仿的人與母親作伴,他們可以興致勃勃地探討過去的種種。加之養老院距離莫爾索上班的地方路途遙遠,因此他很少去探望他的母親。

可是在當時的社會看來,將母親送去養老院並長時間不去探望似乎是一件不孝順的事情,一件難以讓人接受的事情。


在過去,在我們看來,養老院裡住著的老人都是可憐無助的,他們有的親人尚健在卻被安置在養老院裡無人看望,他們住在養老院卻得不到很好的照顧,生活環境也許是惡劣的。可是現在呢,養老院的環境設施在逐漸完善,閱讀室、棋牌室、書畫室、衛生室等等,應有盡有。此外,時常有義工去給老人們送去歡聲笑語或者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瑣事。老人們的飲食由營養師進行搭配,老人們的健康由醫護人員實時監控。

很多老人甚至主動要求住到養老院,因為那裡有志同道合的夥伴。

至於莫爾索為什麼在母親的葬禮上沒有痛哭流涕,為什麼有心情聽看門人誇誇其談?為什麼有心情喝咖啡、吸菸,為什麼不去見母親的最後一面,又為什麼在母親葬禮的第二天就和女朋友約會。我只能說每個人對待感情的方式不同,對待離別的態度也不同。


葬禮上不哭泣並不代表莫爾索不傷心,在聽看門人高談闊論時,莫爾索心不在焉,和女友約會也並不能代表他的內心不會思念母親。世俗用既定的社會規則去衡量莫爾索的一言一行,於是表露真實自己的莫爾索被世俗認定為一個異類,一個應該被處以死刑的&34;的人。

在我們有意識之後,似乎對這個世界的約定俗成來者不拒。高興的時候要展露笑容,難過的時候要嘴角下壓,糾結的時候要眉頭微皺;受傷的時候要表現得楚楚可憐,獲得成功的時候要擺出謙虛的姿態,歷經生離死別的時候要痛哭流涕。一旦身邊的誰沒有按照這樣的約定俗成,我們都會下意識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他。

一個人可以毫無波瀾的經歷喜怒哀樂和悲歡離合,可以淡然的看待成與敗、好與壞,於是大多時候他成了不被諒解的局外人。


當離死亡如此之近的時候,莫爾索有了解脫之感,他盡情地宣洩著自己的情緒,他想要從頭再來一次,甚至他已經做好了重頭再來一次的準備。

&34;,莫爾索在生命的臨終渴盼著行刑日的到來。當莫爾索的人生重頭來過,他也許會假裝合群以求得不被視作另類,以求得收穫圓滿的功德。

在面對社會之中那些木已成舟的規則,有的人奮起抗爭,有的人唯唯諾諾,有的人虛與委蛇,最後,都以生命的結束畫下句點。


寧靜在接受採訪時說:&34;

這就好比自己給自己立了一個人設,擁有類似人設的人能更融洽地相處,擁有討喜的人設能獲得更多人的喜愛。


就好比設立學霸的人設,在玩的時候也要放本書在一旁假裝自己時刻在學習,時不時就要引經據典;就好比設立吃貨的人設,明明對食物的欲望並不強烈,卻裝作狼吞虎咽的樣子,流露出幸福滿足的神情,更甚者只是發一張食物的擺拍以塑造自己怎麼吃都不胖的形象。

單純人設、耿直人設、好男人人設等等,可是一個人並不能一直保持著同一種狀態。這一秒他可能是個耿直男孩,下一秒他也有可能是個害羞的男孩,上一秒她是一個美食的熱愛者,這一秒她也有可能難受到不想吃任何東西。人不可能自始至終都只有一個人設,同樣一個人設一旦設立也很難保證它不會崩掉


戚薇在《親愛的請放鬆》節目中就坦白地說道:&34;


在既定的社會規則下,能夠堅信的做自己並不容易,因為你可能在不經意間就成了一個另類。

郭麒麟有一段相聲是講他的愛情觀的,他說:&34;

這樣的愛情觀是曾經我們每個人都持有的,可是有一天你突然發現,秉持這樣的觀點的人只剩下了一小部分人,大多數人更看重了物質的需求,大多數人只是找尋了一個一起搭夥過日子的人,而堅持簡單的我喜歡你的這一小部分人便被視為天真的、可笑的。


甚至很多這一小部分之中的過來人,那些堅持和我喜歡的人在一起卻過著窮苦的生活、物質得不到滿足的人,常常會反過頭來勸誡那一小部分還秉持這樣觀點的人,物質條件上的滿足才能保證精神上喜歡的持久。於是,聽上去很有道理,然後我們又逐漸順從了這樣的愛情觀,順從了這個社會既定的愛情準則。

當假裝合群成了既定的社會規則,違背規則的局外人便成了不被諒解的異類。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某個時刻接收到來自外界異樣的眼光,察覺到來自外界強烈想要同化你的毫不掩飾的侵略欲望。


你堅持地做自己還是假裝融入這個集體,這是每個人自由意志的體現。你奮起抗爭的結果也許是柳暗花明,你假裝融入的結果也許是每時每刻深深的折磨。

做一個假裝合群的人還是堅持做自己的局外人,這似乎從韶華到年邁都在困擾著我們,但是追求幸福才是最要緊的,不是嗎?

相關焦點

  • 加繆《局外人》:我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成為真正的局外人
    他沒有為自己辯駁,是因為他知道自己什麼也改變不了。面對這個粗糙、冷漠的世界,他只能回以更多的粗糙與冷漠。因此,莫爾索選擇做一個局外人,不再關心生命的去向和意義。他忠於自己的感官欲望,想吃就吃,想愛就愛,不想哭就不哭,不想說就不說,只要活著,怎麼樣都行。加繆說,莫爾索違背社會規則的原因是,他拒絕說謊。
  • 讀《局外人》有感:堅持自我是存在的最好理由!
    莫爾索一直是個局外人,不只是犯罪後,從一開始他便用一種冷漠的態度對待世界,對於關乎自己的很多事情都表現出一種無所謂的態度,世界與我毫無關係,我的存在毫無意義,至於是死是活,似乎連他自己都搞不清楚(這讓哲學詩畫想到了一句話:未死與真正的活著,其實是兩碼事)。對自己的人生規劃,莫爾索也是一片模糊,不僅如此,在交友、結婚、工作等等各方面都是這樣。
  • 《鳥鳥鳥》:你合群了也就消失了,比被排擠更可悲是 「偽合群」
    明明下了班就想回家,但是為了合群答應同事們的聚餐,唯恐自己被排擠;明明自己不喜歡八卦,但是身邊的朋友都在議論,因此你也得附和他們,唯恐自己和他們沒有話題;明明想去圖書館複習,但是舍友卻在煲劇玩手機,只好放棄學習融入他們,唯恐自己成為異類......你以為你在合群,其實不過是被平庸的同化,喪失自己的個性及判斷,淪為集體的奴隸。
  • 刑事諒解書怎麼寫?諒解能從輕處罰嗎?被害人堅持不諒解怎麼辦?
    對於這類存在明確被害人的案件,是否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屬的諒解,往往是法院量刑時重點考量的因素之一。那麼,被害人諒解了法院量刑時到底能從輕多少?刑事諒解書怎麼寫?被害人就是不諒解怎麼辦?這些問題往往也被告人及其家屬非常關心的。作為刑事律師,我在此為大家做如下解答,並在文末附上《刑事諒解書》模板,供大家參考使用。
  • 「不合群」的女人,多半是這幾種性格,準!
    而有的女人,平時話不多,不太合群,但其實她們身上,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優秀特質。-1-心如明鏡,不浮不躁有句話叫,心靜者不浮躁,沉穩者不輕浮。很多不太合群的女人,便是如此,心如明鏡般透亮,面如湖水般平靜。
  • 聰明人都不合群,那些強迫自己合群的人,大部分都毀了自己
    曾經我因為少說一句話,少去一次應酬,就被人說是不合群。特意在百科查了一下,合群的意思是:跟大家合得來;與群眾關係融洽。合群這詞語最早出自《荀子·非十二子》,意思是和合群眾,團結群眾。現在很多人卻認為,合群就是和誰都合得來,和誰關係都處得很好。反之,不合群就會被貼上內向、孤僻、不善交際,或情商低的標籤。
  • 合群是一種病,得治
    合群是一種病,得治by 秦桑 | 極物:ijiwulife勉強合群,等於浪費生命上個月最後一個周六,是公司既定的團建活動時間,可那一天我起床時就感渾身不對勁。雖然想著不去會很尷尬,也很可能留下不合群的印象,但為了自己的身體,入職新公司後的第一次團建我還是沒有成行。
  • 《局外人》:什麼是幸福,幸福就是人能主動掌握自己的命運
    女友問他是否願意結婚,他說結不結都行,女友願意結就結;女友問他是否愛她,他回答不知道愛不愛,大約是不愛吧。周圍人都討厭的鄰居請求他幫忙對付自己的情人時,他接受了,認為沒有理由讓自己不滿意,之後,鄰居要跟他交朋友,他也接受了,理由同樣是交不交無所謂。這個男人叫默爾索,法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繆《局外人》一書裡的主人公。文學史上經典的「置身事外」的形象。
  • 荒誕文學巔峰之作《局外人》: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這部小說就是《局外人》,它不僅成為加繆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而且對於20世紀整個西方文壇都具有劃時代意義,同時要讓局外人的主人公「默爾索」成為了文學哲學中最經典的人物形象。一場兇殺案因一群「局外人」的荒謬判斷,使這位「局內人」毫無反駁之力的被結束了短暫而平白的人生,這實際上是當時法國二戰後期社會形態中普遍意識流現象,在一介統治階級的盲目從眾、不辯真相、不明是非的譁眾取寵中,這位當事者,徹底成為了自己的「局外人」。
  • 如果你覺得在人群中格格不入,一定要讀《局外人》
    「當時就覺得一秒擊中了我的小心臟,於是趕緊拜讀了他的代表作《局外人》,想想《局外人》和我公眾號的名字《一個外人》竟然莫名的惺惺相惜了,我一直覺得人生最高的境界是把自己當作一個局外人,就會能以更超脫的心境來看到紛繁複雜的變化,看待那些當下看起來很大,其實相對很小的雞毛蒜皮。可能那樣活起來,會更加瀟灑淡然,希望這是我們都能有的追求。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智能時代,老人成為「社會局外人」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智能時代,老人成為「社會局外人」,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公務員面試中考生最擔心的問題就是無話可說,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因缺乏經驗,無法針對面試問題展開充分的分析和表述
  • 《局外人》世界本就是個局,我們都是局中人!
    讓默爾索成為一個罪人,一個沒有靈魂的人!默爾索雖然看起來與他人不一樣,但是還是比較熱心,隨心所欲,幫鄰居雷蒙作偽證,給鄰居出主意且親手幫鄰居寫信侮辱他的情婦。於是成為了好朋友。我們不能隨著自己的想法活著,因為這個社會不許,我們不能在別人悲傷的時候自己開懷大笑,因為社會不許。這個社會,就是有更多的條條框框,很多的規則,約束著你我的靈魂。從而變成,你有是就是我,我有時就是你!大部分人總是表裡不一,他們做的往往並非他們內心真正渴望的。他們都有一種群居意識,懼怕被疏離與被排斥,懼怕孤單無依靠。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隨眾心裡,特別是當下。
  • 再讀《局外人》:淺談其蘊含的存在主義哲學、作品內涵及現實啟發
    文:糰子姐說到《局外人》,就不能不提這本經典著作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產生的深遠影響。《局外人》是加繆的成名作,也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堪稱20世紀整個西方文壇最具有劃時代意義最著名小說之一,「局外人」也由此成為整個西方文學-哲學中最經典的人物形象和最重要的關鍵詞之一。
  • 《局外人》:為什麼它是加繆作品的起點
    —— 加繆出版於1942年的《局外人》,早已是當之無愧的二十世紀文學經典,論其讀者之多、譯本之眾在世界範圍內均屈指可數,其文學和文化影響力早已超越了一時、一國、一語。而在中國,早在1961年便有孟安先生的譯本問世並小範圍傳播,並經過八九十年代柳鳴九先生與郭宏安先生的再次譯介在漢語世界廣泛流傳,其小說意涵在中文讀者中引發了持續性的廣泛探討,成為現代小說的經典範例。
  • 《局外人》
    沒錯,默爾索就是一個怪異的「局外人」。對親情、愛情和友情都有他自己的一套行事方式,他始終沒有戴起入局的面具,而是以裸露的皮膚迎接熱辣的陽光。法庭上,面對著司法審判,默爾索覺得,「所有這一切都是在沒有我參與的情況下進行的,我的命運由他們決定,而根本不徵求我的意見」。精確的司法程序在默爾索身上顯得滑稽可笑。
  • 《局外人》:說是局外,其實是失去自我的現代人
    《局外人》——無疑是一本平淡中出哲思,荒誕中顯深度的世紀性大作。行雲流水間,作者阿爾伯特.加繆不動聲色地用簡約精煉的筆調,任憑主人公的自發意識和群體的社會意識在筆下穿行,不知不覺中,一個行為離經叛道,言語消極冷漠的「局外人」便落在了紙上,一個與主人公相對立的現代社會便浮在眼前。
  • 阿爾貝·加繆《局外人》|打通三觀,去理解和我們不一樣的人
    話糙理不糙,缺乏獨立思考,便會受社會環境和周身環境影響。你會發現有些人的包容性很強,他們很少議論別人,形形色色的人在他們眼裡都是合理的,因為他們深刻理解大千世界的多面性,所謂越有修養的人就會越少看到他人的不是,大抵是這個道理吧。在完善三觀的書單中,《局外人》總是榜上有名。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習慣在他的作品中揭示異己在世界中的孤獨,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導師。
  • 加繆《局外人》經典語錄:最通情達理的方式就是不要勉強自己
    《局外人》是我之前在學校參加的好書推薦活動寫的一篇!推薦給大家!這本書真的好看。這本書內容和書名一樣,本書敘述了主人公對周圍的一切都無所謂,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卻好像一切與自己無關的故事。所以現在很多人把難得糊塗作為一種願想,當然這也是我的願想,雖然我很不想參與這個社會的遊戲規則,但誰又能僅為自己而活呢。現在的社會好像也如加繆在1939年看到的沒什麼差別,尤其是網絡社會,現實中唯唯諾諾的人總可以在網絡上重拳出擊。
  • 加繆《局外人》:在荒謬的世界裡,想做真實的自己,很難!
    裴楷前往阮籍家弔喪,只見阮籍喝得大醉,披頭散髮盤坐在床上,不哭不泣。裴楷哭號幾聲,弔唁完畢便離開了。有人問裴令公:「凡是去弔喪,主人哭,客人才哭拜;阮籍不哭,你為何要哭呢?」裴楷說:「阮籍是方外之人,所以不崇尚禮制;我們是俗中人,所以用禮儀對待。」
  • 荒誕文學的巔峰之作,滿是冷漠的《局外人》,為什麼如此受歡迎?
    1942年,加繆憑藉《局外人》一舉成名,而後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當時法國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他的作品「以明徹的認真態度闡明了我們這個時代人類良知的問題」。「由於他重要的著作,在這著作中他以明察而熱切的眼光照亮了我們這時代人類良心的種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