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我們來談一談孩子各項寫字習慣的養成。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寫字的各項習慣,包括坐姿、握姿,以及規範的書寫方法,都必須從小培養。這是「老師」們的義務,是必須要做到的。
這裡的老師泛指一切對初學者有指導作用的人。可以是學校的老師,也可以是書法班指導老師,甚至也包括家長自己。
在這其中,家長們必須完成的任務是和學校的老師一起,樹立起孩子認真書寫的態度。因為寫字這事,態度永遠是第一位的。
之所以特意強調家長的作用,是因為尤其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家長尤其媽媽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人包括老師在內所無法取代的。
之所以強調要從小培養,是因為有不少「老師」存在「小的時候不規範不要緊,大了就好了」,或者「將來送書法班改去吧」這樣的錯誤想法。但是一旦錯誤的習慣形成了,改正起來不是一般的困難!甚至終生無法改正!
在教學中,我深受糾正孩子不良習慣之苦。你怎麼說,我也要趴著寫;你怎麼說,我的橫也是耷拉的;你怎麼說,我的豎也是歪的……這裡面雖然有孩子意志力不強的原因,但是不得不感嘆,習慣太難改了!
就我自己來說,大約在初中的時候,我忽然發現自己的握姿出錯了。所謂錯,其實也就是一點小誤差而已。握筆時中指應該是用指甲以後的肉託著筆,我是用指甲頂著筆。但就是這一點點小誤差,改起來卻很艱難!只要姿勢一變,就覺得心中煩惡無比,翻江倒海!雖然最終成功了,但我也從中明白了,改正握姿需要多麼強大的毅力啊!
每一次被孩子們的壞習慣擊倒,我都會無法控制地想:要是孩子從一開始學的就是對的,那該多好啊!「少成若天性」啊!
我之所以強調必須從小培養,還因為寫字不同於唱歌跳舞,是人生避不開的。也不是說非要寫得多麼好,起碼也不能讓孩子長大後,一在公開場合寫字,心裡就扭扭著啊!還有一點也許家長們沒想到,字寫不好不僅僅是好看難看的事!這關係著孩子的自信心啊!
可是讓家長培養,會遇到一些問題。畢竟不可能每個人什麼都懂都會。那麼家長可以提前做做功課,在孩子握姿坐姿出錯時暫時性地擺擺樣子,矯正一下。或者照著書本示意圖提示一下。不要小瞧這些不起眼的小事細節,潛移默化,作用巨大!
態度重視了,坐姿握姿都OK了,接下來就是持久戰——練字了。在這場持久戰中,家長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戰爭的初始階段。因為練字最重要的是恆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絕對不行的。
剛開始練字的三個月是關鍵期,是孩子的習慣養成期,家長一定要時刻關注。即使沒有時間一直盯著,也要時不時地檢查,過問,不能放大溜。練字是比較枯燥的事,不像畫畫那麼有趣。在練字的初期,往往家長的毅力就是孩子的毅力,千萬不能孩子還沒厭煩,家長先撤退了。
老人有話:「三天不寫手生」。練字貴在堅持。見縫插針,即使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成年人一連好多日子沒有時間寫,那麼看看字帖也是練。如果連看字帖的時間也騰不出來,那麼在手機上看看練字的視頻,下個臨帖的app端詳端詳,也是練。
想想自己練字的時候,學校的時間抓得那麼緊,每天中午即使盹得磕頭也堅持練20分鐘。在上課前等老師來的一兩分鐘裡,也要練上三兩筆字。即使顧不上寫整字,也練一練筆畫。
把字寫好是人們對美的追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藝無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書法大美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是小孩子;在書法藝術的大海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是小溪流。所以,我們每個人都不能忘記小溪流的歌:「向前去呀,向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