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數十部國產電影裡,我覺得《我不是藥神》可謂達到了一種「封神」的地步。作為一個資深影迷,我之所以認可它是一部好電影,不僅僅是因為劇情生動易打開人的心扉,更為重要的,是這部電影中充滿了現實生活中的影子。
記得前年剛剛看完《藥神》,我就在日記本上寫下了一段話:「很多人都想成為神,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如願,最重要的原因是相當一個神,就必須承受所有人間的疾苦」。我這句話是針對男主程勇(徐崢飾)這個角色所寫,因為我覺得電影裡的勇哥太不容易,他的處境甚至可以代表絕大部分中年人的心聲。
01能給父母帶來什麼樣的晚年
我之所以對勇哥這個中年男人的角色如此的認可和痴迷,和我自己已經過了而立之年有很大的關係。
說實話,在沒有結婚生子之前,即便自己是單身的狀態,雖然有時候會有孤單的感覺,但是整個人是自由的。而且20多歲的自己很年輕,覺得人生的美好才剛剛開始,所以成天都是充滿希望和戰鬥力。
但是結了婚後的自己就和勇哥一樣了,經常煙不離手酒不離口,仿佛自己真心沒有一刻休息的時間。每天最大的感受就是無窮無盡的累。
電影裡的勇哥還有一個住在養老院的父親,老父親要手術,可以勇哥卻連手術費都湊不出來。這看似一種窘境,又何嘗不是一份不及格的卷子呢,是對自己過去三十多年作業的一次批改,這份卷子的分數就是「失敗」兩個字。
我有時候也在想,自己到底給父母帶來了什麼?好像父母什麼也不需要自己提供,但是我發現自己的能力確實有限,就算是想報答養育之恩,也還得掂量下自己的能力。
去年我看了一個新聞,一個中年男子偷偷在網上給父母買了很多的補品,最終被老婆狠狠訓斥。老婆說,不是不給買,而是買的東西太貴了,買不起。看了這個新聞的時候,我想很多的男人或許都有一種感覺,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連孝順父母這件本該做的事情,都變得如此有難度。
02能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希望
勇哥的兒子想買一雙新的球鞋,勇哥一問價格要500多,就告訴兒子不買了,因為他確實買不起,連店裡的房租都付不起了。
看到這裡,我覺得這個劇情特別的真實。拿我自己來說吧,我特別害怕每個月的10號,因為我自己創業的小公司每個月10號要給員工開工資,雖然只有幾個員工,但是加上房租水電物業等等,至少得2-3萬元,而且公司創業的時間很短,也沒有掙到錢。所以每次到10號的時候,我就壓力很大。
我的孩子比勇哥的孩子要小得多,但是我覺得自己一定要好好努力,一定要讓孩子的生活水平遠遠的超過我,有時候我在拼命幹活的時候,自己總是會思考:我究竟能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希望,我在他的心裡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勇哥最終沒有給孩子買上球鞋,孩子就跟他的前妻去國外了。我想這一定會成為勇哥的遺憾吧。
03能給家庭帶來什麼樣的生活
人一到中年,你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會出現,而家庭問題在所有問題中永遠居於首位。每天工作很辛苦的你,還必須要騰出一些時間去應付這些問題。
《藥神》中的勇哥和老婆離了婚,主要原因是兩個人天天吵,根本原因是勇哥養不起家庭。我想說的是,如今在城裡生活的家庭裡,如果不是「祖上」的幫助,單單靠自己的能力,想生活得很好確實有很大的難度。
我身邊有不少離了婚的中年朋友,其實很多都是因為經濟條件的原因導致的感情破裂。你想想,人一旦沒了經濟基礎,很多問題就來了,結果很多問題還是需要錢去解決,所以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在這個循環的過程裡,夫妻的感情慢慢就成了最大的犧牲品。
04又能給自己帶來什麼
我覺得電影中的勇哥抽菸喝酒的姿勢很帥,仿佛在他彈指一揮間,隨著菸灰掉下的那一刻,身上所有的壓力也消失不見了,這個男人獨自承受了所有的壓力。
勇哥從來沒有想過給自己帶來什麼,即便是自己馬上要去坐牢了,還只是希望自己的前任小舅子對孩子說一聲,「爸爸不是壞人」。現實中很少有中年男人在為自己拼搏和打拼,更多的都是為了家庭和孩子。
我的一個校友,雖然不到40歲但已經是滿頭白髮。為了養活兩個孩子,他一人要打兩份工,白天在私立學校教書,晚上還要去給學生當家教,一年到頭,從來沒有早於晚上十點前回到家的。我記得去年的大年初二碰到他,他告訴我,難得能休息一周,馬上又是一整年的辛苦生涯了。
他一個月收入大概在3萬左右,這也算是不錯的收入了,他的孩子在很好的幼兒園學習,而他每天卻堅持騎著電瓶車跑20多公裡去上課。我想這個中年男人真正做到了「舍己為家」了吧。
我相信類似《我不是藥神》這樣的作品會越來越多,因為現實中的很多題材都可以選入編劇的法眼,來源於現實的題材才能成為最好的劇情,也最能吸引大眾的目光。
一部《藥神》足以讓我認識到中年男人的不易,也足以讓我們認清:在如今的各種競爭氛圍下,如果你要變得出類拔萃,最好的捷徑只有努力。
各位中年的男性朋友,讓我們一起學習勇哥的責任感和毅力,一起努力變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