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不是藥神》:中年男人的苦,哪是一根香菸能解決的

2020-09-05 球哥說電影

最近的數十部國產電影裡,我覺得《我不是藥神》可謂達到了一種「封神」的地步。作為一個資深影迷,我之所以認可它是一部好電影,不僅僅是因為劇情生動易打開人的心扉,更為重要的,是這部電影中充滿了現實生活中的影子。

記得前年剛剛看完《藥神》,我就在日記本上寫下了一段話:「很多人都想成為神,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如願,最重要的原因是相當一個神,就必須承受所有人間的疾苦」。我這句話是針對男主程勇(徐崢飾)這個角色所寫,因為我覺得電影裡的勇哥太不容易,他的處境甚至可以代表絕大部分中年人的心聲。

人到中年,遍身是「疾苦」

01能給父母帶來什麼樣的晚年

我之所以對勇哥這個中年男人的角色如此的認可和痴迷,和我自己已經過了而立之年有很大的關係。

說實話,在沒有結婚生子之前,即便自己是單身的狀態,雖然有時候會有孤單的感覺,但是整個人是自由的。而且20多歲的自己很年輕,覺得人生的美好才剛剛開始,所以成天都是充滿希望和戰鬥力。

但是結了婚後的自己就和勇哥一樣了,經常煙不離手酒不離口,仿佛自己真心沒有一刻休息的時間。每天最大的感受就是無窮無盡的累。

電影裡的勇哥還有一個住在養老院的父親,老父親要手術,可以勇哥卻連手術費都湊不出來。這看似一種窘境,又何嘗不是一份不及格的卷子呢,是對自己過去三十多年作業的一次批改,這份卷子的分數就是「失敗」兩個字。

我有時候也在想,自己到底給父母帶來了什麼?好像父母什麼也不需要自己提供,但是我發現自己的能力確實有限,就算是想報答養育之恩,也還得掂量下自己的能力。

去年我看了一個新聞,一個中年男子偷偷在網上給父母買了很多的補品,最終被老婆狠狠訓斥。老婆說,不是不給買,而是買的東西太貴了,買不起。看了這個新聞的時候,我想很多的男人或許都有一種感覺,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連孝順父母這件本該做的事情,都變得如此有難度。

02能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希望

勇哥的兒子想買一雙新的球鞋,勇哥一問價格要500多,就告訴兒子不買了,因為他確實買不起,連店裡的房租都付不起了。

看到這裡,我覺得這個劇情特別的真實。拿我自己來說吧,我特別害怕每個月的10號,因為我自己創業的小公司每個月10號要給員工開工資,雖然只有幾個員工,但是加上房租水電物業等等,至少得2-3萬元,而且公司創業的時間很短,也沒有掙到錢。所以每次到10號的時候,我就壓力很大。

我的孩子比勇哥的孩子要小得多,但是我覺得自己一定要好好努力,一定要讓孩子的生活水平遠遠的超過我,有時候我在拼命幹活的時候,自己總是會思考:我究竟能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希望,我在他的心裡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勇哥最終沒有給孩子買上球鞋,孩子就跟他的前妻去國外了。我想這一定會成為勇哥的遺憾吧。

03能給家庭帶來什麼樣的生活

人一到中年,你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會出現,而家庭問題在所有問題中永遠居於首位。每天工作很辛苦的你,還必須要騰出一些時間去應付這些問題。

《藥神》中的勇哥和老婆離了婚,主要原因是兩個人天天吵,根本原因是勇哥養不起家庭。我想說的是,如今在城裡生活的家庭裡,如果不是「祖上」的幫助,單單靠自己的能力,想生活得很好確實有很大的難度。

我身邊有不少離了婚的中年朋友,其實很多都是因為經濟條件的原因導致的感情破裂。你想想,人一旦沒了經濟基礎,很多問題就來了,結果很多問題還是需要錢去解決,所以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在這個循環的過程裡,夫妻的感情慢慢就成了最大的犧牲品。

04又能給自己帶來什麼

我覺得電影中的勇哥抽菸喝酒的姿勢很帥,仿佛在他彈指一揮間,隨著菸灰掉下的那一刻,身上所有的壓力也消失不見了,這個男人獨自承受了所有的壓力。

勇哥從來沒有想過給自己帶來什麼,即便是自己馬上要去坐牢了,還只是希望自己的前任小舅子對孩子說一聲,「爸爸不是壞人」。現實中很少有中年男人在為自己拼搏和打拼,更多的都是為了家庭和孩子。

我的一個校友,雖然不到40歲但已經是滿頭白髮。為了養活兩個孩子,他一人要打兩份工,白天在私立學校教書,晚上還要去給學生當家教,一年到頭,從來沒有早於晚上十點前回到家的。我記得去年的大年初二碰到他,他告訴我,難得能休息一周,馬上又是一整年的辛苦生涯了。

他一個月收入大概在3萬左右,這也算是不錯的收入了,他的孩子在很好的幼兒園學習,而他每天卻堅持騎著電瓶車跑20多公裡去上課。我想這個中年男人真正做到了「舍己為家」了吧。

寫在最後

我相信類似《我不是藥神》這樣的作品會越來越多,因為現實中的很多題材都可以選入編劇的法眼,來源於現實的題材才能成為最好的劇情,也最能吸引大眾的目光。

一部《藥神》足以讓我認識到中年男人的不易,也足以讓我們認清:在如今的各種競爭氛圍下,如果你要變得出類拔萃,最好的捷徑只有努力。

各位中年的男性朋友,讓我們一起學習勇哥的責任感和毅力,一起努力變強吧。


相關焦點

  • 電影《我不是藥神》唯一的缺點
    電影《我不是藥神》 唯一的缺點雖然火星菌給《我不是藥神》在豆瓣打出了五顆星10.0滿分的分數,但是影片中的人物設定確實經不起推敲。我們作為中國人,對本國的電影作品要求極為苛刻。同時又很寬容。一部批判現實主義電影的出現贏得了我們的情感分數。相信大部分網友都是為了這樣類型的影片喝彩,打出了滿分。
  • 百花獎優秀影片《我不是藥神》:生活不易,惟願平安
    《我不是藥神》點燃2018暑期檔,引發了新一波的觀影潮流,豆瓣評分高達9分。看完電影,我們有理由給影片點讚,感謝電影主創將真實事件搬上大熒幕,與其說給影片打高分,不如說每一個贊、每一個高分、每一個熱論都包含大眾對社會無盡的希望。
  • 為什麼說《我不是藥神》牛逼
    《我不是藥神》 的核心道具是一款治療絕症的救命藥格列寧,就是因為正版藥和盜版有幾十倍的差價,才使得這部電影的劇情如此充滿張力。而更具張力的是這個背景和歷史是真實存在的。這也就是《我不是藥神》的張力所在。
  • 中學生優秀作文:《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深入體會!
    《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我一個而立之年的大老爺們,看完電影先是默默流淚,可心中的驚濤駭浪實在難以平復,最後居然哇的一聲嚎啕起來。——我是真的被感動了,真的!生活不是電影,生活比電影苦太多,但電影可以反映生活,感受生活。
  • 《我不是藥神》影評摘錄
    《我不是藥神》影評摘錄《我不是藥神
  • 《我不是藥神》:程勇不是藥神,兩次都不是
    儘管《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與實際原型有所出入的故事,但很少有人會懷疑這個故事所投射的現實。很顯然,這是一個窮困潦倒且無任何發展前景的中年男子,他既無法為自己的父親善終,也無法給自己的孩子一個好的未來。
  • 電影畫面發現——《我不是藥神》
    18年的《我不是藥神》上映,讓我們對醫藥行業的的關注更高,李克強總理也做出相應的批示。這部電影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可以說《我不是藥神》是中國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裡程碑作品。那這部電影的魅力風格在哪呢?《我不是藥神》多數鏡頭為實景拍攝,現實主義題材的紀實場景選擇和設計,沒有太多的複雜製作。多處街景、暗道、底層人的住房等場景沒有過多的修飾光。呈現真實的場景,給觀眾的代入感強。
  • 我不是藥神,我是演員,我不誤國
    故事中幾個主角人設很好,基本網羅了很大一群人,程勇代表失意中年男人,呂受益代表城市普通家庭,思慧代表單親媽媽,黃毛代表小鎮青年,牧師代表高知分子。程勇在看到呂受益慘死後,決心不掙錢,而假如像原型陸勇他也患病,那就沒有張力了。而人物的轉變是一部優秀電影的最重要部分,無論是程勇,黃毛,還是警察曹斌,甚至是假藥商張長林,轉變,人物的升華都來得太美麗。
  • 我不是藥神,我是凡人
    最近最熱的電影,毫無疑問是《我不是藥神》。這是一個完全無法避開的現象級作品。
  • 《我不是藥神》深度影評
    《我不是藥神》徹徹底底地火了,短短幾天內成為了一個現象級電影。
  • 《我不是藥神》的三個「貴人」
    當全行業都在念叨著好故事是中國電影的根本的時候,寧浩的壞猴子影業又發現了一個好故事,以及一名好導演。文牧野,也就是《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是「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的籤約青年電影人,這個計劃還包含了拍出《繡春刀》的路陽導演。2017年1月,我在一棟民宅裡採訪了文牧野。
  • 我不是藥神:好好活著,向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撥開重重雲霧,我們在迷茫中總是能看到一些光亮,那一絲光亮的閃現在對我們說:「天會亮的,一切都會成為過去。」02.近日《我不是藥神》好評不斷,熱潮中,我拉著先生前去看,我們希望能從這部電影裡看出點什麼東西來。兩個多小時,我沒有失望。什麼樣的電影是一部比較好的作品?
  • 《我不是藥神》程勇救的人一直是他自己
    寶寶們大家好我是你們剛剛看完電影有感而發的仙女小編此文涉嫌劇透,對劇透過敏者速速撤退前兩天閒來無事去電影院看電影
  • 2020——疫情之年,《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值得我們觀看
    雖然我國的疫情防控基本已經進入結尾,但是世界其他的國家還在飽受這場疫情之苦,所以我們不應該鬆懈也不能放鬆,要時刻警惕這場疫情之災再次捲土重來。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藥神》。影片自2018年7月15日正式在中國各大影院開始上映,該影片改編自慢粒白血病患者陸勇代購抗癌藥的真實事跡,是一部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劇情電影。反映了大多數癌症患者的心酸歷程。影片主要講述了生活各方面壓力接踵而至、度日維艱而瀕臨崩潰的普通中年男子印度神油店老闆程勇,因一日店裡來了一位不速之客而讓他開闢了一條去印度買藥做「代購」的新事業。
  • 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談癌色變的你知道麼,20%的癌症患者與肥胖有關    距離《藥神》上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火和熱都不是足以讓他一直持續發燒的理由,在當下社會裡,快餐式的商業電影和豪華的陣容特效早已經不能滿足看客們的精神需求,所謂情懷也不好多次賣弄,而《藥神》恰好不是中國近期火的電影中的任何一種
  • 照進現實之光的電影——《我不是藥神》
    18年,一部電影突然降監,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藥神》。本想衝著徐崢的名氣看喜劇的,怎麼也沒有想到笑著笑著就哭了。「這樣好看的電影,真的好長時間沒有看了要說哪一部電影可以影響到真正現實生活,讓一部分人因為這部電影的處境有所改善,那就不得不提電影《我不是藥神》。
  • 《我不是藥神》| 用四首歌告訴你:活著的勇敢,沒有神的光環
    朋友圈裡,南希說,不去看藥神,朋友圈都看不懂了。這幾日,電影《我不是藥神》刷爆了朋友圈。有人說,電影裡是一群戴著口罩的白血病人,電影外是一群看哭了的觀眾。我親眼看著身旁那些一米八的漢子哭得像個孩子。導演文牧野說:「你會看到一眾人物,每個人都會在其中找到自我。」
  • 《我不是藥神》,到底是不是神作?
    沒錯,說的就是《我不是藥神》。其實作為寧浩和徐‍‍崢的粉絲,這個片子我期待了快一年了。之前還和電影宣發方聯繫過,看能不能搞一次觀影團,後來可能人家覺得我號太小,又不是專業影評人,就沒找我做,但依然阻止不了我想安利這部片子的決心。
  • 《我不是藥神》:藝術來源於生活,這部電影看哭了多少人
    近年來,中國真實事件改編電影更是呈井噴式發展,如《親愛的》《失孤》《落葉歸根》《嘉年華》等影片的出現,但仍深藏閨中無人識。終在2018年夏季迎來一次逆風翻盤的作品——文牧野導演的《我不是藥神》上映,大受好評。其打破傳統現實題材電影的固有慣性,為我國現實題材影片的類型拓展進行了有益嘗試。
  • 陸勇:我不是藥神
    就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之時,《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在微博上宣布,已經從印度坐三輪車,將49箱醫療物資(其中包括3000個護目鏡以及3000個N95口罩)運回國內。  無論是陸勇本人還是以其為原型改編的電影《我不是藥神》,都是令人「羨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