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不是藥神》唯一的缺點

2020-11-13 火星製造

電影《我不是藥神》 唯一的缺點雖然火星菌給《我不是藥神》在豆瓣打出了五顆星10.0滿分的分數,但是影片中的人物設定確實經不起推敲。我們作為中國人,對本國的電影作品要求極為苛刻。同時又很寬容。一部批判現實主義電影的出現贏得了我們的情感分數。相信大部分網友都是為了這樣類型的影片喝彩,打出了滿分。

但我們仔細分析劇中的人物會發現,每一個人物都是虛構出來的,並不接地氣。影片的一開始也有字幕說明,故事情節為虛構。

首先男主角徐崢並沒有什麼人物的變化,他開始和妻子鬧離婚,不怎麼帶孩子。事業成功後依然鬧離婚,不怎麼帶孩子。只不過他和小舅子關係發生了轉變。本以為徐崢做的這一切,是為了自己的家庭。為了挽回失敗的婚姻,但是並沒有。徐崢一開始的人物設定是教科書級別的設定,充滿設計感。失敗的中年大叔,妻子鬧離婚,孩子跟了有錢的後爸,自己的父親住進老人院,房租都交不起。這樣的元素是幾個編劇一下午就可以添加進去的元素。前妻說徐崢有家庭暴力,並沒有說他為什麼有家庭暴力。是因為童年缺失還是自己遭受家庭暴力。人物是設計出來的,並不接地氣。徐崢的兒子全片也只出現了兩次,後半部分孩子就沒戲了。開服裝廠之後,兒子和前妻有沒有移民,都不知道。一個連家庭都不顧的男人,怎麼能相信他最後能拯救幾千名白血病人。一個自己妻子孩子都無法留住的商人,怎麼贏的病友的心。

另外王傳君飾演的角色是一名白血病人,給他設定了一個剛有了兒子的新爸爸同樣也是設計感太強。我感覺王傳君是自殺身亡,影片由於審查可能沒有交代。不能宣揚自殺行為。如果影片能像《三塊廣告牌》一樣,警察局長得了絕症自殺,留下一封長信,我想這個人物會立得住。

還有譚卓飾演的鋼管舞女郎的角色,同樣也是幾個編劇一拍腦門設計出來的角色。單親媽媽,夜店上夜班,孩子是白血病人,很難想像這樣的家庭,媽媽會去做鋼管舞女郎。而且影片中也沒有譚卓照顧女兒的場景,也沒有女兒病情嚴重的場景。讓觀眾很難信服。完全是為了人物的性格複雜性而設計出來的。《我不是藥神》影片最有立體感的人物其實是黃毛,雖然他的話最少,但確是最有力量的。我相信觀眾的眼淚大部分都是為了黃毛而留下的。黃毛的死改變了徐崢,改變了刑警隊長。同時也感動了張長林,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都開始包庇徐崢了,可以看到這個階層的人物還是有一絲人情味的。綜上所述,《我不是藥神》是一個可以代表中國去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作品,也是能載入中國電影史的作品。電影畢竟是遺憾的藝術,人物設定的小瑕疵並不能影響他是一部跨時代的作品。還是希望中國電影能出現更多批判現實+主旋律的類型電影。有時間再去看一遍,加油。

相關焦點

  • 電影《我不是藥神》—在線看!
    由徐崢、王傳君等人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自7月5日0點上映以來,票房持續火熱,點映票房破億,首日總票房破3億,三天票房破10億,足以體現出觀眾們對這部電影的瘋狂,在線播放連結http://mrw.so/4pBrJe
  • 我不是藥神:值得深思的經典之作
    對於許多國內觀眾而言,《我不是藥神》應該就是多年來我們一直眼饞「別人家的孩子」式的那種電影,就是那種能用成熟的類型片手法完成一個豐沛飽滿的故事、並且富有現實意義的電影,那種我們所謂的韓國和印度不斷在拍的「能改變國家的電影」。現如今,我們自己終於也拍出了這樣的電影。
  • 秋天的懷念——《我不是藥神》
    然後我和家人默默地往回家走,我一直在努力地想,如果我要給《我不是藥神》評分,我給幾分?這部網絡現實一起搖旗吶喊的零差評的電影,我心裡看得別彆扭扭的,不是電影不好,只是題材過於沉重,現實如此殘酷,對生命的渴求讓這些病人看的可憐,把人生最美好的東西揉碎了又讓人看,心中鬱郁的,竟然好久吐不出氣來。
  • 電影畫面發現——《我不是藥神》
    18年的《我不是藥神》上映,讓我們對醫藥行業的的關注更高,李克強總理也做出相應的批示。這部電影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可以說《我不是藥神》是中國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裡程碑作品。那這部電影的魅力風格在哪呢?《我不是藥神》多數鏡頭為實景拍攝,現實主義題材的紀實場景選擇和設計,沒有太多的複雜製作。多處街景、暗道、底層人的住房等場景沒有過多的修飾光。呈現真實的場景,給觀眾的代入感強。
  • 《我不是藥神》觀後
    《我不是藥神》,看完了主辦方問我:菜頭老師,您覺得這片子怎麼樣?所以,那一晚我是戴著護膝去看片的,懷著今晚跪就跪了的心態去學習的。正因為期待值被調到如此之高,當別人問我「菜頭老師,您覺得這片子怎麼樣」的時候,我就張口結舌,實在是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答。「確實神作」?你現在的狀況應該和我類似:《我不是藥神》經過了一周的點映,相關的影評早已經在網上滿天飛。在你還沒有去看這部電影之前,你就已經被各路讚美轟炸得搖搖欲墜,覺得唯有掏錢買票才是唯一正途。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我對電影有些看法
    上圖為電影《我不是藥神》男主角程勇得了重病,面對天價藥,吃還是不吃?選擇吃,普通家庭無法承受,不吃,生命得不到延續……7月5日,電影《我不是藥神》全國公映,這個電影中故事的主人公的原型名叫陸勇,來自江蘇無錫,他是一名白血病患者,他曾被許多白血病患者稱為「藥神」。今天,荔枝特報記者趕到了無錫,對陸勇進行了專訪。2002年,陸勇被查出患有慢粒白血病。
  • 35屆電影百花獎提名名單,少年的你、我不是藥神等上榜
    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公布提名名單,影片獎提名:《少年的你》《我不是藥神》《我和我的祖國》《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缺點: 1、節奏有點亂,校園暴力只出現在影片的前半段,後半段基本在演一場刑事案件,除了鏡頭和音響在提醒我這是一部電影,我差點以為在看普法節目。2、電影對於青少年暴力事件刻畫十分細緻,可在片中的另一些方面,卻遮遮掩掩含混不清。含糊其辭的解釋了魏萊的家庭影響了警方和校方,卻沒有闡述這就是社會的黑暗面,掌握在一些成年人手中的權利,間接成為了校園暴力無法解決的屏障。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現狀如何
    如果盤點近幾年的國產高分現象級電影,《我不是藥神》絕對榜上有名,電影講述了一個藥販子從賺錢到救人的轉變。相信許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這裡就不再對劇情進行介紹了。電影中令人震撼和共鳴的臺詞有很多,其中最讓人無法釋懷的當屬老太太替程勇向警察同志求情的這一句:「我病了三年,四萬塊錢一瓶的正版藥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誰家能不遇上個病人?你就能保證你這輩子不生病,啊?
  • 《我不是藥神》:豆瓣近10年來唯一一部9.0高分國產電影
    近幾年相繼出了幾部國產高分電影,其中《我不是藥神》更是達到了9.0的高分,這讓人們看到了國產電影的希望。但對於觀眾來說,一部好電影最重要是能夠觸動人心,讓人回味無窮。而《我不是藥神》正是用自己的真誠打動了觀眾。
  • 基層的勝利,人民電影,電影《我不是藥神》要理解
    後,中國電影百花齊放,曾經轟動一時的「大IP+小鮮肉+續集」模式逐漸式微,現實主義題材不斷湧現,為觀眾打造了「驚喜」,的《我不是藥神》電影是編者帶給您的,是國內電影界真實題材素材的巔峰之作。與徐崢的尷尬系列相比,《我不是藥神》由新任導演文木葉執導,徐崢主演,這個故事延續了徐崢電影通常的表達方式。誇張黑色幽默是最荒謬和有趣的事情。可以說,電影開頭的主角設置源於逆襲之旅,由徐崢和程勇扮演,即「藥神」,他選擇去印度買藥,成為印度藥的中國代理人。人為財富而死,鳥為食物而死。他們將討論「人性」這個詞。
  • 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談癌色變的你知道麼,20%的癌症患者與肥胖有關    距離《藥神》上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火和熱都不是足以讓他一直持續發燒的理由,在當下社會裡,快餐式的商業電影和豪華的陣容特效早已經不能滿足看客們的精神需求,所謂情懷也不好多次賣弄,而《藥神》恰好不是中國近期火的電影中的任何一種
  • 我不是藥神,但我是有情人
    《我不是藥神一句話道出了多少中國人不敢生病,看不起病的現實從片名你能看出來,《我不是藥神》聚焦的是醫療題材所以,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我不是藥神》上映至今,還不到72小時,票房卻已經逼近7億首日破票房3億,穩刷此前票房良好的電影看來又是要刷新中國電影新紀錄史朋友圈、微博、各大網站,到處都發來賀電讚美
  • 我不是藥神:意識形態黑色幽默電影,對社會的影響,是成功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由徐崢主演的黑色喜劇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藥店老闆開始替他賣毒品和向印度收錢,然後發現自己的良心的故事。影片上映後,引起熱議,徐崢成為金馬獎電影之王。世界上唯一不治之症是貧窮影片中的幾個人物也非常生動,首先,假藥商人張長林是劇中唯一的惡棍。因為程勇販賣毒品並摧毀張長林工廠,所以張長林威脅並誘導程勇交出購買毒品的渠道,在程勇退出後,他把賣藥的事交給了張長林。
  • 《我不是藥神》:十年最好國產電影,真實的揭露了癌症患者的痛苦
    疾病之下隱藏的,關於生命的灰暗,壓抑,沉重,以及人們拼死找尋的生生希望,在還未上映就已經火得一塌糊塗的《我不是藥神》裡,演繹得淋漓盡致。這一次,國產片終於將「醫療」「疾病」「走私」「貧窮」這樣敏感的詞彙,搬上了大熒幕,還未正式上映全國影院的《我不是藥神》,就已經有了9分的高分評價,許多人說,這是近年來的國產片最佳,沒有之一。
  • 關於《我不是藥神》朋友圈說說精選 聊聊藥神觀後感
    近段時間,朋友圈基本被《我不是藥神》看後說說刷屏了。很多人都表示,我不是藥神是我近年來,看過最好的一部國產電影了。以下是小編精選的關於《我不是藥神》說說大全,如果覺得不錯的話,也可以轉發作為自己的朋友圈說說話題哦。
  • 《我不是藥神》:程勇不是藥神,兩次都不是
    儘管《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與實際原型有所出入的故事,但很少有人會懷疑這個故事所投射的現實。但正如電影的名字一樣,程勇不是藥神,兩次都不是。在《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中,我想最具爭議的話題就是真藥與假藥之辯。一方是瑞士諾瓦公司的正版格列寧,而另一方是印度仿製的盜版,但它們卻在藥效上相差無幾。如果以藥物的療效為評判標準的話,他們都是真藥,但如果以一個法制社會的法律規定的話,印度的仿製藥是在竊取正版格列寧技術版權的基礎上生產的假藥。
  • 電影《我不是藥神》影評
    今天剛看了電影《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覺得有必要給大家分享一下。,但是它全程的笑點並沒有那麼多,這不是這部作品作為喜劇的失敗,而是它就不屬於喜劇,如果說樂極生悲那麼它就是喜劇的巔峰了吧。
  • 《我不是藥神》股價神了
    與前部《心理罪》低於5分的慘澹境況相反,這部集齊了影帝麥可·道格拉斯、影后小花周冬雨、《指環王》、《阿凡達》等經典特效背後公司Weta、Rsp加盟的日漫改編電影首日票房破億,豆瓣評分也達到7.5。但影片後繼乏力,目前累計票房僅3.7億元。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總投資僅一億多的現實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僅兩天,實時累計票房已達3.6億元,豆瓣評分高達9分。
  • 《我不是藥神》,到底是不是神作?
    沒錯,說的就是《我不是藥神》。其實作為寧浩和徐‍‍崢的粉絲,這個片子我期待了快一年了。之前還和電影宣發方聯繫過,看能不能搞一次觀影團,後來可能人家覺得我號太小,又不是專業影評人,就沒找我做,但依然阻止不了我想安利這部片子的決心。
  • 劇本醫生為電影《我不是藥神》 進行一次「全身」體檢!
    劇本醫生為電影《我不是藥神》進行一次「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