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帶孩子,並不是當保姆

2021-02-22 劉大強和斯嘉麗

★成為我們的特別讀者: 

點擊上方藍字「劉大強和斯嘉麗」→主頁右上角菜單欄→設為星標

說來慚愧,劉大強又當了一次網紅。

上篇文章《從騰訊辭職後,我做了全職奶爸》推送後,很快就刷屏了。


從鵝廠同事到網際網路人,再到各種育兒群,大強爸爸成了一位「模範奶爸」。

大家在公眾號後臺的上百條留言,我都仔細的閱讀完。有朋友表示不理解,但更多的朋友是真誠的表達支持,甚至給予了極大的表揚和讚美。

但是,我覺得自己只是做了一個很普通的選擇。

選擇離開職場做全職爸爸,就像無數的全職媽媽一樣,目的是幫助家庭順利進行過度,完成當前最重要的事情而已。

這裡面沒有英雄般的悲情,也沒有痛苦的咬牙堅持。

我們的社會很不公平,一個全職爸爸的出現,就能獲得大家這麼多的讚美,而那麼多的為了孩子放棄事業的全職媽媽,仿佛隱形了一樣,默默無聞。

01.

在我的眼裡,媽媽這個角色,很特別。


她仿佛天生具備超能力一樣,因為從我們一出生,媽媽就在那裡了。

她好像天生就是媽媽,可以完成媽媽應該做的工作。我們不曾見過她委屈失落的時候,也不曾見過她手忙腳亂的時候。

當我們到了生兒育女的年紀,才明白媽媽付出的是什麼。

除了生產帶來的身體變化,職場對於女性非常不友好。看似長達180天的產假,實際上隱藏著深深的偏見和歧視。

而在工作之外,家庭也是壓倒很多全職媽媽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孩子呱呱墜地,所有家庭成員都默認了媽媽應該做的事。媽媽要勤勞勇敢,按時擠奶餵奶,媽媽要為母則剛,像超人一樣挺住。

產假休完後,很多媽媽還要白天上班,晚上帶娃。更可氣的是,當工作和家庭衝突的時候,家人理所應當地覺得媽媽應該「放棄和讓步,選擇回歸家庭」。

迫使全職媽媽放棄工作的原因很多,可能因為媽媽比爸爸賺的少,可能因為別人家也是這樣安排,也可能是有人覺得媽媽更適合帶孩子。

我們的社會裡,確實有很多媽媽選擇全職帶娃,負重前行。

她們一邊承受與社會脫節的焦慮,一邊承受著教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孩子。更可憐的是還要對那些溢美之詞,強顏歡笑。

殊不知,每一聲讚美,背後都藏著陷阱。把媽媽這個角色神化,真的是最讓人難過的事情。

02.

上篇文章火爆以後,有不少爸爸私下加了我的微信。他們也有很多苦衷。

有人表示自己全職帶娃,但是不敢告訴家人,因為家裡長輩是非常反對的,他們認為「男人不上班、在家帶孩子沒出息」,爭吵多次,選擇默不作聲。

還有爸爸覺得全職帶孩子,好像都是女性的選擇,男人全職帶娃,說出去會有些「沒面子」。

在我們的社會裡,男性好像被賦予了改變世界的偉大職責,而帶孩子是一件「小事」,這個邏輯認為男人不應該選擇「全職帶娃」。

所以,女性就天然的適合「全職帶娃」嗎?比起全職媽媽,選擇全職爸爸同樣面臨著巨大的社會壓力。

在我看來,每個家庭的組織和分工不同。育兒應該是共同承擔,選擇誰來承擔多一些「育兒職責」,應該看家庭裡誰更有意願,而不是單方面的推給女性。

我們目前的社會,人們對成功的定義如此單一,賺得多、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這些都是成功,而家庭幸福、孩子開心快樂成長,並不算是一種成功。

在我們身邊,做了幾年全職媽媽後,重返職場的媽媽太稀少了,因為她們根本找不到工作。而做出同樣選擇的男性,重返職場容易很多。

歸根結底,企業對男性更寬容,對女性更苛刻。

03.

昨晚的奇葩說,辯題也是關於全職太太的選擇。

誠然,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全職媽媽是一條越走越窄的路。

但是不要因此而被嚇住。不論是爸爸全職,還是媽媽全職,帶孩子是一件有方法論的事情,可以說是進入了另一個職場。

比如,我用項目管理的方式帶娃,給自己設置了帶娃的目標,並倒推出方法手段,再通過結果驗證效果,逐漸形成一條屬於自己的經驗。

隨著日復一日的相處和磨合,我清楚的知道什麼方法放電最有效,什麼安撫方法最給力,孩子醒多久會需要睡覺等等。

越來越多的經驗疊加,可以讓日常帶娃的決策變得簡單,更加享受育兒這件事。

歸根結底,不論爸爸還是媽媽,選擇全職帶娃,並不是退而求其次選擇輕鬆,也不要看作是無奈的退縮。全職帶孩子,有時候是一種心態。

以前在工作的時候,經常會遇到糟糕的項目,但是真正有生命力的人,是能從爛透了的項目裡獲得成長。有這樣心態的人,帶孩子也不會差。


帶娃和上班相比,明顯前者更難。

而在這個過程中,千萬不要陷入到繁瑣的吃喝拉撒裡,發現問題、定位問題,如何創造性的解決問題或找到求助的方法,這些都是最重要的「職場能力」。

你得明白,選擇全職帶孩子,並不是回家當保姆啊。如果把帶孩子當作一份工作看待,那麼在這份工作裡,你需要不斷溫習和加強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

讀了那麼多年的大學,也混了那麼久職場,一個人生存和勞動,不論是打工,還是創業,或者是我們討論的回歸家庭帶孩子,人們需要的綜合能力是相通的。

對於很多面臨全職選擇的媽媽來說,最擔心的問題還包括社交圈的閉塞。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全職帶娃的生活,不是灰色的,也可以是彩色的。

孩子不應該成為你的負擔,而應該成為你的朋友。帶著孩子,參加更多聚會,交更多的朋友,聊更多話題,繼續保持社交能力。

各位全職爸爸/媽媽,我們選擇了比出去工作更大的挑戰。需要不斷快速學習,帶著思考和總結迭代自己的方法,就像職場工作一樣,有理有據,無可辯駁。

相信我,不論是丈夫還是妻子,當你能完全勝任「全職帶娃」這份工作,那你就會贏得尊重。

昨天文章裡的育兒群很快加滿了,重新建了一個。如群滿或過期,可以添加微信:liudaqiang1135,我拉你入群~

—END—

劉大強和斯嘉麗原創文章

喜歡就轉發吧

你可能還會喜歡:

從騰訊辭職後,我做了全職奶爸

一位鵝廠產品經理給老婆做的早餐

帝都白領移居深圳指南

相關焦點

  • 「我不要做免費保姆,我要做婚姻合伙人」4年全職媽媽血淚反思
    「我不要做免費保姆」4年全職媽媽血淚反思,「我要做婚姻合伙人」請您在閱讀前,先點擊「關注」,我是雯夢若,一個85後職場媽媽、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愛讀書,愛分享,特別想跟您做朋友,期待與您分享閱讀的快樂!「我不是全職媽媽,我只是一個免費保姆!」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大學畢業的我在婚後2年做了全職媽媽,一做就是4年。
  • 出去上班只賺個保姆錢,不如在家全職?糕媽:不能這麼比
    大家好,又到了每周一次的問答時間,今天的提問是一個關於工作和家庭的兩難問題,來自我們的讀者媽媽 @點心:「糕媽,我已經當了一年多的全職媽媽,雙方老人指望不上。最近找了份工作,工資到手 5500,請個保姆帶娃也要 5500,家裡人說你去工作也就賺個保姆錢,圖啥呢?孩子還是媽媽帶好。真的好糾結,希望糕媽能給我一個建議。」
  • 37歲全職媽媽被鄰居誤認成「保姆」:女人,餘生請對自己狠一點
    要嘛請保姆,要嘛自己辭職帶孩子,要不然就得婆婆來帶,總而言之,有那麼幾年你家裡總得是有人照顧孩子的。孩子上幼兒園了還得有人接送,你要是不能提前下班也得請人幫忙,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哪個當媽的捨得自己的孩子沒人管呢?
  • 出去工作也就賺個保姆錢,你在家帶娃不好嗎?
    最近找了份工作,工資到手 5500,請個保姆帶娃也要 5500,家裡人說你去工作也就賺個保姆錢,圖啥呢?孩子還是媽媽帶好。真的好糾結,希望糕媽能給我一個建議。」@點心,你好,這些日子辛苦了。我在這周的留言裡把你的問題選出來,是因為真的太典型了,這也是很多媽媽遭遇過的兩難選擇。
  • 帶娃也有「鄙視鏈」,全職媽媽成底端,吃力不討好「實錘」
    隨後小影表示,自己參加同學聚會的時候,當其他人聽到她是「全職帶娃」時,暗地裡偷偷說:「女人一定不能全職帶娃,不僅會失去自我的價值,還會被瞧不起。」同學中有錢的選擇了保姆帶娃,沒錢的選擇讓父母幫忙,自己一個全職媽媽似乎格格不入。
  • 電梯門關瞬間,保姆瘋狂毆打嬰兒!保姆帶孩子,家長多留「心眼」
    現在的家庭早就談不上什麼「男主外女主內」,就算是女人在生完孩子之後身體恢復的差不多了就要立馬轉身投入到工作當中,就是為了能夠給家庭經濟分輕一點負擔。這樣一看妻子丈夫都在外工作,那麼孩子勢必就要落得個無人照看的地步。有的人會叫家裡沒事的老人過來幫忙帶帶孩子,也有些家庭會直截了當地請保姆來家照看孩子,老人畢竟是自家人,讓其照看孩子父母們還是很放心的。
  • 某小學招生條件:父母胖和全職媽媽帶大的孩子不要,網友:奇葩
    不知不覺暑假已經接近尾聲,不少小學招生簡章已貼至學校宣傳欄中,今天一早朋友圈瘋傳:杭州某小學招生硬指標:不接受肥胖家庭的孩子和全職媽媽帶大的孩子。消息一出,朋友圈一下子炸開了鍋,大家對於這樣招生條感到不解,紛紛提出各自的意見,個人覺得這樣的招生條件存在爭議。@阿狸:這樣的招生條件不太符合常理,全職寶媽帶的孩子怎麼了?
  • 職場媽媽鄙視全職媽媽?有一類職場媽媽,連全職媽媽也看不上她!
    所以,不論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都在為家庭(也是為社會)做貢獻,她們都同樣值得尊重。但是,作為一名全職媽媽,我也看不上那位博主說的那一類職場媽媽(我單指那一類人,不是所有的職場寶媽)。同時,我也給出我「看不上」她們的4條理由:第一,沒有責任感。
  • 為何總是聽說全職寶媽帶娃抑鬱的,卻沒聽過婆婆帶孩子有抑鬱的?
    因為婆婆帶孩子再苦也不敢說,就怕兒媳婦不高興,還有婆婆帶孩子累死也沒人知道,因為婆婆不會上新聞。但凡帶孩子抑鬱的媽媽,都是因為男人丈夫和爸爸角色缺失不說,還要在精神上打擊寶媽,對老婆可以用苛刻來形容,而對待自己媽,多數都是心懷感激和心疼的。不過現在的年輕媽媽太嬌氣,不吃得苦,定力差。
  • 姐姐妹妹站起來--------寫給全職媽媽們
    從二十多歲到五十左右年齡的全職媽媽,學歷從初中畢業到大學畢業甚至更高學歷不等。每一個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緒、有性格的女子,絕大多數愛家,愛孩子,愛丈夫,也愛自己。因為更愛孩子和家人,全職媽媽內心把自己放在比較靠後的位置,所以選擇在家照顧孩子而不是出去工作。
  • 掙的還不夠保姆工資,你願意辭職在家帶孩兒嗎?
    況且,時有發生的保姆傷寶寶事件,也讓小暖擔心。於是,就是這樣一個不願辭職的人,萌生了辭職,成為全職主婦的想法。只不過沒想到,在她公布這個決定時,公公「挺身而出」,主動要求來鄭州幫她帶娃,而這一舉動,也很好地解決了小暖的顧慮,讓她能夠安心掙錢養娃。
  • 《找到你》:有孩子的媽媽太難了,做全職太太或者工作都不被認可
    女人為了孩子,做全職媽媽,有人會說女人不賺錢,只知道在家裡帶孩子。女人在職場上打拼,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物質條件,沒有更多的時間來照顧孩子。有人會說女人不配當媽媽,連照顧孩子的時間都沒有。當女人很難,當有孩子的女人更難。社會給予女人更多的壓力和責任,對女人要求太多。
  • 全職帶娃1年後,那個28歲的網紅奶爸離婚了:原來,誰帶娃誰弱勢!
    有人說,全職媽媽我們見多了,看了奶爸小強,才知道全職爸爸的生活竟然是這樣的。沒錯,奶爸小強是一個全職爸爸。曾經,他有著自己的工作,妻子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由於家中沒有老人幫忙,帶娃這件事一度成為夫妻之間的頭號難題。這個時候,小強決定辭職,自己全職在家帶娃。
  • 32歲,我做了全職媽媽
    如何看待全職媽媽這個角色,娘家和婆家大多自成兩派。我父母兄姐無一人贊成我全職,尤其是我父親,幾乎為此夜不成寐,總憂心於我從此事業衰敗,人生凋零。因此,全家人時常耳提面命,讓我努力工作,不負年華。公婆相對佛系。向來不對我的工作和賺錢能力有任何要求,甚至不清楚我從事的是何種職業,收入幾何。孩子未出生時婆婆就建議我全職在家,以孩子為重。
  • 全職媽媽是享福?不為人知的心酸誰又知道,拯救被忽略的全職媽媽
    或許你聽說過全職媽媽這個」工作「嗎?你對全職媽媽的理解是什麼,覺得全職媽媽這個」工作「輕鬆嗎?說起全職媽媽,大多數人應該是都聽說過、也大概知道是什麼意思,並且大部分人都認為做全職媽媽是一件很輕鬆、很幸福的事情。不用工作還有人養著,只需要在家帶帶孩子、做做家務就行了,多幸福的事情啊!
  • 今天我放假,娃爸獨自帶兩娃——一個全職媽媽的獨白
    且還得請家裡老人過來同住,以幫助帶娃,帶娃是一件辛勞之事,怎忍得操勞一生,理應安享晚年的老人再沒日沒夜地幫你帶娃?且兩代人之間難免有代溝,不論理念是否一致,調和兩代人的生活習慣就平添一樁新功課。養育孩子是父母的義務,不是老人家的。兩代人之間,最好能保持一碗湯的距離,關係反倒更加融洽美好。而如果請保姆帶娃,不僅經濟負擔增加,且是否能找到稱心如意的人,也是一件煩心事。
  • 「不用出去掙錢,在家帶孩子能有多累?」逼瘋一個全職媽媽太簡單了!
    之所以說是想像,也就是現實中存在像顧佳這樣堪稱「完美」的全職媽媽是少之又少。更多的蓬頭垢面為家庭犧牲,丟失自我,不被理解的全職媽媽,甚至有的還被貼上「依附男人的媽蟲」「就照顧孩子都做不好」「矯情,不夠上進」等標籤……如果現在讓我選擇出去掙錢還是在家帶孩子,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出去掙錢。
  • 「帶一個娃有什麼累!」網紅奶爸帶娃1年後離婚,誰全職誰失敗?
    多數寶媽為了能夠更好的照顧孩子,不惜辭掉了自己的工作,安心在家當全職媽媽,每天在家24小時帶娃,但卻還經常被自己的老公嫌棄。而再來看看那些老公們的回答,則是大有不同。有將近80%的男人都忍不住的靈魂發問:「女人在家帶個孩子到底能有多累,又不用賺錢養家,能累到哪兒去?」
  • 打工掙的錢還沒有請保姆花的多,要不要乾脆辭職帶娃?
    帖子下面有專家給出建議:只要工作能讓媽媽更加充實和滿足,即使工資比保姆低,也應該果斷選擇去工作。 然而,社會上關於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的討論越來越熱。父母為了工作放棄孩子一生最關鍵的陪伴和早期教育,真的值得嗎? 知乎上很多過來人勸誡新手媽媽不要辭職帶娃。
  • 《82年生的金智英》:被孩子綁住的媽媽,講透全職主婦的苦和難
    這是所有全職太太的危機,她們好像跟職場女性割裂開來,明明大家都是女人,卻過著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她們羨慕職場女性,急切想要回到職場,可是卻被孩子束縛雙腳,最終忍痛放棄自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