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武漢 丨一場持續二十分鐘的「生死大搶救」

2021-01-18 紅網

紅網時刻4月2日訊(記者 田萌)4月1日23時許,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南5樓危重病區,湖南省支援武漢第五批醫療隊6名隊員回憶起3月31日晚上那驚心動魄的一幕不由紛紛感嘆:「我一出病房就癱倒在凳子上」「趕緊要把這個病人救活」「很怕自己倒下」。

3月31日22:30到22:50,湖南省支援武漢第五批醫療隊7名隊員在金銀潭醫院南5樓危重病區上演了一場二十分鐘的「生死大搶救」,視頻記錄了他們搶救的部分過程。4月1日深夜,紅網時刻記者走進金銀潭醫院南5樓危重病區,趁他們工作的間隙對6名護理人員進行了採訪,還原這場歷時二十分鐘的「生死大搶救」。

3月31日22:30左右,湖南省支援武漢第五批醫療隊隊員、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的護士孫岸中在對危重患者護理的過程中,發現25床病人章阿姨的心電監測儀發出了紅色報警聲,這時,孫岸中觀察到患者各項身命體徵指標出現了異常,出於ICU護士的本能,他第一時間用對講機緊急呼叫醫生及其他隊員,並迅速配合隊友對患者進行了心肺復甦等一系列搶救措施。

湖南省支援武漢第五批醫療隊隊員、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的護士李曉回憶說:「我進去的時候,孫岸中正在為患者進行心肺復甦,歐小紅正在給患者推藥,」湖南省支援武漢第五批醫療隊隊員、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的護士彭雲坤說:「他們當時正在進行心肺復甦,聽到了醫生的指示之後,我立馬用除顫儀給患者除顫。」

當記者問及搶救完之後的狀態時,孫岸中說:「當時手上、身上全是汗水,把衣服都給浸溼了。我一出病房,我就癱倒在凳子上。當時說不出話,非常激動,因為第一次在金銀潭醫院搶救病人,而且把病人搶救過來了。」彭雲坤介紹說:「自己第一次在金銀潭醫院碰到這種大搶救,我們把患者搶救過來了,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湖南省支援武漢第五批醫療隊隊員、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的護士胡曉娜回憶起當時的感受:「我的感受就是趕緊要搶救,趕緊把病人救活。」李曉說:「當時什麼也沒想,跑過去就開始為病人進行心肺復甦。經過二十分鐘搶救,患者的生命體徵較前好轉。自己平靜下來之後,心裡還是有一點點後怕。因為當時自己的心跳非常快,害怕自己也倒下。」歐小紅搶救完病人之後,疲憊地靠在南5樓危重病區的走廊上,慢慢地調節自己的呼吸,這個時候她發現醫院的夜景格外美麗。

湖南省支援武漢第五批醫療隊隊員、湘西自治州民族中醫院護士楊豔介紹說:「搶救完病人之後,湖南旺旺醫院的陳振浩醫生在病房裡守了四個小時。看到病人的情況相對穩定之後才走出病房。」早上下班的時候,陳振浩告訴楊豔:「病人的情況穩定了,我心裡也安心了,才放心走出病房。」

另據記者了解,湖南省支援武漢第五批醫療隊174人仍堅守在金銀潭醫院,這也是湖南省在湖北境內的最後一支醫療隊。該醫療隊目前負責南5樓危重病區、北5樓、北6樓重症綜合病區共三個病區。湖南省支援武漢第五批醫療隊是最後堅守在金銀潭醫院的兩支醫療隊之一。

相關焦點

  • 武漢120接線員26分鐘生死營救錄音感動全國網友
    圖為今日頭條現場直播記者胡冬冬 攝  昨日,感動全國網友的武漢120「生命接線員」劉清和她的同事登上市民大講堂,向市民講述120接線調度員的工作與生活。她說,帶著責任心做事,每個人、每個崗位、每一分每一秒都能創造奇蹟。  「接的每一個電話都是生命線」  現場大屏幕回放了劉清指導彭妻搶救的驚心26分鐘節選錄音,此時,距離發生此事的9月24日,剛好兩個月。
  • 戰疫日記:一場生死時速的搶救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西院13樓東病區的病房內,麻醉科王俊教授、心血管內科張心剛教授、武漢協和本院的王曉靜醫生和來自重症醫學科的我在一起有條不紊的工作著,這是中國醫大一院馳援武漢醫療隊抵達後,我們團隊的第三次合作。
  • 2小時10分鐘,這是一場「生死時速」!
    2小時10分鐘,這是一場「生死時速」! 近日,下城區長慶潮鳴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攜手緊密型醫聯體市一醫院經歷了一場與死神賽跑的搶救
  • 創城進行時丨生死一線,公安交警「搶」出來7分鐘!
    創城進行時丨生死一線,公安交警「搶」出來7分鐘! 一女子在歸家途中突發急病,緊急時刻保定公安交警警車開道一路「保駕護航」,為其贏得寶貴搶救時間
  • 58秒緊急搶救!他在生死線上救回一條生命
    58秒緊急搶救!他在生死線上救回一條生命 2020-10-24 1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年輕男子突發心梗心跳驟停,中大八院上演生死大搶救!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 通訊員 吳海東記者2021年1月1日從中大八院獲悉:深圳市福田區一年輕男子突發心肌梗死,心跳驟停近半個小時,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急診科牽頭,多學科協作,頂尖技術支持,心肺復甦、電擊除顫、氣管插管、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體外經皮臨時心臟起搏、體外膜肺(ECMO)、冠狀動脈取栓術和支架植入術(PCI)等齊上陣,上演了一場生死大搶救
  • 慈 航:兩過武漢城,一場生死劫
    (詩篇 91:3-11 ) 2020年1月12日、1月21日,我兩次穿越武漢,經過一場「生死劫」。現在回想起來,雖然不懼怕,但是有些擔心,擔心感染新冠病毒。1月12日,對新冠病毒我無從知曉,從嶽陽東坐高鐵在武漢轉乘回九江,在候車廳候車大約40多分鐘,上車後人滿為患,還有很多站票,同車的滿眼似乎是在武漢讀書的大學生,戴口罩的不多,那時根本沒有向傳染病方面多想。
  • 疫情之下的生死搶救
    文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霍然圖 受訪者提供2021年的第一天,正如醫護人員投入抗疫戰的每一天,入戶核酸檢測 、急診、搶救……多線作戰。 "大白"們風雪天裡跌跌撞撞的背影令人動容,無影燈下的揮汗如雨也讓人淚目。防控疫情,絕不放鬆!搶救生命,爭分奪秒!
  • 警察詩人喻宏勝四十分鐘激情創作抗疫歌《武漢萬歲》為武漢加油!為...
    警察詩人喻宏勝四十分鐘激情創作抗疫高歌《武漢萬歲》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有一個冠狀的子彈在飛,它在罪惡地尋找一個城市的肺;我們一千萬英雄的人民,只會堅強到沒有一滴眼淚……」歲末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肆虐武漢。
  • 武漢:閱讀大秀走進頂級劇場
    武漢文華書城 供圖  □本報記者 湯廣花  當童書作家走進世界頂級劇場,將帶來什麼樣的閱讀推廣盛宴?近日,一場頗具規模的閱讀大秀「與大師相遇」,在造價26億元、可容納2000人的世界頂級劇場——武漢漢秀劇場上演。《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了解到,本次活動雖是一場收費的閱讀活動,仍吸引了1700名讀者來到現場。
  • 《為你喝彩》參與上萬次生死急救 開創國內亞低溫治療先河
    他被譽為「神醫」,曾在街頭上演生死急救;他是急診室內的「特種兵」,拯救無數徘徊在生死邊緣的生命;他崇尚科學的力量,將亞低溫治療的先進治療理念率先引入國內,填補了我國在心肺復甦後腦損傷治療領域上的空白。他就是北京市朝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唐子人。
  • 武漢醫院隔離區紀實丨第一集:信心
    疫情之下,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在最危險的隔離病區,他們日夜奮戰,搶救生命。與病毒面對面,稍有不慎,這些醫護人員就有可能被感染。可他們為什麼還要請戰?甚至要瞞著家人去直面危險?他們是一群怎樣的人?隔離區內每天發生著什麼?
  • 心跳驟停45分鐘,煙臺山醫院上演生死大營救
    但關鍵時刻,從電梯間工作人員到普外科、手術室、重症監護室、檢驗科等多學科醫護人員無縫連接,緊密協作,成功上演生死大營救,男子轉危為安。事件發生在12月14日。當天凌晨,全市範圍內普降大雪,煙臺山醫院北院區和以往一樣繁忙。早上8點15分,檢驗科工作人員周師傅進入電梯,準備去一樓轉運標本。「今天路上太堵了,公交車上班我用了兩個多小時,可急死我了。」話音剛落,意外發生,周師傅突然癱倒在地。
  • 廣州花都警方上演「生死時速」搶救輕生女子
    廣州花都警方上演「生死時速」搶救輕生女子中國警察網 · 唐倩雁 陳羽瑩 殷立碩  |  2021-01-15 16在多部門的努力下,原本15分鐘的路程最終僅用了3分鐘,已經做好準備的醫護人員立即對女子開展搶救,最終女子脫離危險。
  • 大勇戰武漢丨一組血氧飽和度數據,詮釋重症醫生的辛苦超乎想像
    【編者按】同江同湖,湘鄂一家;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2020年,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湖南醫療隊盡銳出擊,守武漢戰黃岡,抑病魔撐希望。湘雅醫院ICU副教授劉志勇,作為專家組成員來到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接管重症病房,援助湖北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新湖南客戶端特開闢專欄「大勇戰武漢」,記錄他的逆行經歷。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張春祥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很辛苦,尤其是守護生命最後一道防線的重症醫生,工作狀態更是「負重」前行。
  • 28日馳援日記|經歷生死搶救,我連安慰家屬的話也說不出來
    昨晚進入武漢漢口醫院的一幕幕畫面,還在衝擊著我。進入隔離區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我們的防護服上寫下各自的名字。因為穿上防護服和護目鏡誰也認不出對方。病房裡共有76張床位,高危重者超過一半。病房裡很多患者蜷縮在床上咳個不停。病區環境還需要人手收拾。
  • 是有比生死更重要的責任
    白衣為甲,逆行出徵斷髮明志,臨危受命大疫大醫,大醫大義鏗鏘豪邁,一片丹心在萬家團圓的除夕之夜在這片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不服輸不言棄、頑強不屈生死相守的1000萬武漢人民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3歷史會記住每一朵翻騰的浪花14億中國人你的名字叫英雄大年初一,出徵武漢
  • 心跳驟停45分鐘 煙臺山醫院上演生死大營救
    電梯開後,聽到王大姐的呼喊,大家一起將周師傅搬上手術車,推到麻醉間進行搶救。「大家完全是下意識衝進電梯間救人,有麻醉醫師,有護士,其中還包括一位懷孕7個多月的準媽媽。」煙臺山醫院北院手術室護士長張凱說,患者周師傅體重超過180斤,搬上手術車不輕鬆。手術室的麻醉間成為「急救中心」。
  • 高以翔錯過的心臟驟停搶救「黃金四分鐘」
    但當一個人心臟驟停,如果身邊人能夠在「黃金四分鐘」內實施搶救,可以大大增加生存機率。可令人遺憾的是,我國院外心臟驟停的存活率不足1%,經過心肺復甦培訓合格的公眾更不到全國人口的千分之一。被動等待救護車和醫護人員到現場,往往意味著錯過最佳的搶救時間。每晚1分鐘,存活機率便降低7%至10%。
  • 抗疫紀錄片《武漢日夜》不惜生死、守望相助,傳遞給觀眾一份溫暖
    戰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影片以講述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900萬武漢人與來自全國各地醫療系統及其他行業的一線人員,一起打響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