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幫助困難大病人群 水滴籌為生命加速

2020-12-22 網際網路微分享

2016年初,還在美團的沈鵬接到一位同事的求助。他的父親一個月前重病去世,母親又腦動脈瘤破裂出血,資金匱乏,治療陷入困境。沈鵬寫了一段文字,發到朋友圈和公司群裡號召大家給他支援。籌集資金用了一個月,同事的母親差點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後來,沈鵬離開美團,創建水滴公司,將「用網際網路科技助推廣大人民群眾有保可醫,保障億萬家庭」作為公司使命,上線了第一個項目——水滴互助。這是一個網際網路健康互助社群,會員按照規則加入,共同抵禦癌症和意外等風險。一天,團隊接到一個電話,對方剛剛加入互助一個月,還沒有經過180天等待期就被確診患病,不能獲得救助。

怎麼能為這些已經患病的困難人群提供保障?水滴籌因此誕生,並從一開始就不向用戶收取服務費,甚至長期補貼第三方支付通道手續費。水滴籌自2016年7月上線截至2019年12月底,已成功為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免費籌得超過265億元的醫療救助款,3億愛心人士支持了平臺的救助項目,共計產生了超過8億人次的愛心贈與行為。

從剛上線救助的第一位患者,到如今千千萬萬個收益家庭,水滴籌初心未改,那就是能更高效地幫助困難大病人群。

事實也證明了科技帶來的改變。

美團員工2小時籌滿手術費

2018年11月,美團員工小胡被查出腎功能衰竭,只能通過透析維持生命,之後需要換腎。次年初,小胡的父親因為擔心女兒身體心肌梗死發作,也在治療,家中積蓄所剩無幾,經濟情況每況愈下。

通過病友群,小胡結識了一位曾在水滴籌籌款、手術成功後加入水滴志願者的朋友。在這位朋友的推薦下,她也通過水滴籌向社會尋求幫助。籌款發起後,多位親朋好友幫她轉發證明病情,其中還包括了9名醫護人員及病友。奇蹟發生,僅用了2個小時,共計9885名愛心人士幫她籌集了超過50萬元,讓麗麗下一步的治療有了保障。

與死神搶時間 18小時籌滿30萬

20歲的小軒(化名)是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的一名學生,原本,畢業後他可以成為一名維護正義的人民警察,前途一片光明。可人有旦夕禍福,就在2019年春節期間,小軒被發現有腦部腫瘤,且位置在松果體區,屬於腦中央,入住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後,被評估為病情危重。

醫生說,小軒需要長期在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病讓家人措手不及,住院兩個月後已經花掉50多萬,後期如果小軒順利恢復意識,治療還需要至少30萬元,超出了這個家庭的承受範圍。姐姐幫他在水滴籌發起籌款,出乎他們的意料,僅用了18個小時,30萬治療金就已籌滿,為小軒帶去了一線生的希望。

單身母親十年求醫陷入絕境 網絡求助25小時籌滿

陶麗(化名)是一位內蒙古的單身母親,有一對13歲的雙胞胎兒子。十年前,丈夫意外離世,她還未走出喪夫之痛,小兒子卻健健突發痢疾,下身流血不止。她帶兒子前往哈爾濱血研所求醫,醫生說,健健是原發性血小板低,只能通過定期的輸血和打藥才能存活,這給了年輕的母親一絲希望,也成了她艱難生活的開端。十年來,陶麗帶著兒子四處求醫,靠打零工支撐,多年借款也讓親戚朋友們漸行漸遠,2019年2月,健健病情加重,連續住院一個月,血小板卻遲遲升不上來,病情惡化,而此刻,他們連一次骨穿的錢也拿不出來了。

絕望中的陶麗想到了通過水滴籌求助。短短25個小時,她申請的10萬元款項已經籌滿。經過治療,健健的病情有所穩定。儘管未來還會有新的挑戰,陶麗相信,自己還能堅持下去。

微笑寶寶一天籌滿50萬 醫生感慨網際網路改變命運

2019年7月,7個月大的小明彥因吉蘭-巴雷症候群住進華西第二醫院,在見到醫護人員時,他雖然四肢無法動彈,但總會綻放出燦爛的笑容。3個月26次搶救,巨額醫藥費成了家人的心病,甚至一度想要放棄治療。絕望之際,小明彥的母親在水滴籌發起籌款。

得知此事後,主治醫師主動把籌款連結發進PICU工作群,並寫了轉發語「因為他住了很久,醫護人員也了解到他們家的經濟困難。」這條連結迅速被其他科室、兄弟醫院的醫生轉發,全城的醫生都看到了小明彥,慷慨解囊後主動轉發。更有細心的醫護人員還轉發了小明彥充滿溫暖的笑臉。

金額不斷攀升,一天就籌滿了50萬元,這筆救命錢給了這個家庭無限希望。醫生感慨,是網際網路改變了這個孩子的命運。

兩萬人愛心救援 為重傷男嬰籌得40萬

2019年10月,在黑龍江大慶,市民的心被一名出生還未滿百天的男嬰牽動著。他叫小俊傑,被患有精神異常的父親摔傷燙傷,鄰居報警後,在各方幫助下,小俊傑被連夜送至哈爾濱兒童醫院。經檢查,他全身30%的皮膚被燙傷,顱內出血,身體其他部位,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傷,體溫始終在39℃以上。同時,還伴有嚴重貧血,情況不容樂觀。

因家庭經濟十分拮据,好心人協助幫小俊傑在水滴籌發起籌款,短短幾天便有將近4000名好心人轉發,9000多人獻出愛心,共籌得救助款15萬餘元。10月16日,治療費用盡, 第二次水滴籌捐款發起,僅用了一個晚上,就成功籌集了25萬的救助款,500餘人轉發,16000餘人伸出援手,讓小俊傑順利進行了第一次手術,其餘費用將用於後續手術、植皮、康復等治療。

發揮平臺優勢 為生命加速

這樣的故事在水滴籌平臺頻繁地發生著。同時,平臺也在盡力發揮自身優勢,提高工作效率,縮短打款時間。

最新數據顯示,在平臺通過提現公示的求助項目中,95%以上實現24小時內完成打款,60%以上在8小時內完成打款。

病情緊急、急需大量醫療資金的患者還可申請「極速打款綠色通道」,項目通過提現公示後,平臺在6小時內即可完成打款。過去一年,已有1000多名緊急求助人使用了「極速打款綠色通道」。未來,這一時間有望縮短至2小時。

正如沈鵬此前創新工場「創新無邊界」演講中所說,水滴公司本質上是在做提升效率的事情。即使沒有水滴籌,一個人因病致貧,他會向親朋好友籌錢。但沒有網際網路工具的時候,走街串巷、挨家拜訪式的籌錢,成本是很高的,借錢難、借急用錢更難,很多人都有親身感受。但藉助網際網路工具,可以更快速地把需要的錢籌到,更高效率地解決醫療資金問題。

相關焦點

  • 水滴籌為更多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帶來希望
    確實還有很多家庭面臨著大病沒錢看病的窘境。一旦罹患重病,治療花費少則上千,多則上萬,如果病情嚴重,不得不進行手術或者住進ICU,那高昂的費用對一個普通的家庭來說更是一場災難。常言道"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很多大病患者家裡積蓄花光之後,只能四處借錢,親朋好友、鄰裡鄰居,低眉順眼的借錢,而能借到的對於高昂的醫療費用來說只是九牛一毛,畢竟親朋好友的數量和能力也是有限的。
  • 水滴籌服務全面升級,幫扶大病困難群體
    但是,又從另一方面而言,醫療技術雖然發展得十分先進,但患大病時昂貴的醫療費用依然是很多家庭面臨的難題。俗話說,一方有難,八方相助。水滴籌為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搭建了一個網絡互助網絡求助平臺。,通過在朋友圈等社交網絡來籌集資金,且捐助過程操作簡單,沒有繁雜的步驟,熱心網友還可以獻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也可以讓資金困難的患病家庭減輕一些醫療負擔。
  • 水滴籌打造「小善日」活動品牌,促大病救助事業發展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網際網路大病眾籌平臺湧現,通過平臺即可將患病家庭與愛心人士緊密地聯結在一起,愛心人士能踴躍獻愛心,及時跟進患者的治療進度,患者可以有錢治病,可以說讓每個人都享有幫助與被幫助的機會。2016年7月上線的水滴籌,是國內首款零服務費網際網路大病眾籌平臺,一經問世就成為行業黑馬。
  • 水滴籌,免費為大病患者籌得救助款超過370億
    來源:時刻頭條截至2020年12月底,僅僅"四歲"多的水滴籌已經成功為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免費籌集到的醫療救助款超過370億元,這串數字代表著有將3.5億愛人人士參與了水滴籌的救助項目,超過11億人次的愛心捐贈和行為。
  • 水滴籌:希望成為大病家庭困境中的一抹《驕陽》
    作為電影的支持單位,水滴公司希望能夠通過影片,讓社會公眾能夠更加了解大病群體面臨的困境,推動大病救助事業的發展。影片中,女主角徐林已經離婚,沒有工作,在一個幫助癌症兒童的「愛心小家」幫忙接送病友。「在水滴籌,電影裡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水滴公益相關負責人在映後交流中表示,過去四年多來,水滴籌為超過百萬個困難大病家庭提供了幫助,並始終在探索,如何在解決醫療支付問題的同時,解決患者就醫過程中的問題。電影中的「愛心小家」與水滴進一步服務大病群體的探索不謀而合。
  • 水滴籌,為更多病患家庭提供解決醫療費用方案
    在醫療技術不發達的年代,得了重大疾病就算是有錢卻也不一定能挽回生命。現在醫療技術雖然發達,但是對不少大病患者來說,昂貴的醫療費用成為他們的負擔。目前,重大疾病醫療費用動輒花費數十萬元,一場大病就能讓一個普通家庭陷入困境。水滴籌的出現,給只能向親戚朋友尋求幫助的大病患者提供了一個求助渠道。
  • 守護「平民英雄」 水滴籌·水滴公益照亮健康回家路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醫護人員白衣執甲奮戰一線、社區工作人員摸排社區補充供給、建築工人日夜趕工搭建醫院……疫情當前,無數「平民英雄」用生命築起了守護全國群眾的防護網。如今,國外疫情形勢嚴峻,國內疫情仍有反覆,這些依舊奮戰在一線的「平民英雄」的健康與安危也牽動著網友的心。
  • 水滴籌為愛籌款 孝孫寫信感謝好心人
    近年來,得益於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隨之興起的網絡大病救助平臺讓患病家庭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在網際網路廣泛應用的今天,通過運用網際網路大病救助平臺將大病患者急需治療費用的需求在熟人和社會人士之間進行傳播,讓更多的愛心人士參與眾籌醫療費,幫助大病患者早日康復。
  • 只為實現小心願 西北妹子放棄高薪加入水滴籌
    需要籌款的人,往往經濟和文化水平都較差,缺乏專業指導的情況下,獨立發起求助項目有些困難,籌款顧問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為病患提供諮詢服務和操作指導。支汀,一個潑辣的西安姑娘,2017年3月加入水滴籌,成為一名籌款顧問。
  • 水滴籌保障億萬家庭,助推廣大人民群眾病所有醫
    近年來,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作為個人求助及社會互助的創新模式,發揮了輔助的「救急難」作用,幫助不少家庭度過難關,成為現階段社會救助體系及醫療保障體系的有益補充。以大病籌款求助平臺水滴籌為例,用網際網路科技助推廣大人民群眾有保可醫保障億萬家庭,給民眾提供一張健康「安全網」。在眾多網際網路理念的大病籌款平臺中,水滴籌受到了眾多籌款者和愛心人士的認同。在競爭激烈的網際網路健康保障行業中,為什麼水滴籌可以脫穎而出呢?
  • 水滴籌怎麼樣?為眾多患病家庭點燃希望之火
    在國內,提到大病求助平臺,很多人都對水滴籌印象深刻並豎起大拇指。水滴籌是國內領先的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也是國內網際網路個人大病籌款0服務費的開創者。水滴籌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將民間「互助互濟」的線下行為搬到社交網絡上,並通過親友分享、行動支付等方式幫助陷入困境的大病患者及家庭更便捷地發布、傳播求助信息,讓贈與人也可以更方便地進行幫扶。2016年夏天,第一位用戶通過水滴籌獻出愛心,點燃了平臺起步發展的「星星之火」。
  • 水滴籌​、輕鬆籌,誰更勝一籌?
    5月19日,水滴籌、輕鬆籌兩家大病籌款平臺的推廣人員在重慶市腫瘤醫院門口發生衝突,水滴籌2人與輕鬆籌3人互毆,有人受傷。次日,水滴籌、輕鬆籌在雙方的官方微博上發布了聯合聲明。聲明中稱,媒體報導水滴籌和輕鬆籌員工在重慶腫瘤醫院發生衝突,經查實,系雙方員工在溝通中因誤會產生口角爭執,未發生鬥毆和受傷,雙方已達成和解。
  • 助力抗白之路 水滴籌託舉重生希望
    白血病,又稱血癌,是一種惡性血液病,是威脅人類生命的常見癌症之一。治療白血病的過程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巨大的痛苦和精神方面的壓力,同時,患者治療費用也極其昂貴,動輒幾十萬元乃至上百萬元的治療費用,讓許多經濟條件比較困難的患者無法得到救治。
  • 水滴籌打出健康扶貧組合拳 不讓「病根」變「窮根」
    作為國內領先的個人大病網絡籌款平臺,水滴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充分發揮自身行業優勢,通過投入愛心補貼金、籌建大病救助站等多種方式,積極參與扶貧攻堅戰役,彰顯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2020年,水滴籌宣布向四川省範圍內投入超過2000萬元的「愛心補貼金」,用於幫扶10000個困難大病家庭就醫診療。「愛心補貼金」,是水滴籌針對家庭經濟情況確實困難和積極自救的患者,參考其社交網絡中愛心支持的情況向其發放的援助款項。
  • 水滴籌就這樣變成了故事匯
    而且,不管「天使」們動機如何,是不是某種欺騙,他們客觀上至少幫助了很多人。乍一聽好像有道理,若是這樣,水滴籌只要加強管理、規範審核、減少欺騙就好了。但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經過180天的等待期後(為防止帶病加入),一旦會員確診互助計劃涉及的大病,通過平臺和第三方調查公司審核,就可以得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互助金。水滴互助篩選出的人,參保意願也是比較高的,他們就成為了水滴保的重點關注對象。在這根鏈條中,水滴籌獲取流量,水滴互助沉澱用戶,水滴保實現變現。
  • 「水滴」難穿石 輕鬆籌不「輕鬆」
    毫無疑問的是,無論是水滴籌還是輕鬆籌,作為大病籌措平臺其都有向善的一面,至少其幫助了千萬因疾病走投無路的家庭。但與此同時,屢屢爆出的詐捐、線下地推搶生意等爭議新聞,又讓善心蒙塵。企業終究是逐利的,實際上,公益籌措只是這類平臺的A面,B面則是通過公益籌款將流量引導其保險業務變現。
  • 對話360大病籌創始人:大病眾籌行業,新玩家可能沒有入局機會了
    來源:鈦媒體APP線上公關戰頻發,線下籌款顧問爆發衝突、大打出手,組成了近日網絡大病眾籌的行業關鍵詞。而自2014年輕鬆籌最早入局大病眾籌始,經過近6年的迭代之後,大病眾籌平臺正加速向健康險的網絡銷售平臺轉型。在眾籌、互助業務階段累計的數億用戶,如今成了形形色色的健康險競逐的潛在客戶群。
  • 水滴籌與輕鬆籌又打起來了,這次兩家發了個聯合聲明
    紫金財經5月20日消息 水滴籌與輕鬆籌的員工又打起來了。5月19日,兩家大病籌款平臺的推廣人員又在重慶市腫瘤醫院門口發生衝突。5月20日,水滴籌輕鬆籌員工互毆事件終於有了結果,水滴籌、輕鬆籌今日發布聯合聲明稱,經查實,系雙方員工在溝通中因誤會產生的口角爭執,並未發生鬥毆和受傷,雙方已達成和解。
  • 為困境大病家庭帶來守護,愛心籌科技助力脫貧攻堅
    4歲的小兒子仍在上幼兒園,公婆也因患慢性大病無任何勞動能力,面對巨額的治療費用,沉重的生活壓力猶如大山一般向這個家庭壓來。在病友的建議下,劉夢通過愛心籌平臺向社會發起求助,期盼能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多爭取一些生命的時間,度過這生死難關。在愛心籌平臺發起的求助項目最終獲得超過1萬3千餘次傳播,籌得款項28萬餘元,為劉夢的後續治療帶來莫大的幫助。
  • 構建長效機制,愛心籌推動大病求助行業自律公約再升級
    日前,愛心籌攜手輕鬆籌、水滴籌、360大病籌,聯合發布《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自律公約2.0》,呼籲業內各家平臺遵守並推動規則完善,共同營造、維護一個互信互助、積極向上的個人大病求助領域環境,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真正幫助有需要的困境大病患者和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