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社交時代應規範使用網絡用語

2020-12-23 探索影視奧秘

聊天時你還會用微笑表情嗎?「嗯」、「呵呵」、微笑表情、再見表情……一些之前在網絡社交中常用的詞語和表情,現在卻被有人認為是不禮貌的。網絡社交特殊禮儀還有哪些?你如何看待這種變化?

隨著網際網路及移動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網絡聊天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已無處不在,以QQ、微信為代表的通訊軟體給社會帶來了無限便利。大眾習慣了在網絡環境下的交流,卻在很多時候忽視了人與人之間應有的禮貌準則。

人際溝通從結繩記事、口頭表述到書信、電報、電話等均有相對較長的歷史,尤其像書信,在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書信的寫作規則、禮貌用語已延續很久。以往的報紙、雜誌、書籍、電影、廣播、電視等傳播工具向相對眾多的人傳遞信息也以單向傳播為主,很難在即刻內得到回應。而網絡通訊時代,對於當下的每個人都是新穎的,語言表述是否合理,溝通交流是否通暢,表情使用是否貼切,都可以在瞬間得到回應。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相互的,若以禮貌待人,多數情況下會得到相似的回應,如有些許不妥,便像傳感器一樣使對方感到不滿。豐富的網絡表情比文字更容易表達心情,而諸如「微笑」之類的表情容易讓人想到「皮笑肉不笑」,心不甘情不願,似笑非笑,勉強回復一下。如果是領導上司為表示嚴肅或父母老人等使用不嫻熟倒尚有可原,如果關係一般或同齡人之間使用,就會讓人產生不悅感。

之前的網絡用語「呵呵」一詞,也曾產生社會層面的廣泛討論,這個詞既類似於「嘿嘿」、「哈哈」等表述之意,也有語言轉換,想結束聊天之意,再者也略含諷刺之感,尤其最後這種最不受待見。很多時候說者無心,看者有意,在網絡聊天時真的需要從他人的感受考慮一下。

前段時間還有網友發帖表示自己微信回復老闆一個「嗯」,結果被老闆批評:「和領導和客戶都不要回復『嗯』,這是微信的基本禮貌」。此事也引起了網友們的軒然大波,作為一個老闆能事無巨細的教員工禮貌用語,足以展現其注重細節,畢竟從一個公司大局、整體利益、客戶心理感受考慮,禮貌用語是最基本的一項。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由於忙碌或疏忽而忘記回復對方,但文明禮貌不僅僅在現實對話中,在網絡用語中一樣重要,諸如「收到」、「好的」、「謝謝」、「晚安」、「嗯嗯」、「是的」、「沒問題」等用語需要及時正確回復對方,同時要深刻理解每個表情包所承載的意義,一旦使用不當,便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倡導文明之風,應從你我做起。規範使用網絡用語,理解背後深刻含義。就像歌德所說,「一個人的禮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鏡子」。若我們每個人都注意到這一點,網絡時代的文明之花便會盛開的更加燦爛。

相關焦點

  • 書稿寫作與編輯應慎用網絡語言
    網絡語言,顧名思義,是從網絡中產生並應用於網絡交際的一種語言,是一種有別於傳統語言的新型表達形式。當這種新型語言形式進入文稿寫作,甚至進入圖書出版,則不可避免地會給編校工作帶來影響。作為一名編輯,筆者時常會在審稿過程中遇到一些「紅極一時」的網絡用語。如何對待這些熱詞,自然成為網際網路時代的文字工作者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 【網絡用語】抵制粗鄙網絡詞,來看看最新版的靠譜網絡用語,掃盲貼一看就會!
    近年來,網絡大大拓展了詞語的傳播範圍,加快了語言的傳播速度。幾乎每隔一段時間,網絡上就會出現一些新興詞語,而一些詞彙也直接作為小夥伴之間能不能一起愉快玩耍的分水嶺。官方可否使用網絡熱詞?   關於網絡語言的非議之聲從未停息。
  • 黨報接連刊文談網絡語言:「膩害菇涼」等對規範漢語衝擊巨大
    承認語言現象的同時,要分清可用領域       前不久,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通知,規定廣播電視節目和廣告不得使用根據網絡語言、仿照成語形式生造的詞語,消息一出即引發熱議。有網友認為,作為時代的產物,網絡用語是否也是一種語言發展的現象呢?
  • 當網絡流行語有了「詞典」
    「中二」「新番」「祖安人」……大批網絡流行語就像過濾器,把一些人擋在了網絡社交之外。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他們四處尋找答案,網絡流行語出現「科普熱」,越來越多專注於網絡流行語收錄與解釋的「科普手冊」得以發展。「雖然某些用語只流行於特定圈子,但隨著網絡社交的廣泛開展,大家還是會受到網絡流行語影響,並嘗試了解這些流行語背後的文化內涵。」網絡流行語詞典APP「小雞詞典」創始人黃宇帆說。
  • 只有在規範中,網絡語言才會讓漢語更美丨長江評論
    長江網評論員 劉珍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關於規範漢語用語承續傳統文化的建議」的回覆。對建議提出「網際網路時代對語言文字產生了巨大影響」的擔憂,教育部回復,有些新詞新語如「硬核」「給力」等,反映時代特徵,傳播正能量,而「人艱不拆」「十動然拒」等生造晦澀之語,甚至一些低俗語言可能產生不良影響,應當著重引導。生活在網絡時代,網絡語言無處不在,人人都有麥克風,可以說是「全民造詞」。
  • 「反中」又跟風,民進黨學大陸網絡用語,像極了愛情
    文|軍尚 審|高靜「像極了愛情」原本是一句出自於網易雲音樂的熱評,隨後這個梗被用到微博、貼吧等社交平臺上,所以這句話瞬間在網絡上火了起來。不過進入2020年以來,網上幾乎看不見這句話了。沒想到,最近「像極了愛情」這句網絡用語,突然在臺灣火了起來,甚至成為許多民進黨當局成員的口頭禪。對此情況,臺灣「聯合社」發文評論,認為民進黨當局這是典型的「雙標」,一邊「反對大陸」,另一邊又跟風使用大陸的網絡用語!
  • 網絡用語ins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用語ins怎麼讀含義解析
    網絡用語ins是誇讚的意思,ins原本的意思是社交軟體Instagram的簡稱,不過近些年在網絡上慢慢發展成流行時尚風格的代名詞,說一個人穿衣風格很ins,是一句非常誇讚的話哦。ins的全稱是Instagram,這是一款應用軟體,更多來說,它是用於社交方面的應用軟體,它的顯著特點就是簡潔、快速,並且非常的有趣。當下,ins正因為跟上了時代的步伐,才讓本身發揮了如此重大的作用,滿足了大眾的需要,提高了大眾的精神生活,並且它現在已經散布在了世界各地,非常的受歡迎。
  • 2020網絡用語你知道多少?
    有沒有突然就感覺自己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了呢?今天我們來說說2020上半年的那些網絡用語吧。02拍一拍微信【拍一拍】作為現下最為火熱的社交方式早已被廣大網友玩出了各種花樣。當然了2020已經過了大半,這裡我也沒有把所有的都是說出來,你們也可以將你們知道的網絡用語發出來哦
  • 社交媒體時代的網絡輿情治理:美國的教訓與啟示
    美國是社交媒體的發源地,隨著其國內各社交網絡用戶量的激增與社交媒體信息傳播力的突顯,社交媒體開始全方位地改變美國的政治生態。當前川普政府錯誤利用社交媒體操縱公眾輿論傾向,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的政治極化和社會撕裂。社交媒體時代的美國網絡輿情治理困境,對社交媒體日益發達的中國殷鑑不遠。
  • 《斷線》:反社交網絡時代
    從《黑鏡》對於當代文化現象的自省和追問,到《斷線》針對火熱的網際網路社交生態提出的質疑
  • 2018年十大網絡用語發布 網絡流行語成文化符號
    2018年十大網絡用語發布 網絡流行語成文化符號 原標題:   錦鯉、佛系、官宣、土味情話、確認過眼神……日前,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網絡用語」,這些平日裡在網絡中高頻出現的流行語言紛紛入圍。
  • 新加坡十大網絡用語你懂多少,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網絡用語在大家的生活上使用的頻率是越來越高了,大家想不想了解下新加坡今年的網絡用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黨員幹部網絡行為規範的底線與紅線
    目錄     第一章   黨員幹部網絡行為及其規範  ......  001  第二章  黨員幹部網絡信息安全行為規範  ... 017  第三章  黨員幹部網絡意識形態行為規範  ..  057   第四章  黨員幹部網絡輿情管理行為規範  ..  095   第五章  黨員幹部網絡日常交往行為規範
  • 2018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盤點 2018年十大網絡用語都是什麼意思
    2018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盤點 2018年十大網絡用語都是什麼意思 2018年12月21日 HuangJiang來源:天氣網 繁體
  • 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來了:9類內容、20種行為被禁止
    內容平臺類的網絡直播營銷平臺經營者應當加強對入駐本平臺的商家、主播交易行為規範,防止主播採取連結跳轉等方式,誘導用戶進行線下交易。社交平臺類的網絡直播營銷平臺經營者應當規範內部交易秩序,禁止主播誘導用戶繞過合法交易程序在社交群組進行線下交易。
  • 色情、恐怖、獵奇……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不應漏掉社交軟體!
    很多時候,超超自己也說不清楚,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  據統計,手機已成為未成年人的首要上網設備,移動社交不可避免地成為其與外界溝通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記者調查發現,一些移動社交平臺披著即時通訊的外衣,實則大肆構建內容平臺。相關系統缺乏防沉迷或審查機制,大量低俗、獵奇內容隱蔽傳播。對此,有專家表示,做好青少年網絡保護工作,應把移動社交平臺納入監管範圍。
  • 盤點你一定會用到的英文網絡用語!
    其實,如果我們討論網絡用語的真正起源,應該是著眼於上世紀90年代。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聯繫越來越密切,就開始使用這種首字母縮寫詞,更節省交流時間,也更有趣一些。可是他沒有這樣使用,所以人們直到90年代中期,才重新發現了這個改造過的單詞。各種各樣的英語網絡詞彙英語發展到網絡時代,已經出現了很多用語的變化,除了上文中的OMG(Oh my god),還有LOL(laughing out loud)、BTW (by the way)等等。
  • 半月談:別讓網絡「陰陽怪氣」成為網暴新武器
    ……如今的網絡世界中,類似言論正變得越來越多,90後、00後使用者尤甚。類似的話語體系被稱為「陰陽怪氣」,愛說此類話語的人被稱作「陰陽人」,這種網絡用語甚至形成了專門的話術體系,改變著網絡空間日常交流的風氣。1網絡「陰陽怪氣」何處來?
  • 看完這些彈幕熱詞網絡用語,真是說都不會話了
    此語的流行源於電影《流浪地球》中反覆使用的一句臺詞,後被多地交警作為交通安全宣傳用語採用。網友仿照該句式創造出多種「××千萬條,××第一條」的用法,使這一網絡用語得到了更廣泛的使用和傳播。字面意思是檸檬成精,指很喜歡酸別人,嫉妒別人。現多用於自嘲式地表達對他人從外貌到內在、從物質生活到情感生活的多重羨慕。
  •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更應關注社交軟體安全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更應關注社交軟體安全 2020-12-21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