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時你還會用微笑表情嗎?「嗯」、「呵呵」、微笑表情、再見表情……一些之前在網絡社交中常用的詞語和表情,現在卻被有人認為是不禮貌的。網絡社交特殊禮儀還有哪些?你如何看待這種變化?
隨著網際網路及移動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網絡聊天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已無處不在,以QQ、微信為代表的通訊軟體給社會帶來了無限便利。大眾習慣了在網絡環境下的交流,卻在很多時候忽視了人與人之間應有的禮貌準則。
人際溝通從結繩記事、口頭表述到書信、電報、電話等均有相對較長的歷史,尤其像書信,在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書信的寫作規則、禮貌用語已延續很久。以往的報紙、雜誌、書籍、電影、廣播、電視等傳播工具向相對眾多的人傳遞信息也以單向傳播為主,很難在即刻內得到回應。而網絡通訊時代,對於當下的每個人都是新穎的,語言表述是否合理,溝通交流是否通暢,表情使用是否貼切,都可以在瞬間得到回應。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相互的,若以禮貌待人,多數情況下會得到相似的回應,如有些許不妥,便像傳感器一樣使對方感到不滿。豐富的網絡表情比文字更容易表達心情,而諸如「微笑」之類的表情容易讓人想到「皮笑肉不笑」,心不甘情不願,似笑非笑,勉強回復一下。如果是領導上司為表示嚴肅或父母老人等使用不嫻熟倒尚有可原,如果關係一般或同齡人之間使用,就會讓人產生不悅感。
之前的網絡用語「呵呵」一詞,也曾產生社會層面的廣泛討論,這個詞既類似於「嘿嘿」、「哈哈」等表述之意,也有語言轉換,想結束聊天之意,再者也略含諷刺之感,尤其最後這種最不受待見。很多時候說者無心,看者有意,在網絡聊天時真的需要從他人的感受考慮一下。
前段時間還有網友發帖表示自己微信回復老闆一個「嗯」,結果被老闆批評:「和領導和客戶都不要回復『嗯』,這是微信的基本禮貌」。此事也引起了網友們的軒然大波,作為一個老闆能事無巨細的教員工禮貌用語,足以展現其注重細節,畢竟從一個公司大局、整體利益、客戶心理感受考慮,禮貌用語是最基本的一項。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由於忙碌或疏忽而忘記回復對方,但文明禮貌不僅僅在現實對話中,在網絡用語中一樣重要,諸如「收到」、「好的」、「謝謝」、「晚安」、「嗯嗯」、「是的」、「沒問題」等用語需要及時正確回復對方,同時要深刻理解每個表情包所承載的意義,一旦使用不當,便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倡導文明之風,應從你我做起。規範使用網絡用語,理解背後深刻含義。就像歌德所說,「一個人的禮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鏡子」。若我們每個人都注意到這一點,網絡時代的文明之花便會盛開的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