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無
【引觴漫談】
想像一個場景。
夕陽、薄暮,你和一個交心多年的老友隔桌對坐,望著天外的晚霞,交流著最近的點點滴滴,遇到的煩心事兒,兩個人互相安慰,開開玩笑,喝點小酒,就這樣度過一個「無聊」也充實的晚上。
是不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呢?
如果你和老友再有一兩個興趣愛好,一起去做兩個人都喜歡的事情,喝茶,讀書,散步,甚至是出去下館子,兩個人應該都會覺得很開心吧。
友誼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能治癒人心創傷的東西,將悲傷分享給懂你的人,聽著他們的安慰和勸勉,心裡自然就不會那麼難受了。
不過,面對同樣的情況,每個人因為自身性格和經歷的不同,安慰的方式往往也有所不同。這一次,我們來看一下鑽研佛理,精通禪學的王維會怎樣安慰人生失意的好友裴迪。
【臨其詩境】
裴迪在我國文學史中也算有名,最主要是和王維遊覽輞川,一人寫了20首短詩描寫輞川的景色,編成了《輞川集》流傳於世。他的事跡並不多,但是因為和王維共同的這一段經歷,應該也受到了王維很大的影響,詩風清淡,或者兩人本來就興趣相投,所以在輞川置竹洲花塢,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過著神仙一樣的日子。
兩人都是看破紅塵的人,而裴迪的徹悟,來的應該比王維晚一些,所以才有了這一首王維勸慰裴迪的詩。
裴迪不知在煩悶什麼,看詩中的內容,或許是體會了太多的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所以一時間陷入了悲觀情緒吧。王維用自己的淡泊和閒適開導裴迪,真誠感人。
【經典原文】
酌酒與裴迪
唐代:王維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草色全經細雨溼,花枝欲動春風寒。
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條分縷析】
也有人認為這一首詩中的「君」只是障眼法,安慰裴迪的同時王維也在安慰自己。我覺得這種可能性並不大。這首詩大概的創作時間是王維剛剛安身輞川的時候,這時候的王維對於世俗中的追求看的已然很淡了,不會存在什麼無法排遣的憂愁,說是與摯友一起借酒消愁,是不太可信的。
王維勸人,也是章法分明。
第一句是開場,給你倒杯酒,你先自己開解開解。這世上的人情反覆,本來就如同水上波瀾,沒什麼道理可講。
第二句講道理,就算是交了一輩子的朋友,也還要按劍提防著,早已富貴的朋友,也從來不見提攜失意之人,彈冠相慶,早已是被嘲笑的舉動了。
第三句從寫景引起,景物中實際是進一步的勸慰。草色青青,全被細雨滋潤;花枝綻放,想要隨風搖動的時候,春風尚寒。所寫是自然界中不圓滿之事,來開解裴迪失意之情,以自然界自帶的美好和豁達,來撫慰裴迪在紅塵中碰撞出的傷口。
從之前的人情自私,到這裡的天道親仁,豁然而開一種新的境界,逐漸將人引領到自己創造的世界中去。
第四句雖是寬慰,已經帶有了禪意。世事如浮雲,有什麼好牽掛的,不如你我在此高臥,酒足飯飽,不知天下幾何來的逍遙快活。
前一句承接上文的人情反覆,下一句承接上文的自然美好,章法嚴謹,一氣呵成,同時又有著王維真實的人生感悟和對朋友真切的同情勉勵,讀來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