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音樂和舞蹈類首批地方標準正式發布

2020-11-18 中國新聞網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音樂和舞蹈類首批地方標準正式發布

2020-08-31 19:01: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姜雨薇 責任編輯:姜雨薇

  中新網晉中8月31日電 (楊傑英 張雲)8月31日,全國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音樂類地方標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左權民歌 開花調》和全國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舞蹈類地方標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左權小花戲》在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正式發布。

  左權民歌歷史源遠流長,早期的遼州民歌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經過歷朝歷代的積澱,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尤其以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左權民歌開花調和左權小花戲為代表,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更是廣為流傳。

  為保護好左權民歌開花調和左權小花戲,左權縣委縣政府實施了分層級、有體系的保護措施,從認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建立專業藝術團體,到開展民歌進校園活動,構建了從民眾個人到演出團體的傳承體系和培養發掘民歌傳承人的「培根」工程,促進民間原生態音樂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文化生態的改變和其他藝術形式的浸潤,使左權民歌面臨著異化和同質化的嚴峻問題。為深度挖掘左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區域特色和時代價值,結合山西省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要求,當地提出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左權小花戲》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左權民歌開花調》這兩個地方標準,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區域性整體保護,吸引更多人來左權聽原汁原味的《桃花紅杏花白》,欣賞更多更具有左權特色的開花調,觀賞地道的左權小花戲。

  為做好這兩項地方標準的起草工作,左權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左權縣文化和旅遊局本著秉承實現非遺保護真實性、完整性和傳承性的原則,提出基於非遺項目在現階段的深刻研究和挖掘,就其核心特色和鮮明的特徵加以提煉和固化,形成在研究、評價、傳播等方面的認同,為非遺代際傳承提供基礎保障的整體思路。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晉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晉中市文化和旅遊局多次給予指導,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在標準制定工作中,起草單位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的專家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做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得到了眾多學者、專業人士和廣大代表性傳承人的積極合作,多次召開座談會、論證會,在集全社會智慧的基礎上,制定了兩個地方標準。

  這兩項地方標準分別給出了左權小花戲和開花調的定義,通過簡短的文字鮮明地突出了左權小花戲和開花調的地域、文化和主要特點,為今後左權小花戲和開花調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除此之外,開花調從旋律、歌詞、演唱方式、伴奏四個方面,小花戲從結構、旋律、舞蹈、歌詞與道白、道具、表演方式、樂隊七個方面,將目前研究成果進行歸納總結,展示其歷史發展和鮮明特色,為今後開花調和左權小花戲與更多優秀音樂元素碰撞,突破原有束縛,更好地發展左權民歌提供支持,力爭在保持開花調和左權小花戲特色的同時,讓更多的音樂元素植入左權民歌,創造出更多風格的具有時代特色的左權民歌和歌舞戲,在全縣形成「萬首民歌千出戲」的盛景。

  專家表示,這兩項地方標準發布實施,對原生態民族音樂文化資源的保護,對民族藝術文化內在價值的彰顯,對打造民族音樂文化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完)

相關焦點

  • 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重點圖書 《孝義碗碗腔記憶》系列...
    原標題: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重點圖書 《孝義碗碗腔記憶》系列叢書出版   近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
  •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優秀實踐案例發布
    省文化和旅遊廳開展了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案例徵集活動,各地、各單位共推薦77個優秀實踐案例,經專家評審,確定「河洛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保護實踐」等16個項目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優秀實踐案例,於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進行了發布。
  • 《中國音樂遺產地圖》力求復興優秀傳統音樂文化
    俞峰為專家頒發中央音樂學院特聘教授聘任書 中央音樂學院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中心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應妮)由中央音樂學院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中心主辦的學院重大科研項目《中國音樂遺產地圖》專題研討會10日在京舉行
  • 汕尾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您知多少?
    在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戲曲、消費習俗、歲時節令、民間信仰等幾大類中有31個項目已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13個項目入選省級;滾地金龍、陸豐皮影戲等5個項目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汕尾漁歌等四個項目,已申報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些民間藝術有的是全省唯一的,有的甚至是全國唯一的民間藝術。這裡我們介紹我市部分文化項目,以饗讀者。
  • 正定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
    元雜劇《牆頭馬上》,在整個的中國戲曲史中佔有重要地位,是白樸所傳元雜劇的代表。它曾是正定地區繁盛的戲曲文化中的一員,是正定古老戲曲文化的延續。2005年入選石家莊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趙向榮,1950年出生,現為「中國剪紙學會會員」,河北省民間美術研究會會員,石家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趙向榮自幼酷愛剪紙藝術,兒時即跟母親剪窗花,上小學便能剪各種動物和花鳥魚蟲。
  • 中國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原標題:太極逐夢終有果 一朝亮翅震寰宇 中國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太極拳為什麼行? 你對太極拳的印象是什麼?是《太極宗師》中的武功絕學,還是公園裡大爺大媽緩緩出拳的廣播操?又或是武俠小說中張三丰所創的功夫,還是電子遊戲中的某個技能?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模式、保護方法、申報流程
    2.開發式(經濟資源):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視為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的資源,進行產品、服務、體驗活動、交流項目等方面的內容轉化,展現其中的資源價值。5.發展式二、案例地捫生態博物館資助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活動。進行文化匯演比賽,評選命名和獎勵民間歌師、戲師、工藝師、首批命名、獎勵共39人。
  • 六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品齋毛筆展研中心正式揭牌
    六安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何穎(左一)為一品齋毛筆展研中心揭牌    12月18日下午,六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品齋毛筆展研中心正式揭牌,這標誌著六安一品齋毛筆,這一富含歷史文化氣息與底蘊的文化遺產將邁向新的發展歷程。
  • 【人物風採】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傳統舞蹈專業委員會會員—陳亮亮
    陳亮亮——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傳統舞蹈專業委員會會員,國際級舞龍舞獅裁判員、教練員,非物質文化遺產
  • 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線上頒獎儀式在湖北十堰圓滿召開
    豐寧滿族剪紙從內容上可分為吉祥剪紙,花鳥魚蟲剪紙,山水風光剪紙,人物、盆籃碟盤瓶、瓜果、動物、花字剪紙等類。由表現形式看,它包括單色剪紙(紅、白、黑等)、點染剪紙、填色剪紙、複色組合剪紙等品種。 蔚縣剪紙 蔚縣剪紙,河北省蔚縣地方傳統手工剪紙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蔚縣剪紙題材廣泛,意寓深長,生活氣息濃鬱。
  • 海南十大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南除了我們熟悉的陽光、沙灘、海水之外,還有許多令人稱奇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到目前為止,海南省已基本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搜集各類資源線索10萬多條,建檔2千多個。
  • 吃著紅參長大丨紅參正式列入韓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提起「非遺」,大家不外乎想到的更多是傳統文化技藝類,如:活字印刷、崑曲、京劇、皮影戲等……而最近,韓國卻為「非遺」大家庭帶來了一位特殊新成員。韓國文物廳(廳長鄭在淑)將「人參栽培和藥用文化」指定為新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
  • 【壹讀百科】泡菜憑什麼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圖|新華網)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文 | 壹讀百科值班君沐風       最近,韓國聯合通訊社刊發消息,稱韓國泡菜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消息一出,一時引來了眾人圍觀和驚呼:日本料理製作考究,聞名於世,珠算技術是計算機出現之前最有效率的計算工具,而這入選非遺實至名歸……但泡菜這種天天吃的普通貨色,居然就世界遺產了?!不少人還聯想到前兩年韓國人還「搶註」端午節為自己的文化遺產,更是義憤填膺。不過且先把憤怒收到一邊,讓我們細細研究一下「非物質文化遺產」到底是什麼。
  • 昆明非物質文化音樂雲展演開展在即
    央廣網昆明12月3日消息:作為2020年「創意昆明」系列主題活動之一,昆明非物質文化音樂雲展演即將以線上展的方式進行呈現。展演節目內容提前錄製,並藉助信息技術搭建出超現實的虛擬展廳,帶觀眾深入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 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落戶黃山
    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落戶黃山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世界文明的結晶9月19日上午,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屯溪舉行。發布會現場還有這一大波內容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落戶黃山籤約儀式
  • 雷鬼音樂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黑人們更加想走出那個「巴比倫」
    11月29日,在模里西斯舉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會議宣布,將牙買加的雷鬼音樂(Reggae Music)列入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而跟雷鬼音樂一同被列入名錄的,還有愛爾蘭曲棍球、日本來訪神傳統、哈薩克育馬人的春季儀式、喬治亞摔跤、約旦的as-samer舞蹈。在這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雷鬼音樂,從上個世紀開始,雷鬼音樂就已經開始在全世界的範圍內開始傳播,包括如今流行音樂的風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雷鬼音樂的影響,並且雷鬼音樂還在商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 黃山高新區將舉辦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
    日前,從黃山市黃山高新區管委會得知,黃山高新區日前已經會同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召開首屆中國非遺論壇籌備工作推進會。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朱小健,黃山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金濤,黃山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胡建斌等參加會議。
  •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之一——太極拳
    · 非物質文化 · 12月17日,發源於中國的太極拳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蘊聚東方文化精髓的太極拳進一步得到世界認可。
  • 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指定用茶,為什麼是小罐茶
    小罐茶給我們的驚喜真的是層出不窮,從之前舉辦書展,到推出彩罐系列,聯合清華色研所推出中秋藍產品等,小罐茶總是吸引著不少年輕人的眼光,而在9月19日,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新聞發布會在黃山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本次會議正式公布了「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
  • |民俗文化|孫淑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標題報導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揭陽青獅,展示了潮汕獨特的民俗文化風採,以下為報導原文:中國的舞獅民俗由來已久南獅北獅各領風騷300多年前獅發源於榕城南門是揭陽民間獨有的闢邪納福活動近日,揭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江林生,在榕城區委副書記黃熹的陪同下,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榕城區青獅保護中心」調研,詳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