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想向上流的窮人 結果只能變得更下流

2020-12-23 有客祁祁

《寄生蟲》勇奪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最佳原創劇本,更是南韓第一部電影被提名及奪得奧斯卡獎項,連同去年勇奪「第72屆康城影展」最高殊榮金棕櫚獎,風頭一時無兩。

若然你喜歡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那也一定會喜歡奉俊昊的《寄生蟲》,只是你要有心理準備,這次更扭曲、殘酷。

在韓國開映首日已成票房冠軍,打破了《與神同行》、《極限職業》與《驚奇隊長》等紀錄。《寄生蟲》講述金家一家四口住在「半地牢」的房子中,醉漢在窗前小便,是「家常」風景。一家窮得誇張,兒子在朋友介紹下在富有的樸家當補習老師,卻因此而展開了一場「向上流」的長徵之旅-一個又一個「入侵」樸家,妹妹當藝術治療師,媽媽當管家,爸爸當司機。

這樣的胡鬧,註定會爆發;就似電影的前半段也很有韓國喜劇的味道,可《寄生蟲》神奇之處,卻是以幽默搞笑作開首,卻以悲劇作結。電影最精彩是它的「神展開」,而在康城影展放映時,奉俊昊還特別撰寫了一封信給現場觀眾,希望他們能避免劇透,保持驚喜,可見導演對這轉折的重視。

結局雖然荒誕,筆者還在驚訝之際,電影便已完結了。那「悲劇」元素卻來自它荒誕得寫實,且看看現實中,你能想像現在還有人睡在籠屋內嗎?有想過買個口罩也要凌晨3點排隊嗎?要是有人道那「神展開」是重口味,那只能道貧窮本來就是一道甩不掉的「重味道」。

想向上流的窮人,結果只能變得更下流。

電影中最深刻一句,應該是金家的計劃被打亂後,爸爸說了一句:「沒有計劃就是最好的計劃。」看似至理名言,可是金家一家淪落得連自己的房子都沒有了,究竟是豁達的隨遇而安,還是根本無計可施?

《寄生蟲》是一個扭曲的奮鬥故事,用的雖然是窮人的小聰明、智慧,他們拼命的向上流,夢想一家在樸家大宅生活,卻不惜用盡下流的手段,觀眾亦由開初的共鳴、同情到後來的反感。但奉俊昊卻一早在對白中解說:「樸家之所以是好人,因為他們富有啊。」

相關焦點

  • 寄生蟲 | 上流下流,不過都是畸形社會裡的不入流
    今天忽然變成了影迷的狂歡日,早前五月的坎城電影節,雖然華語片南方車站的聚會沒有斬獲什麼獎項,但奉俊昊憑藉寄生蟲為亞洲背靠背迎來了新世紀第二座金棕櫚著實讓電影人激動了一番
  • 未來的個人與社會:從《寄生蟲》到《下流社會》
    韓國電影《寄生蟲》可能是過去一年中全球最火的電影了,電影講述了住地下室的一家人,住半地下室的一家人和住豪華別墅的一家人之間的故事。裡面充滿了各種或含蓄或直白的隱喻,其中之一就是財富的兩極分化。相關主題的電影還有2018年的《燃燒》和2017年的《大佛普拉斯》。
  • 《寄生蟲》——下流人做上流夢,上流人做下流事
    這段劇情簡介只是整部影片的冰山一角,大約只佔了電影前十分鐘的戲份,後面也因為這個課外教師發生了一系列的反轉,他如何一步步將其他家庭成員介紹給富人家庭,一家人從無業游民變成了富人家的寄生蟲,寄生蟲的劇情也由此拉開。前面有多歡樂,後面就有多悲傷。一個是地下室家庭,一個是豪宅家庭;一種是暗室黴味,一種是上流品味;一方是優越而無知的善良,一方是迫於生存的惡意。
  • 窮人與富人之戰:《寄生蟲》與奉俊昊電影
    《寄生蟲》去年就在國內火過一次,因為它在坎城電影節拿了大獎,更重要的是,電影裡講到的「窮人和富人」的階級問題,很容易讓觀眾們感同身受。畢竟,貧富差距所引發的問題,我們都是親歷者。當然是從高處流下來,這雨水就像是上層階級對下層階級的碾壓,你根本無力對抗。奉俊昊用這樣的一組場景,展現了樸家和金家之間,那道難以逾越的階級鴻溝。《寄生蟲》裡更有意思的一點,是它沒有刻意樹立階級仇恨。回想一下,樸家人除了看起來有點傻乎乎,他們做了什麼對下層人的壓迫或者剝削嗎?
  • 《寄生蟲》隱藏真相:窮人爬十層樓,才到豪宅的地下室
    成年人的鄙視鏈往往更加的無力,傷害也更加的直接,這是富人的「惡」;而人的欲望,在市井的小聰明一一得到滿足時,不禁變得失控,這是窮人的「惡」。整部片子都沒有提及「寄生蟲」三個字,包括臺詞。但卻處處表現著寄生蟲的特性,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人人都是寄生蟲。
  • 《寄生蟲》喜提四大獎項,卻還被懷疑歧視窮人,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祝賀《寄生蟲》在本屆奧斯卡上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原創劇本等四項重量級大獎!《寄生蟲》自上映以來,影評不斷,爭議也不斷,但是好的作品從來就不怕審視,更多的是值得回味。小編也不想再長篇大論的對《寄生蟲》進行評論,因為這部電影實在太優秀了,值得評論的角度很多,小編只想談論一下其中一個被大部分觀眾誤解的觀點:導演是在歧視窮人嗎?
  • 《寄生蟲》:窮人的悲劇從何而來
    這一家人就如同寄生蟲一樣野心不斷,甘願寄生於這個有錢的家庭之中,看似聰明的一家人卻也難逃被揭穿的命運,最後一家人中女兒死了,父親有家不能回,造成這樣的悲劇的原因值得深思,對此,我想談談我的看法。基宇一家雖然是個只能住地下室的貧窮家庭,但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將貧窮當做缺德的藉口,這樣的人窮的不只是外在,窮的是內裡,是人格。
  • 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拷問了富人的道德和窮人的欲望
    更重要的是,電影《寄生蟲》拷問了富人的道德和窮人的欲望,揭示了富人和窮人是怎樣演變成寄生蟲。為了測試窮人家爸爸的車技,社長故意倒滿了整整一杯咖啡,看看過彎時會不會灑出來,充滿著各種小心機。而社長老婆在第一次付給窮人家教薪水時,在預先準備好的信封中,故意抽掉了幾張大額韓幣,還非常虛偽地說:本來想付給他和學長同樣的補課費,鑑於物價上漲,決定多給他一點。富人的優越感和窮人的鄙視,更是顯而易見。就連富豪家的小兒子對氣味極其敏感,他發現:這四個人身上有一樣的味道。
  • 《寄生蟲》
    影片中的影像是導演創作這部影片時的首要宗旨,開場的第一個升降鏡頭就用一個向上微仰的窗口精妙地表現出同「地面」的距離感。而在豪宅內部,導演則巧妙利用兩個大樓梯、廚房與客廳之間的距離,以及落地窗外的草地將室內空間有序地分割開來。
  • 《寄生蟲》傻白甜富人和刻意化窮人真的是敗筆嗎?
    看到許多朋友對傻白甜的富人刻畫以及聰明機智的窮人刻畫產生了質疑。如果說《寄生蟲》最大的敗筆是什麼,那也許就是因為,人物塑造讓人不信。觀眾不信任這個人物,自然代入感就會變差,很難想人物所想、感人物所感。只能當個冷眼的看客,理性之餘少了足夠的情感體驗。
  • 重溫電影《寄生蟲》,深度剖析窮人階層固有的劣根性及啟示
    其一:階層鴻溝的客觀存在,貧富差距不斷拉大,資源被上層把持瓜分,窮人向上攀爬的機會日益減少的事實《寄生蟲》其實就很明確的指向了韓國背後嚴重的社會問題:貧富懸殊與階級固化。其實,這並不是僅僅在韓國存在的社會問題,在當前經濟體系下,不論政治制度如何,這恐怕是很多國家都共同存在的一個命題。
  • 《寄生蟲》:窮人與窮人在爭搶資源的時候也會拼命,打得不可開交
    從觀影體驗來說,《寄生蟲》這部片子拿到奧斯卡四項大獎實至名歸。而從電影所表達的內容和價值觀來說,這部片子更像是一部紀錄片,用短短兩個小時講述了階級分化對身處不同階級人的影響,以及這種分化將導致無產階級革命的歷史必然。
  • 〈寄生蟲〉斬獲金棕櫚獎:窮人更窮?原因竟然懶惰和善妒
    更是因為有了這些壞人格,他們變得更窮。這,就是寄生蟲的悲哀,也是很多不思進取甘於墮落的成年人的痛腳。04 美夢醒來,本就是一場悲劇「這家住著可真安逸」「安逸是安逸,可是如果金社長突然回家,大家肯定會像蟑螂一樣,刷刷刷的都躲起來」結果金社長野營遭遇暴雨,半途折返,他們果然像見光死的蟑螂一般慌忙逃竄。
  • 是什麼讓窮人受困難翻身?|3方面淺析《寄生蟲》裡的「窮人思維」
    積極思考才會變得聰明;聰明的大腦才能規避風險。有句話說的好:行為懶惰窮—代,思維懶惰窮三代!想變得富有,先從積極思考開始。租住在半地下室,蟑螂、老鼠遍地,經常還會有酒鬼半夜喝醉,對著他們家窗戶撒尿;一場大雨,就可以淹沒他們的小屋,糞水橫流,湧過胸口,最後只能到接濟窮人的體育館過夜。
  • 橫掃奧斯卡4獎韓國電影《寄生蟲》:窮人想階層逆襲,只能靠這點
    前幾天,韓國電影《寄生蟲電影終歸是生活的一個側切面,實際的生活遠遠要比電影來得更為複雜,撇開電影對於階層歧視和人被欲望反噬的思考,我想談談教育和階層逆襲的關係。某種程度上說,如果電影中窮人家的兒子基宇,真的是一名大學生,應聘到富人家當家教,窮人家的生活也不會山窮水盡,基宇也不至於動這麼多歪心思,故事的結局可能就不會這麼悽慘。
  • 韓國電影《寄生蟲》故事情節簡單明了,窮人和富人的階級對立
    《寄生蟲》的故事其實很簡單,窮人和富人的階級對立。故事從窮人一家四口的生活展開,到兒子成為了富裕一家大女兒的家教,再通過一些小伎倆讓自己的姊妹和父母一步步替換了原本給富人提供效勞的司機和管家。其次,這部電影表達了兩個觀點:第一個,富人註定富,窮人必然窮。
  • 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的二維世界:窮人的雨天,富人的晴天
    電影開場找尋網絡信號的一幕成為經典,當兒子基宇舉著手機苦苦尋覓時,金基澤漫不經心地說道:「找無線網絡,手要舉得高些,每個角落都要試試」,找網絡的過程何嘗不是底層貧民尋求生機的過程呢,他如此輕易而肺腑地道出了自己刻骨體驗所積累的生活智慧:用盡氣力,向上攀爬。
  • 奧斯卡最大贏家《寄生蟲》:窮人為何要殺戮
    就像是導演奉俊昊曾在採訪裡說:「雖然生活在一個國家和城市,但富人和窮人可能都沒機會相遇」。而《寄生蟲》偏讓這兩撥人相遇了。一座豪宅,暫時讓渡給窮人做一次豪宅主人的白日夢。這對底層窮人來說,是最暗無天日的惡意。底層窮人恨極了這種暗無天日的惡意,但卻無法找到改變的辦法,只能拔刀相向,砍了下去。本可黯然苟且,但偏偏有人揪住他的耳朵提醒他,你不配。尊嚴被捏碎的時候,人類便容易殺戮。
  • 《寄生蟲》窮人與富人是對立統一的存在,解讀韓國社會問題的本質
    窮人與富人的差距:兩級分化越來越嚴重的社會,有錢人越來越富,而窮人還在為生存而掙扎窮人與富人的階層:是難以逾越的鴻溝,富人會無時無刻標榜自己的身份,窮人的自卑會被欲望蒙蔽雙眼急切的想改變現狀窮人與富人的矛盾
  • 寄生蟲:他總是觸碰到底線,但是從不突破
    看死君:中國影迷想看新晉金棕櫚電影究竟有多難?回望七月底,FIRST青年電影展因為「技術原因」取消放映原定為閉幕影片的《寄生蟲》;而到了八月初,國內各大字幕組收到版權方的維權通知,嚴禁傳播盜版資源以及提供《寄生蟲》的翻譯字幕。於是,當8月6日海外流媒體終於正式釋出《寄生蟲》全片的同時,中國影迷們則集體經歷了非常魔幻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