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喜提四大獎項,卻還被懷疑歧視窮人,真的是這樣嗎?

2020-08-19 影評叫獸

首先,祝賀《寄生蟲》在本屆奧斯卡上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原創劇本等四項重量級大獎!

《寄生蟲》自上映以來,影評不斷,爭議也不斷,但是好的作品從來就不怕審視,更多的是值得回味。

小編也不想再長篇大論的對《寄生蟲》進行評論,因為這部電影實在太優秀了,值得評論的角度很多,小編只想談論一下其中一個被大部分觀眾誤解的觀點:導演是在歧視窮人嗎?


整部《寄生蟲》,著重刻畫的是金家四口,很多網友對他們充滿同情,甚至角色代入,覺得奉俊昊在呈現底層人民的生活,甚至覺得導演是在歧視窮人。

我覺得不是。

金家四口都不是閒人,爸爸開過店,當過司機,媽媽是退役運動員;兒子成績不錯,能說會道,女兒聰慧過人,有一技之長。

所以很多網友都在吐槽:這樣一個家庭,怎麼可能寄生在那麼小的地下室哇,導演扯呢。

首先明確一點,劇中人物的身份,都只是象徵意義,而《寄生蟲》就像一把手術刀,它把這些東西劃開,看看到底是哪裡病了。

小編的理解是,《寄生蟲》裡對「窮人」的態度,就是魯迅的一句名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在影片中,一直在呈現金家人的不爭氣。

比如,電影一開始就講了他家是以折披薩紙盒為生,但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事,結果四分之一的紙盒都折的不合格。

比如,妹妹幫哥哥金基宇偽造證書去樸社長家工作時,爸媽倍感自豪。似乎在他們眼裡,兒女做什麼不重要,只要往上流就值得驕傲。

再比如,他們全家都混進樸社長家工作後,金基宇他媽說了幾句很經典的話:社長夫人並不是「有錢又善良」,而是因為有錢,所以善良。這話聽著沒什麼錯,可事實上不過是在替他們自己的卑劣找藉口。

還有,《寄生蟲》花了很大篇幅去講他們四個人是怎麼一步步混進社長家的,這在很多人看來是敗筆,覺得也太輕易了。

其實,不必太糾結這個過程,它只是個象徵手法,它真正要讓觀眾感知到的,是他們這種迫切想走捷徑的心態。

換句話來說,整部劇裡,導演在多個地方用戲劇性的方法,拍出了這類人內心的想法。

《寄生蟲》裡的「窮人」好吃懶做,自卑怕事,虛偽卑劣,他們不是沒辦法所以寄生,而是一心走捷徑才寄生。


在影片中,也一再的呈現了金家的「麻木無情」。

比如,他們在樸社長家喝酒的時候,金基宇說以後要是能娶上社長女兒,大不了就找演員代替爸媽。

比如,爸爸問起被他們趕走的前司機,女兒說管他呢,顧好我們自己就行。

這種「麻木無情」在金家撞見女管家夫妻後達到高潮,在生存面前,他們連人性都消失殆盡。


在影片中,對富人的刻畫,也暗指了金家自卑心態上的「窮酸味」。

影片中,圍繞富人的整個過程,基本上都在解答最後為什麼「樸社長會被金基澤殺死「。

電影裡最直觀的說法是,因為「氣味」。電影裡,樸社長一家人除了女兒,都有過嫌棄金家人氣味的鏡頭。

影片最後,金基澤看到事情敗露,兒女都流血倒下,就在這麼慘絕人寰的狀況下,樸社長居然還捂著鼻子嫌棄氣味,於是衝上去給了一刀。

表面上看,是這樣的。可事實上,到底什麼是「氣味」呢?

在小編看來,這「氣味」也是充滿象徵性的東西。

一方面,它確實可能是某種地下室的潮黴味。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有另外兩層意思。

對樸社長家來說,這代指一種「嫌棄性的思維」;而對金家而言,這代指一種自卑帶來的心態上的窮酸味。

從這個角度來說,殺死社長的並不是什麼「氣味」,而是他們的冷漠、無視、遲鈍,這並不是來自於有錢的惡,而是來自長期待在所謂上流的那種無法共情。


在影片中,金基婷的死,也是對金家劣根性的批判。

在電影裡,金基婷是金家最像上流社會的一個成員,她在樸社長家浴缸洗澡的時候,弟弟就說她很自然,然而,金基婷死了。

小編的理解是,金基婷的死,是導演對所謂上流下流相通的某種絕望。

於是電影結尾也給了金基宇一個夢,夢裡他成了有錢人,買下了豪宅,夢裡他把那塊石頭放到水裡,才發現,其實所有石頭都是一樣。


總的來說,金家只是一個象徵,並不是特指窮人,象徵的是具有寄生劣根性的一類人,導演也只是批判了像金家那樣有寄生想法的人。

事實上,生活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是寄生蟲,就像金家要寄生在樸社長家,樸社長家要寄生在拿錢換來的服務裡,無論金家還是樸家,他們要的只是上流社會的表象,而不是精神上的高貴。

相關焦點

  • 奧斯卡最大贏家《寄生蟲》:窮人為何要殺戮
    韓國導演奉俊昊和他的《寄生蟲》,成了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一舉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原創劇本四大獎項。就像是導演奉俊昊曾在採訪裡說:「雖然生活在一個國家和城市,但富人和窮人可能都沒機會相遇」。而《寄生蟲》偏讓這兩撥人相遇了。一座豪宅,暫時讓渡給窮人做一次豪宅主人的白日夢。
  • 奧斯卡點評之《寄生蟲》:我們究竟該怎麼看待窮人?
    奧斯卡點評之《寄生蟲》:我們究竟該怎麼看待窮人?》,不僅是韓國電影首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而且一下子獲得6項提名,還都是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剪輯、最佳藝術指導這樣的重量級獎項。
  • 《寄生蟲》傻白甜富人和刻意化窮人真的是敗筆嗎?
    看到許多朋友對傻白甜的富人刻畫以及聰明機智的窮人刻畫產生了質疑。如果說《寄生蟲》最大的敗筆是什麼,那也許就是因為,人物塑造讓人不信。觀眾不信任這個人物,自然代入感就會變差,很難想人物所想、感人物所感。只能當個冷眼的看客,理性之餘少了足夠的情感體驗。
  • 《寄生蟲》:想向上流的窮人 結果只能變得更下流
    《寄生蟲》勇奪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最佳原創劇本,更是南韓第一部電影被提名及奪得奧斯卡獎項,連同去年勇奪「第72屆康城影展」最高殊榮金棕櫚獎,風頭一時無兩。若然你喜歡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那也一定會喜歡奉俊昊的《寄生蟲》,只是你要有心理準備,這次更扭曲、殘酷。在韓國開映首日已成票房冠軍,打破了《與神同行》、《極限職業》與《驚奇隊長》等紀錄。《寄生蟲》講述金家一家四口住在「半地牢」的房子中,醉漢在窗前小便,是「家常」風景。
  • 窮人與富人之戰:《寄生蟲》與奉俊昊電影
    樸家夫婦,在金家身上,嗅到了「窮人的味道」,那種輕蔑的不屑,就像厭惡垃圾生出的臭味。金家又對雯光夫婦充斥著鄙視,當他們來到地下室,看到雯光老公暗無天日的生活環境時,金家爸爸輕蔑地說:「這種地方也能住人嗎?」《寄生蟲》還用很多細節,表現這種階級之間的差異,我舉兩個最典型的例子。
  • 《寄生蟲》:奧斯卡上大獲全勝,坊間卻褒貶不一
    《寄生蟲》之前在坎城獲最佳影片,已算是奇蹟,不料風光延續,此次以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電影以及最佳原創劇本四個重要獎項,成為了本屆奧斯卡的最大贏家。這也是韓國電影首度在奧斯卡獲獎。有人說韓國的經濟依附美國,若有獨立風骨,電影也該拒絕奧斯卡獎,不然也是長期淪為美國的寄生蟲而已。從電影到政治,我倒覺得過於牽強。電影只是電影,奧斯卡畢竟是有分量的獎項,韓國電影能夠實現零的突破,也是其實力的體現。
  • 寄生蟲:富人穿鞋,窮人光腳,引發深刻思考
    韓國影片《寄生蟲》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寄生蟲》也成為了好萊塢歷史上第一部獲最佳影片大獎的非英語語種的影片,這對於好萊塢以至於世界電影都有劃時代的意義。
  • 為什麼《寄生蟲》奪得最佳影片?還有這樣一個秘密
    《寄生蟲》這部電影,最近又迷住了全球各地的影迷及網民。我想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這部電影獲得了「雙殺」,去年奪得坎城金棕櫚,而最近剛結束的奧斯卡又奪得了最佳影片。在韓國的電影史上,這實在是史無前例啊。在今年的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這部電影獲得了4個獎項,包括最佳影片獎的最高獎項。但是今天小編想要說的是另一個獎項:最佳產品設計,這部電影獲得提名。雖然沒能獲得這一獎項,但是我們不得不佩服在電影出現的那座超級豪華的住宅。可能你會覺得,不就是現實生活中找個真實的豪宅來拍嗎,有什麼好特別的。
  • 電影《寄生蟲》全新精彩解讀,深入了解真正的「寄生蟲」
    就這樣,基宇來到了樸社長(李善均 飾)家中,基宇順利接手家教工作,並且不過幾天就和自己一家四個人用盡手段騙到僱主家四個工作機會。在這一過程中,基宇一家發現女管家竟然也同處底層,並在僱主家陰暗的地下室中和女管家因利益爭搶導致多個角色死傷,最終波及僱主丈夫。
  • 韓國電影《寄生蟲》成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
    當地時間9日,第92屆奧斯卡(92nd Academy Awards)頒獎典禮在洛杉磯舉行,各大獎項塵埃落定。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一舉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4項重要大獎,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
  • 《寄生蟲》:電影情節上的一些漏洞,你看出來了嗎?
    電影主要講述了住在地下室的窮人一家想方設法,甚至不擇手段住在富人一家的故事。電影把這類人比喻成寄生蟲,在舒適的環境裡生活,慢慢地失去了奮鬥的意識,點出了電影的主題。他們一致懷疑是司機的私生活混亂。男主人的推理更進一步,說車上應該會留下耳環或者頭髮一樣的東西。但是為什麼妻子沒有懷疑老公?雖然前面講過妻子單純,但是現在車上發現了這樣的東西,懷疑老公也是正常情理之中。而且他們也沒有懷疑美術老師傑西卡。在正常情況下,豪車子裡面應該會有黑匣子之類的東西,可以看到事情的經過。
  • 《寄生蟲》:電影情節上的一些漏洞,你看出來了嗎?
    但是為什麼妻子沒有懷疑老公?雖然前面講過妻子單純,但是現在車上發現了這樣的東西,懷疑老公也是正常情理之中。而且他們也沒有懷疑美術老師傑西卡。在正常情況下,豪車子裡面應該會有黑匣子之類的東西,可以看到事情的經過。
  • 電影《寄生蟲》裡的窮人與富人
    第一次看《寄生蟲》這部電影時,這部電影還沒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但是在我心裡已經認為它是最佳。從我看過《殺人回憶》以後,我內心裡不自覺地總認為,奉俊昊出品,必屬精品,是那種能夠直擊你內心,直擊你靈魂的作品。
  • 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拷問了富人的道德和窮人的欲望
    更重要的是,電影《寄生蟲》拷問了富人的道德和窮人的欲望,揭示了富人和窮人是怎樣演變成寄生蟲。《寄生蟲》展示了財富是成功的唯一標準,讓道德文明失去了生長的土壤。道德文明的存在是時代文明的前提,沒有了道德的時代是悲哀的,甚至是危險的。如果人人都不講道德,過分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勢必會引起人人效仿,人害人人,人人害人,引發惡性循環,勢必引起社會混亂。這是初始原始社會階段的野蠻的野獸式的時代社會,這樣的時代文明是悲哀的。
  • 重溫電影《寄生蟲》,深度剖析窮人階層固有的劣根性及啟示
    實際上在這之前,電影就早已經斬獲全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等獎項。雖然至今都沒有在中國上映,但是依然引發了網友狂熱的討論,熱度空前,豆瓣上已有74萬多人打出了8.7的高分。對於《寄生蟲》這樣一部主題鮮明,情節設置緊湊且充滿意外與反轉,拍攝手法精準巧妙的好電影,每個觀眾都有自己的不同視角、不同維度的評價與思考。
  • 《寄生蟲》裡的樸社長,真的罪以致死嗎?
    一向戲多的美國總統川普也忍不住蹭蹭熱度,對《寄生蟲》評頭論足,說:「今年的奧斯卡有多糟?得獎的是一部韓國電影。」於是,我好奇心大增,想要去看看這部被吹爆的影片到底厲害在哪。 在看電影之前,我心裡想得是,這可能是一部講述人體寄生蟲的災難片。結果沒想到想錯了。影片講述的是窮人家庭基澤一家寄生在富人家庭樸社長家的故事。
  • 《寄生蟲》:打響窮人的「脫貧攻堅」戰,要打勝仗就得這樣「幹」
    其中一篇關於《寄生蟲》影評的文章,成功地激起了我的興趣。看到作者關於「半地下室裡住著的那一家貧困四口的無奈掙扎」,心裡真是痒痒的,以至於到了不得不看看影片的地步。之所以有如此強烈的觀影欲望,無非還不是因為「窮」。對於一個無論從物質還是從精神方面來說都處於「貧困」狀態的我來說,影片觸到了我的痛點。窮怕了,所以一定要好好看看。於是,一向打著「早睡」旗號的我,再次破例了。
  • 厲害了,《寄生蟲》成為大贏家,包攬92屆奧斯卡四大獎項
    奧斯卡金像獎是美國一項表彰電影業成就的年度獎項,旨在鼓勵優秀電影的創作與發展,囊括了各種電影類型,有20多個不同的獎項,也是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媒體獎項,已成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項北京時間2月10日上午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洛杉磯落下帷幕
  • 《寄生蟲》:是窮人對富人的寄生,還是富人對窮人的寄生
    《寄生蟲》中有著雙重寄生關係:窮人在樸家的寄生;樸氏夫婦對僱傭者的寄生。「寄生」是人際間關係的異化,其深層原因在於:人生意義的剝離;崇高價值的消解;自然人性的遮蔽。對於這種人性的危機和生存困境,應該尋求從「寄生」到「共生」關係的範式轉變:擴充自然之善和重建崇高的價值觀。
  • 韓國電影橫掃奧斯卡 奉俊昊《寄生蟲》社會階級不平等的悲劇
    而在 19 年坎城電影節中,該片還捧回了金棕櫚大獎。除以上獎項外,《寄生蟲》在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中均拿下了「最佳外語片」大獎。為何這部影片能拿下這麼多獎項?《寄生蟲》是一部極具隱喻色彩的都市黑色童話,更多的是對普羅大眾的社會性預言與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