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代》| 這部歷時12年拍攝的電影告訴我們時間去哪兒了?

2021-03-03 鳳凰衛視電影臺

最近由賈樟柯監製,聯合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中國在內的「金磚五國」導演共同執導的電影《時間去哪兒了》宣布定檔10月19日在全國上映。在電影人看來,「時間」似乎是個永恆的話題。而當我們談論起「時間」,我們又在談論什麼呢?

晚間新聞裡,記者正在校門口採訪開學第一天前來上學的小孩。身材矮小的孩子們背著快要比他們自己還大的書包,晃晃悠悠地走在上學的路上。幾個孩子噘著嘴巴,還有些哭著鼻子,場面真是又滑稽又可愛。

客廳沙發上堆滿了我從夏季到冬季的衣服。飯後閒來無事,我便一件一件往行李箱裡塞。再過幾天,我也要回學校了。說來都是學生,可我卻早已忘記上次因為開學而哭鬧是什麼時候的事了。

每當與朋友談論起這些與時間有關的話題,抑或是聽著那些講述時光飛逝,愛人遠走的歌謠時,我總會想起這一幕:即將上大學的梅森整理行囊,與母親談論著新學校的瑣事和那個看起來蠻酷的室友。

母親獨坐在客廳的餐桌前低頭不語,眼淚從她往日驕傲的臉上潸然落下。「我以為會有更多事的。」 她低聲抱怨著,語氣中透露出失落和不甘。而此時的梅森呆站在一旁。他從未見過母親如此悲傷,卻無法理解她的痛苦。

這個片段來自於電影《少年時代》(2014),一個關於「成長」與「時間」的故事。

▲電影《少年時代》

這部由理察·林克萊特執導,曾在當年廣受好評的作品似乎與如今正當紅的高票房電影存在著某種對立關係:沒有緊張跌宕的劇情,沒有華麗磅礴的製作,亦沒有那樣充沛而熱烈的情感表達。在接近三個小時的劇情鋪陳中,或許只有時間的流動是最為深刻而切膚的。

整部影片講述了德州男孩梅森從六歲到十八歲的成長曆程。與同類電影不同的是,導演理察·林克萊特並沒有選擇通過多個演員來詮釋角色在不同時期的成長變化,而是整整花費十二年的時間來記錄這件事。

十二年來,電影幾乎每年都要拍一點。主創人員們在戲裡戲外的改變也影響著故事的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中有人接拍新的電影,有人步入了新的人生階段。

導演和伊桑·霍克(片中父親的扮演者)又各自生了五個孩子,導演的女兒羅蕾萊·林克萊特(片中姐姐薩曼莎的扮演者)成長到叛逆期,甚至向他的父親抱怨不想再拍了……這些「插曲」讓電影的創作過程更像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也將整部電影中時間流逝的感覺體現得更加自然和真切了。

▲薩曼莎Lorelei Linklater 飾(左一),梅森Ellar Coltrane 飾(右一)

為了不打擾主演埃拉·科爾特蘭的學業和生活,影片總是選擇在寒暑假完成拍攝,這也讓劇中梅森的表現更加貼近一個普通的德州男孩,而不是一個職業演員。

埃拉飾演的梅森出生在德州,父母早年離異,搬家和轉學成為他和姐姐薩曼莎的家常便飯。雖然沒有在一個完整的家庭中長大,梅森卻從未缺少父愛。開明風趣的父親更像是一個無話不談的好友,常常在情感和生活上為梅森提供幫助。

青春期的他喝酒、抽菸,談了幾場戀愛,也曾與一堆壞朋友深夜出去「鬼混」。生活中的變故和煩惱並未真正影響他的生活,他依舊那樣長大、成年,度過了他的少年時代。

在這場美式的青春裡,有的更多的是「野蠻生長」的自覺性。家長對孩子沒有太多的約束和管教,而是習慣採取引導的方式教育小孩,學業上的壓力在導演看來似乎也是「不值一提」。

梅森的母親由帕特麗夏·阿奎特飾演。她聰明,幹練,對生活充滿熱情,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大學教師,同時也是一個稱職的母親。

「我以為會有更多事的。」在梅森將要離家去上大學的那天,她終於難掩內心的失落和恐懼。離婚、拿到碩士學位、兒女考上大學,甚至那個僅有一面之緣的管道工也在此時前來,感謝她的知遇之恩。這一切仿佛是安排好的,是裡程碑、是訊號。他們不約而同地湧現,好像一齊宣告著:你的人生已經足夠完美,不會再有更多了。

回憶起她的前半生,也曾經遭遇混亂無序。意外降臨的兒女,不堪重負的經濟壓力,酗酒、有暴力傾向的丈夫……這一切曾讓她頻頻想要逃離,如今想起卻也不比即將面臨的孤獨來得可怕。

如此看來,時間更像是個此消彼長的過程。

十二年的光陰在短短三個小時裡迅速翻著頁,沒有任何字幕或是刻意的專場提示現在所處的年份。所能夠察覺的,只有劇中人物身上的細微變化。

母親將頭髮剪短,留長,又重新剪短,皺紋爬上眼角,身材逐漸發福;伊桑·霍克飾演的父親從一個無拘無束、毫無家庭觀念的搖滾青年逐漸變得成熟、收斂,身材日漸消瘦,兩鬢長起白髮;姐姐薩曼莎從一個活潑任性的女孩長成美麗而又叛逆的姑娘;埃拉飾演的梅森逐漸長高長大,變換著每個年齡段的男孩所喜歡的髮型,也曾經發胖,長青春痘,打耳釘,塗指甲油,最後成為一個想法有些古怪,在藝術上擁有獨特天賦的少年。

時間裡的我們像是一個個精確無誤的齒輪,排著隊轉動著,又像是海浪,像沙漏裡的沙,像是生命中的任何一天,日出日落,循環往復,卻又公平公正,秩序井然。

就像那個背著比自己還大的書包上學的孩子長大將會變成我,而我又將變成他們的父母。太陽照常升起,而我們終將老去,如此循環。

不知不覺間,梅森已行駛在從家裡前往大學的路上。此時的他看起來又比以往成熟了些。車裡的音樂響起,「let me go. I don’t wanna be your hero. I don’t wanna be a big man. Just wanna fight with everyone else……」(《hero》,Family of the Year)

前方的路太長,天很藍,好像真正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電影的結尾,梅森和剛認識的朋友去遠足。日落的餘暉下,眼前的高山和巖石顯得格外壯闊,有一種難以言說的美。那種美包含著靜謐的力量,像是宇宙,像上帝,也像時間。

我們終究還是太渺小了。在這個世界面前。

 

 

文|姜萊

編輯|福爾魔歌

轉載、合作請聯繫

微信:phoenixmovies



相關焦點

  • 電影 | 《少年時代》:這部歷時12年拍攝的電影告訴我們時間去哪兒了?
    母親獨坐在客廳的餐桌前低頭不語,眼淚從她往日驕傲的臉上潸然落下。「我以為會有更多事的。」 她低聲抱怨著,語氣中透露出失落和不甘。而此時的梅森呆站在一旁。他從未見過母親如此悲傷,卻無法理解她的痛苦。這個片段來自於電影《少年時代》(2014),一個關於「成長」與「時間」的故事。
  • 賈樟柯用這部新電影告訴你:時間都去哪兒了
    【文藝星青年按】由中國導演賈樟柯參與導演並擔任監製的「金磚國家」合拍電影——《時間去哪兒了》將於10月19日與大家見面。影片由來自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五個「金磚國家」的五位電影導演,分別以「時間去哪兒了」為主題拍攝了五部電影短片,最終整合而成一部109分鐘的故事片。本片在「2017中國成都·金磚國家電影節」上斬獲了藝術貢獻獎。
  • 今晚我們看電影 理察·林克萊特《少年時代》
    美國著名導演理察·林克萊特在2014年推出了他的最新電影《少年時代》。
  • 《少年時代》:用12年,拍一部100分電影
    以下推薦文章來自《南都周刊》《少年時代》:用12年,拍一部100分電影當《變形金剛4》在全球各地狂轟濫炸,有一部毫不裝腔作勢、踏踏實實拍了12年的「零差評」電影自上周起在北美公映——— 《少年時代》(Boyhood)。
  • 專訪帕特麗夏·阿奎特 談《少年時代》12年心路歷程
    《少年時代》是導演理察·林克萊特與帕特麗夏阿奎特的首次合作時光網特稿 理察·林克萊特的力作《少年時代》成為了今年奧斯卡的寵兒,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創劇本這部影片歷時十二年,一段段關於少年的往事,是不間斷的時間的碎片,這一條條時間的通道,映射出的是每個人與生活、時間之間的抗爭與平衡。時間不僅僅是每個故事發生的載體,它本身也變作影片的主角。影片中的一位位角色也在銀幕上留下了他們十二年的身影。近日,時光網洛杉磯記者專訪《少年時代》中的「母親」的扮演者——帕特麗夏·阿奎特,暢談她陪伴《少年時代》走過的12年心路歷程。
  • 《少年時代》一部耗時12年的電影
    這可能是電影史上最藝術,最大膽的實驗。有多少真人有秘密項目?林克萊特已經做了12年,而且他設法保持他的包袱只是少年時代的眾多驚人事情之一。您可以嚴格按照奧林匹克潛水的標準對理察·林克萊特的新電影「少年時代」進行評分。林克萊特自2001年以來一直在製作「少年時代」,每年夏天都會訪問同一組演員,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增加更多場景。
  • 拍了12年的電影《少年時代》,未換一名演員,只為真實!
    《少年時代》(Boyhood)是理察·林克萊特編劇並導演的一部劇情電影,由艾拉·科爾特蘭、帕特麗夏
  • 電影《少年時代》 時間雕琢人生
    ·  正  ·  文  ·  來  ·  啦  ·最近在看《什麼是電影敘事學》,正在一知半解的時候,有人向我推薦了《少年時代》這部以記錄方式拍攝的電影,非常像當下流行的非虛構文學,          電影《少年時代》,就是從時間維度,記錄了一名美國少年梅森,從6歲到18歲的人生成長曆程。整整12年中,導演理察·林克萊特每年都在主人公的暑假時拍攝一部分,影片最終在2013年拍攝完成。
  • 用時間釀造的電影美酒——《少年時代》
    羅蕾萊一開始對出演老爸的電影很有熱情,但拍到第三四年之後,她感到厭倦,希望她的角色消失。不過最終羅蕾萊還是重新找回了演戲的熱情。2.艾拉·科爾特蘭第一次演梅森的時候只有7歲,演完的時候他是18歲。3.電影拍攝周期為2002年5月到2013年8月,跨度長達4000天,但實際開拍時日只有45天。
  • 評電影《少年時代》:慢工細活值得國內影人學習
    比如美國導演林克萊特,當他想到要用整整12年的時間、用同樣的一批演員,去拍攝一部關於成長的電影時,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他真的願意去實現這個不可思議的想法,那麼,這部電影毫無疑問就會成為一部「真正的」電影。嗯,12年,說短不短,說長不長,這部電影終於拍完了,名字就叫《少年時代》,也就是獲了本屆奧斯卡獎的那部影片。
  • 推薦一部好看的電影《少年時代》
    19日周六晚上CCTV6佳片有約播出了一部電影《少年時代》,這是理察·林克萊特編劇並執導的一部歷時12年拍攝完成的劇情片,講述一個男孩從6歲到18歲的成長曆程,及其父母親及家庭生活等各個方面的變化。獲第72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三項大獎。這部電影跟蹤一個男孩由一年級一直到中學畢業的成長變化過程,是在12年的時間裡拍攝和剪接的。電影3天拍攝一個單元,一年一個單元,觀眾能夠看到孩子真實的成長,而非通過化妝、特技或更換演員。電影從梅森童年時的懵懂到青春期的叛逆,再到成年後的穩重,每個人幾乎都在這位叫做梅森的少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 【電影共賞】《少年時代》用時間釀造電影美酒
    當然也會有人在回答「假如再從來一次,你會怎麼做?」的問題時,回答:「我不後悔當初的選擇,如果可以,我還是會選擇這樣活。」人類對時間的態度是複雜的,矛盾的。時間讓一切都過去,可是一切又都會被記住。時間帶走了苦痛,也磨滅了美好,時間也給了你體驗,給了你記憶,時間改變了你我,從而站在你面前的是一個有了時間經歷的個體,是一個有歷史的人,時間造就了一個人的獨一無二。
  • 拍攝場地大雪不斷,歷時5年完成,《雪暴》這部電影真的「冷」
    一部電影的完成需要很多人一起努力,有些電影可能拍攝起來非常簡單,或者說拍攝完成的時間很快,因為這些作品的選擇的地點和所處的環境是比較舒適的。但是有些電影可能就比較難完成,甚至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一部作品,畢竟電影的拍攝的地點是需要和劇本的故事背景要一致,無論是環境或者說角色定位,都要和劇本很接近,這也導致了一些作品拍攝起來非常艱難,即將上演的電影《雪暴》就屬於拍攝非常艱難的一部作品,因為拍攝的場地大雪不斷,而且因為拍攝的地方位於極北的位置,那裡的溫度也是常年零下幾十度的存在,《雪暴》這部電影也因為歷時5年才完成。
  • 少年》定檔:拍攝歷時兩年,剪輯耗時近三年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1月24日電 記者近日獲悉,電影《棒!少年》將於12月11日在全國院線上映。電影《棒!少年》海報。片方供圖影片拍攝歷時兩年,剪輯耗時近三年。電影展示了一卷生命力蓬勃的少年群像: 一群背負沉重生活包袱的困境少年,被選進一個特殊的愛心棒球基地,接受前奧運國手孫嶺峰、70歲傳奇教練「師爺」張錦新的魔鬼訓練。棒球帶給他們久違的熱血和夢想,少年們也希望棒球能改變他們的命運。等待他們的,是重重困難。
  • 少年時代Boyhood:拍攝長達12年的電影,鏡頭都留住了什麼
    一部電影,一段人生。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寧寧說影視啊,定期給大家分享一些我個人的原創文章。《少年時代Boyhood》的拍攝時間很長,長到你無法想像。通常情況下,電影的角色不同年齡時期是有不同演員去扮演,而這部電影中的主演,從6歲演到了18歲。
  • 幕後 這部拍了12年的電影,是如何進行後期製作的?
    《為奴十二年》(12 Years Slave)片名過於相似,導演理察·林克萊特在電影殺青後才改成《少年時代》(Boyhood)。《少年時代》上周末,新片場給大家推介了由BBC評選的《21世紀以來最好看的100部電影佳作》,由導演理察·林克萊特拍攝的《少年時代》成功躋身前五名。這部橫跨12年拍攝期的電影,後期團隊又是如何製作的呢?
  • 下面我們來講一部電影,名叫少年時代,可以說是逆天大作了
    下面我們來講一部電影,名叫少年時代,可以說是逆天大作了,她是歷時20年口碑逆天,口碑逆天劇情片,但不是紀錄片。由美國獨立電影領軍人之一出版的。出版的少年時代。他湊齊了一家的一家人的文化用了20年的時間,但這不能說是一部流水的劇情片紀錄片,兒時應該是一個有故事有情節的。
  • 聊電影《少年時代》
    《少年時代》由當今美國影壇最成功的獨立影人理察·林克萊特執導。影片於2002年開始拍攝,並於2014年7月18日在美國上映。歷時12年的拍攝,這部影片一上映就收穫了諸多好評,並於2015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少年時代》講述的是:一個叫梅森的小男孩,他從6歲到18歲這段家庭生活變化以及他的成長經歷。
  • 電影時間都去哪兒了歌曲張信哲《時間都去哪兒了》同名宣傳曲歌詞
    《時間去哪兒了》是由五位來自金磚國家的導演合作完成的影片,那麼電影《時間都去哪兒了》主題曲、插曲、片尾曲分別叫什麼名字?誰唱的?歡迎試聽。  《時間都去哪兒了》電影介紹  2017年4月19日,「2017中國成都·金磚國家電影節」 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電影節將於今年6月23日至27日在成都舉行,屆時有來自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五個金磚國家的30部影片參賽參展,同時舉辦開閉幕式、電影論壇、電影展映及國家日等相關活動,中國著名導演謝飛受邀擔任本屆評委會主席。
  • 電影《少年時代》
    呱呱墜地的嬰孩經歷時間的洗禮成就了今天的青年,中年,亦或者是老年。不管是影視還是文學作品,人們都幻想在時間裡旅行,穿梭時空以改變自己或是世界的命運。坐上導演理察·林克萊特的時光機,來一次時間旅行,與電影《少年時代》裡的少年梅森一起再一次體驗從六歲到十八歲的成長曆程。關於電影內容的介紹,一句話就能說完,影片講述了少年梅森從六歲到十八歲的十二年所發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