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說「富貴無三代」,馬三立的一個決定卻意外讓孫子告別相聲舞臺
馬氏相聲源遠流長,因其口風樸實親民、善於塑造市井小人物而贏得幾代觀眾追捧。將近140年的家族相聲傳承,凝練出表演外松內緊、綿裡藏針;包袱兒相空兩打、回味無窮的特點。馬三立,相聲界泰山北鬥級的人物,同樣也是馬氏相聲承前啟後的「關鍵先生」。
-
馬三立孫子登臺說相聲!遇冷場仍晉級引質疑
-
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華先生去世,曾與孫子常遠參加《歡樂喜劇人》
回顧生平,自幼跟父學藝,弱冠之年師從相聲泰鬥馬三立大師,一生創作作品一百七十餘段,為大眾帶來了無數歡聲笑語。在相聲這個行業裡講究師承流派,對輩分比較看重,算下來郭德綱還得叫常寶華一聲師爺。常寶華出生於相聲世家,父親常連安是老一輩相聲演員。他自幼跟隨父親學藝,曾在北京一個相聲大會當學徒。後入朝為志願軍慰問演出,歸來後參軍進入文工團,21歲時拜相聲大家馬三立為師。
-
還原姜寶林拜師現場,馬三立講話變單口相聲,帶出不少江湖恩怨
從參加儀式的人員來看,這次姜寶林的收徒儀式顯然很隆重,不是一般的隆重,畢竟有很多翅子, 還有相當於曲藝行領頭人的駱玉和相聲行泰鬥的馬三立。說實話,這儀式如果僅僅是為了姜寶林收徒,顯然有些「小題大做」。然後馬三立還提到姜寶林年輕時也想拜馬三立為師,但當時馬三立正倒黴呢,所以不能收。
-
馬三立徒弟、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尹笑聲去世
▲2016年1月3日 天津茶館上演相聲表演相聲大師馬三立的高足尹笑聲從藝70周年演出。(圖源:視覺中國) 津門相聲名家尹笑聲於12月8日凌晨4點30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1歲。天津著名相聲演員、天津眾友相聲藝術團團長尹笑聲,1938年出生,父親尹壽山(藝名「尹傻子」、原名尹福增)是他的啟蒙老師。
-
黃宏是馬季徒弟 他父親是馬季師爺馬三立徒弟 還有比這更擰巴的事
對於相聲演員來說,拜師有多重要,以前相當於上崗證,沒拜師的「海青」不能登臺表演,後來不再跟這掛鈎,但沒有師承的想要出人頭地實在是難上加難,以至於很多人拜師不是為了學藝,而是想攀高枝,找靠山。當然,光拜師還不行,還得拜乾爹。師父只能有一個,乾爹愛拜多少拜多少,上不封頂。
-
【笑匠評選】陳佩斯對陣馬三立,贏家與周星馳爭冠
在激烈的角逐之下,參加評選的明星已經從當初的32位明星,到如今只剩下兩位明星。在昨天的「勝者組決賽」中,很多易友都十分糾結,不知道該如何進行選擇,是投周星馳,還是投陳佩斯?我們先回顧一下昨天的精彩賽況,看看更多的易友到底將手中的票投給了誰?是喜劇片之王周星馳,還是小品之王陳佩斯?
-
馬三立的相聲聽上去絮絮叨叨,其實每一句臺詞,都是他有意設計
馬三立晚年的時候被稱為相聲泰鬥,一方面是他的輩分高,年歲大,另外更主要的,還是他一生表演過那麼多經典的相聲作品,不管是作品本身還是言傳身教,都令人折服,讓人感受到相聲藝術的魅力,和馬老的個人魅力。在一次接受電視採訪過程中,晚年的馬三立對當時的相聲表演提出過一些看法,也可以說是批評。他認為說相聲不是出洋相,不是出怪聲,不是靠感官刺激來逗樂觀眾。儘管馬三立並沒有指明是哪些演員在這樣做,但從中也能看出馬老對當年風行起來的一些表演方式,是有自己的意見的。
-
馬氏相聲再折一員大將,他是趙靄如「過繼」給馬三立的高徒!
繼去年馬三立大師親傳弟子常寶華、尹笑聲相繼病故後,時隔不到一年時間,馬氏相聲傳人再損一員大將。
-
他是侯寶林大孫子 本名不叫侯軍 爺爺陳舊觀念讓他誤入「歧途」
最叫人匪夷所思的不是侯軍的名字,而是侯耀文已經去世十多年,可公司的監事依然還是他。1989年,侯軍從職高畢業,參加工作。由此推算,侯軍應該生於1971年前後。馬志明是馬三立的長子,但馬三立的大孫子不是馬志明的兒子馬六甲,而是馬小川。馬小川是馬三立小兒子馬志良的兒子。說回到上面這張全家福。
-
當年電視劇《馬三立》拍攝為何一波三折?相聲圈有人使壞
第二件就是相聲圈裡確實有人使壞,故意在挑撥汪洋和馬三立之間的關係。可能有人覺得不可思議,這樣的挑撥有什麼意義?嗨,羨慕嫉妒恨唄,汪洋年紀輕輕就在北京走紅了,這肯定礙了不少同行的眼。再說了,汪洋的師父於世猷也沒有什麼地位和勢力,甚至連師承都沒有,連帶著汪洋也跟著吃癟。還有,汪洋最大的靠山侯寶林也在之前去世了,他這個時候在天津相聲圈就屬於「弱勢群體」。
-
馬小川:不說相聲做話劇,「這個孫子當的不易」
說過相聲、出過書、當過主持人、組織過相聲社,馬小川在經歷了一片喧囂後,反而讓自己的內心沉靜下來。馬小川,相聲大師馬三立的親孫子,這個標籤給他帶來便利的同時,隨之而來的壓力到底有多大,用他的話說,「我這個孫子當的可不易」。
-
馬三立不參加春晚錄製,和姜昆的主持沒關係,郭德綱與之原因類似
能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可以算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但在相聲界有這樣一個演員,參與一次春晚之後,無論導演組怎樣邀請,再也不登央視春晚的舞臺,他就是相聲泰鬥馬三立
-
一生逗人笑的相聲泰鬥哭了?馬三立那些不為人知的辛酸往事
其實提起相聲的代名詞非馬三立莫屬。馬季先生曾說:相聲就是馬三立,馬三立就是相聲。馬氏相聲在中國相聲界中的地位可謂是舉足輕重。他為後輩留下的不止是精彩絕倫的表演,更是一輩子學不完的精髓。馬三立所出生的家庭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曲藝世家。他的祖父馬誠方是著名評書人,父親馬德是「相聲八德」之一,母親是京韻大鼓演員。從小耳濡目染的馬三立,也對說學逗唱有些許了解。然而在舊中國,相聲、評書藝人的地位都非常低下,名聲甚至不如「戲子」強。
-
郭德綱張雲雷動不動就提太平歌詞,那麼相聲泰鬥馬三立會唱這個嗎
馬三立是壽字輩的相聲老演員,經歷過長時間在舊社會撂地演出的歲月,而那時候的相聲演員一般來說都是會演唱太平歌詞的。馬三立留下的太平歌詞錄音並不多,比較容易看到的版本,就是2001年馬三立告別演出時,專門唱了一段太平歌詞。
-
都說他給馬三立捧哏是站著聽相聲,當年的楊少華真就那麼不堪嗎?
當時,年近古稀的楊少華站在臺上說的第一句話是:「馬三立先生,我拿他當我親爸爸一樣。」可能有些人聽完會發出揶揄的笑聲,但更多熟悉楊少華的都會因為這句肺腑之言而為之動容。在楊少華年過半百還默默無聞時,是馬三爺提攜晚輩讓他為自己捧哏。 關於二十多年前的那次合作至今還時常被人提起,每每提到此事,都會給楊少華貼上「站著聽相聲」的標籤。不過卻很少有人認真思考過,當時楊少華的表演技藝果真那麼不堪嗎?
-
相聲泰鬥馬三立為何一輩子不給兒子馬志明捧哏?
這樣的事情在娛樂圈不是很常見,甚至可以說是罕見的事情,相聲泰鬥馬三立為何一輩子不給兒子馬志明捧哏?原因有下面幾個:一、馬三立作為老藝術家,不會為兒子炒作:馬三立是一個著名的藝術家,同時也是受到大家喜歡的相聲演員。還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最近大家都不會忘記。
-
馬三立兒徒、84歲相聲前輩去世,相聲界集體噤聲!只有他發悼文
任笑海,1935年生人,1948年拜師相聲泰鬥馬三立,是馬三立先生的入室弟子,也就是郭德綱常說的兒徒。「入室弟子」有別於普通徒弟, 屬於嫡系,是師父關係較為親密且親傳的徒弟。任笑海和馬三立就是這種關係,他是非常著名的「馬氏相聲」家族中的一員,也是根植民間的相聲藝人。任笑海善捧能逗,口風犀利,曾在隆福寺明地、啟明茶社、北京曲藝三團相聲大會、北京新藝曲藝團等社團演出。
-
馬三立不會唱,侯寶林不會說?我們到底有多少相聲欣賞誤區?
1、馬三立不會「唱」,侯寶林不會「說」馬三立會唱麼?那得看唱的標準是什麼了。例如有的觀眾看到馬三立晚年學唱鄧麗君的歌曲《你怎麼說》,以及其節目《改行》中模仿李多奎唱《四郎探母》,從這一點來看,馬三立當然是會唱的。
-
盤點中國十大相聲大師,不認識他們不能算真正的相聲愛好者
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藝志願服務者協會主席,著名相聲演員。1976年進入中國廣播藝術團擔任相聲演員。1983年擔任首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主持人。1987年在央視春晚上表演相聲《虎口遐想》。1992年獲第二屆中國金唱片獎戲曲曲藝類獎。2003年被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2012年11月29日,當選為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