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度過這個特殊的春節後,全國上下都興起線上辦公、教育的熱潮,相信許多還在讀書的人,從沒有像此刻這樣,如此想念自己的老師。
那麼,你的老師是什麼樣子的呢?
是這樣面冷心熱的?
還是這樣溫柔可親的?
或者是這樣嚴肅又不失有趣的?
但是相信大多數人都沒有遇到過這樣一位老師吧——
在餐廳吃飯時,她會突然開始面部抽搐,不停地發出類似打嗝的奇怪聲音。
隔壁桌的客人都會忍不住對她投去異樣的目光,這樣的目光,她從小到大收到過太多太多。
這位老師就是電影《嗝嗝老師》的主人公。
她常常像這樣毫無徵兆地突然開始抽搐、開始「打嗝」,可是她並不是什麼「異類」,她只不過得了一種叫妥瑞氏症的精神疾病,這種病會讓人控制不住地身體抽搐、面部扭曲、發出「怪」聲、甚至說髒話。
小時候,她總在課堂上發出奇怪的聲音,引得全班哄堂大笑,老師也只能把她趕出教室。
爸爸帶她出去買好吃的,她沒法兒像弟弟那樣順暢地說出自己想要什麼,爸爸只能面露尷尬地幫她點餐。
她也曾經因為自己的「異常」而崩潰,躲在廁所把衛生紙塞滿嘴巴,卻還是堵不住奇怪的聲音。
把她從絕望的深淵裡拉出來的人是她中學的校長,是這位校長讓她站在全校師生面前,大大方方地講出自己為什麼會「打嗝」,也是這位校長許諾她,會讓她在這所學校被平等相待。
一個好老師會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因為這位校長的影響,她長大後立志成為一名老師,找了5年的工作,無數次碰壁,無數次向面試官解釋這種叫「妥瑞氏症」的病,終於有一所學校願意接納她,正是她的母校。
這次,她的學生是所謂的「F班」學生——整所學校裡成績最差的那一群。這群孩子逃課、打架、抽菸、賭博,大肆嘲笑和捉弄嗝嗝老師,還打賭這次他們又需要幾天來「趕走」新老師。
因為體驗過被人理解的滋味,嗝嗝老師的人生迎來了轉機。這一次,她也希望能用自己的「理解」改變這群孩子,因為她始終相信: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其實,和嗝嗝老師一樣,這群孩子也是被當作「異類」的存在——他們都來自貧民窟,也曾努力融入新環境,但是同學的排斥和老師的冷漠,讓他們逐漸走向「叛逆」的極端。
雖然他們在學校是「無惡不作」的搗蛋鬼,可是回到那個貧民窟,他們只是一群早早就擔起生活重負的孩子。
學校裡的所有人都在指責他們「怎麼能這樣」,卻從來沒有人關心過他們「為什麼會這樣」。
幸好,嗝嗝老師出現了,她讓孩子們把自己內心的恐懼寫在紙飛機上,然後放飛這些恐懼,讓自己活成一個「普通人」。
其實,他們並不比A班的學生笨,只是之前從來沒有人願意相信他們,沒有人願意和他們站在一邊。
學期結束,F班終於在全校的注視中走上講臺,這一次,他們不是被通報批評,也不是被停學處分,而是迎接著所有人的掌聲和讚許,被授予榮譽勳章。
很多年後,嗝嗝老師在學生們的簇擁下退休,當年F班的孩子們也來了,他們早已走出了那個貧民窟,和所有「普通人」一樣,在風華正茂的年紀投身於社會的各行各業。
「理解」的力量是可以傳承的。
如果不是校長,嗝嗝老師可能永遠是那個躲在教室角落畏畏縮縮的小女孩。
如果不是嗝嗝老師,F班的這群孩子可能在長大之後依然重複著父輩困窘的生活。
嗝嗝老師和F班的孩子們都是幸運的。可是,世界上還有太多人因為被視為「異類」而真的變成了「異類」。
就像《Hello,樹先生》裡王寶強飾演的那個處在社會底層的男人,他其實只是個善良敏感又有點神經質的小人物,但所有人都把他當傻子玩弄,肆意踐踏他的自尊。最後,他也分不清虛幻和現實,在一片惡意的嘲笑聲中真的變成了一個瘋子。
這些被視為「異類」的人其實就像是站在懸崖邊上,推一把也許就釀成悲劇,但是拉一把也許就能改變TA的一生。
《奇蹟男孩》裡那個有面部缺陷的孩子,就很幸運地收穫了太多善意:
校長和老師耐心地幫他融入學校環境,鼓勵他找到自信;家人一直在為他保駕護航,給他帶上酷酷的太空帽,讓他時刻感受到自己是被愛著的。
正是帶著這些愛,他才有勇氣去創造奇蹟。
《地球上的星星》裡的小男孩因為成績不好總是被父母責備,他們並不了解兒子患上的這種叫「閱讀障礙症」的病,只是怪他不努力。
直到阿米爾·汗飾演的美術老師的出現,他的生活才出現了轉機,他身上的閃光點終於被看到了,在美術老師的引導下,他不再是那個聽不懂課的「差生」,而是用畫筆描繪出自己的光芒。
世界那麼複雜,如果感同身受太難,那麼至少不要去隨意評判一個人,不要因為一個人不分場合地打了一個嗝就去嘲笑TA。
本周六佳片有約,電影頻道將播出印度電影《嗝嗝老師》,願你在不被理解時也能遇到一個「嗝嗝老師」,也願你也能像嗝嗝老師這樣對待他人,你眼中的世界會因此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