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在夏天大火的電視劇《士兵突擊》裡面有一句話,火遍了我們腳下這片疆域的大江南北讓無數人耳熟能詳;那就是不拋棄不放棄。不拋棄不放棄,在電視劇《士兵突擊》裡這是鋼七連的精神,是班長史今對許三多父親的承若,當然這句話也是被我們常常應用於生活信念與追求的堅持,因為看電影有感所以今天荷華就給大家帶來一部同樣是有關於不拋棄不放棄自我,並且還能拯救他人的另類印度電影《嗝嗝老師》。
《嗝嗝老師》是一部校園勵誌喜劇電影,改編自美國布拉德·科恩的自傳體小說《叫我第一名》於2008年被改編成電影。在觀眾中引起巨大反響,起初圖雷特綜合症的故事背景設定並不被投資方認可,但導演西達爾特·馬拉霍特拉卻堅持;後來證明他是對的《嗝嗝老師》的上映,在全世界引發關注。電影講述的是身患圖雷特綜合症(俗稱抽動穢語綜合症)的姑娘奈娜,在歷經千幸萬苦找到教師工作後,一路披荊斬棘,帶領全校墊底的9F班學生逆襲讓同校其他師生改變看法並主動接受他們與他們相處的故事;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主角奈娜她是如何做到不拋棄不放棄自己,並實現拯救他人的壯舉,實現夢想!
五年才成功的背後,是一次次行動的驅使才引起的質變。
在電影《嗝嗝老師》中主角奈娜說她天生就是為了當老師存在的,所以她嘗試了很多次去學校找機會想著成為一名老師;但是短時間內的她是失敗了的,因為很多學校的招聘老師和她的父親一樣,都認為她不可能會成為一名很好的老師,畢竟她有病,她的病症會影響課堂中學生的注意力,不能夠很好的教育學生。
是的奈娜有病,有一種圖雷特綜合症(俗稱抽動穢語綜合症)的病,並且不能自主控制,有時候會發出像狗一樣的叫聲。
但是他們都錯了,柰娜不僅僅找得了一份當老師的工作且做到的非常好,讓在那所學校所有老師和同學都看不起的學生群體,不僅僅最後讓他們獲得到了尊敬和認同,還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當然在這背後是她五年如一日的自我堅持和不放棄,從電影《嗝嗝老師》中我們可以看到她雖然經常面試做老師失敗,但是她卻屢敗屢戰,直到成功。那麼為什麼她能夠成功?但在她成功地做到了成為老師,但在她成為優秀的老師之前,卻沒有人認同她,相信她?
荷華認為是錯誤的經驗和錯誤信念導致這樣的結果出現!我們都知道經驗和信念是成功的必然要素之一,但為什麼錯誤的經驗和信念會導致失敗?那些老師們都以自己的經驗來判斷還沒有發生的事實,換句話說這些也都是通過自己觀點想像和認知束縛的信念決定,但他們的確錯了,所以錯誤的經驗和信念會局限我們的思維和對外更廣遠的認知,致使我們陷入能力陷阱,將錯誤一直繼續下去。
就像在《閾限思維》作者舉的例子;他想成為一個老師,他去請教一個學校的老師,老師給他說了很多的經驗相關的東西;然後他又去請教了一個博士,博士說了很多證書;但實際上作者還是找到了一個老師相關的工作;沒有經驗和證書;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因為我們的信念是由有我們的經驗和認知(注意力,理論)等因素造成的判斷來指引,但實際上因為經驗和和認知具有盲點,所以導致我們可能作出錯誤的判斷,當然解決這個問題也簡單,那就是去做,去嘗試,去行動!
行動雖然不一定能帶來幸福,但沒有行動就沒有幸福,所以從電影《嗝嗝老師》看來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如果想要成功,本著成功的方向奔跑的時候,一定要相信自己,然後去行動,就像電影裡面的主角奈娜,即便失敗了五年,但依舊有機會就去找老師相關的工作,沒有放棄自己的堅持,相信自己的價值,去嘗試;就像她說的那樣,自己是天生做老師的;即便她的父親大人一直以愛的名義在阻礙她,也不能讓她放棄!
相信自己,遠離恐懼,才能解放自己的價值!
關於如何教育學生體現一個老師重要性的電影有很多,像《放牛班的春天》《老師好》還有《嗝嗝老師》的同類主題《叫我第一名》,你會通過這些電影發現除了這些老師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意外,從學生的角度來說,能夠成功的原因都是他們改變了固定的思維和自我認知,在老師的幫助下從新建立了生活的信心,遠離了恐懼。
在放牛班的春天裡面那個可愛的老師用的是教授音樂的方法,在嗝嗝老師裡面除了守護他們,還有通過實驗的方式告訴他們做人成功的道理。
不放棄自己。
如上文內容在電影《嗝嗝老師》裡的奈娜能夠成功成為一名老師,除了努力和行動以外,也有一方面的原因是不放棄自己,沒有自暴自棄吧。
自暴自棄是一件恐怖的事情,畢竟有句話說,你永遠都叫不醒裝睡的人。
嗝嗝老師是如何叫醒那些裝睡的人?
是通過實際行動,挖掘他們班那些自暴自棄的學生優點,並且建立他們呢的信心,讓他們相信自己;另外還會包容和守護他們。
在電影裡面奈娜幫助每個學生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特長,告訴他們天賦的正確用法。
在他們犯了錯誤的時候,學會以正確的方法引導他們,而非直接像其他老師那樣的打罵或者冷嘲熱諷。
並且和他們打作一團,最終獲得了學生們信任和敞開心懷的支持。
證實了自己是一名好老師的信念。
相信自己有多麼重要?它能驅使我們同恐懼和其他阻礙戰鬥,能讓我們堅定必勝的信念,能讓我們堅定不移地前進;但是如果不相信自己,面對需要改變和戰勝的問題內心產生了恐懼,那麼就永遠別像釋放自己的價值;就像電影裡面那個數字運用很好的學生;自己束縛了自己的思想,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但是只要相信自己,只要努力,距離成功依舊不是太遠。
她每天面帶笑容,樂觀的人總會有好運。
印度國寶級電影人阿米爾·汗讚揚這部電影說:「這真的是一個非常美、非常棒的故事,拉妮和所有的孩子們展現了相當精湛的演技,電影特別的暖心,也非常振奮人心,是一部製作非常精良的電影,希望大家都能去觀看,並樂在其中」。
事實上這部電影的構造並不少那麼新奇,最起碼在我看來是這樣的;但之所以備受歡迎的原因是因為電影的故事,其表現在老師拯救學生的同時還順帶著老師的自我拯救,在本身的探討的故事情節和反思裡面進行了拓展,從而延伸了電影的內涵意義,不僅僅只是探討教育問題,女性個人成長,還有更多的是普及了,如果深處深淵我們的到底該如何自救的方法與信念,更貼近生活與現實,更加大了觀影人身同感受的程度。
在荷華看來,電影的成功是因為上文說道的反思和折射的道理意義,但是在嗝嗝老師奈娜面前,她的成功除了行動,信念;我認為還有樂觀心態,這也是《嗝嗝老師》電影裡面暖心和振奮人的地方之一。
通過電影我們發現即便許久沒有找到老師的工作,即便屢次面試,屢次失敗,但在奈娜老師的臉色始終都是掛著樂觀的笑容;即便在受到了自己教授的學生嘲笑,她依舊都能面不改色地面對,可見奈娜老師的心靈有多麼的強大和樂觀。
我想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作為一個樂觀主義,她才能能擁有一個正價值取向,而又是正價值取向驅使她堅持和努力,不放棄吧。
最後,關於《嗝嗝老師》電影的主演是印度影后拉妮瑪克赫吉,據說這部電影一共籌備拍攝了六年當然電影的主題旋律是抨擊印度教育資源不平衡,以及對於老師教育方法行為的反思,但在荷華這篇文章中是通過老師奈娜的角度來分析正面精神的作用與啟發,比如信念的正確性,比如自我樂觀的正確性,以及行動的正確性都是本文的探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