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嗝嗝老師》:每個成功孩子的背後,都有老師教育的縮影!

2021-01-07 曼巴小影

《我的嗝嗝老師》是一部關於教育的影片,同時這是一部印度電影,從這部影片背後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思考,教育是我們共同的話題,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每個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義務,如何進行教育是一門學問,而老師的教育方法是各種各樣的,不可能適合所有人,但是每個成功孩子的背後必定有一個優秀的老師,在孩子的身上體現的是教育的縮影,嗝嗝老師說過一句話沒有壞學生,只有壞老師,這樣的一句話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這部影片用比較幽默的方式給我們展示了關於教育的問題,笑中帶著深意。

《我的嗝嗝老師》主要講的是關於教育的一個故事,同時這部影片講的也是一個勵志的故事,看到影片名字的時候就知道跟打嗝有關係,嗝嗝老師因為得了一種怪病經常發出打嗝的怪聲,因為這個原因讓她受到了不少人的嘲笑,尤其是在她念書的那個年紀,很多學校都拒絕了她,當一所學校向她打開大門的時候,她的內心是激動的,同時在這所學校中讓她感受到了從來沒有過的公平待遇,正是這個時候嗝嗝老師內心就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當一名好教師,她所帶的班級是比較特殊的,這個班級上因為學校與政府間的合作關係,不得已收錄了14名貧困生,在這所學校中這些貧困生並沒有受到大家的公平對待,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排擠和歧視他們,並且把他們編排到了一個特殊的班級,他們漸漸變得自暴自棄,氣走了好幾個老師,而嗝嗝老師正好管理這個班級,發生了一系列關於教育的事情。

這部影片中的故事看起來是那麼的真實,就好像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著不一樣的校園生活,在這些時光中我們每個人都是開心快樂和充實的,當一個孩子到了一定年紀,就必須去學校接受教育,往往與他們相伴時間最長的就是老師和同學,影片中的孩子是調皮搗蛋的,他們本質是善良的,因為學校的各種不公平對待讓他們變得自暴自棄,對於這些別人眼中所謂的壞孩子來說,他們只是想得到大家的關注,他們渴望的是公平對待,他們希望自己能夠不受排擠,看到他們在課堂上的搗亂,給老師設下種種陷阱,以及和同學們打架等等,就會想到了我們校園中的那些壞孩子們,他們在校園中的行為跟影片中一樣,但是一開始的他們並不是這個樣子,在入學的時候他們也是聽話的,因為成績的排名,因為分數很差老師的不公平對待,同學的嘲笑,讓他們變得自暴自棄,這與教育是有關係的。

影片中的嗝嗝老師是成功的,她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教師,她其實不僅僅是一名老師,更是這些孩子人生中的導師,面對這個獨特的班級,嗝嗝老師並沒有像以往老師那樣對待她們,在嗝嗝老師眼中他們雖然出身貧困,但是他們都是單純善良的,他們更沒有大家眼中所謂的缺陷,比如智商低學不好等等,她要做的事情不是如何教訓不聽話的學生,而是如何去發掘他們自身的價值,並且儘可能的去提高他們的自信,讓他們不那麼自卑,首先就是讓他們相信自己,只有他們相信自己,別人才可能去了解他們的自信,嗝嗝老師說過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沒有壞學生只有壞老師,這句話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並不是完全對的,老師確實很重要,影片中的嗝嗝老師就是他們的人生導師,因為她教育方式的改變,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們更多的可能,壞學生還是有的,但是他們最初的本質都是善良的。

這部影片反映了關於教育的現實問題,嗝嗝老師的教育是平等的,因為她也是特殊的,特殊的老師有特殊的教育方式,她比其他普通老師來說,更能夠理解孩子們的心情吧,嗝嗝老師因為打嗝而受到了大家不公平的對待,特別是很多學校不接受她,她能夠明白那些貧困生的心情,她也能夠理解他們內心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所以這就體現了因材施教,這些孩子是特殊的,如果我們不從根源發現他們的問題,那麼他們是不會有改變的,除了解決最根源的問題之外,她的教學方式也是別具一格的,能夠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最主要的是嗝嗝老師一直站在這樣孩子一面,她永遠在為這些孩子爭取權利,並且每次都會給孩子們講出一定的人生哲理,其實我們的教育中也需要這樣的老師,能夠了解學生內心深處的需求,這樣的教育方式是獨特的同時也是適宜的。

影片中有一個最大的亮點那就是家訪,其實家訪這個環節是很多教育活動中都會有的,嗝嗝老師知道孩子們家境不好,都生活在貧民窟裡,但是當她第一次來到貧民窟的時候她還是被其中的景象震撼了,在貧民窟中的生活孩子們是沒有童年的,他們大多數都在為生計奔波,他們都會幫助自己的父母,他們的生活是無比艱辛的,就連平常喝的水都需要排隊等待,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連生活都不能夠自保了,又何況是談及教育問題呢?這次的家訪給嗝嗝老師帶來了深刻的印象,這也讓他明白孩子們為什麼會受歧視,會不自信會自卑的真正原因,然後嗝嗝老師讓他們把自己的恐懼寫下來,只有解決他們內心最恐懼的地方,他們才會真正打開心扉,家訪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能夠找到最根本的源頭,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學校也是有家園共育這項活動,但是很多都只是形式上的,真正起到作用的其實不多,尤其是在農村地區。

影片中還揭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貧富差距的問題,這是不可避免的問題,一個學校中既然接受了貧富不同的學生就應該做到教育公平,像這個影片中出現了一個9F班級,這個班裡大多數同學都是貧困的,如果教育是公平的,就不該出現這樣一個班級,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一些現象,但是仔細想想我們教育也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公平,能夠在一個學校接受同等教育已經實屬不易了,教育問題是一大難關,也是我們正在慢慢改進的問題,我相信隨著教育的發展這些問題會慢慢解決的,越多越多的孩子會接受平等的教育,嗝嗝老師說的那句話很對,學生都是善良的,學生都是可以塑造的,每個學生有自己的特色,我們應該讓學生發展自己的特色,而不是用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抑制住他們,教師這個行業是十分神聖的,作為教師應該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因材施教很重要。

這部影片給我們展示了嗝嗝老師的教育問題,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優秀的教師,她對於孩子的作用不僅僅是體現在教育上的,更多的是人生指導上的,如果沒有嗝嗝老師讓他們打開心扉,那麼他們還是會自卑還是會留下陰影,連他們都瞧不起自己,都認為別人是富人家的孩子,他們怎麼能夠自信的走下去,未來的路還很長,這些道理需要讓他們明白,每個成功孩子的背後都會有一個優秀的教師,讓我們為這樣的教師喝彩,同時這部影片是值得大家觀看的。

相關焦點

  •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教育是讓每個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校長給了她學習的支撐,學成後,她亦想要用自己的成長力量去影響更多的孩子,傳道受業,教書育人。  後來她終於被成功錄用,一個貧民窟班、學渣班,實在是找不到一位老師願意來教。她卻把它們當成了寶貝。這是她夢開始的地方,也是困難開始的地方。
  • 《嗝嗝老師》: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黑影
    《嗝嗝老師》是今年開展心理電影觀賞沙龍時,我與來自市內的30多名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共同觀看的。坐在暗淡的空間裡,一起感受光影的魅力,似乎更能引發情感的共鳴。《嗝嗝老師》講述了身患妥瑞氏症的女孩奈娜.馬圖爾,在家人的愛護與鼓勵之下,戰勝周圍人的嘲笑,不僅在學業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而且以堅韌的耐心贏得母校的聘請,成為被全校邊緣化的9F班班主任。她用愛與智慧感化、教育著這群生活在貧民窟,頑劣不堪的孩子,創造了教育的奇蹟。
  • 這樣的教育工作者《嗝嗝老師》
    《嗝嗝老師》是印度電一篇對反思教育體制的一部電影。電影的劇情說起來大家可能在國產電影中見過。其講的就是一位老師通過自己的努力帶領全校墊底的班逆風翻盤的故事。總額言之,儘管這位老師很優秀(獲得雙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但在大多數人看來,她根本就不適合當老師。然而凡事都不是絕對的,終於有一家學校決定錄用她了。多次被拒絕的她真的非常開心,但隨後得知他需要教授的是全年級最差的一個班時,這個班的學生都來自貧民窟,不愛學習、喜歡惡作劇、叛逆、喜歡打架,是被學校放棄的一幫學生。
  • 《嗝嗝老師》:教育的作用,是喚起孩子的良善之心
    當這些學生遇到一個語言有障礙的老師,會發生什麼樣的碰撞?可能在很多人看來,這就是一場災難,但嗝嗝老師卻把這場災難,變成了一場讓人感動的人性轉化。反思教育類型的電影,印度國寶阿米爾·汗曾經就拍過《心中的小星星》《三傻大鬧寶萊塢》,還有去年引起不少討論的《起跑線》,我們甚至能從這些影片中,看到國內如出一轍的教育現狀。
  • 透過《嗝嗝老師》探討教育的本質
    她把數學、物理、化學等各種學科,都放到到日常生活中。這些方法,逐漸改變了這群在別人眼裡「冥頑不靈」的學生,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可是依然不能改變其他老師的看法。在很多老師的眼中,9F班的學生,永遠是一堆廢柴。比如影片中的9A班,就是所謂的「尖子班」,和9F班是完全對立的存在,他們都是出身優渥,品學兼優的學生,每年都會接受各種的表彰。
  • 《嗝嗝老師》:好的老師終將給我們好的教育
    這些學生不被學校所喜歡,也不被老師所接納。原來這些還是是附近貧民窟的一些孩子們,但是因為教育政策的原因,所以他們被劃分到這個學校當中,然而他們卻不被人所接受,甚至氣走了一波一又一波的老師。就在這些孩子要放棄自己的時候,她卻給他們了最大的希望,那就是可以幫助他們走向成功,所以他們與校長也進行了一場賭約,那就是可以讓自己走向及格後,然後獲得學校最光榮的獎章。
  • 《嗝嗝老師》:我打的不是嗝,是心靈的吶喊,智慧的樂章
    《嗝嗝老師》:我打的不是嗝,是心靈的吶喊,智慧的樂章繼印度神片《起跑線》在中國大陸熱映後,近期又一部佳作《嗝嗝老師》踏著「教育公平」的這股浪潮橫空出世,大有將前部拍在沙灘上的感覺。如果說上部主要討論的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那麼這一部電影所討論的問題就更加尖銳,那就是就算讓貧困階層的孩子享受到一流的教育資源,他們是否能夠成才,實現父母心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同時又帶出社會對於罹患病症人群的平等就業權的深刻話題。《嗝嗝老師》這部電影以一種輕鬆搞笑的方式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閒話少敘,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部電影吧。
  • 【電影】《嗝嗝老師》
    剛剛上映的一部印度電影《嗝嗝老師》,話題就與此相關。這部電影豆瓣評分7.5,一些看過的老師感慨:「原來,師生關係從來都不應是單向傳授,而是一種良性互動、互相影響、共同成長的結果。」「真戳心呀,道出了教育的真諦,仿佛讓人觸摸到了教育的溫度。「我想,您若可以在繁忙工作中抽出一點時間來看看這部電影,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穫。
  • 《嗝嗝老師》:教育是讓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只有差老師,沒有差學生」這句話絕對不是任何一個人可以用來抨擊教師的武器,但它可以是老師的自我勉勵之辭。這「差學生」的背後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或是卑微的出身,或是天生的殘缺;或是惡劣的環境造就的創傷的內心,或是繁華的物質塑造的空虛的靈魂。
  • 印度大片《嗝嗝老師》,一部直擊教育痛點的電影!
    秉承著「沒有壞學生,只有差老師」的理念,奈娜包容了孩子們的頑劣叛逆,引導每個人發現自己的長處所在,努力重燃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她用一碗很有料的「雞湯」,使他們懂得寒門出身不是墮落的藉口,只有出色的成績才是對上流社會最有力的反擊。
  • 觀電影《嗝嗝老師》有感
    母校由於土地改制,當地有十幾個來自貧民窟的孩子被分到了這所所謂上等人的學校,組成了一個特殊的「F」班,這些孩子由於自己特殊的身份,他們並不按部就班地學習,存在著極大的價值觀問題,沒有夢想,思想敗壞,對於有殘疾的奈娜更是不屑一顧,冷嘲熱諷,但奈娜對教育的熱愛使她勇敢地面對一次又一次地挑戰。
  • 看《嗝嗝老師》,悟我為人師.
    奈娜老師的童年是有陰影的,她的妥瑞氏綜合症讓她不住地發出「嗝嗝」聲,於是,學校勒令退學、同學老師報以異樣的眼光、父母因此吵架,相信奈娜自己用衛生紙填滿嘴巴哭泣的鏡頭會深深地留在每位觀眾的心裡。很難想像一個孩子會經歷怎樣的內心掙扎。在這段時光中,是被理解、尊重,還是忽視、貶低,甚至體罰,都將在他們的一生中打上精神的底色。
  • 《嗝嗝老師》:春風化雨,點石成金
    文/深圳市龍華區啟明星社工服務中心 劉宇最近一部《嗝嗝老師》電影令我深受感動,該片講述一位女孩奈娜有著優秀的資歷
  • 《嗝嗝老師》:為你打call的背後,是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傳承
    五年才成功的背後,是一次次行動的驅使才引起的質變。在電影《嗝嗝老師》中主角奈娜說她天生就是為了當老師存在的,所以她嘗試了很多次去學校找機會想著成為一名老師;但是短時間內的她是失敗了的,因為很多學校的招聘老師和她的父親一樣,都認為她不可能會成為一名很好的老師,畢竟她有病,她的病症會影響課堂中學生的注意力,不能夠很好的教育學生。
  • 《嗝嗝老師》:為你打call的背後,是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傳承
    五年才成功的背後,是一次次行動的驅使才引起的質變。在電影《嗝嗝老師》中主角奈娜說她天生就是為了當老師存在的,所以她嘗試了很多次去學校找機會想著成為一名老師;但是短時間內的她是失敗了的,因為很多學校的招聘老師和她的父親一樣,都認為她不可能會成為一名很好的老師,畢竟她有病,她的病症會影響課堂中學生的注意力,不能夠很好的教育學生。
  • 一名教師眼中的《嗝嗝老師》電影影評
    更何況,她還是我的同行,一個熱愛教育、想要成為老師的女孩兒。說實話,有這樣的症狀真的很難實現自己的理想啊。我認為媽媽的堅持和態度,給小女孩兒做了榜樣,儘管她在生活中面對著老師和同學的嘲笑會出現自我厭棄的行為,但很快就能調整心態,接受自己現在的狀態。那時候她還是小學生,面對可汗校長提出的問題——「對嘲笑她的同學、將她趕出課堂的老師,有什麼需要幫助」的時候,她都能自信地回答:「我不需要任何幫助。我只要和其他同學一樣就行了。」這與媽媽的教育和引導是分不開的。
  • 【原創】推薦老師看《嗝嗝老師》
    她說:「就像這18所拒絕我的學校一樣,我還是學生的時候也被12所學校棄之門外……我想當老師,是因為22年前可汗先生給我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課。」當時孩子們在表演莎士比亞的話劇,「嗝嗝」生從後面傳來。當可汗先生最後說:「在演出中你們有沒有聽到一些異樣的聲音?誰發出的噪音,請站到舞臺上。」她踟躇地走向舞臺中央面對著可汗,向他解釋,可汗問她「同學們如何看待?」「他們嘲笑我戲弄我」「老師呢?」
  • 嗝嗝老師影評:一個老師對一個孩子未來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她取得了很優秀的學位,她一直有一個當老師的夢想,但因為她有打嗝的毛病,應聘很多學校都沒有結果,到了第五年才應聘到一所學校當老師,而且這個學校是因為有一個班級沒人敢帶,這個班的學生是因為是貧民窟的學生,調皮搗蛋,別的老師來了不到一個星期就被學生們給氣跑了,然後嗝嗝老師就來到了這個班級,然後發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 《嗝嗝老師》:教育是讓每個人都成為更好的自己
    Photo by Krists Luhaers on Unsplash作者:孟效軻 新東方杭州學校在影片《嗝嗝老師》的最後,奈娜老師要退休了,她教了25年,頭髮已經有些花白,臉上也有了皺紋,離開學校的那天,她受到聖諾特克斯學生列隊歡送,她微笑著和每一個孩子告別,在那隊列的最後,是當年9F班的同學,時間過去了好久,他們還和當年一模一樣
  • 嗝嗝老師戳了誰的心?
    剛剛上映的一部印度電影《嗝嗝老師》,話題就與此相關。這部電影豆瓣評分7.5,一些看過的老師感慨:「原來,師生關係從來都不應是單向傳授,而是一種良性互動、互相影響、共同成長的結果。」「真戳心呀,道出了教育的真諦,仿佛讓人觸摸到了教育的溫度。「我想,您若可以在繁忙工作中抽出一點時間來看看這部電影,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