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題目,這似乎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桃子不愁賣的故事。因為歌曲《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遼寧丹東河口村的3萬畝桃林名聲在外,於是,幾乎每一年,當很多地方吵著鬧著桃子難賣時,河口村的桃子大都銷路不錯,至少不會賠本。於是,圖片中的場景在今年的8月29日再度被複製:桃農守在公路邊,坐等販子來收桃子。
桃子的個頭足夠大,隨便拿出一個都是1斤(500克)左右,這個更是到了1斤2兩(600克)。但主人王大姐說,這不是最重的,「2018年的時候,有一個桃子720克,那還差不多,600克真的不能喊大。」
這位就是王大姐,看上去,她的興致不高。「怎麼能高興?桃子今年減產了三分之二,剩下的桃子能不能都賣出去還得看天,如果未來幾天不下雨還行,如果還像前些天那麼一直下雨呢?別光挑好聽的說桃子多大多大。」
王大姐家有桃樹1000多棵,跟丈夫兩人共同打理。正常年景一棵樹能結桃子200個左右,不料今年五一前桃花剛打骨朵的時候下了場小雪,大批花骨朵被凍死,比正常年景減產三分之二。28日,王大姐賣了第一波桃子大概收入將近7000元,29號當天王大姐準備把價格再提一點,「2元往上。」王大姐說。
如果不下雨陽光充足,甜度保證,2元以上的價格是沒問題的。此前最好的年份,河口村的桃子不分等級走貨是6元一斤,不還價。如今2元與早期6元已是天壤之別,但王大姐說桃農心態都還好,「跟那些年年吵吵賣不出去的比,已經算是不錯了。」
就在王大姐和其他桃農在公路邊等著販子前來看貨收貨時,不遠處的蒲石河橋,正在上演添堵的一幕。蒲石河橋是進出河口村必經的一座公路橋,但因近期承重能力出現問題,無法滿足雙向車流正常通行,只能分期分批單向過橋,且單向過橋的機動車數量也要受限。於是,8月29日當天,每一輛要通過蒲石河橋的車輛,基本要等候40分鐘以上。
兩位要去河口村收桃子的師傅心急如焚。「這麼耗下去,等我到了桃價肯定漲了!」以蒲石河橋為起點雙向延伸,堵塞的車輛至少排起了2公裡的長隊。
真是越怕什麼越來什麼。販子怕耽誤時間果農漲價,而蒲石河橋雙向堵車還會延續幾天。果農擔心再下雨。偏偏在31日這天,整個丹東地區又迎來了幾乎全天的密集降雨。如此兩難,是買賣雙方都不願意面對卻必須要面對的。只是希望,車不要堵得太久,雨也不要下得太久。(棋簿紫/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