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新加坡海南雞飯

2021-02-13 新加坡的亂旅行

將海南雞飯形容為新加坡國菜是妥帖,也是危險的,因為身邊的新加坡朋友會說那麼炒粿條、叻沙、羅惹怎麼辦,新加坡小販美食太多,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鐵粉。

作為新加坡人的安心美食(Comfort Food),海南雞飯在外的名聲最為響亮,更勝其他小販美食,本地報章若訪問港臺明星最愛的本地美食,答案通常都會包括海南雞飯,而本地雞飯能揚名海外,這些明星代言人也居功至偉。

 

新加坡政府近年來積極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媒體機構也曾向民間發出調查問卷,列出讓本地人自豪的文化遺產,而海南雞飯不止榜上有名,還名列前茅。對內對外都有鐵票,因此國菜殊榮當之無愧。

 

家鄉小販美食,是每一個旅居海外的新加坡人的回家之路。經常在外旅行的新加坡人,若想要吃家鄉菜,無論在香港的菜餐廳或歐洲的亞洲餐廳裡,總能輕易找到新加坡海南雞飯的身影,它甚至得冠上新加坡,才顯得地道,更具誘惑力,偶爾我會點來試一試。 每次都有點失望,這些海外的海南雞飯,有別人想像中的,也有亞洲廚師試圖以原材料複製的口味,味道再正宗,環境再完美無暇,但那畢竟依舊有所不同,沒有小販中心和咖啡店裡那些市井味濃厚的叫囂和交談,油膩膩的桌椅,售價才新幣兩塊半(約15人民幣)的海南雞飯還是海南雞飯嗎?因此就算新加坡文華酒店CHATTERBOX餐廳的海南雞飯多讓人讚不絕口,那一盤近30新元的雞飯依舊讓富裕但精打細算的新加坡人卻步。既然是國民安心美食,也必須是親民價格。

海南雞飯和大部分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是分不開的,新加坡人甚至將之製作成漢堡、雪糕、茶品等,電影人則拍成《雞緣巧合》,電影刻畫兩家海南雞飯攤之間的競爭和恩怨,而攤主的兒女卻暗中相愛,類似小販中心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故事情節對我而言實在是太熟悉了,記得小時候家附近的小販中心裡就有兩家海南雞飯攤平列著,就經常發生搶客現象,後來據說還大動幹戈,上了報紙。著名的天天海南雞飯,隔著三個攤位就是阿仔海南雞飯,是原天天的主廚開的,因為和老闆鬧意見,在幾步之遙的距離自立門戶,打起擂臺,吃過的人都說味道差別不大,但排隊人龍卻天淵之別。有時候,味道以外的故事更有戲劇性和刺激感,更令人津津樂道。

永遠大排長龍的天天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確實有不少故事。其中關於海南雞飯起源說的故事更是容易挑起新馬兩國人民之間的爭辯。新馬兩地因歷史、地理等因素,文化風俗頗為相似,美食體驗也相通。

究竟海南雞飯是新加坡還是馬來西亞發明的?各有各的證據和說辭。毫無異議,海南雞飯起源自海南名菜文昌雞,那是20世紀初海南移民下南洋後,由家鄉帶來的美食,再經過調整改良演變出來的家鄉菜。記得幾年前曾經到過海南島旅遊,吃了當地有名的文昌雞,雖然都屬於白斬雞,但味道卻不盡相同。

海南雞飯的白斬雞也能用來製作另一道本地美食-咖喱雞面

離散在外,家鄉美食不可忘也忘不了,來到異鄉,又得想方設法融入,站穩腳步,一道融合了家鄉和異鄉風味的菜餚,成了南來華人最真實的寫照,這種矛盾心理也成就了海南雞飯。如果沒有南洋的酸柑(用來調配辣椒醬)和班蘭葉(煮雞飯),新馬的海南雞飯肯定失色不少。不止海南雞飯,不少離開原鄉的美食,在不同風土的環境下,都會變味,甚至變得更好,和家鄉菜漸行漸遠,甚至有了自己的身世和履歷。

關於海南雞飯的由來,兩地美食研究者都各有說法。王振春是活躍於新加坡海南人社群的老報人,據他的說法,王義元是第一個在新加坡賣海南雞飯的人,他在家鄉文昌的「毓葵雞飯店」學會了燙雞的手法,1936年離鄉背井到南洋討生活,提著竹蘿沿街叫賣白斬雞和雞飯。攢夠了錢,就在當時的海南二街的咖啡店開檔買雞飯,後來又搬到另外一家咖啡店,因思戀家鄉美食所以取名為王共產雞飯,老一輩的新加坡人還記得王義元的共產雞。1948年,原本幫忙王義元的夥計莫履瑞,自立門戶開了「瑞記海南雞飯」,深受歡迎,成了新加坡海南雞飯的名店,早在五十年代,就有新聞報導,香港巨星李麗華來到新加坡拍戲,一抵達新加坡就直奔當時著名的海南雞飯店瑞記吃飯,引來大批影迷圍觀舉行風採。

瑞記雖然在90年代初結業,但卻已經成了海南雞飯的活招牌,在馬來西亞甚至臺灣等地都能找到瑞記這一品牌,大多由瑞吉老夥計開設或擔任顧問,而幾年前新加坡瑞記捲土重來,由瑞記原老闆的親戚開了新瑞記。這些故事有年份、情節和人物,自然也就更容易把海南雞飯的名聲推廣出去。

 

但根據馬來西亞美食研究者林金城的說法,早在王義元叫賣雞飯的時候,1920年代末,吉隆坡附近的巴生就有人在售賣海南雞飯。而吉隆坡蘇丹街上的著名海南雞飯店南香早在1938年就已經開業,時間還比王義元早,因此將海南雞飯的發明權歸屬於新加坡並不恰當。對此,我沒深入研究,但各有各的證據和道理,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將海南雞飯發揚光大,名聲遠播海外卻是新加坡,因此在海外,新加坡海南雞飯早已經形成了牢不可破的聯合詞組。在馬來西亞自然也能吃到海南雞飯,但我個人認為還是新加坡的雞比較嫩飯比較香,整體水平略勝一籌,當然這其中不排除我的偏心,但人心不都是偏的嗎?

 

海南雞飯做法其實不算太難,簡單來說就是將雞浸泡在雞大蒜、生抽、熬製的雞湯中煮熟,然後再泡入冷水中,這樣能讓雞肉更為嫩滑,雞皮和肉之間還會形成凝脂,更為可口,據說過冷水是廣東人引進的手法,這更進一步改良了雞飯的做法,雖然是海南雞飯,其實也加入了廣東人的智慧。雞飯也馬虎不得,除了用雞湯和雞油、還需要加入本地香料班蘭葉,這樣飯才會更香。

 

海南雞飯雖然指白切雞,但攤販也同時售賣燒雞,如果你想吃白斬雞,和攤販點黑的,就是要燒雞,另外如果你想吃點健康,可以提醒攤販給你雞胸肉,如果想要豪華一點,可以點雞腿肉,另外還可以加雞心或雞胗或滷蛋等小菜,不少海南雞飯還會為你起骨,吃起來更為方便。

 

雖然是庶民美食,但也不應該隨便,本地小販美食都會搭配蘸料,但鮮少如海南雞飯同時會提供三種不同的蘸料,黑醬油、薑蓉和辣椒醬。其中的辣椒醬,每家檔口都有獨家配製的秘方,還會加入南洋人特愛的酸柑汁,辣中帶有果酸味,南洋的味道本來就是不純粹的,雜陳的,混合的,也應該不純粹。

相關焦點

  • 海南雞飯到底是不是海南的雞飯?
    當年海南華僑回鄉大多未能吃到海南雞飯的原因也在於,他們可能就只見到了用文昌雞做的白斬雞而已。由於海南雞飯在當今東南亞一帶的普及(甚至是跨民族性的,當地各族都會在日常食用),許多國家的學者和媒體都在研究海南雞飯的演化史。
  • 星球 · jun | 海南雞飯:在新加坡品嘗中國味道
    後歷經演變, 以新加坡的海南雞飯為正宗,這個觀念由2004年張艾嘉主演的電影《海南雞飯》可以體現。張艾嘉主演的《海南雞飯》電影海報所以說海南雞飯雖源於我國海南省,但現今一般食家都認為新加坡的海南雞飯為正宗。
  • 新加坡 地獄大廚敗北 雞與飯的約會,同海南無關
    美食家新加坡人蔡瀾認為是新加坡「瑞記」餐廳的老闆莫履瑞,在二三十年代把白斬雞帶到了星洲;祖籍海南文昌的新加坡海南文化學會會長王振春書中所述新加坡最早販賣雞飯的人是王義元,他1936年來到新加坡,以沿街叫賣雞飯為生。不論誰的版本最可信,這些故事帶給人們的興趣與討論也從側面推波助瀾地使海南雞飯成了新加坡的「國菜」。
  • 為什麼海南沒有海南雞飯?
    ▲電影《海南雞飯》,張艾嘉主演。圖片來源:英皇電影文 | 王槍槍海南雞飯哪家強?一千個新加坡司機,就有一千個答案。有人頂津津,有人推薦文東記,大多數人信誓旦旦打包票,堅稱好吃到流淚的海南雞飯一定來自自家附近的小販中心(food centre)。在吃飯這件事上,人總是自己味覺經驗的囚徒。
  • 第137頁 | 海南雞飯
    正如香港沒有香港炒麵,揚州炒飯也並不來自揚州一樣,最有名氣的海南雞飯其實不在海南,而是在千裡之外的新加坡。關於海南雞飯的起源,眾說紛紜。海南人認定雞飯源於海南文昌,香港人不同意,認為起源於廣州的文昌飯店。確切來說,海南雞飯,始於中國,揚名於南洋。
  • 最平價的海南雞飯在哪裡?
    對很多新加坡人來說,小販中心幾乎承包了他們的一天。早餐吃來自印度同胞的印度甩餅+一杯濃濃的咖啡烏(Kopi-O),午餐吃馬來風味的椰漿飯(Nasi Lemak),晚餐吃海南雞飯,一天橫跨三個種族的飲食文化對許多新加坡人來說,一點都不稀奇。最重要的是,以上的所有料理小販中心都能一次滿足你。
  • 10碗紅遍上海灘的極品海南雞飯
    不過乃們知道搜集到這些又隱秘又美味又小眾的店有多困難嘛!所以……歡迎大家踴躍跟小編爆料哦~回歸主題→→上次為大家推薦了一家小小的海南雞飯店,一下子就有不少粉絲趕去嘗鮮了,小編這才知道原來你們都好海南雞飯這口呀~所以這回為你們擼一擼魔都那些好吃的海南雞飯到底都藏在哪裡啦~
  • 號稱新加坡國菜的海南雞飯來潮陽了!人均30元就能撐到扶牆!
    飯  來 潮 陽 了 號稱新加坡國菜連美食家蔡瀾都對它念念不忘的海南雞飯來 潮 陽 了一份只要38元,一碗雞油飯,就能搞大你的肚子別不信!我們這一次把正宗的海南雞飯帶來潮陽,只為讓你嘗到什麼才是上得了國宴臺面的海南雞飯。
  • 除了肉骨茶、海南雞飯,原來新加坡多的是你想不到的美味
    新加坡全年30度的氣候和「亞洲花園」的美名讓它成為了冬季避寒的好去處AV就在一月初進行了一趟為期六天半的新加坡之旅
  • 辣椒螃蟹、海南雞飯、肉骨茶、榴槤冰淇淋……新加坡美食來襲,你餓了嗎?
    新加坡的小夥伴們都知道「綠蛋糕」真正的名字叫做「斑蘭戚風蛋糕」(Pandan Chiffon Cake),是由熱帶植物斑蘭葉作為原料製成的蛋糕。餐廳推薦:新加坡海鮮共和國 (名勝世界聖陶沙海濱坊)同樣作為新加坡國菜的海南雞飯,雞肉幼滑無比,香噴噴的油雞飯油而不膩,配上香菜,蘸點黑醬油、蒜茸及特製的紅辣椒絕對是極品美味。
  • 天津飯、海南雞飯、炒雜碎:世界各地的冒牌中國菜
    不過,這並不僅僅是他們刷存在感的方式,更重要的是,海外中餐經歷諸多流變,所有令人啼笑皆非的口味,究其原因都有一連串能延展開來的細節。我們用這篇文章向你解釋:為什麼海南沒有海南雞飯,韓國的炸醬麵和美國的宮保雞丁是甜的。我們也用這些中餐的變化向你解釋,他們大言不慚地聲稱「自己是中國菜」背後嚴肅的邏輯。
  • 海南雞飯,蝦醬雞翅,暖暖南洋肉骨茶湯
    店鋪的老闆是新加坡人,聽服務員說新加坡領事館的人也常來這裡。菜譜上新加坡菜、泰國菜、川菜都有,當然新加坡菜是主打。點的次數最多的是海南雞飯和肉骨茶,這次加了蝦醬雞翅,不過還是沒有海南雞飯來得舒爽: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一份妥貼的海南雞飯。雞是本地雞,生熟剛剛好,嫩生生又不帶血,鮮而沒有腥氣。
  • 【連載熱播中】《精聽泰語》第三期——海南雞飯還能有高端吃法?
    海南雞飯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雖然它叫作海南雞飯,但做海南雞飯最出名的地方居然不在海南!海南雞飯其實是新加坡的「國菜」之一,很多人就會覺得奇怪,「海南」雞飯為什麼會在新加坡出名?其實在早期逢年過節,海南人會準備海南本地文昌雞和用雞油煮過後的白米飯,以此祭拜祖先。隨著上世紀下南洋的浪潮,部分海南島居民移民新加坡。
  • 紅餐廳,七星,初心.吃個海南雞飯,差別竟然這麼大!
    以上都是YY別當真最終決定寫很多人都愛吃的海南雞飯,寧波做海南雞飯店還是挺多的,這次先選擇了三家,可能不是最好也不是最有名的,選擇完全是隨機的(你信麼,請看前一段)。▍圖片來自新加坡旅遊局網站在海南它被叫做文昌雞飯。文昌雞用榨過椰油的椰渣餵養,關在雞籠內不放養,骨軟脂多,做出來的白切雞鮮嫩無比,而剩下的雞油和雞湯不願浪費就會被拿來煮飯,就是文昌雞飯。
  • 這一碗蔡瀾題字的海南雞飯,完爆我之前吃過的所有雞....
    「居然還有蔡瀾題字」「第二次來,絕對正宗」「無比驚喜的原汁原味新加坡味道」「海南雞完爆吃過的其他雞」天辣嚕連新加坡當地人一個星期都要吃兩次!還有大神蔡瀾的題字!立馬奔來深扒這家店~嘗遍新加坡百年國菜到街邊美食享受前沙特皇室御廚帶來皇室最愛的美食蔡瀾稱讚「獨具匠心」的海南雞飯比手大、賽過臉的星洲辣椒螃蟹新加坡人吃完了都打五星!
  • 海南文昌雞「下南洋」衍生出新加坡國菜
    但那些地方都不叫文昌雞了,而是叫「海南雞飯」。今年春節期間到新加坡旅遊,與友人特地到牛車水餐飲街點了「海南雞飯」品賞,真有他鄉遇故知之感。老海南人都知道,瓊文是海上絲路節點,上世紀初文昌人為躲避戰亂與災荒,從鋪前碼頭出海,沿海上絲路過瓊州海峽,經北部灣,下南洋,闖星州,到了陌生異鄉為謀生計,利用故鄉烹調技藝加工白切雞美食銷售,由此在新加坡立足。
  • 54歲新加坡"鮮肉大叔"火遍全網,保持身材的秘訣竟然是海南雞飯?
    而他保持青春的秘訣之一也不太尋常——除了嚴格的日常訓練每天還要吃一隻海南雞!陳傳多在接受新加坡《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採訪時曾透露:「我從小就遊泳,不煙不酒,注重飲食,這些年生活習慣也沒變過。
  • 全宇宙最好吃的海南雞飯,不能光我一個人知道!
    話說前段日子,由港媒引發報導的「黃秋生海南雞飯」事件,引起眾多熱搜與關注。
  • 『飯婆的吃心』海南雞飯不是海南菜,就像星洲也並沒有星洲炒米粉
    @海南雞飯某天去園區留意到久光對面的時光裡那一條沿街店鋪多了一家門面不大的食肆,名『宏茂橋·新加坡海南雞飯』,細想上一次吃海南雞飯大概還是大學時代,下次再路過時,又正好想吃點清淡的店鋪不大,整體環境簡潔明亮,餐位有限,到飯點時基本滿客。
  • 被一抹復古幽藍勾了魂 有三種蘸料的海南雞飯能滿足你的各種口味
    店內的裝修風格雖然復古,但不失現代風格的輕鬆明亮。只是隨手拍拍,都好看極了。不出門就可以在哈爾濱吃到正宗的新加坡地道小吃,真的是很高興。兩個人點了幾樣特色菜品,想要挨個嘗嘗。海南雞飯的雞肉皮滑肉嫩,有三種醬汁搭配,隨意蘸取。沒有想到雞油飯竟然比雞肉好吃,好想跟老闆說打包兩碗雞油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