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帶你看完《康熙來了》12年沉浮

2021-02-08 網易娛樂


文/陳新顏 蔡世偉

這些年,《康熙來了》不是沒有「要停播」的流言,但最終都是虛驚一場。然而,隨著蔡康永說:「我要和《康熙來了》道別啦,我想做些改變……這段奇妙旅程,我會永志於心。」隨著小S說:「康熙沒有康永哥就不完整了!所以,親愛的,我們就共進退囉!」隨著王偉忠說:「康熙是只屬於他們兩個人的康熙。」謠傳不再是謠傳,這一次,《康熙來了》是真的要與觀眾告別了。

仿佛只是彈指一揮間,《康熙來了》就已經陪伴著觀眾走過了12年的時光,它在華語綜藝圈的地位,幾乎無可取代。人生有多少個12年?懷念《康熙》,或許不僅僅在懷念節目本身的那些輝煌與寥落,更多的,是在懷念那些看著《康熙》下飯的日子、那些一起看《康熙》的人。一個綜藝節目能夠成為一代人成長的見證,能夠成為一個集體青春的參與者,其實,已經足夠了。

誕生的過程:先有康與熙,後有《康熙來了》

《康熙來了》的誕生源於製作人詹仁雄與王偉忠的一個念頭。那時蔡康永還沒有進入娛樂圈,是一個「文化人」:可以編劇出《最後的貴族》,也可以坐在馬桶上主持讀書節目,在雅與俗之間自由切換。詹仁雄因為宣傳新書上了蔡康永主持的電臺讀書節目,上完之後大讚蔡康永「提問方式認真且體貼,總想到如沐春風這四個字」,他想要挖蔡康永進入娛樂圈一起合作的想法也就此萌芽。

跳脫以往開發節目總是先設定型態的標準流程,詹仁雄拋出了「不用再管節目形態,應該先從主持人開始想」的創新想法,引起了王偉忠的興趣,在確定蔡康永為主持人之後,因為高層想要找女星搭檔,蔡康永同意並建議「小S」這個人選:「我太喜歡小S了,我希望能夠找她。我看她的節目我們有倆個很像的地方,比方說叛逆的個性。」那時候的小S,在臺灣娛樂圈摸爬滾打,扮醜、搞怪信手拈來,放得開、真性情是她的代名詞,仿佛只要能愉悅觀眾,她就沒什麼不能做的。

儘管看起來兩人完全不搭界,但其實這兩個人有著共通之處,那就是都很「怪」。蔡康永頂著那隻鳥向希區柯克致敬,小S則穿得性感火辣無話不談。小S的怪是表面彰顯的,蔡康永的怪則是內在更深厚的。於是,讀書人蔡康永與妖女徐熙娣的奇異組合,正式成立。先定下主持人的這個節目,首先取名為《奇怪十點鐘之康熙來了》,後來正式播出時改名為《康熙來了》,「康熙」二字分別取自兩位男女主持人姓名的第二個字:蔡康永和徐熙娣。由於節目名字是康熙皇帝的雙關語,故曾以中國古代藏寶盒的動畫為每集節目的開場畫面。《康熙來了》在2004年1月5日正式開播。


2004年1月,《康熙來了》第一期,「狂人」李敖參加節目。

然而,可能沒有人想到,蔡康永與小S首次錄影結束,說的第一句話竟是:「可不可以不錄了?」當時沒有人知道節目會做成什麼樣子,兩位主持人也是邊做節目邊摸索。最讓人無法忍受的是,當時錄製節目的場地都沒弄好——因為來不及,節目的布景就用倉庫裡的東西拼一下,康熙二人看到都傻掉了,覺得好可怕。

幸好沒有真的不錄。蔡康永的冷靜控場與小S的活潑風趣形成了亦莊亦諧效果,節目剛一播出就成功俘獲大批觀眾,走紅12年經久不衰,甚至影響了整個華人社會流行文化。

創造的輝煌:收視高話題多新人上位舊人維新

對於臺灣本土而言,《康熙來了》所締造的輝煌也許更多地表現在收視率上。人口才2000多萬的臺灣,卻有將近100多個頻道,有線臺的綜藝節目能有個0.5以上的收視率,都算是頂尖的。而《康熙來了》多年來的收視率平均都在1左右,跌破1都被認為是「面臨困境」。最近幾年雖然下跌,但也保持在0.8左右,是臺灣少有的長壽又高收的綜藝節目。2005年,蔡康永與小S拿下臺灣金鐘獎的綜藝類最佳節目主持人

對於內地乃至整個華人圈子而言,《康熙來了》的輝煌更表現在作為流行文化的傳播與象徵。2004年,正是內地網絡興起的時候,絕大多數的年輕人已經習慣了下載日劇、美劇、韓劇觀看而非死守著電視機,他們求新求變、他們眼界開闊,《康熙來了》在這個時候,給他們打開了綜藝世界的大門。原來綜藝節目並不是都像國內的那樣正襟危坐、痛哭流涕,原來也可以這樣辛辣調侃、肆無忌憚。正如有評論人所評價的:「在內地綜藝節目還沒崛起的時候,以網絡傳播的形式出現的,對於還被正統剛硬的宣教式電視節目圍繞的內地青年觀眾來說,《康熙來了》也像是青年人望向外面世界的一面窗口,讓人看到華人世界裡名人的另一面,和另一種話語方式。」網際網路將華人文化差異抹平,《康熙來了》適逢其時,從一開始就擔當著文化交流的使命。

《康熙來了》開播之初那輪嘉賓名單,李敖、馬英九、連戰、羅大佑、陳文茜、蔣友柏……每個名字都擲地有聲,這些看起來嚴肅的名字,卻都在《康熙來了》裡褪去了諸多瑣碎生活的色彩。對著蔣友柏上下其手,與與李敖聊性能力,與連戰聊內褲顏色,坐馬英九大腿、剪費翔胸毛……《康熙來了》唯一規則就是沒有規則,唯一禁忌就是百無禁忌。這讓年輕人大呼過癮,也讓老一輩人看不懂。「毀譽參半」的口碑之下,《康熙來了》在網絡傳播的強大助力下成為整個華語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電視節目。


「hold住姐」、陳漢典、黃國倫……通過《康熙》走紅的藝人不計其數。

即便在改版之後,大牌明星減少通告藝人變多,《康熙來了》卻反而成了臺灣娛樂圈造星、造熱點的最好方式,通過《康熙來了》紅的明星不計其數。名不見經傳的「hold住姐」如今已成電影咖;本來只是普通大學老師的曲家瑞如今節目接到手軟;趙又廷因為小S的「青睞」紅遍兩岸三地;黃國倫本已落寞的演藝生涯被小S幾句攻擊,立刻回春;無人問津的馬國賢因為一個「轉臺王」單元讓他再重新翻紅;陳漢典也因為這個節目打響了在整個華語娛樂圈的知名度。同時,《康熙來了》還催生了一大批的衍生節目,例如庹宗康、孫鵬和屈中恆在《康熙》中聊了當年念國光藝校的青春往事,結果因為收視好而開創了節目《國光幫幫忙》,主持至今;在《康熙》中聊「麻辣鮮師」的謝祖武、杜謝梅和陳德烈,不久後也主持了《麻辣同學會》節目;就連被小S調侃說成是一對的郭鑫與阿布,下了《康熙》之後也有了自己的節目《娘娘駕到》。

很多臺灣娛樂圈新人們,地方名小吃、流行玩意,都搶破頭要攀緣上「康熙」。他們中的很多人、很多事物,若想傳播到內地,其中賣點一定就是「康熙推薦」。透過《康熙來了》,有人學會了唱國語歌,有人知道了八德路的林東芳牛肉麵,國父紀念館那邊有好吃的鬆餅,永康街有一間要排隊很久的蔥抓餅、建中和北一女是臺灣第一的男女子高中、臺北後車站可買到很多便宜的零食、臺灣大學附近有很好吃的美食地圖……更不用說《康熙來了》對許純美等社會熱點話題的製造,小S「調戲」男嘉賓在兩岸掀起的女性主義熱潮。一些如明星來卸妝、明星的包包裡裝了什麼等等話題經久不衰,這些都讓受眾進一步了解到了嘉賓褪去光環的真實,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受眾的獵奇心理與刺激感。

就連幕後製作人梁赫群、沈玉琳、趙正平等人,也在參與了幾次《康熙》之後,因為語出驚人、有綜藝效果而走到了幕前,成為正式出道的藝人。作為如今全臺灣最受歡迎的通告藝人,沈玉琳一個月平均上80個節目。可只要不上康熙,微博裡的留言就全是「玉琳哥,你怎麼消失了?」沈玉琳對此不禁感嘆:「我累得跟條狗一樣,他們還說看不到我。見鬼了?沒辦法,內地人就只看康熙。」

歷經的爭議:抄襲、改版、挨罰、封棚

【代班風波】


「面癱」的蔡康永依然堅持主持節目。

《康熙來了》的錄製過程中歷經了小S三次懷孕,不得不請人代班。第一次節目名稱甚至改為《康熙來了之康永當家》,製作單位邀請了不同明星與蔡康永共同主持,像是大S、蔡依林、S.H.E、阿雅等人;小S第二次懷孕時,找來Selina來代班;第三次則內舉不避親,直接找了姐姐大S代班。不僅僅是懷孕,小S還曾以騎單車摔傷臉部為由,向《康熙》節目組請了1個月假。儘管小S不在,但康熙的靈魂依舊仍在。因為蔡康永還在。這麼多年,蔡康永只缺席過一次(今年5月8日,由阿雅和納豆代班主持),哪怕患上嚴重的面部神經失調,也就是俗稱的「面癱」,他也依然戴著面具堅持錄影。

【抄襲風波】

《康熙來了》播了12年,合計3000多集的節目,也難免讓製作團隊有才思枯竭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鬧出了「抄襲風波」。《康熙來了》被指抄襲日本綜藝節目《男女糾察隊》的多項單元,如「康熙調查局」多次被認為與《男女糾察隊》中的「吐槽大排名」相似,內容皆有一排排列席的藝人,然後請路人或藝人等投票排名,然後名次一個個公布;另外,《男女糾察隊》中有「外表選美杯」,將男諧星打扮成女裝然後與男大姊和女諧星一起給外國人看外表選美,《康熙》也有類似的「看外表不同性別選美大會」,將男藝人打扮成女裝,讓人評選。

【被罰風波】

與內地綜藝里舖天蓋地的廣告截然不同,臺灣的廣告法十分嚴格,規定綜藝節目裡不能打廣告。2011年9月14日播出的《跟五月天一起熱血追夢吧》單元,介紹五月天電影《追夢3DNA》拍攝過程,除出現電影海報特寫鏡頭,還搭配臺詞及播放電影預告內容。甚至節目末端還由主唱阿信說明電影上映日期,於是臺灣的廣播電視節目廣告諮詢會議的多數專家學者認定節目廣告化太明顯,向《康熙來了》開出罰單,《康熙來了》被罰100萬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1萬元)。

【改版風波】

節目播出之初,《康熙來了》是純粹的清談節目,邀請大牌藝人或話題人物來訪談。2006年起,因為大牌藝人基本都訪問過了,於是開始了各種通告單元,包括「女藝人卸妝」、「以物換物」等單元;2008年開始,康熙明星比賽項目發起,如康熙歌唱比賽、康熙舞蹈大賽等等。通常會請到一些專業人士來評論打分。為已經成名的明星再次提供一個表演才藝的機會。2009年起,康熙增加「明星推薦美食」單元、「道歉大會」單元,至此,康熙來了已經不算是一個單純的訪談節目了。

【封棚風波】

《康熙來了》向來就是以訪談內容辛辣聞名,而自從「胖達人」事件後,電視臺曾以「小S因『胖達人』事件,不希望記者提問」為由而禁止了媒體的採訪錄像探班,但後來「胖達人」新聞告一段落仍未開放。據了解就是因為節目上聊了太多八卦,話題辛辣,就怕有爆料藝人事後反悔想剪掉談話內容,如果有媒體在場,肯定隔天就消息滿天飛,所以索性「封棚」。不過或許數年後,小S手上那個藏滿秘密的「小本子」,也有見光的一天。

幕後的故事:有一種友情叫蔡康永小S

【蔡康永&小S:不是情人,感情卻比情人更堅固】

在真實的生活中,蔡康永是一個「冷」到骨子裡的人,與世界保持著疏離,他不止一次表示唾棄維持虛假的人際關係,可是他卻把所有的「暖」,都留給了小S。2004年小S生日的時候,他跑去參加《娛樂百分百》的情歌大賽給小S一個驚喜。蔡康永出場時小S激動地又叫又跳,還直接給他一個無尾熊抱,畫面相當溫馨。蔡康永坦承這輩子只做過這麼一次這麼肉麻的事。2009年康熙盛典演唱會上,也適逢小S生日,蔡康永當著八萬觀眾的面,唱了一首《無以倫比的美麗》給小S,儘管全程跑調,卻讓小S哭得難以自持。

節目裡,也經常能看到蔡康永對小S的呵護,他好不吝嗇地在其他嘉賓面前誇讚小s是全世界最美的女人;小S真情流露時,他是她最好的依靠;小S牙尖嘴利地攻擊時,他是她最好的後盾。小S自己也承認有時候說話刻薄,可是有蔡康永在,她就會很坦然。當小S懷孕後,蔡康永不僅經常探望她、給她解悶,還特意為她的寶寶寫了文章《有一天啊,寶寶…》,其中,他說你會錯過我眼中的小S,我也會錯過你眼中的媽媽,讓人淚崩。

最最難得的是,在小S陷入與李敖的口水戰中,向來與人為善的蔡康永第一時間出來聲援支持小S,明確表明了自己呵護小S的立場;因為知道黃子佼是小S的前男友,所以他從來沒有關注過黃子佼的臉書與微博,就連黃子佼為小S寫的樂評他都不曾去看……如此旗幟鮮明地寵愛小S,讓人那麼羨慕。

小S說:「康永你死了之後希望我燒什麼給你?」康永說:「就燒一個紙紮的你。」——這大概抵得過世上最深情的情話。他們一同經歷風雨,參與了彼此的人生,見證了彼此最美好的時光,如今又同進同退。不是情人,感情卻比情人更加堅固。

【《康熙》劇組:家人般的感情】

曾與康熙工作過的幕後人員表示,蔡康永與小S對工作人員是出了名的好。她透露,「那時小S知道我懷孕,常常需要久站,所以送了一臺按摩機給我。」後來小S問她還需要什麼?但因為她第一次懷孕,也不知還需要什麼,結果沒想到小S主動送了汽車安全座椅、遊戲床給她,讓她省下不少花費。除此之外,小S的經紀人也主動要幫她找月子中心,甚至介紹塑身衣專員給她,每次看到她還在工作,都會問她:「怎麼還不休息?你這樣不累嗎?」讓她備感窩心。

曾在《康熙》工作1年多的幕後人員H也透露,蔡康永與小S每次收工,絕對會和大家打完招呼才離開;逢年過節時,兩人會在當天最後一場錄像前,把所有工作人員集合到休息室,一個一個發紅包,每一個紅包上面都親筆寫下工作人員的名字。不僅如此,H透露,《康熙》還有一個特別的傳統,凡是要離職的員工,在最後一天工作結束後,都可以到休息室與主持人單獨合照留念,而蔡康永與小S會一起感謝對方的付出,並說:「謝謝你辛苦了!」

【競爭對手:由敵變友】

在臺灣,不少節目與知名主持人都曾挑戰過《康熙》,其中包括吳淡如的《今晚誰當家》、曾國城的《一袋女王》和利菁的《麻辣天后宮》。吳淡如當年和謝震武搭檔《今晚誰當家》跟《康熙來了》在10點檔對抗多年,卻從沒打贏過。而曾國城原本是屬於11點線的《一袋女王》也因緣際會的曾短暫調至10點線和《康熙》對打許久,但收視不如預期,不久後就把時段調回11點避戰,一路至今。《康熙來了》最有名的對手是利菁所主持的《麻辣天后宮》,一樣是做辛辣訪談、卸妝、談八卦內容,與《康熙來了》的內容有所重疊,但也並未贏過。好玩的是《康熙來了》也並未與這些競爭對手交惡,吳淡如、曾國城、利菁都多次上過《康熙來了》,和小S在節目中唇槍舌戰,畫面精彩,還博得不錯的收視成績。

無奈的告別:沒錢沒人連尺度和創意也輸

2015年10月15日,在蔡康永發布退出康熙的微博之後,小S也表達了共同進退的意願,《康熙來了》停播已成事實。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僅觀眾,連藝人都表達了不舍之情。姚晨:「多麼希望你明天說,這只是你和大家開的一個玩笑。」蘇有朋:「不舍!但依舊期待康永哥帶給我們的下個驚喜。」賈玲:「我曾經想過等我很紅很紅了就可以參加康熙來了……」阿信:「康熙來了,康熙走了。謝謝你們。」沈凌:「電視人都明白一個堅持了十多年的節目需要付出多少堅持、努力,尤其在這樣一個選擇越來越多樣性的年代。停一停是為了走更遠,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康熙。」

對於看著《康熙來了》長大的一代觀眾,則有更多的依戀之情:「《康熙來了》是從高中一直堅持到現在還在觀看的一檔綜藝節目,陪伴了我無數無聊、開心不開心的時光,不敢想像以後竟然沒有續集了。」「以後累了,想放鬆的時候再也沒有康跟熙共同的陪伴了。驟然再見,真心不舍,一個輪迴的終結。」

《康熙》十周年慶典預算也只有100萬新臺幣。

對於觀眾來說,不舍與難過是對《康熙來了》的唯一情緒,但細細探究它結束的原因,也不過是臺灣綜藝正式落幕的一面旗幟罷了。儘管《康熙來了》紅到發紫,可它的製作預算一直不高,每集只有50萬臺幣(約合人民幣10萬元),與《我是歌手》等節目差距高達百倍。這50萬臺幣需要支付陳漢典酬勞、攝影棚租賃費、布景費、道具費、音效費、梳化費等一系列成本。康熙平均每集邀請藝人的成本不能超過5萬臺幣,已是全臺灣最高價。2014年《康熙來了》十周年慶典,也只有僅僅100萬臺幣的預算,慶典上藝人的加盟還都是友情免費參與的。錢少的另一個直接後果是人手少。康熙製作團隊常年保持在10人左右,不及《中國好聲音》一位副導演手下分管的導演組人數。這些人要完成想主題、邀請藝人、採訪、撰寫故事腳本、製作道具、現場拍攝、後期製作、傳送錄像帶等所有製作任務,所有人都身兼數職。臺灣法律不允許節目冠名廠商的產品出現在節目當中,也不允許以產品名稱冠名節目。內地觀眾在愛奇藝上看到的《康熙來了》開場前以字幕走馬燈形式播出的旺旺食品廣告,在臺灣只能換成蔡康永的書評。蔡康永在內地7天7個小時的主持,出場費高達稅後800萬,反觀他在康熙每集2.5萬的出場費,真心只是「友情價」。

曾經有人感嘆「臺灣綜藝領先內地20年」,但這樣的局勢似乎也在一夜之間逆轉了,內地綜藝節目開始發力,不惜重金引進歐美版權,高價聘請一流明星與製作團隊,製作出「現象級」節目吸引觀眾。反觀臺灣本土,僅有兩千三百萬人口,卻有上百個電視頻道每周都要播出上百個綜藝節目,製作水平的下降和收視群體的分化,使得臺灣本土綜藝節目的江湖日下。從藝人到製作團隊,都紛紛出走尋找生存空間。而臺灣綜藝人更為焦慮的是,不僅《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這樣的大資本大製作讓他們難以項其背,就連一向引以為傲的節目尺度與寬鬆創意,也被以《奇葩說》為代表的內地網絡綜藝所抄截。曾經引一時風氣之先,風靡華人世界的臺灣綜藝節目整體已陷入了「小打小鬧、維持經營」的低潮。在這種情況下,《康熙來了》的停播仿佛雪上加霜,直接宣告了臺灣綜藝時代的終結。

小結:相伴一場,人來人往,只是日常

一個節目在最輝煌的時候結束,比走到谷底再落幕來得更漂亮。一個時代結束了,或許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也許蔡康永會開拍他的電影,也許小S會來內地主持節目,也許康熙會在內地以另一種形式重生。或許正如蔡康永說的,相伴一場,人來人往,只是日常。坦然接受就好。

相關焦點

  • 康熙來了 康熙走了
    蔡康永一條微博,請辭主持了 12 年的《康熙來了》,小S也表示「共進退」,這檔2004年開播的脫口秀節目就此畫上句號。從一早上醒來看見新聞開始,朋友圈和微信裡不斷有人給我發來各類慰問信息,仿佛我在康熙謀了什麼差事,馬上要被遣散了。可能在別人眼中,我之所以被看作是康熙的死忠粉,僅僅是因為朋友圈裡我最愛用的小S表情包。
  • 《康熙來了》停播快5年了......
    《康熙來了》播了12年,也伴隨我度過了整個青春期,從大學開始到工作初期,從戀愛開始到失戀,從少女到初老。初遇康熙好像是在大學初期的某個炎夏午後,在寢室看到有同學正在放《康熙來了》,當時也忘了放的是什麼內容,但只記得從此便愛上一發不可收拾。
  • 李晨、範冰冰錄製《康熙來了》!康熙12年真的要結束了!
    就在昨天,陪伴了我們12年的康熙來了結束了最後一集的錄影,小天兒作為康熙康熙12年來忠實觀眾,對康熙的離開也是十分的捨不得...
  • 《康熙來了》播出20分鐘嘉賓哭成一片 小炳帶哥哥骨灰上節目(圖)
    徐熙娣、蔡康永淚崩《康熙來了》昨晚播出「他們曾經走過康熙12年」已逝藝人內容,其中包括倪敏然、文英阿姨、陶大偉、許瑋倫等藝人過去在節目中的畫面,一幕幕勾起大家的回憶,十分催淚。節目播出20分鐘,來賓們就已哭成一片,包括主持人徐熙娣看到Ma媽媽的畫面,也忍不住紅了眼眶,頻頻拭淚。《康熙來了》邀來已故藝人的親朋好友,包括胖姐(川島茉樹代的姐姐)、小甜甜、王月、劉品言、小炳、賴芊合、寶弟上節目,16日晚間播出上集,回顧Ma媽、申東靖、戎祥。
  • 「康熙」走了,卻帶不走美食梳理康熙來了12年各種美食,看到流口水
    「康熙」停播了,小球忽然想起來,節目裡出了好多美食。他們雖然走了,但小球還在,讓我們回顧這12年來康熙都帶來了哪些好吃的吧。不要流口水哦。如果說要818康熙來了的受眾群體,應該有一大票都是吃貨!!!感謝「康熙來了」這位飯友的陪伴看了康熙800遍,只為整理出裡面推薦的美食比「表情包」還
  • 康熙來了停播5年,那些通告藝人都怎麼樣了
    2016年1月14日,康熙最後一期播出,但2020年了,我還沒有完整看完康熙,距離第一次點進去大概有5年了吧,它曾是我很長一段時間裡的快樂源泉。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盤點一下康熙那些通告藝人的近況吧~經常看《康熙來了》下飯的小夥伴們,對劉真老師一定不會陌生。國標舞老師,喜歡高跟鞋,在節目裡跟小s的嗆聲是節目的一大笑點,雖然每次都被小s氣到跺腳,但從她的表現不難看出她是一個真誠善良的人。
  • 追了12年,蔡康永小s宣布退出康熙來了
    今天下午,蔡康永、小S先後在微博發文稱自己將告別主持近12年的綜藝節目《康熙來了》。
  • 康熙來了,這次康熙走了
    ●●●康永哥說《康熙來了》陪不了你一輩子時間到了就應該去找更廣闊的世界是啊,《康熙來了》將近12周年了,它從一個襁褓裡的嬰兒,現在也已經長大成了一個12歲的少年。人長大了,就要離開屬於它的童年,也同時離開了那屬於我們曾經的記憶。人終究會成長,成長意味著要捨棄一些舊事物。小S也從最開始她愛耍寶調皮的小S如今也變成一個收斂的婚後女明星小S,我們可以說小S因為捨棄了年輕時候的嬉皮開始變得成熟了。
  • 蔡康永小S告別康熙,回顧康熙12年發展史
    今天下午,臺灣著名主持人蔡康永、小S發微博先後宣布要離開主持12年的臺灣王牌綜藝《康熙來了》。蔡康永先發文宣布告別康熙。
  • 再見康熙來了,12年的下飯利器
    早知道《康熙來了》要停播,昨晚還是躲不掉,迎來了這一期。整整一夜,朋友圈都是對康熙和斯內普的追憶。
  • 《康熙來了》停播一周年,你還在想他們嗎?
    兩個月搬了三次家,住了一次院,家裡動蕩了一下,還參加了一個裡面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小s的真人秀(不過最後失敗了)。早上畫完全妝出門還是一副「你什麼咖啊?!!!!」的態度對事不對人。晚上歸家妝也花了,午夜夢回眼淚哭幹累覺不愛但是依然覺得日子還是要過。就這樣周而復始,相信終究會不負此生。所以,人生真的不要輕易撂狠話,生活會以耳光的形式響亮的還給你。
  • 「康熙」走了!深扒火了12年的綜藝標杆《康熙來了》
    辣麼,《康熙來了》不僅僅是在臺灣,為何能火12年?在臺灣火,當然蔡康永和小s2位主持人功不可沒,一諧一正的搭配給節目帶來了很多的看點。但是如果把節目放在大陸來看,僅靠2位主持人是絕對不夠的,還需要大量好玩的有話題的或者說有自己特色的通告藝人。因為大家也應該看過一些我們大陸的藝人去康熙,說實話真的很難看,這可能也和臺灣和內地的娛樂精神有關。
  • 【逛吃逛吃】康熙12年,謝謝你為我推薦了這麼多好吃的……
    《康熙來了》會在13、14日播出最終集,沒有邀請任何來賓,只有蔡康永、小S和陳漢典的全程陪伴。製作單位特地搬來一張大床,完成蔡康永跟小S躺在床上主持的心願。馬上,就是《康熙來了》有嘉賓的最後一期了。昨晚播出了「康熙十二年,終於等到你」的下集,嘉賓是範冰冰和李晨。作為最後一組嘉賓,尺度完全豁出去了。
  • 【康熙來了,康熙走了】今天讓我們一起狗帶
    小s一早就說過會和康永哥同進退, 果然在康永哥發微博10分鐘後就接話了還有很重要的就是本期的主題啦:康熙來了到底給觀眾種了多少草??(尼瑪那麼悲傷的日子裡你還特麼講買東西的事情? 對對對that's us)擦乾眼淚廢話少說,來了!
  • 《「吃吃」的愛》康熙再聚首,獻給12年的青春ending
    雖然兩大女神的「撕逼」大戰是這部電影的一大看點。十幾年的合作和相處,使他們成了密友。告別康熙之後,兩人以電影再聚首。小S用娣娣的故事成全了蔡康永的導演夢,而蔡康永用他的才華橫溢造就了小S笑中帶淚的大熒幕首秀。
  • 懷念 康熙12年,這些經典集數,你還記得它們嗎?
    我開始看康熙的時候已經是高中,08、09年的樣子,只有伊甸園和黑亮綜藝在做康熙,畫質渣到爆,卻正是康熙巔峰的時候
  • 《康熙來了》12年來出鏡率最高的,竟然是ta 意外
    然而沒有想到這一天終究是到來了昨夜意公子感傷的看完了康熙的最後一夜kaws: Companion限量系列這些年來,蔡康永的藏品,不乏增值翻番的,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收藏,蔡康永終於也於2015年,在他的家鄉寧波,辦了他的個展,並取名為:蔡康永·秘密書房展。
  • 原來無錫排骨上過康熙來了!再見康熙, 12年的下飯利器!
    早知道《康熙來了》要停播,昨晚還是躲不掉,迎來了這一期。整整一夜,朋友圈都是對康熙和斯內普的追憶。
  • 《康熙來了》12年 記住的不僅是歡笑還有這些鞋
    昨天蔡康永發出微博宣布正式和《康熙來了》道別,十二年的陪伴也就此畫上句號。
  • 2004年,《康熙來了》,2015年,《康熙》走了.
    2004年,《康熙來了》,2015年,《康熙》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