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在街頭上碰到一個賣野菜的商販,在他售賣的野草品種當中有一種野菜竟然要賣到30元一斤。我問他這種賣到30元一斤的野菜是什麼野草,他回答說這種野菜叫「開胃野菜」,能夠祛除羊肉中的羶味,是一種非常傳統的野菜。
後來,我又問了其他人,其他人告訴我說,野菜商販口中的「開胃野菜」是他自己給野菜起的名字,其真實的名字應該叫做「野蔥」。
當我知道野菜商販口中的「辛辣野菜」實際叫做「野蔥」後,便在網上查閱了大量的資料,通過對資料的查閱,我才對「野蔥」有了初步了解。
野蔥又名沙蔥、麥蔥和山蔥,是蔥科、蔥屬的一種植物。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肅、陝西、雲南、西藏、四川、湖北等地區的海拔為2000至4500米的山坡、田園、路旁、房前屋後及草地上。
野蔥有多個品種,其中,生長在沙地的野蔥叫沙蔥;而生長在水澤地裡的野蔥叫水蔥等。野蔥與黃花蔥的外形看上去很相似,但它們不是一個品種,野蔥的花葶為空心,而黃花蔥的花葶為實心,同時,黃花蔥的小花梗基部長有小苞片,而且,黃花蔥的子房腹縫線基部具有短簾的凹陷蜜穴。黃花蔥的這些特徵是野蔥所不具有的。
野蔥的鱗莖呈圓柱狀至狹卵狀圓柱形,一般粗0.5-1釐米;鱗莖外皮呈紅褐色至褐色,葉片呈圓柱狀,葉片中空,比花葶短一些,一般粗1.5-4毫米;野蔥的花葶呈圓柱狀,花葶中空,一般高20-50釐米,中間部位一般粗1.5-3.5 毫米,花葶下部被有葉鞘。
野蔥的花朵依據品種不同一般為白色、紫色、黃色至淡黃色;花被片呈卵狀矩圓形,鈍頭,一般長5-6.5毫米,寬 2-3毫米,花果期為7-9月。
野蔥的莖雖然很細,但吃起來既香又辛辣,所結的果實像小蔥頭一般大,是極佳的素食調味品。
據測定,野蔥中的主要營養成分有蛋白質、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C、食物纖維以及鈣、磷、鐵、鎂等礦物質。同時,野蔥中也含有丙基硫醚成分。
據稱,由於野蔥中還含有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揮髮油和辣素,因此,如果在煮羊肉的時候放進一些野蔥末,不但能產生出特殊的香氣,而且,還能夠祛除羊肉中的羶味,同時,還能夠刺激人胃中的消化液分泌,增進人的食慾。
近些年來,野生的野蔥資源已經越來越少,而市場需求卻越來越多。在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的情況下,才導致了野蔥價格從幾元錢一斤上漲到了30元一斤。不過,一些精明的農民朋友也從野蔥的銷售價格中看到了商機,從而開始人工種植野蔥。雖然種植野蔥的產量不高,但在野蔥價格高企的情況下也能夠取得不錯的經濟效益。但願這些野蔥種植戶們都能夠因種植野蔥而走向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