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片行業有多暴利?

2020-12-27 騰訊網

「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

這句話說的就是「半醫半商」的眼鏡行業。2017年博士眼鏡(300622)以「眼鏡第一股」的身份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首次披露出這個行業成本的秘密。

近日,產品由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月鏡片」)披露招股書,或將登陸創業板上市,再次引發公眾對眼鏡行業暴利的探討。

鏡片成本6元,毛利率50% 電商直營可達95%

明月鏡片招股書顯示,我國目前近視患者高達6億人次。據全球調研機構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數據,2018年,我國眼鏡產品市場規模為833.28億元,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1004.6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3.81%。

一直以來,眼鏡行業被貼上了「暴利」的標籤。從2014年到2019年,博士眼鏡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73.02%、75.78%、75.74%、76.47%、74.12%、71.17%。

眼鏡巨大的市場體量和高利潤吸引資本入場。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範圍內共有123萬家眼鏡相關企業,其中在業存續的有96萬家。

而與主打眼鏡連鎖店的博士眼鏡不同,明月鏡片主打鏡片生產,是國內鏡片頭部生產企業之一。

招股書顯示,2019年,明月鏡片的鏡片單位成本價僅為6.23元,單個鏡片出廠價約為13.5元。鏡架為20.91元/副。成鏡56.09元/副。而市場上明月鏡片的銷售價格往往在幾百上千元。

2017年-2019年,明月鏡片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0.45%、44.78%和51.24%。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為鏡片收入,2017年-2019年的毛利率分別為43.73%、47.9%和53.76%。

其中自有品牌的毛利率遠高於貼牌。2017年-2019年度,自有品牌鏡片收入佔比分別為62.34%、62.52%和70.08%。貼牌產品毛利率分別為36.14%、35.82%和38.16%。

公司線上自營零售的成鏡毛利率為74.58%,電商直營鏡片毛利率更是高達95%左右。

為減少中間商賺差價,明月鏡片正著力拓展線上零售業務。招股書顯示,公司2017年以來已經在天貓、京東、小米有品等平臺開設了線上自營旗艦店銷售成鏡及鏡片,線上業務佔比從2017年的0.45%提升至3.77%,電商自營零售業務收入從187.62萬元提升至2078.18萬元。

明月鏡片在招股書中表示,當前眼鏡消費的市場已逐步滲透到線上銷售,不少眼鏡生產、經銷、零售企業通過線上運營壓縮中間銷售環節以節約成本,公司還將繼續增加線上零售業務投入,未來的利潤率可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銷量下滑,產品提價 營收淨利雙增

近兩年,明月鏡片的銷售量不斷下滑,由2017年的3544萬片下滑至2019年的3321萬片。2019年,鏡片原料銷量1853噸,同比下降96.81%。

然而公司通過提價維持了營收和淨利潤雙雙增長。

2017年-2019年,明月鏡片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26億元、5.09億元、5.53億元,營收累計增幅約30%;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685.53萬元、3284.66萬元、6984.60萬元,累計增幅271.5%。

在此期間,明月鏡片平均售價為10.22元/片、11.16元/片、13.48元/片。兩年間提價幅度為31.11%。其原料、鏡架同樣連續兩年提價,提價幅度接近36%。

據新華社此前報導,2018年前後,明月鏡片啟動「價值回歸工程」,並於當年先於全行業率先提價。2019年1月,公司在其年度戰略發布會上宣布將永久退出價格戰,並透露2019年主要產品將再次提價。

而隨著明月鏡片相關產品提價,明月鏡片渠道端的經銷商數量也開始減少。

2017年-2019年,明月鏡片經銷商數量分別為105家、95家、91家,三年新增數量分別為1家、2家、0家,2019年無新增經銷商,但有4家退出。

網際網路衝擊眼鏡零售行業

明月鏡片在招股書中表示,網際網路零售的發展給包括眼鏡行業在內的傳統零售行業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衝擊,而由於眼鏡零售行業的特點,目前驗光配鏡與售後服務尚還需要在線下得以體驗,網際網路零售尚未對眼鏡零售業態造成實質性的衝擊,但不排除未來出現可以替代線下眼鏡實體店功能的新的線上銷售模式,將會對公司的銷售渠道和經營模式造成影響。

線上避免了高額的租金費用,相比實體店,成本大幅降低,因此線上配眼鏡比線下便宜,受到不少消費者青睞。

目前,眼鏡企業紛紛加大線上銷售力度。博士眼鏡在2020年半年報中指出,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西博士新雲程商貿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公司在天貓、京東平臺上的官方旗艦店。2020年上半年,公司線上交易額為3916.22萬元,公司在天貓平臺、京東平臺上的營業收入(不含稅)分別為3318.41萬元、57.64萬元,合計佔公司營業收入的12.99%。2019年博士眼鏡線上銷售額為4890.09萬元,較去年同比增長252.87%,佔公司總體銷售額的7.47%,較前年增加5.02%,線上銷售呈現增長態勢。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相關焦點

  • 明月鏡片衝刺IPO:成本6元電商直營毛利可達95% 鏡片行業有多暴利?
    2017年博士眼鏡(300622)以「眼鏡第一股」的身份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首次披露出這個行業成本的秘密。近日,產品由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月鏡片」)披露招股書,或將登陸創業板上市,再次引發公眾對眼鏡行業暴利的探討。
  • 眼鏡鏡片都有哪幾種材質呢?眼鏡店真的是暴利行業嗎?
    樹脂鏡片可採用模式壓法加工鏡片表面的曲率,因此很適用於非球面鏡片的生產。中高折射率樹脂材料∶中折射率(n=1.56)和高折射率(n>1.56)材料都是熱固性樹脂,其發展非常迅速。與傳統CR-39相比,用中高折射率樹脂材料製造的鏡片更輕、更薄。
  • 明月鏡片招股書揭行業暴利:鏡片成本僅6元,自營電商平臺毛利率達94...
    封面新聞記者 熊英英眼鏡行業一直以來給大家的印象都是「暴利行業」。近日,明月鏡片創業板上市申請獲深交所受理,而公司遞交的招股書中也揭露了眼鏡行業成本之謎,鏡片單位成本僅6元,一副成鏡的成本價不到60元。
  • 明月鏡片被曝成本6元零售價卻上百,行業堪稱「暴利」
    明月鏡片被曝成本6元零售價卻上百,行業堪稱「暴利」 2020-09-08 14:05:05 來源:新京報  |  作者:佚名與市面上動輒售價上百元的鏡片相比,明月鏡片出產的鏡片的生產成本只有幾塊錢,行業堪稱「暴利」。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然而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
  • 鏡片成本6元,毛利率50%,衝刺IPO的明月鏡片招股書透露眼鏡行業有多...
    這句話說的就是「半醫半商」的眼鏡行業。2017年博士眼鏡(300622)以「眼鏡第一股」的身份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首次披露出這個行業成本的秘密。近日,產品由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月鏡片」)披露招股書,或將登陸創業板上市,再次引發公眾對眼鏡行業暴利的探討。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揭秘眼鏡行業背後暴利
    本次IPO,公司計劃募集5.68億元資金,其中4.4億元用於樹脂鏡片的擴產及技術升級項目,其餘部分則用於市場營銷及研發支出。 與市面上動輒售價上百元的鏡片相比,明月鏡片出產的鏡片的生產成本只有幾塊錢,行業堪稱「暴利」。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然而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
  • 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網友熱議:手錶...
    虎撲9月8日訊 近日,有網友曝出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繼博士眼鏡之後,近日,由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也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或將登陸創業板上市。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
  • 梁小平:從明月鏡片暴利生意,談在品牌定價系統裡根本不存在
    不知是看書多,還是看手機多,反正現在近視的人越來越多。這一近視人群對眼鏡的需求,自然是顯現出高峰式的增長。那麼,眼鏡主要的鏡片,是不是真的那麼貴呢? 近日,明月鏡片向證監會遞交招股說明書,披露出鏡片的成本,只是幾塊錢,而卻賣出上百元的價錢。
  • 暴利的眼鏡行業:出廠幾十元,售價上千元?
    這大大顛覆了人們的認知,在尋常眼鏡黨的認知中,一副眼鏡動輒成百上千,而成本難道只有6.23元,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於暴利行業眼鏡生產的曝光也接踵而至。而走在探究者最前沿的當然是傳媒行業「老大哥」央視。關於眼鏡行業的探究央視也是特意出了一期節目,讓我們一同來看。
  • 眼鏡配製隱含價格欺詐 小小樹脂鏡片暗藏暴利
    據行業統計數據,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高達50%-60%,配戴眼鏡的人數達3億多人。按每三年更新計算,每年眼鏡銷售總量為1億副,按平均每副單價為160元計算,加上太陽鏡的消費,眼鏡零售市場總額約為200億元,且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然而,據國家質檢總局測算數據,每年有近1200萬人配戴了不合格的眼鏡。
  • 眼鏡人必讀 | 2020年中國眼鏡鏡片行業白皮書
    此外,由於人的視力會因年齡增長出現幾乎不可避免的減弱,隨著消費意識先進且消費能力較強的1960-7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群逐漸步入中老年,解決中老年同時看遠和看近視覺需求的漸進多焦點眼鏡的受眾人群也將呈上升趨勢。在整體受眾規模極為龐大的背景下,我國的眼鏡市場仍有較大潛力。
  • 眼鏡行業不再暴利 明月鏡片防藍光系列再發新品
    江蘇衛視副主任周靜表示,兩檔節目均為同類「第一」,與明月鏡片行業「第一」的位置高度匹配,強強聯合將共創新高度。  隨著消費者工作生活的場景變化,有害藍光越來越多、情況也不一樣,明月鏡片推出防藍光新產品便是滿足了現代人網際網路生活中「防藍光」的需求。針對消費者使用場景細分,有些場景中需要長時間看屏幕,例如工作、追劇、遊戲等,有些則是偶爾使用,例如日常使用手機等。
  • 這一暴利行業被曝光
    這一暴利行業被曝光 2020-09-14 0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0元眼鏡賣2萬 記者探訪武漢眼鏡行業暴利
    眼鏡行業水到底有多深?消費者如何做到「慧眼識金」?記者近日多方探訪為網友揭秘。  18K金純鈦眼鏡架售價近5萬 市民疑眼鏡是暴利  「一個鏡架賣近50000元,貴得太離譜了。」近日,武昌李女士在珞瑜路某一大型賣場眼鏡專櫃裡,相中一款名為羅瓦羅諾的進口眼鏡架,但47800元的標價令她望而卻步。銷售員解釋,眼鏡架價格的高低在於材質和品牌。
  • 目前中國哪個行業利潤最高,中國十大暴利行業排名?
    一、菸草行業 菸草公司絕對是穩賺不賠,十分暴利的一個行業。不僅在中國菸民眾多,全世界的菸民數量甚至達到了7成,不過如今的菸草行業還是向健康的方向發展的,我們在煙盒當中經常能看到吸菸有害身體的字樣。
  • ...鏡片最高賣2000,平均單片成本僅6元!眼鏡電商仍有難言之隱?
    明月眼鏡天貓旗艦店上,單片鏡片的價格最低為228元,最高為2000多元!成本僅6塊多錢的鏡片賣到2000元!明月鏡片的電商毛利有多高? 拿北京市場來說,整個北京大約有4000多家眼鏡店,這些眼鏡店看上去平時的人流量並不多,但是在別的店鋪死走逃亡一大批後,這些眼鏡店還是風雨不動安如山,一個重要的原因:眼鏡行業和鑽石行業非常類似,走的就是全行業產品價格走高的路子,試想一下,如果有人將鑽石的價格定得太低,你會不會覺得對方就是個騙子?
  • 揭秘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眼睛行業真有看起來的那麼「暴利」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眼鏡行業背後的事。01.全球超一半眼鏡,產自中國其實,眼鏡不是近代才有的,追溯其發展歷程,宋朝之前,中國就已經出現了眼鏡雛形。眼鏡的利潤究竟有多大?在眼鏡行業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句順口溜形容行業的「暴利」: 「 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可以看出,眼鏡行業「暴利「似乎是公開的秘密。
  • 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
    本次IPO,公司計劃募集5.68億元資金,其中4.4億元用於樹脂鏡片的擴產及技術升級項目,其餘部分則用於市場營銷及研發支出。與市面上動輒售價上百元的鏡片相比,明月鏡片出產的鏡片的生產成本只有幾塊錢,行業堪稱 「暴利」。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然而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
  • 6元成本千元賣,招股書透露出眼鏡行業的暴利
    在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下,國產品牌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卻能夠讓我們大吃一驚。作為一名從初中就開始戴眼鏡的近視患者,眼鏡陪伴了我20年。在門可羅雀的眼鏡店裡,銷售人員能夠如數家珍的告訴我從300元到3000元的鏡片有何不同我也可以想像到眼鏡行業的利潤高昂。而銷售人員每點出一種鏡片多了一項科技優勢,鏡片的身價也會成倍上升。
  • 眼鏡真是暴利嗎?明月鏡片招股書揭真相 重銷售輕研發應收款高企
    招股書顯示,明月鏡片擬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3358.54萬股,公開發行數量不低於發行後總股本的25%,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樹脂鏡片的擴產及技術升級。 明月鏡片成立於2002年9月17日,註冊資本為10075.6萬元,經營範圍包括數位相機鏡頭、光釺鍍膜、光學鏡片、光學器材的生產;光學眼鏡片的批發以及相關的驗光配鏡業務;眼鏡製造、眼鏡產品的設計、研發、諮詢服務和信息技術服務等。招股書顯示,明月鏡片控股股東為明月實業,實際控制人為謝公晚、謝公興和曾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