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多羅觀音,除眾生苦惱,使一切眾生喜悅,遍入諸佛法界自性

2020-12-23 歷史國學教堂

在佛教的信仰之中,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隨緣救度眾生,因此極受民間百姓推崇,且三十三尊應身像各具不同寓意,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多羅觀音,除眾生苦惱,使一切眾生喜悅,遍入諸佛法界自性。

〝多羅觀音〞在三十三觀音中位列第二十四尊,〝化身相〞是〝童女身〞的示現。其意為眼、極度、救度,故而略稱「度母」。多羅觀音安置在胎藏界曼荼羅西方,密號行願金剛,或悲生金剛。

佛經有曰:「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多羅菩薩本身就是觀世音菩薩應化身,多羅觀音可以說是從本來的聖觀世音菩薩復應現的觀音,具有「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之文意。

此偈中意指如遭遇到仇家或盜賊,拿著刃器圍繞著你的時候。心中至誠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可以讓充滿怨恨、惱怒的怨賊,情緒緩和;暴虐的心,化為祥和慈悲而逢兇化吉。

「怨賊〞就是指前世,吾等欠他債務的對象,沒有還清,遺留欠至今世相遇,所構成的冤親債主「討債者」。人生是酬業,凡事皆有前因後果,恩人、仇人,殺人償命,欠債還錢,躲不掉也避不了。每個人都有冤親債主,各人承受不同的際遇、命運。

多羅觀音為觀世音菩薩之化身,是觀音院之一尊,位於內列向右第一列。即觀自在菩薩之西方,為蓮華部之部母。觀音有定慧之二德,毘俱胝主其慧德,多羅主定德,女性。從觀音如來眼生,所以又稱為眼觀音。

依經說此菩薩「入普光明多羅三眛,依三眛力,從右目瞳放光明,光流出中現妙女形,住殊勝妙色三眛,以無價雜寶莊嚴身體,能除眾生苦惱,又使一切眾生喜悅,遍入諸佛法界自性」。

佛經亦有所載:「此菩薩入普光明多羅三昧,以三昧力從眼中放光明。」多羅尊菩薩就由此光明中而生。〝多羅〞救度佛母之意。修持此尊密法能斷生死輪迴,消除魔障、業障、病苦等。尚可增福、延壽、啟發聰明才智,平常有所求都能如願完成。孕婦或臨產婦祈求平安生產,持修多羅觀音法功德殊勝。

在印度,多羅菩薩,深受一般民眾所崇拜,在日本民間多羅尊觀音不只是三十三像觀音之一,此觀音還有二十一種化身,在日本民間廣受崇拜。

在我國西藏,多羅菩薩之信眾眾多,一般視此尊為綠度母,依佛經記載,觀世音在無量劫前,見眾生愚迷難度。不禁憐憫垂淚,其眼淚一落地,便化成蓮花,此蓮花瞬間又化現為度母。

此度母雙手合掌,對觀自在菩薩說:「請尊下勿憂,我當竭誠助汝度脫一切眾生。」說完,即作偈曰:「汝心勿憂悶,我誓為汝助,眾生雖無量,我願亦無量。」此乃度母白蓮花化現之傳說。

綠度母為諸度母之主尊,其咒為眾度母之根本咒,有免除一切磨難、水火、刀兵、盜賊、王難、毒害等災難。及各種天災地變、疾厄等。並能增進福德和智慧、權威、壽命。所求如願等益處。

相傳我國唐朝時期,「西藏國王」是「妙音七汗」之子,他年輕氣盛,個性驍勇,計謀策略過人。為了興隆西藏佛教,在貞觀八年年僅十六時派遣密使至長安朝貢,即隨後率兵攻打松州,被唐朝軍隊所打敗。

貞觀十五年,娶大唐「文成公主」,其後再取今尼泊爾公主「波利庫姬」,二位公主各帶來佛像與經卷,佛教在西藏因而盛行。後世傳說藏王「棄宗弄贊」又號為松贊幹布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二位公主是「多羅尊觀音」化身,文成公主是「白多羅尊觀音」;波利姬庫公主為「綠多羅尊觀音」。多羅觀音放出光明,照扶一切眾生,像慈母般的憐憫,救度芸芸眾生,脫離生死苦海,將來命終往生極樂世界。

其印契以定慧之指,舉向五輪中,舉兩風輪如針如鋒,再加上二虛空輪,即稱多羅尊印。多羅菩薩在印度夙昔即為人信仰,其形像為青白色,如女人狀,微笑,著鮮白衣,合掌時掌中持青蓮;通身圓光,首有髮髻,作天髻形。此尊法相,直立乘雲,作女子像,合掌,手持青蓮花,於蓮華座上半跏趺坐。

在佛經裡佛陀講到要去除「貪婪、瞋恚、痴迷」。所以不合實際的空想,言行蠻橫,蔑祖辱親,到處結仇結怨,就無法安身立命。但也有修行中遇到惡魔擾亂,有可能是菩薩化現惡魔來障礙修行者,使其趕快解脫成道。所以修行要按住不動,猶如金剛,以「智慧劍」斬「煩惱賊」,破除「我執、我見」,生起大慈悲心,行菩薩道。

賊心入道中的〝賊〞有外賊、內賊。外賊:眼睛所見,耳朵所聽等一切事務,憑感官對外界見聞、而得〝覺〞─明白領悟;得〝知〞─了解明朗。內賊:顯現於自然的意念,外界事務影響所發的心理狀態,或心裡喜歡而想要獲得滿足的念頭願望,表現於外,產生對事情加以分辨,深入研究等。

此二十四像「多羅觀音」提醒世人為何有生生世世生命的延續,皆是因緣果報,一切從無變有,再從有變無。佛陀說:「人生酬業」而來,眾生不明,努力用心不懈,追逐抓住…這、短暫的剎那!

好了,佛教:多羅觀音,除眾生苦惱,使一切眾生喜悅,遍入諸佛法界自性就為大家分享到此,還請大家以此尊為戒,在未來的日子裡切莫浪費時光,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加油,每一位追夢少年!

相關焦點

  • 大悲聖母多羅觀音菩薩隨心陀羅尼
    為觀世音菩薩化身之一,在三十三觀音中,為第二十四尊,而多羅菩薩本身就有一百零八種不同的化身。觀音院中位內列向右第一列。蓮華部之部母,觀音有定慧之二德,毘俱胝主慧德,多羅主定德。因為經典所講其從觀音菩薩眼生,所以又稱為眼觀音。在胎藏界曼荼羅西方,密號行願金剛,或悲生金剛。
  • 馬頭明王即馬頭金剛,也叫馬頭觀音、馬頭觀自在
    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喜悅願諸眾生遠離貪嗔之心住平等舍馬頭明王藏密認為他是是蓮花部主阿彌陀佛的變化身,或由觀音所化現,是胎藏界(表大日如來的理性)觀音院的上尊,為六觀音之一,為畜生道之教主,是無量壽之忿怒身,以觀音為自性身,以馬置於頭,故曰馬頭觀音,亦曰馬大士。其形相有多種,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六臂、三面八臂等,漢傳佛教天台宗稱其為「獅子無畏觀音」。
  • 《圓覺經》: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
    《圓覺經》: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敬摘自《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 諸善奉行,諸惡莫作,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佛法的根本所在
    定慧也好,心佛也好,我們每個眾生都是本具的。這是佛告訴我們的。但如果我們不實修,不去悟,那還是遨遊於苦海,輪迴於六道的。諸善奉行,諸惡莫作,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增一阿含經》經中的一個偈頌。阿難尊者曾經講過,此一四句偈出生三十七道品之教。六祖慧能大師在這裡提成「意中清淨」,可是我們如何能夠做到「意中清淨」呢?
  • 準提觀音由淺入深---初探
    在禪宗,稱之為天人丈夫觀音;在密教認為他六觀音之一,救度人間道眾生(天人丈夫觀音在天台宗則指不空罥索觀音,破人道三障。謂人道有事理,事伏憍慢,故稱天人,理則見佛性,故稱丈夫)。準胝咒乃法界秘密藏中之三昧王,能出生諸佛菩薩之智德莊嚴,而準提法又為密教之獨部,且通五部之殊勝密法。每一灌頂修持準提法之人,必增二十一年之壽命,長短悉自知。
  • 佛法的本意:宇宙、眾生、人、我皆是自性所現幻境
    當虛空中煩惱塵色消散,則本初覺性亦同分解,無所生、無所住的空性,實無可證之境界,實無可得之明覺,無染諸法,卻依諸法顯現。當自性以眾生心表現,即是清淨菩提心,即是妙明真心。它不是我們的思維與意識能夠覺知的,可是眾生的思維和意識,情感和體驗卻無時無刻、圓滿周遍都在體現著菩提心。
  • 恭迎觀音成道日,誠請廣大清信佛子,敬誦觀音聖號及觀音心咒
    釋迦文佛曾在華嚴海會上,讚嘆過一切眾生皆具如來之智慧德相。觀音菩薩的廣大悲心,文殊菩薩的根本智慧,地藏菩薩與普賢菩薩發願、行願的至善願力,是娑婆眾生契入大乘佛法的善因緣。在觀世音菩薩成道日,誠請各位請信佛子,哪怕只有一剎那的淨心淨意,真誠的為眾生得度而發起大悲心,這就是與觀音大悲相契合的善因本懷。觀世音菩薩,是清信佛子至誠禮拜供養的法身大士。
  • 拜觀音菩薩,牢記這2點,功德不可思議!
    在大乘佛法當中,觀音菩薩象徵大慈大惡,她的名號可謂家喻戶曉。寺院中的觀音塑像,常端立於紫金蓮臺之上,手執淨瓶、楊柳,給人清淨、莊嚴肅穆的感覺 。佛經中的觀音菩薩,應化道場在普陀山,她以大悲顯現,又以拔除世間一切苦難為本願。娑婆世界,名叫「堪忍」,期中諸苦交集,所謂三苦、八苦,乃至無量諸苦。觀音菩薩的慈悲救苦,使她成為最受恭敬、尊崇的菩薩之一。
  • 佛教密宗八大明王
    在佛教密宗中,諸佛有所謂自性輪身,正**身,以及教令輪身之分。所謂教令輪身,即諸佛顯現威猛忿怒之形相,以摧破魔障。
  • 佛教:十大明王,乃十大諸佛菩薩化身,各有寓意,不妨一覽
    其實,佛教之中每位代表人物都深具寓意,比如羅漢,護法、三十三諸天等,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不為人知的佛教的十大明王。在佛學之中,明王屬於佛的教令輪身,剛強眾生難以用說法柔順調伏,須以威猛教令強制調伏之。明王是諸佛、菩薩用以降服妖魔的憤怒形像,以衛護佛門為己任,並教化、調服不信從佛法的剛強眾生,使用善巧方便方法以大威力大憤怒相令其敬畏降伏,皈依佛法。明王,又作金剛明王、威怒王等,乃是諸佛菩薩的憤怒化身,密宗修行者經常以明王為本尊。明王的「明」為智慧光明的意思,在密宗指的是真言陀羅尼。「王」則是尊勝、具有威力的意思,乃是佛門尊稱。
  • 佛教:德王觀音,以梵王身得度者,護佑眾生青雲直上,仕途無量
    佛教認為世人生活在人世間,人人求快樂、無煩惱。佛說:快樂不是笑聲產生的喜悅,而是心如琉璃明澈,無憂無惱,少欲、少事、少務,能得清淨心,才是真正的快樂。在佛教的歷史文化中,觀世音菩薩三十三像所代表的意義,前面十像列舉部分提供大眾了解,具滿懷慈悲,行於娑婆世界,濟度苦惱眾生,善行圓滿的「觀世音菩薩」。〝德王觀音〞在三十三觀音中位列第十一尊,化身相〞既是〝梵王身〞,亦有化身相為〝長者身〞之說法!佛經有載:「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
  •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二篇 獅子吼聲 第三章 現入法界會本尊
    在密教中,乃以現前諸佛的佛果來加持,用果地如來的境界,直接攝持我等眾生證入於究竟果位。從如來果地觀察,一切眾生都是如來心子,都是佛子,都是清淨因,也皆是佛種。在密教中以代表佛果的上師來授予弟子灌頂,使其直入佛法大海,證入佛處。所以在灌頂之後要安住於佛慢。」「那如何是佛慢呢?」
  • 《蓮花生大士全傳》第二篇 獅子吼聲 第三章 現入法界會本尊 (上)
    灌頂,在佛法中是取其緣起上的意義。我們這一期的佛法,是從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出生、成道,開始在人間傳承的。佛法既然是在印度出生,自然會摻入許多印度文化的因緣,所以只有如理思維印度文化在佛法中的意義,才能真正了解佛法的義理。從這裡,我們才能了解什麼是真實的佛法,什麼是佛法升華印度文化的因緣,如此才不會對這期從印度傳出的佛法教法有所迷惑。
  • 惡法生長,菩薩吸毒 | 青頸觀音
    所以,在佛教的經典中,常常教誡佛弟子們應戒瞋。「諸佛般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瞋恚火。」「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緣、瞋法、瞋業,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中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悲心,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極重罪)。」
  • 慈悲大願 遍護眾生 • 千手觀音
    以鏤空雕及立體雕技法雕就,構圖布局嚴謹,法相端莊,神情莊重而不失慈祥,在千手觀音造型上不僅繼承了漢傳佛教造像的傳統雕刻方法,同時也吸收融合了藏傳佛教、壁畫和當代雕塑技法,用精美的和田籽玉精雕細刻觀音坐像,來禮佛,功德無量。
  • 佛教:尊勝佛母,能去除一切煩惱業障,能除滅百千劫中一切罪業
    人生在世,學習任何宗教的文化,首先便要從其歷史文化開始著手,正如佛教學說,若是了解得不夠全面,那麼燒香拜佛亦會鬧笑話,所以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中的尊勝佛母,能增長壽命福慧,消除無始以來一切罪業,免除一切兇災:尊勝佛母簡稱尊勝母,乃是佛教之中的長壽三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