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的信仰之中,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隨緣救度眾生,因此極受民間百姓推崇,且三十三尊應身像各具不同寓意,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多羅觀音,除眾生苦惱,使一切眾生喜悅,遍入諸佛法界自性。
〝多羅觀音〞在三十三觀音中位列第二十四尊,〝化身相〞是〝童女身〞的示現。其意為眼、極度、救度,故而略稱「度母」。多羅觀音安置在胎藏界曼荼羅西方,密號行願金剛,或悲生金剛。
佛經有曰:「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多羅菩薩本身就是觀世音菩薩應化身,多羅觀音可以說是從本來的聖觀世音菩薩復應現的觀音,具有「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之文意。
此偈中意指如遭遇到仇家或盜賊,拿著刃器圍繞著你的時候。心中至誠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可以讓充滿怨恨、惱怒的怨賊,情緒緩和;暴虐的心,化為祥和慈悲而逢兇化吉。
「怨賊〞就是指前世,吾等欠他債務的對象,沒有還清,遺留欠至今世相遇,所構成的冤親債主「討債者」。人生是酬業,凡事皆有前因後果,恩人、仇人,殺人償命,欠債還錢,躲不掉也避不了。每個人都有冤親債主,各人承受不同的際遇、命運。
多羅觀音為觀世音菩薩之化身,是觀音院之一尊,位於內列向右第一列。即觀自在菩薩之西方,為蓮華部之部母。觀音有定慧之二德,毘俱胝主其慧德,多羅主定德,女性。從觀音如來眼生,所以又稱為眼觀音。
依經說此菩薩「入普光明多羅三眛,依三眛力,從右目瞳放光明,光流出中現妙女形,住殊勝妙色三眛,以無價雜寶莊嚴身體,能除眾生苦惱,又使一切眾生喜悅,遍入諸佛法界自性」。
佛經亦有所載:「此菩薩入普光明多羅三昧,以三昧力從眼中放光明。」多羅尊菩薩就由此光明中而生。〝多羅〞救度佛母之意。修持此尊密法能斷生死輪迴,消除魔障、業障、病苦等。尚可增福、延壽、啟發聰明才智,平常有所求都能如願完成。孕婦或臨產婦祈求平安生產,持修多羅觀音法功德殊勝。
在印度,多羅菩薩,深受一般民眾所崇拜,在日本民間多羅尊觀音不只是三十三像觀音之一,此觀音還有二十一種化身,在日本民間廣受崇拜。
在我國西藏,多羅菩薩之信眾眾多,一般視此尊為綠度母,依佛經記載,觀世音在無量劫前,見眾生愚迷難度。不禁憐憫垂淚,其眼淚一落地,便化成蓮花,此蓮花瞬間又化現為度母。
此度母雙手合掌,對觀自在菩薩說:「請尊下勿憂,我當竭誠助汝度脫一切眾生。」說完,即作偈曰:「汝心勿憂悶,我誓為汝助,眾生雖無量,我願亦無量。」此乃度母白蓮花化現之傳說。
綠度母為諸度母之主尊,其咒為眾度母之根本咒,有免除一切磨難、水火、刀兵、盜賊、王難、毒害等災難。及各種天災地變、疾厄等。並能增進福德和智慧、權威、壽命。所求如願等益處。
相傳我國唐朝時期,「西藏國王」是「妙音七汗」之子,他年輕氣盛,個性驍勇,計謀策略過人。為了興隆西藏佛教,在貞觀八年年僅十六時派遣密使至長安朝貢,即隨後率兵攻打松州,被唐朝軍隊所打敗。
貞觀十五年,娶大唐「文成公主」,其後再取今尼泊爾公主「波利庫姬」,二位公主各帶來佛像與經卷,佛教在西藏因而盛行。後世傳說藏王「棄宗弄贊」又號為松贊幹布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二位公主是「多羅尊觀音」化身,文成公主是「白多羅尊觀音」;波利姬庫公主為「綠多羅尊觀音」。多羅觀音放出光明,照扶一切眾生,像慈母般的憐憫,救度芸芸眾生,脫離生死苦海,將來命終往生極樂世界。
其印契以定慧之指,舉向五輪中,舉兩風輪如針如鋒,再加上二虛空輪,即稱多羅尊印。多羅菩薩在印度夙昔即為人信仰,其形像為青白色,如女人狀,微笑,著鮮白衣,合掌時掌中持青蓮;通身圓光,首有髮髻,作天髻形。此尊法相,直立乘雲,作女子像,合掌,手持青蓮花,於蓮華座上半跏趺坐。
在佛經裡佛陀講到要去除「貪婪、瞋恚、痴迷」。所以不合實際的空想,言行蠻橫,蔑祖辱親,到處結仇結怨,就無法安身立命。但也有修行中遇到惡魔擾亂,有可能是菩薩化現惡魔來障礙修行者,使其趕快解脫成道。所以修行要按住不動,猶如金剛,以「智慧劍」斬「煩惱賊」,破除「我執、我見」,生起大慈悲心,行菩薩道。
賊心入道中的〝賊〞有外賊、內賊。外賊:眼睛所見,耳朵所聽等一切事務,憑感官對外界見聞、而得〝覺〞─明白領悟;得〝知〞─了解明朗。內賊:顯現於自然的意念,外界事務影響所發的心理狀態,或心裡喜歡而想要獲得滿足的念頭願望,表現於外,產生對事情加以分辨,深入研究等。
此二十四像「多羅觀音」提醒世人為何有生生世世生命的延續,皆是因緣果報,一切從無變有,再從有變無。佛陀說:「人生酬業」而來,眾生不明,努力用心不懈,追逐抓住…這、短暫的剎那!
好了,佛教:多羅觀音,除眾生苦惱,使一切眾生喜悅,遍入諸佛法界自性就為大家分享到此,還請大家以此尊為戒,在未來的日子裡切莫浪費時光,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加油,每一位追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