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帶給全世界人民的苦難無疑是深重的,那些手無寸鐵的平民,每日都要面臨戰爭帶來的死亡威脅。即使戰爭最終趨於和平,依舊在他們心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這種陰影不僅來自被侵略的國家,連主動挑起戰爭的國家,也不可避免出現這樣的狀況。
二戰期間,日本向中國發動侵華戰爭,但在廣大中國人的浴血奮戰下,歷經14年,日軍最終低頭投降。奇怪的是,那些戰敗的日本兵在回國見過自己的妻子後,卻紛紛選擇自盡身亡,這是為何?
總的來說,是因為妻子對他們的態度轉變。將丈夫送上戰場時,每一個妻子都對自己的丈夫充滿信心,她們認為自己的丈夫一定會榮耀而歸。然而,漫長的等待過後,他們卻以戰敗者的身份回去了。
已經經歷了失敗的巨大心理壓力,卻在回家後,還在遭受妻子的冷嘲熱諷,這樣的態度對這些士兵而言,註定是個不小的打擊。多重恥辱的打壓下,令很多士兵無法承受,最終選擇剖腹自盡。
還有一個原因是,長期的兩地分隔,令妻子對他們已經不再有感情。加上日本戰敗後,美軍進入日本,很多日本女人更喜歡身材高大,幽默帥氣的美國大兵,反而會冷落自己的丈夫。當時,甚至有很多日本女子要求同丈夫離婚,和自己心儀的美國大兵在一起。
此外,戰敗後的日本,經濟受到巨大創傷,這令原本就靠著日本女人支撐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面對落魄歸來的丈夫,很多日本女子反而希望自己的丈夫戰死沙場,這樣既有尊嚴,又可以留下一筆撫恤金,改善家裡的生活。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日本妻子對丈夫的態度急轉直下。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嚴苛的日本武士道精神。在當時的日本,武士道精神深入人心。在所有日本人的心中,戰士就應該戰死沙場,戰敗投降意味著苟活於世,是全日本的罪人。戰敗的日本兵回到自己國家,不僅不被妻子理解,還被所有的日本人輪番指責和冷漠對待,這種心理落差,實在令人難以忍受。
綜上所述,正是由於戰敗的日本兵,在得到妻子和國人的冷眼對待,及武士道精神帶來的內心煎熬,令他們無法接受。這種心理打壓,比戰敗投降帶來的羞恥感更甚,為了內心的自尊,與其說他們是主動自盡,倒不如說是被逼自殺,實屬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