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姓名的英文版為什麼會被有些人翻譯成「常凱申」?

2020-12-23 鬼說天下

對網絡歷史圈比較熟悉的朋友們都知道,蔣介石在網上有個代稱叫「常凱申」,還發展出了「凱申物流」的梗。而「常凱申」來源於國內某學者的錯誤翻譯。那麼蔣介石的英文為什麼會被翻譯成「常凱申」呢?

如今外國在翻譯中國的地名和人名時使用的是現代漢語拼音,比如北京翻譯成英文就是「Beijing」。但是現代漢語拼音是新中國成立後的1958年頒布的,而成為世界各國通用的翻譯標準則在1982年。

在現代漢語拼音出現之前,外國對中國地名和人名的翻譯標準並不統一,其中最常見的翻譯標準是威妥瑪式拼音法(威氏拼音法)。威氏拼音法是十九世紀後期由曾任英國駐華公使的威妥瑪發明的。

因為威妥瑪是英國上層貴族,所以威氏拼音法在英語國家被廣泛應用。而威氏拼音法與現代漢語拼音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北京用威氏拼音法翻譯成的英文是「Peking」,功夫則被翻譯成「Kungfu」等等。

按照威氏拼音法,蔣介石的英文名為「Chiang Kai-shek」。結果有些對威氏拼音法不了解的學者按照拼音把「Chiang Kai-shek」錯翻成了「常凱申」。類似的情況還有把孟子(Mencius)錯翻成「門修斯」。

相關焦點

  • 「常凱申」?你敢說自己精通拼音嗎?
    你聽過「門修斯」這個人嗎?不要以為這是個老外,他其實是孟子。你聽過「常凱申」常公嗎?不要以為他姓常,他其實是蔣介石。你聽過「雙鴨山」這座山嗎?不要以為這真是座山,他其實是孫中山。近幾年,一些市面上的翻譯著作經常出現這種奇葩翻譯,作為一個中文翻譯者,連孟子、蔣介石等人的名字都能翻譯錯,可見其學術風氣浮躁。而中國人名的回譯(中文人名翻譯成外文後再翻譯回中文)錯誤,主要原因就在於拼音。漢語拼音,不僅作為基礎教育中學習普通話發音的重要工具,在網際網路普及的今天更是作為一種重要的輸入法存在於日程生活中。
  • 從「常凱申」,探究《局中人》的常先生,到底是誰
    仙沒事逛頭條,看到有文章說蔣介石,有個別名叫「常凱申」。由於犯這個錯誤的人以及相關單位機構,名氣大,又素有權威。所以這個特別的名字就成了一個著名的「梗」。《局中人》的常先生最近,熱播的諜戰劇《局中人》剛好出現了一位神秘莫測的常先生,劇未顯示其全名。
  • 孟子的「英文名」為何鬧出笑話,古人名字是怎樣翻譯成外語的
    孟子的譯名Mencius和孔子的譯名Confucius,其實來自於拉丁文,翻譯者是歐洲來到明朝的耶穌會傳教士,這些傳教士不僅在中國傳播天主教教義,還帶來了歐洲的科技、地理和藝術方面的知識
  • 《射鵰》將出英文版,郭靖翻譯成「禿鷲英雄」,看翻譯笑哭!
    最近《射鵰英雄傳》2018年將推出英文版的消息在網絡上傳開,不過這個翻譯問題一直是網友擔心的話題。負責《射鵰》英文版翻譯的譯者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完成了《射鵰》第一卷《英雄的誕生》的翻譯工作,人家也不想翻譯的這麼慢,只是武俠小說翻起來真的是超級困難。「九陰白骨爪」則被譯作「Nine Yin Skeleton Claw(九陰骷髏爪)」。
  • 專訪英文版政府工作報告翻譯團隊,「接訴即辦」怎麼翻譯?
    因此,從2003年開始,北京市政府外辦牽頭,組織專業翻譯團隊開展翻譯任務。「雖然政府工作報告的英文版翻譯工作開展了十幾年,但年年都有新詞彙、新說法、新表達,這就需要我們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相關負責人說。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參與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英文版翻譯工作,他們面臨的第一大難題就是中文版報告中有大量的詞彙和表達都是第一次出現,沒有參考譯文。
  • 畢業季,如何將中文簡歷翻譯成英文簡歷?求職者速看
    在找工作的時候,把我們的中文簡歷後面附上一份英文簡歷,會不會讓我們的建立看起來更加高大上一點呢?那就讓我們來聊聊簡歷翻譯中的那些事吧。如果您現在正在做簡歷或者正在考慮將自己的中文簡歷做一個英文版的出來,那就更好了,不妨打開電腦,我們一起翻譯吧。
  • 《八佰》餘音:蔣介石裡外不是人,孫元良遺願歸葬南京
    為什麼呢?一時間眾說紛紜,有些人說的那叫一個難聽,幾乎把「八百壯士」當成「階級敵人」。經過一番風波之後,《八佰》終於獲準全國公映,期間歷時一年有餘。電影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所謂「改編」,顧名思義就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重新編寫。電影作為一種構建形象以塑造印象的綜合藝術,尤其是戰爭電影,導演、編劇為了突出英雄人物,往往喜歡誇張營造戰鬥慘烈氛圍,實在不必大驚小怪。
  • 射鵰英雄傳出了英文版!這魔性翻譯,英國人看完簡直打開了江湖的大門!
    雖然我們聽起來會覺得有一點好笑,但仔細想想不這麼翻譯,又能怎麼表達呢?【把黃蓉翻譯成黃蓮花,只為了更流暢的閱讀體驗】這次《射鵰》的出版,市場反應的確不錯,整體來看讀者的反響也挺好。在亞馬遜上,也有超過71%的人打了4星。
  • 《射鵰》將出英文版 降龍十八掌等怎麼翻譯?
    日前,《射鵰英雄傳》2018年將推出英文版的消息引發關注。如何將中國的武俠小說翻譯成英文?這讓一些網友大開腦洞,各種稀奇古怪的答案出現在網上。  《射鵰》如何譯成英文?如何翻譯金庸的作品?這對譯者郝玉清來說,是實實在在擺在眼前的困難。
  • 向多國供免費版權,張文宏新著英文版13人翻譯團隊聚齊
    同日,復旦大學出版社董事長嚴峰與世界科技出版公司(World Scientific)主席潘國駒分別在中國和新加坡兩地通過「雲籤約」,正式籤訂英文版出版協議。來自出版方復旦大學出版社的消息顯示,從209份英文試譯稿中遴選出的13人英文版翻譯志願團隊已於4月9日成立。該書的英文版計劃於4月17日完成全書翻譯,並於下月面世。
  • 《射鵰》將出英文版 江南七怪、降龍十八掌怎麼翻譯?
    日前,《射鵰英雄傳》2018年將推出英文版的消息引發關注。如何將中國的武俠小說翻譯成英文?這讓一些網友大開腦洞,各種稀奇古怪的答案出現在網上。1983年版《射鵰英雄傳》電視劇海報。《射鵰》如何譯成英文?如何翻譯金庸的作品?這對譯者郝玉清來說,是實實在在擺在眼前的困難。
  • 向多國提供免費版權,張文宏新著英文版13人翻譯團隊聚齊
    在緊急招募志願者翻譯之後,4月10日,復旦大學出版社表示,由張文宏主編的《2019冠狀病毒病》一書已啟動英文版譯稿工作。從209份英文試譯稿中遴選出的13人英文版翻譯志願團隊預計於4月17日完成全書翻譯,出版社表示該書英文版於5月正式面世。
  • 《哪吒》將登陸北美,英文版片名已解決,那太乙真人的翻譯咋辦
    《哪吒之魔童降世》作為一部國產動漫電影,也是創下了不少紀錄,在票房依舊飆升的同時,也是傳來了幾個好消息,一是延期下映,而是即將登陸北美,也是好事成雙,尤其是即將在北美上映,也是一件大事,也讓外國人看看目前國內最優秀的動漫電影是一個怎樣的水平。
  • 話題:哪部國漫作品適合翻譯成英文版
    3月1日,《通靈妃》的英文版正式在油管上線。對於許多不懂中文但被《通靈妃》的沙雕風格所吸引的外國網民來說,被呼籲的英文版終於讓他們體會到了「銅陵」真正的沙雕力量。將國漫的作品翻譯成英文,不僅讓外國網民體驗國漫的魅力,也希望外國介紹中國人的美學和價值觀,達到「文化輸出」的目的。
  • 《三體》英文版的翻譯水平怎麼樣?
    ,對譯者的用詞和翻譯細節處理印象深刻,今天在這裡聊聊書的翻譯。《三體》英文版在海外反響很不錯,它在圖書社區Goodreads上收到了10多萬份評價,評分高達4.06分(滿分5分),美亞上還有讀者盛讚小說翻譯水平一流。
  • 為什麼《後來的我們》被翻譯成「Us and Them」?原因太戳心!
    可這個翻譯跟 「後來」 完全沒關係啊!那麼這個該怎麼去理解呢? 後來「我們」漸行漸遠,也就變成了陌生人——「Them(他們)」理解完這個翻譯, 接下來小編帶來一些電影中的很經典的臺詞,翻譯成了英文版,送給小夥伴們!
  • 這些人是怎麼把60萬字的修仙遊戲翻譯成英文的
    修仙模擬器的本地化團隊大約有六七人,包含項目經理、譯者和審校。在將一批文本翻譯成英文後,團隊會把這個初步的文本導入進遊戲裡觀察效果,對比、調整,和遊戲開發商GSQ工作室溝通意見,再由GSQ與國外的玩家社群溝通、測試,並獲取進一步的反饋。
  • 民國時期,為什麼把重慶,翻譯成了Chungking呢?什麼樣的原因!
    那麼問題來了,在沒有漢語拼音以前,那些我國地圖上的地名是怎樣被翻譯成英語的呢?其實在沒有漢語拼音之前,從1867年開始的,有個英國人叫威妥瑪,發明了一種威氏拼音法,用來讀和翻譯漢語,其廣泛應用於我國的人名,地名。直到1958年才逐步廢除,用漢語拼音取代了威氏拼音法。
  • 海賊王的英文版人名翻譯是否有參考意義-附解析
    其中弗蘭奇有個原名,我只找到英文版的翻譯是Cutty Flam《第357話 卡迪·弗拉姆》於是除去他們的姓,僅看他們的名字,可看出他們的英文名字的首字母都不一樣。然後就到了我很煩惱的地方:錦衛門的英文版翻譯是KIN'EMON。所以就來到了我發帖的真正意圖:OP的英文版人名翻譯有參考意義麼?由於本人對日文一竅不通,因此不太懂日本人名是否可以直接翻譯成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