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修學的功德從哪裡漏失了

2021-02-18 慈航聖境

念完佛,口業很善。《無量壽經》上講:「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這是善護我們身、口、意三業,明明念佛具足功德,那為何《無量壽經》卻說要先「善護口業」?就十惡業來看,眾生的口業有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我們觀察到,妄語是現代人很容易就犯到的,幾乎每個人都會有意無意的打妄語,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無論是什麼樣的目的,說妄語一定有它的罪報,無論是欺騙他人,或是欺騙三寶,若是欺騙三寶那他的業報就更重了。不要以為說一點小謊、打點小妄語沒有什麼關係,有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你說了一次謊就要再說另外一次謊來圓你之前說的謊,越騙越多,愈說越離譜,越來越嚴重,這個果報將來都在拔舌地獄或是耕舌地獄。去看看《地藏經》就清楚了,所以,為什麼說「念佛」功德會漏掉,就是從口業漏掉的,這地方漏得最多。我們的身可以用戒律、律儀來調伏。意念要是有警覺性,你可以覺察得到,但是這張嘴一不小心就會說謊話,無論謊話是大是小,在事相上都有它果報的輕重差別,但是在理體上來看,無論謊話是大還是小的它都算是重業,為什麼?因為你一旦動念,那你要出輪迴就很困難,所以經上講:若不斷妄語,想要出三界,那是不可能的,去看看《楞嚴經》中講「妄語」這部分,「綺語」就是一般講巴結、討好人的話,但終究也是為了達到自私自利的目的啊,多半都是這樣,還有的人很喜歡顯示自己的功名財富,說自己與誰有什麼關係,又有什麼樣特殊的往來,心中想透過炫耀讓自己得到特殊待遇,喜歡講這些也算是綺語。總認為自己很特別,跟人家不一樣,所以要說這些話來讓對方恭敬你,就是經典上講的「求彼恭敬」,這在《沙彌律儀》也都有講到:「故作禪相,求彼恭敬」或「誇耀己能」誇耀自己有多厲害,這都是綺語。所以大家去反省看看,是不是有意無意就會講到這種話?如果有就要趕快懺悔,不然你念佛的功德都從這裡漏掉。阿彌陀佛為什麼叫做無量覺,「無量覺」就是怕你一念迷,一念不覺那些功德就漏掉。所以禪宗祖師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起念要趕快覺悟。

  

至於兩舌,會有兩舌就是我相太重,常常想要講講自己的感受,說說自己的見聞,把這裡的事情搬過去講,那裡的事情搬過來講,在家居士、甚至出家人,在佛門到這個道場說那個道場的是非,到那個道場說這個道場或法師的是非,在同修之間、親戚朋友之間說是說非造口業,那他是不是故意的呢?當然不會是故意的,多數不是有意的,但也有少數一些是故意的。無意的一樣不可以,故意就更不行了,無意犯是感愚痴的果報,為什麼是愚痴報?因為不能覺察而造業,不要以為「不知者無罪」不是的,不知者得的是愚痴報,因為自己在做什麼都不曉得,不能覺察是愚痴。所以有時候貪瞋痴,會夾雜在身口意三業的行為造作裡面,貪念或是瞋念刻意從口裡起發,發起的相狀是兩舌,所以不要講人家的是非。來道場好好念佛、聽經用功。不要講家裡的事或別人家裡的事,甚至說其他道場的事,或別的道場的法師又如何。佛門有句話說:「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贊僧。」僧團不是只有指出家人,在家人也是,「僧」翻作中文叫「和合」,來道場的四眾弟子要能和睦,佛門的四眾弟子能和睦,整個佛門是個大僧團。不是哪個道場算一個僧團,整個佛門是個大僧團。要讓佛法興旺,就不要講道場的是非,不要刻意去講,當然也不要無意去講,無意的說出來,這都算兩舌。

  

惡口,現代人學佛了應該不會說髒話。但說一些因自己瞋恨而挖苦人的話,說些使人生瞋恨、難受的話也是惡口。這都是被禁止的,尤其是學佛人從經典中學到一點小智慧、小辯才,就喜歡到處批評,這個道場如法,那個道場不如法,法師如何如何,那位比丘如何如何,這就是惡口。在這裡沒有去注意,你的功德會從這裡流失掉,那麼這算不算是智慧呢?這個不算,只是學佛有一點點小小的感應,一點小小的智慧,但不是究竟的,因為這智慧沒斷了你的惡口。你不曉得講這些話會影響大眾和合,所以學佛的人要注意不要去挖苦人家,不要惡口去傷人。這是簡單講這四條口業,過患無窮。佛號念不好,要想想是不是從這四條漏掉?是否心還是散亂?還是我相很重?所以念佛的功德守不住,你的功德法財積聚不住,這功德法財要讓他增長,不然哪天無常境界現前,你才發現你的功德庫房裡什麼都沒有。現在說的這些,功德簿上沒有功德,那就要去輪迴,會下三惡道,所以這問題相當嚴重,一定要重視。

  

善護我們的口業,不要讓它隨便造業,這樣功德才能守得住,念佛才是修無漏業,不然功德都從嘴巴漏掉。

  

關於口業還有口腹之慾,貪吃、貪口味、吃葷腥的,吃葷腥的人又間接犯到殺生戒,這都是間接損害我們的道業,所以要注意。所牽涉的層面很深、很廣,我們講的只是事相上的,若要講到理體上,講到心性上的層面,開展出來,一法普攝一切諸法,所以犯一妄語戒即是犯一切戒,大乘是這樣看的,大乘在守戒律方面是重事相也重心地,事相上要講求開、遮、持、犯的智慧,但沒事不要自己亂開緣,別想說我打個小妄語沒關係,菩薩戒裡講到:「菩薩犯有小過,即心懷恐懼,何況是凡夫。」所以不要想說:「我有智慧,我來開個緣。」這是錯誤的,學守戒要先從不犯「妄語戒」開始做起。


相關焦點

  • 最有福報的人才能修學這個法門,為什麼我們修的時候很多業障?
    1.淨空法師:最有福報的人才能修學這個法門,為什麼我們修的時候很多業障?沒有福最有福報的人才能修學這個法門,所以我們修的時候很多業障,為什麼?沒有福。為什麼沒福?多管閒事,不肯放下萬緣,這個人沒福。我們看到有很多修行修得很好的,退心了,我們覺得非常的惋惜,為什麼會退心?很簡單,他內心不能伏煩惱,他念佛這功夫伏不住煩惱。念佛都伏不住煩惱了,給諸位說,其他的方法就更沒有指望,這個諸位要知道。經上說的,念佛有二十五位菩薩日夜保護你,你還伏不住煩惱,你修別的法門沒有這麼大的功德!
  • 懺悔的功德和意義,佛子必須銘記勤修
    修懺悔,對於佛子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功德,比如懺悔法能夠增長善法,淨除不善;能夠洗心淨齋,持心不移。眾生的壽夭、貧富等福報,是由於因果而感得的,如果能夠明白懺悔法的功德意義,這對感得良好莊嚴的福報,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佛涅槃後,佛子可向十方諸佛行懺悔之法懺悔的本義,是對自己這一生所作的惡業,實實在在知道錯了,請求在諸佛和大乘僧中懺悔己過。
  • 掛經幡的由來與功德
    佛住世的時候,有些弟子因為各種業緣障礙,時常遭受邪魔障礙,身心不時染上了種種病苦,沒有辦法專心修學佛法,於是大悲佛陀就教佛弟子製造經幡來消除業障消災解難,後來這個方法傳到了西藏。 你的車上掛一掛,都是咒語,你那部車開到那裡都是功德,保證沒人敢撞你。你開到哪裡,那條路都有功德。       各位只要你走到那裡不管到藏地啊,尼泊爾啊,印度啊,到處都是這個經幡。
  • 宗喀巴大師的功德 —— 勤修功德
    在《宗喀巴傳嘉言集》等書中說:至尊宗喀巴大師的修持次序是:從剛過午夜起,大師修密集自入廣法後,繼修五次第很長時間。又從天明起直至太陽出時,修能怖金剛二次第廣修法。在著作之餘,從日初偏西時起直至黃昏之間,修紅、黑閻摩、能怖三尊、六面天等之護摩法,修大輪金剛、四臂怙主、六臂怙主等現觀供養垛瑪、回向等法,修古貢護法、獅相佛母、枳姑護法和煙黑母之垛瑪、回向廣法,以及魯哼巴傳規的勝樂自入法、勝樂五次第等法,這些都是依決定的次第而修的。
  • 修學:懺悔三昧全文
    修學:懺悔三昧全文註:此懺悔方法不可思議,可把透支的福報補回來,內心趨向平靜安樂,並很快積累善因。真正修「懺悔三昧」,身後天魔都控制不住你們。天魔怎麼樣才能控制住眾生?因為眾生欠他的,他才可以控制,修「懺悔三昧」就等於不欠他們的了,所以天魔不能再控制。大家要認真修《懺悔三昧》,不需要灌頂,只要是照著去念就行了,自然而然會得到好處。懺悔三昧,源於華嚴宗,乃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中的方法。
  • 這樣你修一年,就超過人家修十年的功德
    學佛人要自利利他很多人都是聽了佛法錄音帶而入佛門的, 那就應該多發心助拷,以錄音帶度化人。佛教徒要擁護三寶,善用錢財建設道場,成就人念佛;一人念佛一人往生西方,千萬人念佛千萬人往生西方; 往生西方必定成佛道,廣度眾生。你看!這功德輾轉下去多麼大!居士怎樣度人?讚嘆三寶無量的功德、出家加入三寶的行列。這是最佳的讚嘆三寶,以身作則嘛!
  • -剛過世的親人,可以為他作功德往生善道和淨土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頂禮文殊智慧勇士頂禮傳承大恩上師頂禮一切傳承上師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為了天邊無際的如母有情都能夠獲得暫時的安樂和究竟的佛果,請大家一起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 錢可以借,但功德借不了,你有功德你就還通債,你沒功德債還不通
    錢可以借,但是功德借不了,你有功德你就還通債,你沒有功德債還不通。修功德,要斷惡修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怎樣自淨其意?念一句佛號,這樣就能契入了。這個天道,我們要符合四時;人道,要符合仁義道德;家道,要符合五倫。調好身體,從布施入手,養孤寡老人。
  • 【遺教與要解】• 功德瓶子碎了•功德過患兩知(下)
    我跟大家講,有個最簡單方法,就是你認真地持戒,以戒德來回向,求什麼得什麼,這就是功德瓶啊!大家得會用啊。把功德瓶踢碎是什麼意思?破戒了。一旦破戒,那就麻煩大了。你以前所得到的一切好處都會消失,不好的事情全來了,你又變成一貧如洗。怎麼求都不應,因為沒有功德了。 從這裡再推想。很多同修念阿彌陀佛,讀誦《地藏經》、《無量壽經》,本來可以回向求願的。
  • 修佛應該如何修?從哪裡開始修?
    只是弟子現在十分迷茫,不知道修佛應該如何修?從哪裡開始修?請上師指教。」諸佛菩薩的功德都是圓滿無漏的,本身並無分別,起分別心的是我們。既然有了分別心,不同的修行路線、不同的傳承與本尊也就會有不同的治療和增上作用。
  • 忍他、讓他、不在意他,你修你的功德,天地之間有桿秤
    做生意講究誠信,學佛學做人更要懂得吃虧,吃虧就是佔便宜。一個成大事者的人要學會吃兩樣東西,一是要學會吃苦,而是就是要學會吃虧。我們與人相處之道在於什麼?那為什麼有的人有這麼多的朋友一直可以延續呢?有為什麼他的朋友遍天下?你要記住,人與人相處之道在於容忍。夫妻是這樣,如不能容忍別人,又怎麼能夠跟別人相處?我們可以肯定實際上中華禪文化講的那種容忍,就是我們人間說的「原諒別人」。
  • 海濤法師:修「準提咒」有這6功德利益,福報無量!
    我念準提咒,希望大家發財、希望大家滿願、希望大家不要生病。因為準提神咒有各種的世間的功德都具足了,所以希望他們都得到這一些福報,所以我想信心跟悲心最重要。當然,準提神咒,如果你能夠找到這一位師父修準提神咒,修到已經有力量的、有感應的,那是最有福報的。因為他會教你,教你一些他的經驗,這個叫傳承、傳承。
  • 懺悔在地藏法門修學中的作用
    但結構較為鬆散,對於如何深入修學地藏法門,沒有更深入的探討。這次要跟各位同修介紹的這部《佔察善惡業報經》(以下簡稱《佔察經》),就有較為深入系統的探討。由於篇幅所限,無法像以前逐行逐句解釋這部經,就大略和各位分享下這部經的結構。《佔察經》分為上下兩卷,上卷主要講佔察的使用和拜懺方法,下卷講修學大乘道的事理方法。
  • 學習普賢菩薩隨喜功德
    善男子,所謂隨喜功德,它的意思是說:所有一切無量無邊的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所在的地方,一切在其中的極其細微數目如同塵埃一樣的佛,他們從最初發菩提心以來,為了求得一切智,不斷勤懇修行,積累福德,以至不惜捐軀捨命,經過了那其數量言說不盡的佛土,經過了那極細微的塵埃一樣多的大劫,
  • 自私自利破壞一切功德|淨空老和尚主講
    哪裡去找這樣一個菩薩?我們在講席當中講過多次,求人不如求自己,我們自己肯發心,熱心的帶動,不要以為自己沒有能力、沒有財力,沒有人支持。李木源居士跟我兩個人,大家都知道我們也沒有能力,也沒有財力,也沒有人支持,只是一腔的熱心而已。  學佛這麼多年來,我們明白了、清楚了,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就是自己,大乘經上常講的清淨法身,就是指這一樁事實。
  • 實修必讀:欲望、漏精與禪定
    同樣,男女行欲也是,當時還是感覺到很快樂的,可是這個短暫的快樂就相當於把自己積攢的所有快樂和功德,一下都耗散沒了。這樣大家就知道,為什麼佛教要戒掉淫慾了。「淫」是過分,「欲」也是過分。就為了貪戀那一點快樂,結果把自己的功德一下子全都耗散了。
  • 大禮拜(拜佛)的功德
    頂禮本師釋迦侔尼佛頂禮文殊智慧勇士頂禮傳承大恩上師頂禮一切傳承上師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為了天邊無際的老母有情都能夠獲得暫時的安樂和究竟的佛果,請大家一起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 夢參老和尚:修學佛法的功德這樣回向,功德就大了
    夢參老和尚講:在佛門中修福比較容易了,按照佛說的方法堅持去做,無論你讀誦大乘經典、念念佛菩薩聖號,持誦咒語等等,都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和福德。如果你能將這些利益如法的會向,就等於將這些這些功德福德擴大了,功德無量。
  • 覺明妙行菩薩:修念佛方便法14條,觀者隨喜功德、大有裨益!
    行者將修念佛三昧,宜結七期,首先入室,夫入眾生室者,爭名敗利,雖逃之空山,減少憒鬧,或嫌沉寂,久亦不耐,漸起偷心,總之以四大為室,徒增煩惱,以心為室,乃無相室,今念佛者宜先發大慈悲心,視一切眾生皆如一子,平等救度,無令一眾生不得成佛,何況傷害?入此大慈悲室者,與如來同住,得近於佛,在三學亦謂之定。
  • 在家修學,三皈依為第一戒
    其實我們要三皈依之前都有說:「受持三皈」,「受持」二字就是戒律。所以,三皈依也是戒,戒是警覺的意思,意義就是不能做的就不要去做,有一個界限、界址,如土地與土地間有個界址,界址一標定就是要大家遵守,你不能超越我的界址,若是超越我的界址就是侵犯我所有,國與國間也有界址,連大海、海洋也有界址,所以『戒'就是警覺你、提醒你別超越界址。戒也可說是一種約束,約束你不應該做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