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2021-03-05 本覺了了

修行人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只是現在你們已經習慣於心,被外界事物的滿足而獲得的快樂了,你們沒有體驗到心脫離了六根色塵,而自足自給的自在的快樂。真正的快樂是免費的,真正的快樂一定是不依他起的。依他起的快樂一定是短暫的,而離開依他起,不再分別妄想當中的自在純明,那個是真正的極樂。

——2016年9月10日講法《無染覺性三》

真正的修行者,不需要等到你死後去極樂世界享受。我說個實在話,那個都是屬於根性太差了,那個都屬於悟性不夠,或者是這些人沒有遇到真正的具德上師,他們的上師無力在當下開啟你的覺性,所以才會試圖在你死的時候,在你的中陰身引導你。但是我不需要,你是做為我的學生,我讓你在當下,我讓你在人類社會當中活著的時候,就能體會到天國的妙樂。天國的妙樂不是我給你的,而是你的自性本性具足的,我只是你的引路人而已。

——2016年12月22日講法《虔誠》

認定我們的肉體死亡,就是生命的死亡,這是很荒唐、很可笑、很狹隘的謊言。

而修行者,就是從謊言營造的絕望困境中,走向永恆光明安詳幸福的人。

——2018年4月7日微博

無論怎麼樣,要想盡一切辦法,要讓你去愛上修行。修行不是個艱苦的事,修行是件很享受的事情。你去愛上修行,先去接觸一下,感受一下它的溫暖,感受一下禪定當中的喜悅,感受一下學法時候那種愉悅和那種專注,那種清醒感。感受時間長了之後,你就不喜歡內心的散亂感覺了,當你專注的時間長了之後,你就不喜歡腦子裡妄想亂飛的感覺了。

——2018年4月15日講法《答疑1》

修行不是痛苦的事情,修行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你先要去勸你的心,修行是讓你的身體健康,讓你睡眠好,皮膚更好,變得更漂亮,修行是讓你變得更加年輕,修行是讓你獲得很多的福報——不管怎麼樣,你無論如何得要讓自己愛上修行,無論怎麼樣,你得勸說自己去愛上修行,而不是修行要強加於你。你不是為了履行戒律而去修行,而是因為你本身熱愛修行而去遵守戒律,這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像我這麼一個人,到了今天,每天都必須要學法禪定,每天都必須要沉浸在學法的這種專注的清醒當中,要沉浸在禪定的柔美和極樂當中。禪定的體驗比起人世間任何的享受都要乘以一萬億倍,那種享受就好像你整個人的肉體都脫胎換骨了一樣,就好像你從人的肉體當中融入到那種自由明媚的光明裡面去的感覺一樣,你會變成光了,你整個的身心都會變成光的,而你還不是光,你是光裡面不被光明那種形態所左右的明性,那是一種極樂的自由。

——2018年4月15日講法《答疑1》

難道你們覺得貪圖人世間的這些名利情慾,就這麼幸福嗎?你不覺得自己被名利情慾折磨了這麼多年,你還不自省嗎?你明明可以在禪定當中,在學法當中,體驗到神的妙明的快樂和飽滿的極樂感受,你為什麼要被人世間的這些因果業障所帶動?

——2018年5月7日講法《分水嶺2》

不論修行過程有多麼艱難,不要失去希望,不要喪失信心,不要熄滅渴望。

修行者的最終,是世間所有的一切,都無法比擬的幸福。

——2020年5月28日微博

相關焦點

  • 修行人說:當代人最缺少的東西,缺德並非只是罵人的話
    06:恭敬修行希無量,逢兇化吉遇呈祥。上一期我發表了關於修行四種氣的詩,文氣,才氣,靈氣,德氣。這四種氣,其實都是關乎人自身的。最重要的是德,德是什麼呢。它是我們修行人的目標,就像一份試卷一樣,只有足夠的分數,才能夠通過。
  • 在家也可以修行成功,六祖大師為在家修行人說了這個方法(宣化上人)
    在家人怎麼樣修行呢?各位善知識,你們切記切記,應該要依照這個偈頌來修行。◎ 宣化上人【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所以有的人說:「心平何勞持戒,我就不持戒了。」但是你心裡平沒平呢?他也不管心裡平沒平,他就先要不持戒。你心平,才可以不持戒,你心裡沒平,怎麼可以不持戒呢?他就騙人說:「我心平了!」心平?他做出事情來,最不公道,又自私、又自利、又小氣、又妒忌、又障礙,你說那怎麼能行?「恩則孝養父母」:講到恩上,就要孝養父母。
  • 《勸發菩提心文淺釋》20.修行它是苦的一時,你就永遠得到快樂.「宣化上人講述」
    若「以修行為苦事」:你修行覺得,這是一件苦事,受不了!吃一餐也很困難的,不吃肉也覺得還很饞的。這個也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這豈不是很不自由的一個事情嗎?「則不知」:你可不知道啊,「懈怠尤苦」。你以為修行是苦;你要是不修行,懶惰懈怠,那比修行更苦。 修行它是苦的一時,你就永遠得到快樂。可是你不修行呢,你是永遠在苦海裡頭。就是一時你覺得,喔!
  • 《修行的六個重點 》宣化上人
  • 修行人是這樣「渡劫」的,任何修行人都逃不過的試煉
    從此以後,各大魔王束手,願意皈依太上無極大道,並且在元始天尊前發大誓願:如果在未來世有學道求仙者,各大魔王與各天神一起記人功行,設立種種關卡、考驗學道修行人的心性。或是用種種美色迷惑人心,或用種種惡毒磨礪人身,如果有能順利通過「魔考」的學道者,則諸大魔王同為保舉,上登仙界;如果是沒有通過「魔考」,半途而廢的修行人,則魔王也要感嘆:「爾不樂仙道,三界哪得過?其欲轉五道,吾當復奈何。
  • 真正的修行人,在修行時會遇到的魔難
    若真修道人,必經魔難,不魔不成道,真正發心修行的人,在真心觸動的一刻即震動三界,一定會有千磨萬難在等著你。有些人雖然積累了滔天大罪,今生卻過得越來越幸福快樂,不必感受任何違緣和痛苦,但這種暫時的快樂並不妙,這是往昔的點滴善果在現世成熟,之後便會徹底耗盡。如今所造的惡業雖然暫時沒有成熟,但必將於後世成熟,那時就永遠沒有解脫的機會了。
  • 修行人五十關
    這個《修行人五十關》大家可以看出,是教我們如何修正自己,保持正信正念,諸惡莫作,揚善積德的一個修行藍本。請有緣人可以看一下,對照自己的不足之處,及時修正自己,修身養性。現在跟大家略說一下這個《修行人五十關》是怎麼回事。
  • 修行一定要和魔王鬥爭嗎?(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凡是佛菩薩,皆坐在大蓮花之上,這是表示「開悟」。若是不開悟,那就沒資格坐在蓮花之座。你想坐大寶蓮花嗎?首先要勤精進,不可懈怠,不可放逸。修道最大的障礙,就是懶惰。所謂「不怕慢,只怕站;站一站,二裡半」,你們仔細的研究,這是有道理的經驗之談。有人想:「我修行很多年,我想休息幾天!」你這一休息,就把以前所修的功德,完全丟掉了。
  • 學佛法的人,在災變叢生之時,要特別用功修行(宣化上人)
    學佛法的人,在災變叢生之時要特別用功修行再不好好修道,氣候改變時,人也會不正常;當人有心理變態,就有問題發生。◎ 宣化上人世界上天天都在變,人、物、時間、空氣都在變。本來這季節不應有雨,居然此時下雨,這就是氣候反常。變,是有種種特殊緣故才變的。像火山爆發是聚集地裡的一股蒸氣壓力,蘊藏已久而爆出。
  • 修行人受大磨難,是成就的前兆!
    若真修道人,必經魔難,不魔不成佛,真正發心修行的人,在真心觸動的一刻即震動三界,一定會有千磨萬難在等著你。就像唐僧,自踏上取經路那一刻起,「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傳言即已遍滿三界,你歷劫累生的冤親債主、一切心魔、一切有緣都在路上等著你了。     過不了這些關,闖不過這些難,降服不了這些魔,積累不到足夠的福德智慧,你休想取得真經,休想獲得成就!
  • 清淨心(1)——做真正的修行人
    最關鍵是自己心中,「息滅貪瞋痴,常生戒定慧。」這是最重要的。如果遇到一些障礙痛苦的時候,我們應該能夠轉變自己的心,你的痛苦就是你的地獄,所以轉變自己的心。  「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不聞惡聲,不見惡人」就很難。祖師說,「善友罕逢,惡緣偏盛。」你要修行,障礙很多。造惡業,惡緣偏盛,怎麼辦?
  • 能這樣修行,就是面對死亡也不會恐懼,反而感到快樂!
    「如若速死當快樂」:意思是,今天迅速死亡,要離開這個世界,也是快樂的。對一個學佛人,對一個修行人來說,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種快樂。有些人比較精進,戒律受持得比較清淨。有些人業際顛倒,剛開始很有信心,很精進,後來沒有信心了,懈怠了。有些人剛開始很害怕因果,也有一些取捨,後來成為佛教的油子,也不害怕了,膽子越來越大,也不取捨因果了,什麼壞事都做。
  • 母女關係,是世界上最難的一種修行
    能讓兩個人偃旗息鼓的最好方式,就是分別擁有新的戀情。但一旦出現分歧,媽媽立刻覺得女兒在挑戰自己權威,甚至背叛自己。女兒會失望地發現,自己祈求的母親,和實際的母親是兩個人。母女關係太近,就會出現:猛烈爭吵——互相指責痛恨——長期冷戰——短暫和平——下一次猛烈爭吵。
  • 哪些東西,在阻礙我們修行?修行之人,不可不察!
    故而,修道須擺脫俗念,潛心虔誠修行,度己度人,方可修成正果。其實,正果是否可得,不應成為我等修行之人所慮之事。我等專心修行即可,功到自然成。否則,一味追求正果,則目的心太重,則不但正果難得,可能招致心魔入侵,則後果不堪設想。修行之人,不可不察。《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靜,是一種境界。
  • 修行時,睡魔是很厲害的,如何克服?(宣化上人)
    ◎ 宣化上人「離諸戲笑」,是除掉悔蓋;「離痴眷屬」,是離瞋蓋;「親近智者」,是離痴蓋;「令心不亂」,是除貪蓋;現在「攝念山林」,就是除睡魔蓋修行時,睡魔是很厲害的!人尤其是有一種懶惰性,睡魔就最歡喜幫著你懶惰。你有懶惰,睡魔就來了,「可以去休息,睡睡覺!」你這時候一定想:「嗯,睡覺是不錯,很好的,最自在了!
  • 修行有個「坑」,很多人都掉進去了,卻渾然不知!
    你漸漸被修行這種外在形式所麻醉,而忘記了,你本就是一尊圓滿佛的化身!滿口的道理一大堆,遇到事就唧唧歪歪,著急上火,半點虧都不肯吃;就這種德行,還自吹自己是「修行人」,拿著自以為對的道理,去教訓數落別人,自以為在精進修行,實質上卻徒有其表,內心沒有任何改變,虛偽不實,必下無間地獄。修行不是誇誇其談,而是真正能夠拿自己的靈魂開刀,釋放自己本自具足的神性能量,照耀眾生。
  • 釋悟聖:論修行人如何出離溫柔鄉​
    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當觀淫慾,猶如毒蛇,如見怨賊。--<楞嚴經>卷八);("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慾,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 修行人開悟的前兆
    若真修道人,必經磨難,不魔不成佛,真正發心修行的人,在真心觸動的一刻即震動三界,一定會有千磨萬難在等著你;就像唐僧,自踏上取經路那一刻起,「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傳言即已遍滿三界,你歷劫累生的冤親債主、一切心魔、一切有緣都在路上等著你了。
  • 致紅塵中的修行人 !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修行過程中感召而來的,所以,完全不必在意,忠於自己的內心,凡事做到問心無愧就好。不是皈依玄門了便是修行。即便穿上了道袍,誦經禮懺,若心不在道,則修行也是虛名。有些人身在玄門卻心猿意馬,口出狂言,動輒以惡言誣衊他教或修行人,實在不該;更有道友嫉賢妒能,連俗人都不如。若心不在,修行何用?因此,自古以來,走火入魔者比比皆是,皆因背道而馳所致。
  • 修行人應當行持之事
    作為一個修學佛法的人,必須要深信三世因果,深信佛菩薩的功德,深信通過修道能夠獲得聖果,深信四諦、因緣、緣起、實相,深信自己本身具足佛性。 凡夫人起初都是向外觀察實相,然後才能逐漸將觀察的重心由外轉移到內,從觀察自己的身體,到觀察自己的心,觀察無我、觀察究竟如來藏的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