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的12月份,都是各路大片、大導高手雲集的主戰地,也是一年來最「吸睛+吸金」的檔期。自然,作為全年票房的重中之重,這一黃金檔正被不少國產大片盯上,力圖翻盤今年整體票房陷入的頹勢。
從已知片單上看,張藝謀執導的國際製作 《長城》 ,成龍、丁晟合作的《鐵道飛虎》 , 葛優、章子怡主演的《羅曼蒂克消亡史》 ,王寶強導演處女作《大鬧天竺》 ,王家衛監製、梁朝偉主演的《擺渡人》等都是極具市場號召力的作品。整個賀歲檔可謂佳片不斷,久違的「爆款電影」或許就在其中。
每年12月下旬都是年度壓軸大片的御用檔期,其中,值得關住的是,丁晟執導、成龍大哥合作的《鐵道飛虎》,賀歲檔喜劇品牌一直以來都是業界和觀眾最為期待的,也是有望製造瘋狂票房的黑馬。
這部電影是目前賀歲檔熱度最高的麼?未必是,但支撐高票房的,並不全是高期待帶來的熱度,還有意外的驚喜。
北京時間11月13日,奧斯卡頒獎禮上,成龍大哥用56年「打」出了一個奧斯卡終身成就獎,華人史上第一人,同時也是第四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前三位分別是黑澤明、薩蒂亞霍吉特·雷伊和宮崎駿。
但撇開獎項,單說成龍大哥的作品,有人說「成龍大哥老矣」。
對,這次又是一部動作喜劇,在我們眼裡,成龍陪伴了我們各個年齡段,已然顯得波瀾不驚。但正是這位「老江湖」要為我們傳遞:是時候褪去以往的畫風,返璞歸真了。
還有人可能會說:「其實,成龍大哥拍攝的電影,都是一個套路」。
那麼,這次的《鐵道飛虎》一定會讓你們改變這個觀點。
對於這類紅色革命電影,按照簡單粗暴的可劃分為兩種,一種是「戰爭片」,像《地道戰》 《地雷戰》 ;另外一種是「動作片」,像《鐵道飛虎》 。
顯然,「戰爭片」聽起來比較富有「情懷」。粗糲的影像,簡陋的布景,矯造的念白,一成不變的情節,種種缺點統統都能被觀眾屏蔽掉,只剩下片中角色臉上燦爛真誠的笑容。但,那個年代已經逝去,新的事物誕生,過去可以懷念,不必過於思念。
改編的紅色經典最明顯的優勢就是能夠賦予極高的知名度。以2014年12月份上映的紅色經典電影《智取威虎山》為例,本來架構就很健全,題材上又很討巧,用現代人的眼光以及商業化的手法處理一個傳統的故事,在某種程度上極大地激發了觀眾的好奇心,加上「明星效應」在該片的宣傳上獲得了絕佳的反響,以致成功獲得8.8億的票房。
同樣,此次《鐵道飛虎》延續了《威虎山》的特質,老幼皆知的故事,定會給影片加分不少。成龍大哥在劇中飾演破衣爛衫、沒啥文化的農民小人物形象,「憑藉著一腔熱血和一股腦的幹勁就要炸大橋、炸火車」、「他們沒武器也沒計劃,以一支小小的遊擊隊跟大批裝備精良的日本正規軍周旋較量,這一切全憑一個『幹』字」等情節,更加讓觀眾對那個年代的人物塑造深入人心。
《鐵道飛虎》是丁晟導演在《解救吾先生》橫掃影評界後推出的首部影片。要知道,丁晟導演對於小人物的塑造一直情有獨鍾,此次導演丁晟用現代影像的手法來復拍紅色經典,這個點雖已不再引起觀眾熱議,但焦點會轉移在成龍大哥飾演草根馬原的這個角色上。
導演為了將年輕觀眾更好的帶入歷史背景,開啟了「老戲骨+小鮮肉」的演員模式。一般來講,小鮮肉王凱、黃子韜和王大陸等都會是年輕觀眾的焦點,那麼,老少通吃的成龍大哥更加無可厚非,但《鐵道飛虎》卻成了他在觀眾眼中的一次挑戰。
在電影中,成龍飾演農民小混混馬原,面對皇軍低三下四,但卻能滿腦子大想法;沒武器、沒計劃,渾身上下透露著不靠譜的他帶領著一群「傻了吧唧」的農民小兄弟去炸火車、炸大橋;還為老百姓奪取生存補給……可馬原卻只是一個滿腔熱血的小人物。
成龍大哥這次和過去的畫風不同。以往的他,起碼不是大英雄(警察、考古學家、大將軍……)那也是豪車、美女、全世界跑……畫風變化如此猛烈的他,這次是抽了什麼瘋?
面對這樣的問題,成龍大哥答道「我只是回歸了,返璞歸真了,因為在我的骨子裡,一直就是個小人物」。這部電影《鐵道飛虎》,他塑造的農民小混混馬原,滿滿的都是小人物的標籤,他也有一群兄弟們、還有大火車一起耍、更有實實在在的煎餅和餃子吃,這對于成龍來說,真的足夠了!
成龍喜歡的,也就是馬原喜歡的。這個角色仿佛就在盤點著他自己的前半生。成龍大哥也曾是一個出身在微寒家庭中的普通少年、一部電影中微不足道的路人甲……當初還是陳港生時代的他,出身微寒,他的家隱藏在狹窄而簡陋的小偏房,他的童年很短暫,爸媽給的那條出路(戲班學徒)讓他過了十年「暗無天日」的生活,在那十年裡,他沒少被師兄弟欺負,沒少被師父教訓,但也是那十年造就了今天的他。
所以,對于成龍大哥而言,這個角色是他的一次本色出演,但卻是他人生中的一次輪迴。
成龍大哥說這是他「玩得最嗨」的一部電影。有不少網友會問「大哥,您這玩的嗨是指命還是心情?」
當然,成龍「大哥」的稱呼可不是按輩分得來的!不然,一尊奧斯卡終身成就獎豈不是誰都能信手拈來。
誰都知道成龍大哥拍起片來不要命!一點沒錯,早在他17歲就開始闖蕩電影圈,每天最早到片場,最晚收工,並自告奮勇嘗試一些高難度的危險工作。他曾兩次闖蕩好萊塢,均以失敗告終,第三次來到美國,用自己的劇本拍攝的電影,首周拿下980 萬美元,成為首部登上美國電影票房榜首位的香港電影。
這些都有賴於那10年艱苦的日子練就的一身本領,也造就了一輩子的性格。離開學校混在片場,從最卑微的小武行變成職業特技人「龍虎武師」,又變成武術指導、男主角、導演……
從1994年到2003年的10年間,在北美電影票房排行榜上,亞洲電影票房冠軍中的10席,大哥的電影佔據了6席,這6部電影分別是:
《紅番區》:1996年,成龍和唐季禮獲得了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
《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該片以3260萬港幣成功擠進「香港年度票房第十」,又以3.1億新臺幣的成績創下票房紀錄,直至2008年被《海角7號》打破,同時,成龍還獲得「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警察故事4:簡單任務》:該片獲得了「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3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及「第6屆MTV電影獎提名」,不過在該片中,成龍在完成翻越陽臺撞碎玻璃的特技時失去呼吸,不得不接受急救治療。
《一個好人》:該影片票房收入4500萬港元,位居香港最高票房的50部港產片第九名。
《醉拳2》:2005年,UA院線公布香港近二十年累計票房數據,電影《醉拳Ⅱ》位列港產片第十三名,票房收入4097萬港元。
《飛鷹計劃》:成龍自導、自演的一部動作喜劇。該片耗資1.15億港元,是當時最昂貴的香港電影。
這是至今無人超越的奇蹟,也代表了亞洲電影人在國際市場取得的最高聲譽。
2012年底,成龍大哥被授予兩項金氏世界紀錄,分別是「還在世的表演特技最多的演員」和「一部影片中身兼職務最多的電影人」,這兩項紀錄剛好概括了大哥的兩大性格特徵,一是拍起戲來不要命,二是凡事喜歡親力親為。
不要命到什麼程度?親力親為到什麼程度?
成龍大哥拍戲中滑水、潛水、開車、飛風洞、跳火山,堅持親自上陣,用身體的真實表演,對抗好萊塢的高科技作品。一直在不斷的自我挑戰,漸漸成就了自己的傳奇。
值得一提的是,在《A計劃》在這部戲中有一幕最重要的特技場景,展現的是成龍在經歷過一連串街頭追逐,終於爬上旗杆並且跳上一座鐘樓的頂部之後,又從上面直直地掉了下來摔到地面,這一切都是成龍大哥要求親自上陣,力求做到極致,這些事對他來講是沒有疑問的。
而在《鐵道飛虎》影片中,馬原這個人,就是大寫的「成龍」,凡事全憑「敢幹」二字! 成龍總是能傳遞給觀眾「摔不爛打不死」的精神,這聽起來很成龍,具體是什麼樣子,那就一起期待12月30日《鐵道飛虎》給大家帶來的驚喜吧!
工資翻倍、送股份!詳情 點此穿越~
三大媒體矩陣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原創內容,轉載請附上版權資訊及作者署名
「一起拍電影」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界面、一點資訊等渠道,覆蓋娛樂產業核心人群投稿、商務合作、加群,請後臺回復「合作」
郵件:28529569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