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王風.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2021-02-08 梓涵讀詩文
彼黍(shǔ)離離,彼稷(jì)之苗。行邁靡(mǐ)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shǔ)離離,彼稷(jì)之穗。行邁靡(mǐ)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shǔ)離離,彼稷(jì)之實。行邁靡(mǐ)靡,中心如噎(y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譯文】

看那黍(shǔ)子一行行,高粱苗兒也在長。走上舊地腳步緩,心裡只有憂和傷。能夠理解我的人,說我是心中憂愁。不能理解我的人,問我把什麼尋求。高高在上蒼天啊,何人害我離家走?看那黍(shǔ)子一行行,高粱穗兒也在長。走上舊地腳步緩,如同喝醉酒一樣。能夠理解我的人,說我是心中憂愁。不能理解我的人,問我把什麼尋求。高高在上蒼天啊,何人害我離家走?看那黍(shǔ)子一行行,高粱穗兒紅彤彤。走上舊地腳步緩,心中如噎一般痛。能夠理解我的人,說我是心中憂愁。不能理解我的人,問我把什麼尋求。高高在上蒼天啊,何人害我離家走?

【賞析】

《王風.黍(shǔ)離》寫遠行者經過西周鎬(hào)京,見宗廟宮室遺址,黍(shǔ)稷(jì)離離,抒發他內心的憂傷。作者在寫法上採用了一種物象濃縮化而情感遞進式發展的方式,因此這首詩具有寬泛和長久的激蕩心靈的力量。全詩共三章,每章十句。三章間結構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時間的表現形式完成時間流逝、情景轉換、心緒壓抑三個方面的發展,在迂迴往復之間表現出主人公不勝憂鬱之狀。詩首章寫詩人行役至宗周,過訪故宗廟宮室時,所見一片蔥綠,當年的繁盛不見了,昔日的奢華也不見了,就連剛剛經歷的戰火也難覓印痕了,只見那綠油油的黍(shǔ)在盛長,還有那稷(jì)苗萋萋。「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王國維《人間詞話》),黍(shǔ)稷(jì)之苗本無情意,但在詩人眼中,卻是勾起無限愁思的引子,於是他緩步行走在荒涼的小路上,不禁心旌搖搖,充滿悵惘。悵惘尚能承受,令人不堪者是這種憂思不能被理解,「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尷尬,這是心智高於常人者的悲哀。這種大悲哀訴諸人間是難得回應的,只能質之於天:「悠悠蒼天,此何人哉?」蒼天自然也無回應,此時詩人鬱懣(mèn)和憂思便又加深一層。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場景未變,但「稷(jì)苗」已成「稷(jì)穗」和「稷(jì)實」。稷(jì)黍(shǔ)成長的過程頗有象徵意味,與此相隨的是詩人從「中心搖搖」到「如醉」「如噎」的深化。而每章後半部分的感嘆和呼號雖然在形式上完全一樣,但在一次次反覆中加深了沉鬱之氣,這是歌唱,更是痛定思痛之後的長歌當哭。其實,詩中除了黍(shǔ)和稷(jì)是具體物象之外,都是空靈抽象的情境,抒情主體「我」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基於這一點,欣賞者可根據自己不同的遭際從中尋找到與心靈相契的情感共鳴點。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難覓之憾,世事滄桑之嘆,無不可藉此宣洩。此詩所提供的具象,表現出一個孤獨的思想者,面對雖無靈性卻充滿生機的大自然,對自命不凡卻無法把握自己命運的人類的前途的無限憂思,這種憂思只有「知我者」才會理解,可這「知我者」是何等樣的人:「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這充滿失望的呼號,就好像後世詩人」陳子昂吟出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chuàng)然而涕下!」陳子昂心中所懷的正是這種難以被世人所理解的對人類命運的憂思。

高粱


穀子

【譯文】

那個採葛的姑娘,一天沒有見到她,好像隔了三月啊!那個採蕭的姑娘,一天沒有見到她,好像隔了三秋啊!那個採艾的姑娘,一天沒有見到她,好像隔了三年啊!豈曰(yuē)詩經.秦無衣?與子同袍(páo)。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yuē)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jǐ)。與子偕作!豈曰(yuē)無衣?與子同裳(cháng)。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閱讀與欣賞]節目經典音頻:《詩經.秦風.無衣》嚴少英撰稿,石峰播講】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nìng)不嗣(yí)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nìng)不來?挑(tiāo)兮達(tà)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譯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就此斷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情懷。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不能主動來?來來往往張眼望啊,在這高高城樓上啊。一天不見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長啊!

【《詩經.鄭風.子衿》高途課堂講解】

關關雎鳩(jū jiū),在河之洲。窈窕(yǎo tiǎo)淑女,君子好逑(hǎo qiú)。參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wù mèi)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xìng)菜,左右芼(mào)之。窈窕淑女,鐘鼓樂(lè)之。

【蒹(jiān)葭(jiā)】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huí)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所謂伊人,在水之湄(méi)。溯洄從之,道阻且躋(jī)。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chí)。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sì)。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zhǐ)

推薦收聽:

相關焦點

  • 知我者 謂我心憂 不知我者 謂我何求——詩經《黍離》賞析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譯文: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苗兒也在長。
  • 知我者,謂我心憂——品詩經《黍離》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黍離》出自《詩經》王風,為紀念周朝所寫,「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
  • 知我者,謂我心憂,到底在憂心什麼?《詩經·黍離》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是千古名句,在後世的語境中最常見的是兩種用法。其一用在隱士的身上,與唐伯虎的「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有異曲同工的妙處,隱士往往身負才學,倦於官場的灰暗,甘心退隱,心中卻又常念天下蒼生,於是心有憂慮,且這種憂慮難為常人說道。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 《詩經·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附音樂)
    國風·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 知我者,謂我心憂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下句是什麼?僅8個字,道出深藏於心的孤獨
    這首詩中,有七個字,可以說是十分經典,「知我者,謂我心憂」,實際上,這一句的下句,才更加令孤獨者淚流。本期筆者就和大家一起來品一品這來自2000年前的孤獨:《黍離》先秦:佚名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一曲《知心》知我者,謂我心憂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 點擊藍字關注,30萬人都在看《知心》《畫皮》插曲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
  • 何思雲|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
    現實中我卻是一名舞者,雖不會隨旋律而跳動,少了柔情似水,卻在滿是劍鋒的文字舞臺上盡顯我的溫柔。 我就是一個小小的石頭,投入到深深的大海之中,見波浪翻滾,卷千堆雪,驚濤拍岸,可是我的周圍卻是,大珠小珠落玉盤,清脆的聲音只有自己慢慢去品味。與文字為伴,孤單為舞,內心惶恐卻是幸福的,因為待人真誠,很多三觀一致的朋友因文結緣,知我者謂我心憂。
  • 《芒種》歌詞中的「謂我何求」,出自哪裡?古今用法又有何不同?
    大家好,我是喜歡講典故的阿偉,今天探討的課題是「歌曲《芒種》中的「謂我何求」,出自哪裡?古今用法又有何不同?」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賞析
    黍離先秦:佚名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完美的情感,你不說,我懂;你說,我聆聽;你笑,我欣慰;你哭,我無語哀傷;你幸福,我遠遠看著。也許在真心的人眼裡,付出真情,讀懂你的內心,用一生的時間來守候和牽掛,便是懂得的價值,和一種超越世俗,貼近靈魂的交匯吧!
  • 又見青青黍離,是心憂?亦何求?
    美好的詩句總能讓我感到活著還能偷偷地享受到另一種快樂!我喜歡這樣的黍離青青的季節,喜歡黍離青青的季節裡,去讀點令人傷感的詩句,然後慢慢品味文人詩「以樂寫哀」,如此「犯賤」的心境!又到黍離青青的季節,走進禾麥將秀的田野,你的影子和詩句在我心裡一起「泛濫成災」!
  • 郭曉峰《錦衣之下》師父: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熱播劇《錦衣之下》39篇章之師傅內心獨白,「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夏兒,為師今日神色凝重地問你和陸繹關係,開始你還打馬虎眼,你當為師看不見你們明晃晃地秀恩愛。我告誡你要對大人要恭敬,是不想你陷得太深,你可知為師用心良苦啊!為師也是過來人,也明白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 郭曉峰《錦衣之下》師父: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熱播劇《錦衣之下》錦衣39篇章之師傅內心獨白,「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夏兒,為師今日神色凝重地問你和陸繹關係,開始你還打馬虎眼,你當為師看不見你們明晃晃地秀恩愛。我告誡你要對大人要恭敬,是不想你陷得太深,你可知為師用心良苦啊!為師也是過來人,也明白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 知我者所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又何求
    如:消防通道這樣的公共區域被佔用改變用途,導致居民重大財產損失,本屬公訴案件,但有相關人員認為屬自訴案件;玩忽職守與濫用職權的本質區別(瀆職罪),從而導致「得罪」不少「為官」者,或許部分「保官」,因為我窮追猛打,導致一些人覺得我較真,鑽牛角尖的人,而擔心人身安危, 知我者謂我心憂。
  • 「黍離之悲」的真正意涵——《國風·王風·黍離》 薦評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知我者—謂我何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我現在正在看你的微笑,然後。。。    知我者—謂我何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所以我從來沒有放棄和任何人擦肩的機會。有時候搞的頭破血流,管他呢!開心就行了。那天晚上,我又看到了你,我知道我可能不會和你成為朋友或知己。因為我們有太多的機會擦肩而過,衣服都擦破了,也沒看到火花。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天氣的原因,那天晚上,我又夢見了你,騎單車載著你    後悔是一種耗費精神的情緒。後悔是比損失更大的損失,比錯誤更大的錯誤。
  • 【成語學習】黍離之悲、耳提面命
    出自於《詩經》"王風",歷來被視為是悲悼故國的代表作。《黍離》全文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一章)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二章)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 國風·王風之《黍離》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譯文: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苗兒也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