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為何農曆二月二才是「剃頭日」?

2020-12-23 騰訊網

農曆二月二,舊稱龍抬頭,古今都有哪些習俗?「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二月二龍抬頭,才是「剃頭日」!

農村有個舊俗,就是正月裡不能剃頭,也就是俗語所說的「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其實,「正月剃頭死舅舅」並非迷信之語,而是源自一段血腥的歷史。不剪頭的含義是「思舊」,這是從明末清初開始流傳的風俗。1644年(大明崇禎十七年,滿清順治元年),清廷頒布了令「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中原子民所無法接受的剃髮令——清朝命令所有國民必須剪髮。

1645年,清兵進軍江南後,多爾袞再次重申「剃髮令」:「全國官民,京城內外限十日,直隸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髮。」其執行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在發布剃髮令的同時,還頒布了「易服令」, 1645年7月9日,清廷頒布「易服令」規定「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漢人被強制剃髮留辮,他們懷念前朝,心有不甘,就在辭舊迎新的正月,不剪髮以表示「思舊」。但是,這樣的動機又不能明說,公開與清朝政府對抗,有人便借「思舊」與此「死舅」諧音,以「正月剪頭死舅舅」為由,給正月不剃頭找到一個很好的藉口。

正月不剃頭,在滿清那將就著能敷衍過去,過了正月再不剃頭,就沒「正當說法」了,於是,過了正月,剃頭之事就真成了「頭頂大事」。選擇何時剃頭?這也大有講究,得討年吉利與希望,於是,人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農曆二月初二,因為,二月初二是個特殊的日子。

龍是中國等東亞國家古代神話傳說生活於海中的神異生物,為鱗蟲之長,司掌行雲布雨,是和風化雨的主宰,龍是漢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常用來象徵祥瑞。「龍」在二十八宿中又為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歲仲春卯月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抬頭」。

「龍抬頭」源於自然天象崇拜,與上古時代人們對星辰運行的認識以及農耕文化有關。在農耕文化中標示著陽氣自地底而出,陽氣生發,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所以,二月二又稱春耕節、農事節。

自古以來,人們在仲春「龍抬頭」這天敬龍慶賀,以祈龍消災賜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漢民族對於「龍」的崇拜由來已久,但是,「龍抬頭」真正成為約定俗成的節日,是到元代之際了。據《析津志》載,「二月二,謂之龍抬頭」。這一天人們盛行吃麵條,稱為「龍鬚麵」;還要烙餅,叫作「龍鱗」;若包餃子,則稱為「龍牙」。總之所吃的食物都要以龍體部位命名。

明清之際,「二月二」龍抬頭的節俗活動也越來越豐富。明朝時,人們會在這一天撒灰引龍、扶龍、燻蟲避蠍、剃龍頭、忌針刺龍眼等。到了清朝,龍抬頭的節慶中,除了上述祈福消災之儀外,更加入了「食俗元素」,因為,所有的中國傳統節日,都有一個重要的構成因子,那就是「吃」,比如冬至吃餃子、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等等,二月二的龍抬頭,中國的食文化當然也不會缺席。

清康熙時的《大興縣誌》就有記載:「二月二,家各為葷素餅,以油烹而食之,曰燻蟲。」另外,清末的《燕京歲時記》中也說:「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鱗餅,食麵者謂之龍鬚麵。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也。」

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中說:「二月二日,古之中和節也。今人呼為龍抬頭。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鱗餅,食麵者謂之龍鬚麵。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可見,二月二這天,不僅家家吃餅吃麵條,婦女還不能操做針線活,怕傷害了龍的眼睛,這也算是給婦女一個約定俗成的假期了。

婦女享受不事針線的清閒,男人們則選擇在這一天外出剃頭,也是期望能剃去三千煩惱與舊愁,贏得一年好時光,所以,每到農曆二月二,大家都會去找理髮師將自己的頭號發認真地拾掇拾掇,久之成俗,所以,二月二又被稱為「剃頭節」。

今年的二月二有些特殊,還處於緊張的抗「疫」時期,好多地方的理髮店,仍處於關門歇業的狀態,蓄了一個多月的長髮,只有留待「疫」退花開之日,再找人料理。相信,有雷神、火神之威,「龍抬頭」祛災驅禍之助,擊退「疫魔」之期不遠矣!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為何說「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原來這才是真相!
    在國內的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剃頭」的說法,要問老一輩的人為什么正月不能剃頭?得到的答案都有幾分恐怖的色彩:「正月剃頭死舅舅」!這聽起來完全不相干的事,到底是為什麼流傳了這麼久,而且不少人深信不疑呢?
  • 二月二理髮寓意好兆頭 "正月剃頭死舅舅"系誤讀
    二月二理髮寓意好兆頭 "正月剃頭死舅舅"系誤讀 中新社記者 鄒憲 攝     中新網北京2月23日電(劉歡)2月23日是農曆二月初二,民間素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老百姓也講究當天理個髮,一年都有好兆頭。然而今年,有不少年輕人選擇在正月進出理髮店,不再遵循「正月不理髮,理髮死舅舅」的講究。近日,有媒體報導「正月理髮死舅舅」是誤讀,原意是「思舅」。
  • 正月剃頭死舅舅?為什么正月不能剃頭
    在國內的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剃頭」的說法,要問老一輩的人為什么正月不能剃頭?得到的答案都有幾分恐怖的色彩:「正月剃頭死舅舅」!
  • 「二月二」到底是什麼節日?為什麼要剃頭?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今天是農曆二月初二了,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相信的科學的我們都知道,龍是不存在的,那這「龍抬頭」中的龍到底是啥?而且二月二為什麼有剃頭的習俗呢?小龍抬頭飛上空中,這天正好是二月二。不過這個傳說有個硬傷,玉米原產於美洲,明朝後期的中國才有,所以唐朝農民炒炒黃豆還差不多。地理版:二月二是驚蟄之後,地下的蛇、蚯蚓等動物從冬眠中醒來,這些長條形動物是龍的原型,所以「蟲抬頭」就變成了「龍抬頭」。天文版:這個解釋大部分父母都給孩子說不清楚。
  • 到底為什麼「正月不剃頭」?值得好好了解了解!
    編 / 帥教主   圖 / 網絡在國內的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剃頭」的說法,要問老一輩的人為什么正月不能剃頭?得到的答案都有幾分恐怖的色彩:「正月剃頭死舅舅」!這聽起來完全不相干的事,到底是為什麼流傳了這麼久,而且不少人深信不疑呢?相傳在古時候,有一個貧窮的剃頭匠,他很愛自己的舅舅,可是到了正月卻沒錢給舅舅買禮物。
  • 迷信 正月剃頭"死舅舅"?男子與舅舅為理髮險鬧僵
    開始兩個人還較有興致地聊著天,但聊天中,舅舅發現姜先生剪了頭髮,便立即感到不太高興。「你剪頭了?」「啊!」「你怎麼能剪頭呢?」,兩個人就這樣嗆起來。最後,還是被親戚調解好了。  雖然兩人最後被親戚調解好了,但大過年的差點鬧僵還是讓兩人心頭不愉快。
  • 為什么正月剪頭死舅舅?這才是真相!
    意思就是從正月初一開始,直到出了正月為止,有舅舅的孩子只能任憑毛髮生長,絲毫不能侵犯,否則對舅舅不利。「正月裡剪頭,死舅舅。」多嚇人的一份責任,舅舅的安危全繫於晚輩們的頭頂之物。直至二月初二,晚輩們才有了剪頭的自由。
  • 二月二快到了,農村習慣在這一天剃頭,可現在的形勢,能剃頭嗎
    農曆正月不知不覺就要過完,雖然今年的正月是跟以往所有的正月都不相同,今年的正月,我們都是在家中度過的,也不用走親訪友,也不用聚會喝酒,大家都老老實實的呆著家裡,靜靜的等候,今天農曆正月二十五,明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個節氣:雨水節氣的到來,雨水之後天氣會逐漸的升溫,陽光照射的時間也會明顯感覺延長了很多
  • 二月二,為何會成為一年之中最有名的剃頭日
    而對應著龍抬頭,在二月二之日,俗民行剃頭之事,並稱之為「剃龍頭」。那麼,二月初二東方蒼龍抬頭之時,為何會成為一年之中最有名的剃頭日?頭髮不是你想剃,想剃就能剃在古代中國,「剃頭」原是小孩子的事。大人的頭是不能隨便剃的。段玉裁注《說文解字》:「大人曰髡,謂有罪者。
  • 正月剃頭死舅舅?猴年不宜結婚?這些不靠譜的年俗你信幾條?
    正月裡不能買鞋!」 「媽,我想去理個髮」——「不行!正月剃頭死舅舅! 」 「媽……」這些年俗忌諱你聽過幾個?都信嗎?有一點,小晚能確信——這些不靠譜的年俗真不是你媽編的,但這其中的緣由多半是個誤會……後來這種習俗在流傳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因「思舊」遭到政府的清算,就演變成了「正月不剃頭——思舊」。後來,「思舊」被訛傳為「死舅」,以訛傳訛,也就有了後來「正月裡剃頭死舅舅」的說法。
  • 正月為何不剃頭? 瀋陽故宮下令「留髮不留頭」
    777260 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清軍打敗李自成進入山海關的第一天就下達了「剃頭令」,從而引起強烈反抗。為此,著名民俗學家劉振超認為——  「正月不剃頭」的民俗源頭在瀋陽  記者 陳鳳軍  一到農曆的正月,理髮店的生意變得十分清淡。
  • 新知 | 正月剃頭舅舅的死亡率是多少
    為啥要在正月,如果是為了考驗我們的孝心,為啥不安排在8月最熱的時候?為啥偏偏是剃頭?不是剪指甲,不是修鼻毛,不是刮鬍子?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同走進今天的《走進科學之正月古老而神秘的舅舅攝魂術》。在各界專家綜合大數據進行了深入調研論證後,我們得出以下四種可能:A.這是你媽對不願意穿秋褲、也不願意戴帽子的你使出的親情殺手鐧。每日收看《養生堂》的你媽堅信,正月雖已立春,但寒氣回潮,此時理髮並從頭入損傷氣脈,直到二月二氣溫回暖,才適宜「龍抬頭」。你媽深知你的倔強,也明白你的軟弱。
  • 正月剃頭,舅舅的死亡率有多高?
    這一切都起源於那句古老的咒語—「正月剃頭,死舅舅。」 眼前被上帝遮住了簾的外甥女,因為正月裡偷剪劉海,二天就收到了舅舅骨折的噩耗。這些心理因素和情緒都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而這也有意無意成了「正月剃頭死舅舅」的催化劑。其實,「正月死舅舅」的另一個說法,來自他的諧音「思舊」。這個習俗興起於1644年清廷頒布剃髮令,1644年清軍入關後,以多爾袞為首的滿清貴族為了鞏固清朝對中國的封建統治強令其統治下的全國各民族,改剃滿族髮型。
  • 農曆二月二習俗有哪些 實力科普「二月二」為啥要剃頭
    農曆二月二習俗有哪些 實力科普「二月二」為啥要剃頭時間:2019-03-08 13:08   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農曆二月二習俗有哪些 實力科普二月二為啥要剃頭 說起爆米花這種小吃,它與我國的春龍節有關。農曆二月初二,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春龍節。
  • 抱歉,2020龍抬頭不宜「剃頭」
    農曆二月初一,對部分朋友來說,終於把正月熬過去,二月二龍抬頭,可以光明正大理頭髮。「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 民間流傳300多年的俗語:正月不理髮,不然後果很嚴重——會死舅舅。一些文人士大夫也不再高喊「頭可斷髮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剃頭」來表達對前朝的思念,實為「思舊」,為了掩人耳目,訛傳為「死舅」。舅舅們這下可放心了吧。但傳統習俗在民間根深蒂固,如果舅舅深信不疑,建議你還是過後再好好打理下,畢竟「家和萬事興」!龍抬頭:理髮除舊「二月二」是傳統的「春龍節」,而「理髮除舊」是民間龍抬頭的重要儀式之一。
  • 農曆二月二:民間有"龍抬頭"之說 不少人選擇理髮
    二月二龍抬頭,寶寶剃龍頭 攝影記者 李雨澤  昨天是農曆二月初二,民間素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南京人喜歡在這一天去理個髮,寓意「一年都有精神頭」。一位上了年紀的理髮師邊剪頭邊和記者聊起來:二月二民間有「理髮去舊」的習俗,給孩子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將來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叫剃龍頭,辭舊迎新,一切從頭開始,一年行大運。師傅還說,有個說法是「正月剃頭死舅舅」,這個是誤傳,應該是「思舅舅」,但也有人說會窮舅舅,「反正正月裡最好不要剪頭,到二月二剪大吉大利」。
  • 為什麼「正月剪頭死舅舅」?
    回答二:媽媽!錯!回答三:火車司機!錯!好吧,大過年的小編就不賣關子了!正確答案:舅舅!沒辦法,「正月剃頭死舅舅」!為了來年能順利健康,舅舅們能不忙嘛~~估計舅媽也不能閒著不過,你要問為什么正月不能剃頭?為什麼剃頭就會死舅舅?得到的答案往往都是:說了這麼多年了!
  • 二月二龍抬頭龍頭節理髮剃頭是為什麼?龍抬頭剃龍頭習俗來歷
    龍頭節又名「龍抬頭」:二月初二,春回大地,人們期望龍出鎮住一切有害的毒蟲,期望著豐收。這就是「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龍抬頭剃龍頭  取其「抬龍頭」的寓意,也就有「剃龍頭」之說;「二月二龍抬頭,家家男子剃龍頭」。舊時淮安民間有「有錢無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 二月二龍抬頭剪頭髮:為什麼要理髮原因、有什麼用
    二月二龍抬頭,俗稱「春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人們在這天慶祝「龍抬頭」以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經過千百年的沿襲,龍抬頭已經深入人心,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慶祝形式。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獨特的習俗吧。  農曆二月二是蟄龍升天的日子,民間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
  • 「正月理髮死舅舅」到底誰說的?「二月二龍抬頭」又有什麼講究?
    《剪頭殺舅舅》這句俗語在我國流傳已久,記得小時候每逢家鄉正月,大、小理髮店都會關門大吉,歇息一個月,直到「龍抬頭」的日子才重新開業。那什麼是「龍頭」呢?農曆二月二日是龍的節日,也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和「春龍節」等,是中國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