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美軍為了鋸掉一棵白楊樹,差點引發第二次韓戰

2020-12-22 騰訊網

1976年8月,朝鮮半島結束戰爭剛滿23年,就再次發生了一次非常危險的烏龍事件,險些導致第二次韓戰爆發。

當時,朝韓邊界的「共同警備區」西部有一棵十多米高的大白楊樹,枝繁葉茂,韓國一側的美國駐軍認為,這棵樹太大了,遮擋視線,不利於邊防巡視。於是,他們就找了幾個韓國人一起,打算去把這棵楊樹給鋸掉。

8月18日,美韓士兵拿著刀斧去砍樹的舉動,引起了朝鮮士兵的注意。他們迅速趕過來阻止砍樹行為,不料雙方卻因意見不合而引發了肢體衝突。朝鮮士兵用美軍準備砍樹的斧子,將兩名美軍軍官砍死。事後美國人對此很生氣,美韓聯合司令部當即宣布進入戰時狀態。

第一次砍樹時的打鬥

為了砍一棵樹,兩名美國軍官付出了生命代價,這在美國看來是不可忍受的恥辱:美國人想砍一棵樹竟然被人打死?太憋屈啦,肯定不能就此罷休。而韓國更是恨不得在火上澆點油。

8月19日深夜,這則消息傳到美國,時任美國總統的福特當即表示 :繼續進行砍伐作業!如果朝鮮阻攔,就採取武力打擊,如朝鮮敢武力還擊,那麼就意味著開戰。

為了回應朝鮮此次魯莽的行為,配合第二次砍樹製造聲勢。美軍迅速從周邊調來了可以搭載核武器的20架F-111轟炸機、20架通用直升機、7架眼鏡蛇攻擊直升機、24架F-4鬼怪式戰鬥機,以及韓國自己配備的F-5和F-86戰鬥機。另外,能同時搭載65架艦載機的中途島號航母也同時開赴事發地東部海岸,板門店周邊的美韓陸軍也開始向該地區靠近,隨時可以開炮進攻。

很難相信,擺出如此盛大的陣仗,竟只是為了砍一棵十幾米高的白楊樹。由此也表明了美國一定要砍掉這棵楊樹以挽回顏面的決心。

事發地和白楊樹

然而,朝鮮方面雖然先動手打死了兩名美軍,但這二人畢竟是被自己帶過去的斧子殺死的,充其量也只是兩國士兵的肢體摩擦,談不上開火。如果美軍第二次去砍樹時,朝鮮士兵依然選擇不開槍,而是採用搏鬥的方式應對,美軍也是不敢貿然開槍的。因為,誰開了第一槍,誰就要為戰爭後果負責。如果事情真的這樣發展,虛張聲勢的航母戰鬥機群就絲毫起不到作用了

為了慎重起見,當時的駐韓美軍司令斯蒂威爾當即決定:第二次去砍樹時,全員不允許攜帶武器,以防止擦槍走火。韓國軍方準備64名跆拳道高手,讓他們攜帶棍棒跟隨,以便在美軍砍樹時提供安保服務。

8月21日,美韓聯合第二次砍樹行動正式開始。

當天一大早,在未通知朝鮮方面的情況下,美韓方面組織了16個人的軍事工程師小組,帶著一眾跆拳道高手,乘坐車輛徑直開往大楊樹處。這一次,他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沒有帶斧頭,而是打算用鏈鋸來鋸斷這棵樹。

一行人興師動眾地來到位於不歸橋旁邊的大楊樹腳下,64名韓國跆拳道高手迅速下車,從汽車底部掏出事先隱藏好的M16步槍和M79式40mm榴彈發射器。有一個傢伙甚至還把一顆M18克萊莫爾地雷綁在胸前,站在橋頭挑釁對面的朝鮮人。

不得不說,韓國人此舉,真可謂唯恐天下不亂。

面對美韓聯合如此興師動眾的聯合行動,朝鮮人簡直看呆了,不就一棵楊樹麼,至於搞成這樣麼?

隨後,作為對此次行動的回應,朝鮮迅速組織了調集了約200人的軍隊前往事發地點對面待命。美軍維埃拉中校見朝方軍隊抵達後,立刻呼叫空中部隊在遠處的地平線處徘徊,以達到對朝方視野進行戰略威懾。

就這樣,在航母和戰鬥機群的陰影籠罩之下,美國人大搖大擺地鋸掉了這棵樹,還故意將樹樁留得特別高,似乎想要以此舉證明自己贏了。

而在橋的對面,朝鮮士兵抵達後迅速排成兩排,然後默默地注視著這棵樹在42分鐘內被砍倒。三天後,朝鮮軍隊在不歸橋北部400米處重新修建了一座新橋——72小時橋。不歸橋遂被朝方棄用。

鋸樹之後留下的樹樁

就這樣,美國成功鋸掉了楊樹,而朝鮮則保持了克制,從而避免了雙方進一步交火摩擦,引發更大規模戰爭。

看到這裡,相比許多人可能都有一個疑問:從地圖上看,美軍鋸的這棵楊樹並不在朝鮮邊界線一側,為什麼朝鮮卻可以阻止他們鋸樹,甚至還砍死兩個美國士兵揚長而去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朝韓關係的特殊性,在兩國軍事分界線兩側約4公裡的區域,都是屬於軍事緩衝帶,這一區域基本沒有人在內活動。共同警備區(JSA)則是其中唯一的連接雙方的地點。

共同警備區是一個直徑約800米圓周範圍的區域,在2007年江原道東海北部線通車之前,共同警備區是朝韓非軍事區上唯一連接雙方的區域。

共同警備區(JSA)

【如上圖】紅線為朝韓軍事分界線,黑色方塊為朝鮮修建的建築和防哨,白色方塊為韓國修建的建築和防哨。整個黑線圈起來的就是共同警備區,被紅線貫穿的建築則是籤訂過停朝鮮戰協議的板門店。

當時,這棵白楊樹距離朝韓軍事分界線不足200米,明顯屬於共同警備區的範疇,鋸掉它需要和朝鮮協商才可以,所以朝鮮是有理由管的。另外,根據朝鮮的報導,之所以會有美國士兵死亡,是因為在第一次砍樹時雙方協商未達成一致,美國人先向朝鮮士兵丟斧頭,朝鮮士兵只是接住了然後扔回去,不小心打中頭部給打死了,所以美方也負有一定責任。

不過,鑑於美方有人員死亡,朝鮮方面事後還是通過聲明表達了遺憾:

「很長一段時間內板門店都沒有發生大事件是一件好事。但是,很遺憾這次在板門店的聯合安全區發生了一個事件。必須做出努力,使此類事件可能發生。雙方今後不應為此而努力。我們敦促你一方防止挑釁。我們永遠不會首先挑釁,而只有在挑釁發生時才採取自衛措施。這是我們一貫的立場。」

在此次板門店烏龍事件當中,朝美雙方雖然已衝動開場,但最終都選擇了克制,從而避免了第二次爆發韓戰的可能。

不過話又說回來,一棵白楊樹的性命能調動航空母艦和幾十架飛機,這棵樹縱然是死,也光榮了。相反,美國興師動眾,除了在此留下一個6米高的樹樁之外,似乎沒有從中得到任何好處,得不償失。

相關焦點

  • 1968年美朝「普韋布洛」號危機:差點引爆第二次韓戰
    1966年,南北雙方發生了42起衝突,美韓軍隊傷亡人數接近70人,1967年9月,美國一份統計數據顯示,當年已發生300多起衝突事件,美韓軍隊傷亡上升至近300人。從1966年開始,朝鮮也更深地捲入了越南戰爭,它向北越派遣了約50名飛行員和300名軍事顧問,還提供了相當數量的作戰物資。
  • 韓戰,麥克阿瑟如何「親手」打碎美軍的「不敗神話」?
    然而,「最厲害的將軍」和「不敗的軍隊」這本應有「1+1>2」效果的組合,卻在朝鮮戰場上栽了大跟頭,美軍的「不敗神話」徹底破碎,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和麥克阿瑟本人也有著極大的關係。1950年6月25日韓戰打響後,弱小的南朝鮮軍隊被朝鮮人民軍打的潰不成軍,一路南逃。
  • 鏡頭裡請看:韓戰中的美軍
    ——「聯合國軍」十六國部隊首次集中曝光(一) 陳 輝 編者按:今年6月25日,韓戰爆發70周年;今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
  • 美軍解密檔案:韓戰失敗的原因,是精神病人太多了
    提到韓戰,很多人想到的是志願軍以弱勝強,所以分析志願軍在戰略決策、戰役指揮、戰術運用上勝過美軍的文章很多。 今天,我們從疾病對戰爭的影響進行分析,揭開美軍在朝鮮戰場上不為人關注的一面。這個方面,美軍檔案提供了詳實的數據。 一、美軍到底損失了多少人?
  • 美軍解密檔案:韓戰美軍的損失,共計77萬人
    韓戰美軍的損失,在中國網絡的爭議特別大。爭議集中在兩點,一是到底美軍傷亡了多少人?特別是陣亡了多少人?目前美軍陣亡有三個數據:1、33739人,2、36574人,3、54246人。 質疑的人認為美軍隱瞞了數據,他們列出美軍陣亡的標準,表示這個標準非常嚴苛。維護美軍的一方認為傷亡人數沒有問題。
  • 韓戰中如何準確預測美軍仁川登陸
    導語:1950年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截斷朝鮮人民軍後路,南北夾擊,朝鮮戰勢立即逆轉。中國組建志願軍赴朝。鮮為人知的是,中國對美軍仁川登陸早有判斷。韓戰初期,本文作者雷英夫時刻關注戰爭走勢,認真研究美軍指揮官的特點,準確預測出美軍將在仁川登陸,為國家領導人進行戰略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
  • 美軍在韓戰期間公然發動細菌戰
    摘要:朝鮮北部的冬天天寒地凍,這些昆蟲的出現明顯違背常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朝鮮北部的冬天天寒地凍,這些昆蟲的出現明顯違背常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韓戰爆發,再次刺激了美國對生化武器的研究。美軍的一份報紙曾刊登過這樣一篇文章,指出「細菌、毒氣是最廉價的武器」。在朝鮮執行細菌戰任務時被志願軍擊落俘虜的美軍飛行員供稱:在1950年12月,美軍向三八線敗退時,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就希望用細菌武器挽救朝鮮戰場的敗局,並於1951年冬決定在朝鮮實施細菌戰。
  • 高密一女子報復他人,給200棵白楊樹割皮!
    今日新高密上線,發布高密資訊,傳播高密聲音,服務高密人民長按二維碼識別,獲取更多高密新聞  因為日常生活中發生矛盾,高密一女子為了洩憤報復,故意將同村村民種植的約200棵白楊樹割皮。  近日,高密市公安局闞家派出所接到報警稱,轄區河北頭村陳某章家的4年生約200棵白楊樹被人用刀割了皮,損失價值15000餘元。接到報警後民警立即展開調查,隨後迅速鎖定一名該村村民曹某香作為嫌疑人。  民警抓獲嫌疑人曹某香後,其拒不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反而採取撒潑放賴的方式意圖矇混過關。辦案民警在刑警大隊的大力支持下,通過進一步調查,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
  • 70多棵白楊樹被「腰斬」!五華區綠化處回應了
    施工方需移植樹木約4000棵1月6日上午,西北三環崗頭山隧道附近,機動車道兩側綠化帶裡的白楊樹只剩下兩三米高的樹幹,施工方用挖掘機將攔腰斬斷的白楊樹挖起來,用吊車吊到貨車上。沿著道路一側清點樹木發現,被鋸斷的白楊樹有70多棵,直徑為10到20釐米。樹幹周圍,堆著被修剪下來的樹葉,樹葉基本已乾枯。附近還有一些綠植已被挖走,只剩下一個個的大坑。
  • 韓戰中,美軍發起的第一次反攻,被北朝鮮人民軍輕鬆瓦解!
    #韓戰在這種戰爭過程中,失蹤的人絕大多數也都沒有活下來的可能性。在8月13號這天的美軍第五團戰鬥隊的另外一個營,還沿著公路繼續在推進,想要與美軍25步兵師下轄的35團會合。兩支部隊匯合以後繼續向西推進,一直推進到金州關隘的附近,並且在那裡俯視整個金州城,這就是美軍反攻過程當中唯一的一個最大的成就了。
  • 韓戰初期,北朝鮮軍隊有多厲害?美軍參戰也被打得連連敗退
    新中國成立1950年6月25日拂曉,韓戰爆發了!至於誰先開的第一槍,當時南北朝鮮相互指責,無明確的定論。如此一來,美國在聯合國中一家獨大,將韓戰定義為北朝鮮的侵略戰爭,操控著一群小弟通過了武力幹涉朝鮮內政的決議。於是聯合國軍司令員麥克阿瑟趾高氣昂地走馬上任,在他看來,北朝鮮軍隊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在強大的美軍面前不堪一擊。然而事實真會如他所願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 韓戰美軍失利的原因是什麼?美國教官的回答很公正
    韓戰,又稱韓戰,在國內則是稱之為抗美援朝戰爭。時隔70年,我們眼中的抗美援朝戰爭究竟是中美對戰的平局,還是美國的失利呢?這裡,我認為抗美援朝戰爭,我們是打贏了!為何呢?今天,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那場二戰結束後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韓戰!
  • 韓戰:志願軍嘹亮的軍號聲,是對美軍的一種「死亡的召喚」!
    馬修·邦克·李奇微,韓戰時期,原本為美國陸軍副參謀長,1950年12月,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沃爾頓·沃克陣亡,李奇微接替沃克,擔任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兼"聯合國軍"地面部隊司令,1951年4月,接替被解職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任"聯合國軍"總司令、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和遠東美軍總司令。
  • 美軍在韓戰時被打得有多痛?美總統10年後給出答案
    韓戰最開始的時候就是朝鮮和韓國的內鬥,本來只是一場小規模戰爭,在沒有人介入的情況下這兩個小國哪怕是互相吞併和傾軋,也不會造成多大的傷亡,但是因為美國的插手,局勢一下子就變得緊張起來了。後來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我國在蘇聯的支援下加入了戰場,最後戰勝美軍贏得了勝利。
  • 韓戰:美軍沒想到,強大的裝甲部隊,竟被志願軍打得丟盔棄甲
    1951年,朝鮮戰場。「聯合國軍」發起秋季攻勢,準備靠其強勢的軍事進攻,來對朝中方面繼續施壓,以實現其在朝鮮停戰談判中的所提出的無理要求。而為了遏制「聯合國軍」的秋季攻勢,我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對當時戰場上的部署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 韓戰的拐點:慘烈程度堪比上甘嶺,志願軍與美軍雙方損失慘重
    上個世紀的韓戰中,我國為了支援朝鮮成立了志願軍,當時的中華青年和將士們都熱血沸騰,想要投身於解放人類的偉大事業中。在志願軍參戰的多場戰役中,其中有一場戰役尤為重要,這場戰役甚至成為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 美軍為什麼要發動伊拉克戰爭?就只是為了抓捕薩達姆嗎?
    伊拉克戰爭伊拉克戰爭(第二次海灣戰爭,2003年3月20日-2011年12月18日)是以美英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戰爭歷時7年多,最終以美軍全部撤出結束。
  • 挑起1950年韓戰導火索的到底是南朝鮮(韓國)還是北朝鮮?
    1945年8月8日晚, 蘇聯政府根據雅爾達會議精神,為了忠實履行二戰同盟國義務,向世界正式宣布:從明天開始,蘇聯正式對日本宣戰!次日,也就是8月9日,上百萬蘇聯紅軍在他們鋼鐵洪流——坦克集群的帶領下,如潮水般地越過蘇聯與中國以及外蒙古的邊界線,向駐紮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陸軍精銳——關東軍發動了全線進攻。
  • 推薦:20部好看的韓戰電影
    影片是以韓戰時期為歷史舞臺,主要講述停戰協議馬上就要籤訂的前夕,為了佔據戰場上的一塊高地,朝韓南北雙方仍不得不與對方展開激烈戰鬥的故事。該片獲選代表韓國角逐2012年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獲得第48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電影獎。3、《北緯三十八度》
  • 韓戰,為什麼被好萊塢「遺忘」?
    相比較於數量龐大的二戰、越戰電影,甚至是近些年海灣戰爭題材,有關韓戰(「抗美援朝」是韓戰的一部分)的好萊塢電影幾乎不見蹤影。某次與從南加州大學回來的小妹妹聊到這裡,她說教授這樣解釋,「我們不談論韓戰,因為它既沒有取得勝利,也不正義,更沒有在國內引發什麼運動……只是一場稀裡糊塗結束了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