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寫真:青年樂團翻轉百年糖廠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臺灣寫真:青年樂團翻轉百年糖廠
2014-12-07 18:53:3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臺南12月7日電 題:青年樂團翻轉百年糖廠

  中新社記者 鄭巧 劉舒凌

  一度荒廢的臺南仁德糖廠,正在變身成一個新的文化地標。

  冬日暖陽下,在臺灣十鼓擊樂團用心打理的亞洲第一座鼓樂主題藝術村,可以聽鼓樂,學制鼓,觀看糖的製作過程,輕鬆愜意消磨一天時光。

  15年前在臺南成立的十鼓擊樂團,以傳創臺灣本地文化、發揚鼓樂藝術為目標,專輯《鼓之島》曾入圍美國葛萊美獎、獨立音樂大獎,足跡達加拿大、法國、韓國等20多國家和地區。

  2006年,考慮平日訓練時的鼓聲易打擾附近居民,樂團將排練場搬到臺南郊區停產閒置多年的仁德糖廠倉庫區。「本來只為方便練習,但越了解糖廠,就越想做些事來保護它,畢竟這裡有很多人小時候的記憶」,生長於此的十鼓擊樂團副團長楊有文告訴來訪的大陸記者。

  日據時期,一直是砂糖進口國的日本積極發展臺灣糖業,興建數十座糖廠,多座落於臺灣中南部地區。近年,臺灣的糖大多從大陸、東南亞進口,本地糖廠日漸式微。興建於1909年的仁德糖廠,也在2003年停產。

  運轉百年的機器慢慢生鏽,十鼓擊樂團萌生改造計劃。他們請建築師規劃設計,將三座原用來儲存糖蜜的大型圓筒狀儲存槽,改建為糖廠文史館、咖啡廳和兒童遊戲館;請人修理製糖機器,志工的講解搭配著重新運轉的機器讓到訪者對糖業有直觀了解;當然,每天在園區內安排多場鼓樂表演。

  「這是一個吃喝玩樂一應俱全的藝術村,樂團從過去遠赴各地表演,轉變為世界各地遊客到我們『家』看演出,讓更多人享受生活化的藝術」,楊有文說起來頗為自豪。開園以來,樂團已在藝術村表演逾3000場,上百萬人觀賞。

  除了表演,十鼓還在全臺各地建立教室,培養鼓藝愛好者,最小學員只有4歲。他們更請來有三十多年制鼓經驗的張吉祥師傅,坐鎮藝術村教授制鼓技藝。

  創團15周年之際,十鼓擊樂團推出全新曲目《涿鹿之戰》,以紀念鼓的始祖軒轅黃帝。楊有文說,樂團結合武術、舞蹈、歌唱等表演方式來豐富傳統擊樂內容,讓鼓這一常常以配角身份出現的樂器成為主角。他們也曾赴北京、上海、重慶等多個大陸城市交流,希望傳承好這一中華傳統藝術。

  可以想見,資金是推廣鼓文化遇到的最大障礙。楊有文坦陳,當下大部分資金都來自樂團主管的個人貸款,還沒能做到收支平衡,但前來藝術村的遊客人數穩步增加,前景光明。

  樂團還雄心勃勃地擴大版圖,已在高雄租下另一家百年歷史的糖廠——橋頭糖廠,改建成文創園區。楊有文說,人生難得精彩一次,能讓自己快樂的事一定要好好做。(完)

相關焦點

  • 臺東:臺東糖廠、都蘭糖廠
    導語:臺東,臺東糖廠 、都蘭糖廠大家好,我是本文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行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舊稱臺東製糖所,原屬於臺東製糖株式會社,於1996年停閉。至從臺灣製糖產業不那麼盛興之後,現在都改由具有地方特色和相關文化產業的廠商進駐,一方便提供民眾參觀早起糖廠運作的文物館之外,也很棒的結合了咖啡、人文藝術氣息等產業進駐,活化了許多各地於原荒廢的糖廠區域。這是搜尋臺東糖廠,都會連帶出現的關鍵字:檔案咖啡室,哈哈。很可惜當天我們太早去了,整個要等到下午兩點多才有營業阿!
  • 一個廢棄的舊糖廠,竟可如此美輪美奐!
    廢舊工廠的文創新生行走 / 看見臺灣2007年,十鼓文化村選擇臺南仁德糖廠落腳,化身為臺灣第一座鼓樂主題國際藝術村。一個由廢棄糖廠打造的文創園區,夜晚逛起來多了幾分神秘恐怖的感覺。但是,在燈火的點綴下,也多了幾分浪漫的心情。▼
  • 【安海文創】文創協會帶你探訪臺灣文創之美
    一座廢棄糖廠的「鼓樂」復興荒廢的百年糖廠,還能做什麼?2005年,年輕的臺南十鼓擊樂團接手關停已久的臺南仁德糖廠,以活化閒置空間的概念,在國際知名設計師精心規劃下,以有限的資金保存糖廠工業遺址,同時融入臺灣特色鼓樂表演形式,終於在2007年將其化身為亞洲第一座鼓樂主題藝術村。參訪團首站走進了兼具歷史遺產保護與現代文創、休閒生活的臺南十鼓文創園區。
  • 陳亞蘭的嘉慶君遊臺灣 臺南岸內糖廠影視基地開鏡
    2021-02-20 14:51 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臺南即時報導臺視歌仔戲《嘉慶君遊臺灣》今天在臺南岸內糖廠影視基地舉行開鏡儀式
  • 民樂演奏《高山青》,「阿里山」的經典旋律,臺灣新竹青年國樂團演奏
    華音網以傳播民族音樂為己任民樂合奏《高山青》編曲:李復斌指揮:張列演奏:臺灣新竹青年國樂團歌曲《高山青》創作於1949年,為電影《阿里山風雲》主題曲,歌曲作曲者為《阿里山風雲》的導演之一張徹,該歌曲在1984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由奚秀蘭演唱後,在中國內地開始廣為傳唱,因此曲阿里山也成為許多大陸人對臺灣認知的代表景點之一。
  • 潮州大鑼鼓《春滿漁港》司鼓:陳佐輝、演奏:臺灣新竹青年國樂團
    精彩導讀:                      新竹青年國樂團簡介
  • 臺灣樂團闖大陸
    不管小眾青年們願意不願意,從草東沒有派對開始,落日飛車、Deca Joins、Hello Nico 、告五人、老王樂隊、茄子蛋等臺灣新生代獨立樂團,成批成批地通過新興傳播渠道走進大陸聽眾的視線。在媒體「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的統計中,2018 年約有 80 組臺灣獨立音樂人來到大陸巡演,不少樂團創下了場場售罄、一票難求的成績。
  • 臺灣樂團上大陸
    不管小眾青年們願意不願意,從草東沒有派對開始,落日飛車、Deca Joins、Hello Nico 、告五人、老王樂隊、茄子蛋等臺灣新生代獨立樂團,成批成批地通過新興傳播渠道走進大陸聽眾的視線。在媒體「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的統計中,2018 年約有 80 組臺灣獨立音樂人來到大陸巡演,不少樂團創下了場場售罄、一票難求的成績。這種盛況在此前從未出現過。
  • 翻轉——臺灣政黨第三勢力觀察
    就在漫天的口水聲中,臺灣政治生態已經悄然發生了一些很多人未曾察覺的改變,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發揮影響,這也正是很多人把「翻轉」當做本次大選關鍵詞之一的原因。在代表新興世代的第三勢力中,抓取最多人關注目光的是「時代力量」和「綠社盟」,而這兩個黨派的狀況也應當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臺灣社會對「翻轉」的詮釋與期許。
  • 民間藝術節 臺灣阿比百樂團樂團專場演出
  • 【幽默詼諧】民樂《濫竽充數》笙:唐富、指揮:劉江濱、演奏:臺灣新竹青年國樂團
    精彩導讀:                      新竹青年國樂團簡介「新竹青年國樂團」成立於2011
  • 臺灣樂團闖大陸-虎嗅網
    不管小眾青年們願意不願意,從草東沒有派對開始,落日飛車、Deca Joins、Hello Nico 、告五人、老王樂隊、茄子蛋等臺灣新生代獨立樂團,成批成批地通過新興傳播渠道走進大陸聽眾的視線。樂評人馬世芳說過一個真事:香港、大陸的音樂人都羨慕死臺灣了。辦音樂活動、出唱片,政府還有補助。大陸的朋友來這邊看演出,看到前排坐著長官,居然不上臺致詞,還把表演從頭到尾聽完,都覺得太不可思議了。在這樣的獨立音樂土壤下,臺灣近幾年還有「農村武裝青年」這樣專為政治而生的樂團存在。
  • 臺灣樂團的夏天
    其實從2000年開始,臺灣就湧現出很多獨立樂團,比如這熊寶貝、自然卷、這位太太、那我懂你意思了、Tizzy Bac……但那個時候的臺灣樂團大多呈現出來的氣質是小清新、文藝,而近幾年新興的臺灣樂團,已經趨向於復古、大陸腔、甚至喪。 如果深究這種表達內核背後的精神土壤,你會發現它一部分是大陸音樂文化反侵的結果。
  • 視頻 臺灣新竹青年國樂團音樂會精選:《臺灣音畫素描》
    「臺灣音畫素描」是由旅居加拿大的作曲家王明星所做。他將思念故土之情化作音符的律動。
  • 《2016華夏樂揚兩岸情》新竹青年國樂團音樂會
    >「新竹青年國樂團」成立於2011年1月1日,團員主要以成軍二十年的「新竹市立青少年國樂團」團員,再網羅臺灣各著名音樂學院大學生菁英組成,目前團員85人,不僅具高水平的演奏技巧及豐富的演出經驗,樂團更因獨特音色及團員絕佳默契被譽為臺灣『最具活力、實力的國樂團』。
  • 萬裡之外原始森林建糖廠 國機為玻利維亞人生活加點甜
    7月18日、20日,講述國機集團不畏艱難為玻利維亞建設糖廠故事的專訪節目《赴萬裡坎坷 圓百年夢想》,先後在廣西衛視與青海衛視《絲路會客廳
  • 歇斯底裡的崇高:臺灣獨立樂團
    在民謠還未流行的時候,我就和朋友們聽萬能青年旅店和李志,一種石破天驚的表達方式影響了我們整個的高中生活和大學生活。我們也是較早接觸臺灣獨立樂團的一些人,見證了他們從小眾到大眾,也在這一波潮流下見證了他們起高樓、樓塌掉。臺灣的音樂總是引領著華語樂壇,給我們帶來新的思潮,也是新的自由。
  • [ 臺灣臺南大學打擊樂團-專場演奏會 ]
    由廈門市打擊樂協會會長周大偉老師牽頭,廈門大學藝術學院,廈門市音樂學校,廈門市打擊樂協會共同邀請主辦的 臺灣臺南大學打擊樂團在校期間參加管絃樂團、管樂團、打擊樂團。也經常參與許多校外樂團演出,現為beat打擊樂團團員。目前任職於新興國中打擊分部老師。
  • 餘音繚繞臺灣島 ——中央民族樂團2015年臺灣巡演側記
    中央民族樂團的7場演出,更像是臺灣文化藝術界的盛會。」    很多臺灣國樂界人士表示,中央民族樂團的演出不僅成全了臺灣國樂界的聚會,而且以生動的示範回答了過去困擾臺灣國樂界的課題:國樂究竟應該走什麼樣的路?國樂應該如何為人民大眾服務?
  • 「直播預告」1月2日臺灣新竹青年國樂團《竹塹之聲》音樂會
    青年嗩吶演奏家。天津音樂學院嗩吶教師、中央民族樂團客席獨奏演員、國家藝術基金資助演奏家。2010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任中央民族樂團嗩吶獨奏演員, 多次代表國家藝術團出訪歐美各國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地,並在世界知名音樂廳進行獨奏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