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電影#第13期 《一秒鐘》
推薦星:三星
關鍵詞:去繁存簡;去暗求存;去恆求瞬
《一秒鐘》大概是張藝謀籌拍最長,拍攝最快的一部片子。從紀錄片內外來看,這部拍出來,並不簡單。但凡看過的,都會感慨,張藝謀竟然拍了部這麼簡單,這麼沒有形式的電影。
談一部電影,我們卻得談它被刪減的部分,一個重要的的情感動機被刪除,影響很大。在這部當中,我們把老張女兒的故事當作一個背景知識,整部影片就會好理解多。
一 去繁存簡
故事的主線很簡單,就是老張想看22號簡報中的女兒,劉閨女想幫弟弟還膠片燈罩,所以一個要看片子,一個要拿片子。
片中並沒有刻意把故事複雜化,而只是簡單的追趕,膠片在劉閨女手中時,老張就去追劉閨女。膠片在老張手中時,劉閨女就去追老張。兩個人追逐的過程中,沒有多少話語,只有走路與奔跑,如默片一般。特別是張譯的肢體動作,還有那張茫然的神態,現實又包含著一絲絲喜感。
片中關係轉化不僅停留在老張與劉閨女身上。明顯的還在範電影和老張身上,權力關係的調轉,這一段特別有意思,富有我們的獨特幽默。
二 去暗求存
首先,主角三人組,都是沒有完整名字的人。老張在片中全名都沒出現過,壞分子三個字被緊緊地扣在他頭上。範電影一句簡單的,你被整了,讓人留下無限遐思。而老張第一次沒認出女兒,也讓人感嘆時間之長,6、7年不見,孩子都不能一下子認出。
而劉閨女雖然說是派出所起的名字,但她有個弟弟,還知道父親姓劉,那麼她在弟弟出生前應該是有名字的。只不過父親拋棄她們後,她隨弟隱去了名字,只保留了父輩的姓。想重新開始,又懷念父親。
範電影,稱呼蓋過了名稱。這些名稱在某些層面取代了個人,讓他們簡化成符號,而他也只是一個有兒子的普通人。有人說他只是為了守住工作的自私之人,但從他與楊河的暗中較量,我們可以猜測,他的位置岌岌可危。他更需要地位,他需要保護自己腦癱的獨子,只能趕車的人,以後怎麼照顧自己。
三 去恆求瞬
這部電影裡面的人很卑微,電影也很卑微。那個時代接觸電影很難,每次看電影就像過年一樣,每兩個月只有一次機會,該是多麼珍貴。那個時候的人們稱不上愛電影,因為沒有其他選擇,只是對這個銀幕世界,充滿了好奇與熱情。
沒有人為電影而活,但有人真愛電影。那群齊唱主題曲的群眾,不就像現在追星的演唱會現場。而整個故事的參與人,無論是兢兢業業的放映員,還是在幕後短暫停留的老張,抑或是看著膠片燈罩的劉閨女,總有一個時刻,她們達到了共通,感到了觸動。
那個時代沒有英雄,但那種集體的力量,是屬於那個年代的獨有的人情和緬懷,屬於七八十年代,獨有的記憶與情感。透過一部電影,通過一首歌曲,無論怎樣,那是上輩的青春,那也是她們無可替代的美好與回憶。
尾聲
再相擁一秒鐘,回憶定終生。膠片可以修復,但時光不能。照片可以停留,但時代不再。全片既保持了張導高超的視覺色彩,又簡化了時代背景的純粹故事。這缺少的,這遺失的,雖然消失在漫天沙漠裡,卻不會消失在人的心裡。電影該看還得看,不用怕,也不要怕。
大家好,我是天真的二表哥,每周三更新電影,希望你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