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鐘》簡單、純粹

2020-12-05 喵小道


昨天看到張藝謀導演新作上映的消息,激動不已!約上好友快馬加鞭的就往影院趕,想要趕緊一睹國師風採。



距離藝謀導演上部電影上映已經過去2年時間,雖然最近一直再談張藝謀的新作《一秒鐘》、《懸崖之上》、《堅如磐石》還有籌備中的《最冷的槍》如何如何,預告片也出了不少,但總感覺沒啥動靜,國師如此地位也要因審查和種種原因受限,電影《一秒鐘》我在18年就看到拍攝的消息,想不到2020年都快過完了才終於看到了。


後來了解到,《一秒鐘》的上映之路簡直比《八佰》還坎坷,2019年參加柏林電影節,影片因技術原因撤出主競賽單元,2020年,還就在前幾天院線上映前夕,又因為技術原因撤出廈門金雞獎開幕片首映。萬幸影院還是如期而至了,張藝謀夫人陳婷在微博上這樣寫道:影院上映後大家且看且珍惜吧。


黃海設計的海報也太好看了,忍不住多放幾張。


看這意思,這片子是「有情況」啊,看完預告片,《一秒鐘》的故事發生在文革時期,主角是被迫害成了「壞分子」,這就不難讓人聯想到某些禁忌,帶著想看「好戲」的想法走進電影院,卻不想被打臉了,這部電影如果被「槍」了,那倒是電影審查制度該想想有沒有問題了,我看到的《一秒鐘》,就用倆詞形容。


簡單、純粹


故事簡單,相較於現在以情結越錯綜複雜,敘事越弔詭,人物關係越迷亂越受吹捧的一些電影,《一秒鐘》的故事簡直簡單到離譜。


這個故事的原型來自於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中的一段,早在14年的時候張藝謀就改編了這部小說,拍攝了文藝片《歸來》,但只選用了小說後半段陸焉識改造回來的故事,而《一秒鐘》選擇了前半段的一節,陸焉識得知女兒在一部講吸血蟲的科教片中出現了幾分鐘,他決定偷逃出去,翻山越嶺的去看女兒的樣子。



《一秒鐘》的故事就取材於此,張譯飾演的張九聲因得罪造反派頭頭被發配勞改,一去6年,在好友寄來的書信中他得知女兒在新聞簡報中出現了一秒鐘,他逃出勞改地,翻越茫茫沙漠,只為見女兒一眼。


此時無父無母的劉閨女也因弟弟失手燒壞膠片燈罩而跑去偷電影膠片,張九聲為保護膠片,兩人上演了一場公路追逐戲。



雖然經歷磨難,但最終膠片還是如期交到了放映員老範的手裡,可意外還是發生了。老範兒子大意將新聞簡報的膠片拖了一地。


新聞簡報是播放電影前必放的國家政治新聞,類似於今天的新聞聯播,每期有十分鐘,是學習毛澤東思想和馬列主義的重要陣地。


老範本打算取消放映,但群眾卻不願錯過這兩月一次的電影放映,再三請求下,老範忽悠了一波群眾,讓大家免了自己兒子的錯,電影搶救工作正式開始。



這也就有了預告片裡大肆宣傳的膠片電影搶修場面。


經過了棉被抬架轉移、筷子輕挑膠捲,蒸餾水滌泥、抹布擦洗和扇子輕吹工作,膠捲歸位,電影搶救工作終於完成。



群眾像迎接偉大勝利一樣歡呼雀躍,整個影院擠滿了人,幕布拉開,他們高舉著孩童、自行車等,大幕上映出他們的剪影,每一幀都是大師級的畫面。



所有人都安靜的看著電影,所有行動停止,向朝聖一樣的看著電影。


電影播放結束後,張九聲找到老範,要求再看一遍新聞簡報,他看到了自己的女兒,但只有短短的一秒鐘,在老範的幫助下,他一遍一遍的刷,每次看那一秒鐘,卻不想已經被保衛科的紅衛兵盯上。



在一番搏鬥之後,張九聲和劉閨女被抓,兩人在一場膠片爭奪戰後互露心事,這對兒沒有女兒的父親和沒有父親的女兒此時達成和解。


故事最後,老範將張九聲女兒的一秒鐘膠片送給了他,但又不幸遺失在了沙漠中。


和我同行的朋友在看過電影後詫異的問:這就演完了?這也太簡單了吧。


作為故事片講,《一秒鐘》的故事確實很簡單,但其中的衝突矛盾一點也不少。首先是逃出勞改地的張九聲為追回膠片與劉閨女、保衛科的衝突,其次是劉閨女為保護弟弟偷膠片與張九聲、小混混們的衝突,最後是負責搶救電影的老範又與「壞分子」張九聲的衝突。



可這本該激烈刺激的戲為啥就沒有呢,我想除了刪減了一些重要劇情的原因,導演是想要回歸「簡單」本身,故事是簡單的,人物也是裸露的,不做刻意的豐滿,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正是這個道理,電影的原始本就是簡單的記錄。


很多人說,《一秒鐘》裡有張藝謀的情懷在,這是他寫給電影的一部情書,也有人說這是他寫給膠片電影的輓歌,是對過去生活的懷念和對悲慘時代的控訴和揭露。我的感受和這些還是有所不同的,我感受的《一秒鐘》是純粹的。



網上已經對《一秒鐘》刪減劇情有了極為豐富的解讀,從張九聲女兒之死聯想到時代之殤,認為張藝謀依然是在批判和反思,相較於他前期的作品而言,《一秒鐘》我看到了一個純粹的張藝謀。


純粹的電影,純粹的生活和純粹的人性。


《一秒鐘》不是中國版的《天堂電影院》,在故事中甚至沒有人真的熱愛電影,張九聲為見女兒,劉閨女為做燈罩,老範為了職位,群眾也只是為自己貧瘠的生活找些樂趣罷了,但這裡有一個人是熱愛電影的,那就是張藝謀。



張藝謀的電影人生過去我是講過的,電影對他來說,是藝術更是生命。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到現在,從膠片時代到數位技術時代,電影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一名從那個時代走出來的電影人,膠片對他來說是極致的愛。



《一秒鐘》花費大量筆墨在搶修膠片工程和電影放映的片段,這是屬於張藝謀的少年記憶,也是他的電影夢的開始,《一秒鐘》裡有他對電影藝術的致敬。


純粹的生活。毫無疑問,影片所處的是上世紀70年代的中國,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文革時期,大量藝術精品被破壞,僅剩下八個樣板戲和為數不多的紅色革命電影,這是當時人們娛樂生活的主要來源。



當電影《英雄兒女》要播放時,群眾們雖然早已經看了N遍,甚至劇情都爛熟於心,但當電影又要放映時,都齊刷刷的來到影院,趴在牆角,坐在房梁上也要看!


不分男女老幼,暫放恩怨情仇,鄉裡鄉親們都坐在一起看電影,這項集體活動在如今時代是再難見到了,即使影院還是能把人們聯繫在一個小黑屋裡,可那份看電影的心情也早已大相逕庭了。


《一秒鐘》裡,有張藝謀對過去生活的懷念。


純粹的人性。這可能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但這裡我只表達自己感受到的東西。


為了見女兒一眼,張九聲不惜出逃,甚至以命相挾,他的父愛是簡單且純粹的。



劉閨女,幾次犯險,被小混混欺負,只是保護弟弟,這對相依為命的姐弟同樣純粹感人。


老範為人是有些狡黠的,擔心職位被替換,偷偷舉報保衛科抓走張九聲,但他同樣有自己的苦衷,因為自己的原因兒子被燒傻,他也一直保護著自己的兒子。


包括群眾們能為一件事(看電影)齊心協力,共同克服困難,為影片中英雄犧牲而難過,為父女相認感動的熱淚盈眶。



《一秒鐘》很簡單,但也複雜,對於劇情的解讀各有各言,但唯有真情是真的,張藝謀對電影的愛,張九聲對女兒的愛,劉閨女對弟弟的愛還有老範對兒子的愛,即使再刪減這些也是能感受到的,不必去推敲太多的傷痕,勿忘歷史,品味電影,感受真情,我想也就夠了。


策劃 | 喵小道主創團隊

作者 | 阿震

責任編輯 | 阿震

相關焦點

  • 電影《一秒鐘》:不簡單
    看完之後,總體就一個感覺:老謀子,還是不簡單的。【總評】這部電影,好似一杯白酒,高端的。高端到你不覺得有什麼,簡簡單單。但是回憶起來,很綿柔,很有感覺。按十分制,我給8分。主要原因有這麼三個:1、每位演員演技超一流;2、場景美,勾起萬千回憶;3、情節簡單,卻又感人。簡單的故事,簡單的人際關係,但是能拍出一部不膩不煩的電影,還真是需要高水平。
  • 《一秒鐘》沒那麼好
    《一秒鐘》的正片就和預告片一樣簡單樸素。一個逃走的勞改犯千裡迢迢去看電影裡女兒最後的影像,屢次三番被一個偷膠片做燈罩的小孩阻撓,最後在範電影和其他人民群眾的幫助下終於看成了。《一秒鐘》之所以是「給電影人的情書」,並不是因為記錄或者歌頌電影人所付出的心血,那樣就俗了。張藝謀抓住的是電影最初的那種振奮人心的力量、簡單的快樂,好比第一部讓你感到激動的電影,不是因為它拍的多麼複雜考究,僅僅因為你感到說不出來的牛逼,幾乎是原教旨主義愛電影。
  • 這《一秒鐘》,卻不止一秒鐘
    昨天,芭姐受邀參加了電影《一秒鐘》的首映禮。導演張藝謀和演員張譯、劉浩存,來到了首映禮現場,和我們分享了影片背後的故事。》通過對故事線的完整展現,溫柔且克制地表達了張九聲對女兒那只有一秒鐘但卻強烈的愛。
  • 《一秒鐘》獻給電影人的一封情書!
    而張藝謀導演的《一秒鐘》就是寫給電影人的一封情書。 電影《一秒鐘》的故事來源於光影輪轉的膠片時代,是張藝謀導演的幾十年放不下的心心念念,是對電影的一場盛大的告白
  • 《一秒鐘》,並不是獻給電影的一封情書
    哪怕沒有被無數人吐槽的刪減,《一秒鐘》也無法和張藝謀早期的經典相提並論。《一秒鐘》的故事和劇本結構都很簡單,甚至老套。《一秒鐘》用大量篇幅展現了膠片的修復過程。《一秒鐘》並不是獻給電影的一封情書。《天堂電影院》的動人在於它的純粹,對電影的熱愛,對愛情的忠貞,它提供了一種我們渴望擁有卻最終失去的慰藉。《一秒鐘》是不純粹的,你要掰開了看,裡面甚至沒有人真正熱愛電影。
  • 《一秒鐘》影評:時代的一秒鐘,藝術的雙刃劍
    《一秒鐘》的故事其實很簡單:張譯飾演的張九聲因為和造反派頭頭打架,被整進監獄,他年僅14歲的女兒為了消除罪犯父親對自己帶來的影響,拼命地表現,努力地扛麵粉,最後也因為過於想要表現而因意外死亡。女兒的事跡被當成當成全國先進事跡進行報導,並且在放映電影前的新聞簡報裡有一秒鐘的鏡頭,張譯因此越獄而去看電影。
  • 張藝謀最後的《一秒鐘》
    來源:李光鬥70歲的張藝謀奉獻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原創電影《一秒鐘》,但從拍攝完到最終上映,補拍、修改、兩退電影節,卻用了足足兩年時間。用編劇鄒靜之老師的話來說這部電影「命運多舛」,好在《一秒鐘》終於活了下來,不像當年葛優和鞏俐主演的《活著》,無緣在銀幕上復活,只能活在影迷的心中。
  • 張藝謀電影《一秒鐘》發布推廣曲MV
    記者今日獲悉,《一秒鐘》片方發布了由2020中國好聲音年度總冠軍單依純傾情獻唱的電影推廣曲《給電影人的情書》MV,致敬初心不改的每一位電影人。  張藝謀執著追求令人欽佩  《給電影人的情書》創作於2005年,作為是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的獻禮之作,首唱時,便有不少感同身受的電影人,被歌中所唱的酸甜苦辣和人生積澱所打動。
  • 一秒鐘
    經歷過兩次因「技術原因」而未能如期上映的電影《一秒鐘》最終在2020
  • 電影《一秒鐘》首映
    張藝謀:《一秒鐘》我心心念念了一輩子由張藝謀執導並參與編劇,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電影《一秒鐘》將於11月27日全國上映。26日,影片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舉行了北京首映禮,張藝謀、張譯、劉浩存亮相。張藝謀表示能夠在電影資料館舉行首映,就仿佛一個輪迴,讓他仿佛回到初心,回到起點。
  • 《一秒鐘》刪減了什麼?
    張藝謀的《一秒鐘》早兩年前就以前拍攝完畢,但因為「技術原因」,它先後在柏林電影節和金雞影展上被取消放映。現在放出來的成片撤檔過,刪減過,也重拍過。可以說,《一秒鐘》就是一部命運多舛的電影。這種電影我們見過很多,這兩年比較有名的就有《八佰》、《少年的你》、《南方車站的聚會》、《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等很多電影都因「技術原因」撤檔刪減過。
  • 張藝謀的《一秒鐘》
    》的故事極簡單,簡單得不像這個年代的院線電影。他遇到的障礙,遇到的人關聯著屬於那個時代的氣氛和人性,這就是《一秒鐘》的故事主線。一方面因為要規避"技術問題",另一方面也的確是導演張藝謀個人的膠片情結,在電影的官方宣傳口徑裡,《一秒鐘》被描述為"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的確,在《一秒鐘》裡,電影,或者說膠片是故事的主角之一。
  • 《一秒鐘》,不能說的秘密
    故事很簡單,講述一個偏遠山村裡,一場露天電影的放映讓整個村子的夜晚歡騰起來。但是,影片最成功的地方恰恰在於此,導演張藝謀用了一個最簡單的故事,卻從中傳遞出最濃烈熾熱的情感。只因為其中有女兒生前的一秒鐘影像。
  • 一秒鐘不夠,再聽《一秒鐘》
    一再推遲上映的《一秒鐘》,上個周末終於和大家見面了。
  • 《一秒鐘》曝「電影的情書」版海報
    《一秒鐘》曝「電影的情書」版海報 | (2/9) 1905電影網訊由張藝謀執導並參與編劇,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劇情片《一秒鐘》已定檔於11月27日全國公映。海報上特別選取了導演張藝謀對《一秒鐘》的創作闡述,成了撥動大眾心弦的細節,「那個年代,那麼簡陋,人們這麼看電影,這麼喜歡電影,這才感動人」,既是對電影的浪漫告白,亦是對膠片時代的盛大告別。
  • 《一秒鐘》觀感
    這次《一秒鐘》也不例外,大多數同學之前肯定不知道劉浩存,聽上去像個男孩名兒,其實是個長得特水靈的大姑娘。在我看來《一秒鐘》的主要問題,是故事太簡單了,全片劇情只有一個:張九聲找女兒那一秒鐘的畫面,從劇作結構上來說缺一個小高潮。
  • 黃海又出手,為張藝謀電影《一秒鐘》設計「電影的情書」
    由張藝謀執導並參與編劇,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劇情片《一秒鐘》已定檔於11月27日全國公映。海報上特別選取了導演張藝謀對《一秒鐘》的創作闡述,成了撥動大眾心弦的細節,「那個年代,那麼簡陋,人們這麼看電影,這麼喜歡電影,這才感動人」,既是對電影的浪漫告白,亦是對膠片時代的盛大告別。
  • 《一秒鐘》——千言萬語在心頭,可是只有一秒鐘的時間
    電影:《一秒鐘》類型:劇情導演:張藝謀主演:張譯、劉浩存、範偉上映時間:2020年11月27日獎項:暫無電影《一秒鐘》講述了一個表面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有很多內涵可待挖掘的故事。因為那時在電影放映前要播放一期新聞影像帶宣傳最新的國家政.策方.針,有人寫信告訴張九聲,編號為「22」的新聞膠片裡有他幾年沒見的女兒「一秒鐘」的影像。不巧的是,張九聲遇上了想要廢舊膠片做燈罩的劉閨女,二人為了搶奪22號新聞膠片糾纏不休。更不巧的是,電影膠片在運送中不慎損壞,損壞最嚴重的是22號新聞膠片。
  • 影評|《一秒鐘》獻給所有愛電影的人
    70歲的張藝謀奉獻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原創電影《一秒鐘》,但從拍攝完到最終上映,補拍、修改、兩退電影節,卻用了足足兩年時間。用編劇鄒靜之老師的話來說這部電影「命運多舛」,好在《一秒鐘》終於活了下來,不像當年葛優和鞏俐主演的《活著》,無緣在銀幕上復活,只能活在影迷的心中。
  • 《一秒鐘》的問題在於「失焦」
    這其實與市場和大眾對《一秒鐘》的期待值產生了一定的落差。從這一落差產生的原因來看,除了《一秒鐘》的刪改過審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之外,影片本身與觀眾之間的隔閡成了最關鍵的影響因素。由於影片講述的故事年代距離當下觀眾較遠、故事內容的代入感不足,再加上輔助理解的內容線索都隱藏在背景裡,這都給觀眾的觀影帶來了不小的觀感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