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鐘》觀感

2021-02-06 電影最TOP

看完電影心裡感覺怪怪的,具體說是不知道該咋總結,標題就打個片名將就了。

這部電影拍的很快,2018年7月開拍,9月殺青,拍攝時間總共46天,當然前期準備至少幾個月,也非常快了。

拍出來快,但從殺青到上映可以說歷盡波折,原因大家都明白,故事時代背景是70年代中,也就是文革後期,關於文革我到文章最後再討論,先說電影。

張藝謀很擅長挖掘女演員,從早期的鞏俐,到章子怡、董潔、倪妮、周冬雨,張導的戲都成為她們的人生轉折點,國師才是中國影壇的女性之友啊!

這次《一秒鐘》也不例外,大多數同學之前肯定不知道劉浩存,聽上去像個男孩名兒,其實是個長得特水靈的大姑娘。

2018年在北京舞蹈學院上學的劉浩存被張藝謀挑中,除了《一秒鐘》接下來《懸崖之上》也有她,《送你一朵小紅花》中,與四字弟弟演對手戲這樣的起步是童話級別的。

演員這個行當,很多時候真的得看「命」,多少人吭哧吭哧奮鬥了一輩子,也不可能有此種機會。

張譯和範偉就不用說了,公認的實力派。張譯今年真是大爆發,10部作品播出,哪兒哪兒都有,現在他在影迷中的稱呼是「國家一級瘸腿表演藝術家」,《一秒鐘》裡雖然沒瘸,還是挨了頓揍。

2014年張導拍了《歸來》,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一秒鐘》的故事原型就來自小說前半段的一節,陸焉識的女兒丹丹在一部講血吸蟲的科教片中出現幾分鐘,他拖著老邁的身體,翻山越嶺去看大銀幕上的女兒。

張譯扮演的張九聲因得罪了造反派被發配勞教,一天收到朋友的來信,說在《英雄兒女》開場前的「新聞簡報」裡出現了一秒鐘他女兒的鏡頭,張九聲被判刑時女兒才8歲,已經6年沒見,於是不惜逃跑,也要看女兒一眼。

前數位技術時代,放電影必須用膠片拷貝,這玩意很貴,除了城市,偏遠地區只能輪著放,故事沒有具體交代在哪兒,大概是西北,影片拍攝地在南疆,國師電影的觀感都很棒,畢竟攝影師出身,運鏡紮實沉穩很舒服。

張九聲一直死盯著膠片,卻沒想到被個叫劉閨女的女娃偷走,前半個小時就是二人的追逐。

國師確實巨眼,很會挑人,劉浩存眼神清澈靈動,天生的大熒幕臉,劉閨女沒爹,而張九聲沒女兒,兩人的情感補位關係很明確。

但有個問題,劉浩存的身型動作,特別是臺詞,都太像現代城裡的孩子,年代感出不來。

終於來到二場,把《英雄兒女》的其中一個拷貝送到放映員老範手上,這個人物的塑造我覺得是全片中最成功的。

老範剛出場甚至有些趾高氣昂,那個時代電影放映員可是個稀罕職業,在小鎮上舉足輕重,支撐著群眾的精神生活,走哪兒都有面兒,飯店老闆還會特意「加一勺辣子」。

他對自己的職業也非常自豪,對於想圖謀「篡位」的同學嚴防死守(就是那個騎摩託送膠片拷貝的人,叫啥名來著給忘了,他身上還有個大笑點)

因為路上出了岔子,有一本膠片被牛車拖了幾裡地損毀嚴重,老範馬上號召大家搶救,這裡還有個細節,他先強調:「此事兒跟趕車的兒子無關,大家給作證哈」,這個橋段反映了他「狡獪」的一面。

我開始以為《一秒鐘》會類似《天堂電影院》,渲染匱乏年代的光影記憶,但看完才發現不是重點,老範與張九聲,包括劉閨女,其實對電影沒表現出什麼特別的熱愛,雖然也有大家湊堆兒看電影橋段,卻表現的很靜態。

《天堂電影院》有很多生動傳神的群像戲,《一秒鐘》裡除了仨主角,其他人都只是純背景工具,最多接個話茬。但有些鏡頭還是非常漂亮,比如屏幕正反都坐滿了人,自行車的剪影等,國師的功底真是紮實啊!

全片中最有張力的橋段,是張九聲亮明身份的那一下,有點兒五星殺手的意思了

在我看來《一秒鐘》的主要問題,是故事太簡單了,全片劇情只有一個:張九聲找女兒那一秒鐘的畫面,從劇作結構上來說缺一個小高潮。

畢竟是從小說裡摳出的一個小節,感覺它更適合被拍成30分鐘左右的短片,情感會更有密度。

張九聲這個人物著墨最多,張譯演得無可挑剔,那場眼淚悄然滑落的戲很動人,但很遺憾,他身上一個關鍵信息,女兒出意外身亡的劇情被刪掉,造成他的心理動機有些立不住。

還有一處劇情安排我覺得極不合理,當修復好膠片,張九聲的第一個念頭應該是馬上送去放映室交給老範,而他竟然交到了劉閨女手上,還衝上去幫她打架!

要知道這卷膠片他看的比命都重,那時二人還並沒有完全和解(劉閨女偷了他好幾次),讓此情節顯得很突兀,就算想幫女孩出頭,送完膠片再說啊,看到這兒我急死了。

雖然調性上是追憶,但《一秒鐘》的精神底色其實還是傷痕文學,年輕的朋友們可能不太熟悉,傷痕文學是七十年代末出現的一股創作思潮,文革中很多知識分子受到衝擊,傷痕文學是一種對心理創傷的集體宣洩。

這股思潮沒持續多長時間,但影響很大,張導這個年齡段的創作者深受薰陶,影片中能很明顯看出來,包括《歸來》也是差不多的調性。

既然說到文革了,那我最後就簡單聊聊這個「敏感」的時代背景。

文革已過去四十多年,年輕觀眾都是通過書、網文或者老輩人口述了解個一鱗半爪,我發現特別容易形成兩個極端:徹底否認或無限拔高,一提到「文革」倆字兒總會引起大規模撕逼。

有一種常見的問句:中國人什麼時候才能學會反思?!

這就是不了解我黨了,共產黨非常善於糾錯反思,抗美援朝時志願軍之所以被叫做史上最強輕步兵,就是因為在抗日、解放戰爭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才會越打越強;地球上沒有現成的理論說社會主義國家怎麼搞市場經濟,我們就一路摸索著走到今天。

沒有真正清醒深刻的反思,短短四十年,是怎麼爬到世界老二的?

有個不成文的規則:「研究無禁區,宣傳有紀律」,並不是非得拍成電影才叫反思,對於文革,黨內的反思力度空前絕後,畢竟踩了這麼大個坑,研究著作很多,其實都擺在那兒,也不是啥內部刊物,給大家推薦本吧,鄭謙寫的《從文革到改革》,讓你從另一個側面辯證得了解這段歷史。

電影作為大眾媒體無疑尺度最嚴,聲、光、影,說到底是走情緒的,理性思考不是它的強項。再就是我們的導演老是往「控訴」的方向上拍,就經常卡在審核上。

當然,你就堅持認為文革一團漆黑、每分每秒都沒人性,那也可以,沒人可以強迫你接受哪種觀點。

作為影評人我當然希望題材限制能少一些,我也能多掙錢啊!但情況就這麼個情況,哪個國家都會有禁忌,我不是個喜歡發牢騷的人。

對不能改變的事兒,我選擇接受,畢竟除了少數禁區,人生可拍的東西還有很多。

那些天天喊著因為有禁區就無法拍出好作品的創作者們,大概率也沒什麼真正的才華。

總結一下

《一秒鐘》有些缺陷,整體成色不如《歸來》,故事過於簡單,即使沒刪張譯的那段戲還是不夠豐滿,全片沒有哪個點特別打動我。

但我覺得還是很值得一看,張導對於光影的把握能力,放眼華語影壇,依然是頂尖的,但我建議大家不要期望它多麼經典,放平心態這算是部佳作,購票連結在此:

最後感嘆一句,劉浩存這小姑娘太有靈氣了,結尾亮出女裝的一瞬整個影廳仿佛都閃了,像極了《我的父親母親》時的子怡。

張導說她有實力當周冬雨的接班人,咱們拭目以待。

收工。

今天推個「手持掛燙機」,簡單說就是個便攜熨鬥,不過是用蒸汽的,很方便。昨天UP主聚會照片裡我穿的那件襯衫,就是出門前我媳婦用它熨的,雖然顯胖,但沒有褶!這款優點是性價比高,我查了下某寶某東上好多都2、300百,這款只要128,覺得還挺好用的,出門前熨一下,利索,顏色也漂亮,推薦!

相關焦點

  • 《一秒鐘》的問題在於「失焦」
    ▎觀眾的觀感落差才是關鍵所在
  • 《一秒鐘》票房不佳,是刪減的原罪嗎?
    觀眾的觀感落差才是關鍵所在上映5天、累計票房超過9000萬,這對於一部國產文藝片來說,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不錯成績;但《一秒鐘》更是張藝謀時隔2年執導的新作品,這樣的市場表現對於影片而言,顯然是有些可惜的。這其實與市場和大眾對《一秒鐘》的期待值產生了一定的落差。
  • 電影《一秒鐘》口碑不俗,觀眾好評不斷,票房成績卻一言難盡?
    由張藝謀導演執導的電影《一秒鐘》於11月27日上映,這部電影在上映後收穫了良好的口碑,目前《一秒鐘》在豆瓣上的評分為7.9分。由張藝謀導演執導,於2014年上映的電影《歸來》在豆瓣上的評分同樣為7.9分,《一秒鐘》成為了張藝謀導演2014年以來執導過的電影中評分最高的一部。
  • 這《一秒鐘》,卻不止一秒鐘
    昨天,芭姐受邀參加了電影《一秒鐘》的首映禮。導演張藝謀和演員張譯、劉浩存,來到了首映禮現場,和我們分享了影片背後的故事。電影《一秒鐘》講述了張九聲(張譯飾)為看女兒一秒鐘影像》通過對故事線的完整展現,溫柔且克制地表達了張九聲對女兒那只有一秒鐘但卻強烈的愛。
  • 張藝謀《一秒鐘》:記錄膠片時代人們眼中的光
    #我的觀影筆記# #一秒鐘#《一秒鐘》 導演:張藝謀觀感:8.2分這部電影,仿佛從第一個鏡頭開始就帶著張藝謀的味道,看完也感覺「很張藝謀」。除此之外,這部電影既不完全文藝,也不完全商業,但兩者又沒有平衡到很出彩的程度,所以觀感只有8分左右。
  • 票房不敵《瘋狂原始人》,張藝謀新作《一秒鐘》輸了流量贏了口碑
    時隔三年,終於等來了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新作《一秒鐘》,自然難掩激動。 上一次看到老謀子的作品,還得追溯到17年那部「拉」了一把鄧超的《影》。 雖然經歷過「技術原因」這樣的小插曲,但《一秒鐘》在正式上映前也是在宣發方面下足了工夫。
  • 一秒鐘不夠,再聽《一秒鐘》
    一再推遲上映的《一秒鐘》,上個周末終於和大家見面了。
  • 《一秒鐘》:給電影的一封情書
    那張一秒鐘的膠片被風吹走,落在沙漠裡。但總覺得這裡迸發的情感是少了些什麼的,你沒法說服自己,張九聲為什麼就那麼執著,甚至不惜自曝身份也要看電影,看女兒的這一秒鐘。這裡涉及到消失的最主要部分,其實張九聲的女兒,已經死了。那麼一切都說得通了,八年時間,張九聲一次女兒的面都沒見過。
  • 張藝謀導演的這部文藝片《一秒鐘》是不是被高估了?
    作為觀眾,其實筆者認為,《一秒鐘》顯然是有殘缺的,比如觀眾質疑的過分煽情,劉浩存的演技有些突兀、甚至張藝謀立場妥協之類的等等問題。不過這些殘缺中有的是無法避免的,有的則是真正的創作問題。《一秒鐘》屬於後者,它裹著厚厚的商業外殼,但是卻能看到張藝謀在內核中暗藏的私心。看來電影的觀眾,應該都能發現電影中的潛臺詞,為什麼要執著於女兒的一秒鐘鏡頭,女兒到底出了什麼事,電影中沒有明確的答覆,但是卻已經把答案告訴了觀眾。
  • 《一秒鐘》8.1分收穫高口碑票房排片量都不敵《瘋狂原始人2》
    《一秒鐘》經過多次刪減補拍,這次終於上映,但是首日票房卻只有兩千多萬,第二日,無論票房還是排片量都被同時上映的《瘋狂原始人2》超過。與票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口碑,《一秒鐘》豆瓣開分8.1,是最近上映的電影評分最高的,網上保持較好的口碑。
  • 《一秒鐘》,不能說的秘密
    關於《一秒鐘》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又過了五年,張藝謀以這個故事為藍本,創作出了電影《一秒鐘只因為其中有女兒生前的一秒鐘影像。因為在現實中見不到女兒,所以那盒膠片裡的一秒鐘就是他僅有的精神慰藉,也是他活下去的念想。
  • 《一秒鐘》影評:時代的一秒鐘,藝術的雙刃劍
    《一秒鐘》的故事其實很簡單:張譯飾演的張九聲因為和造反派頭頭打架,被整進監獄,他年僅14歲的女兒為了消除罪犯父親對自己帶來的影響,拼命地表現,努力地扛麵粉,最後也因為過於想要表現而因意外死亡。女兒的事跡被當成當成全國先進事跡進行報導,並且在放映電影前的新聞簡報裡有一秒鐘的鏡頭,張譯因此越獄而去看電影。
  • 一秒鐘
    經歷過兩次因「技術原因」而未能如期上映的電影《一秒鐘》最終在2020
  • 張藝謀的《一秒鐘》
    他遇到的障礙,遇到的人關聯著屬於那個時代的氣氛和人性,這就是《一秒鐘》的故事主線。一方面因為要規避"技術問題",另一方面也的確是導演張藝謀個人的膠片情結,在電影的官方宣傳口徑裡,《一秒鐘》被描述為"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的確,在《一秒鐘》裡,電影,或者說膠片是故事的主角之一。
  • ​電影《一秒鐘》主題曲歌詞是什麼 《一秒鐘》完整版歌詞內容
    電影《一秒鐘》發布了同名主題曲mv,目前網上還未找到相關音源,該主題曲由劉浩存演唱,對於這部電影網友有很大的期待,那麼,電影《一秒鐘》主題曲歌詞是什麼?下面小編就帶來《一秒鐘》完整版歌詞內容。
  • 《一秒鐘》——千言萬語在心頭,可是只有一秒鐘的時間
    電影:《一秒鐘》類型:劇情導演:張藝謀主演:張譯、劉浩存、範偉上映時間:2020年11月27日獎項:暫無電影《一秒鐘》講述了一個表面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有很多內涵可待挖掘的故事。因為那時在電影放映前要播放一期新聞影像帶宣傳最新的國家政.策方.針,有人寫信告訴張九聲,編號為「22」的新聞膠片裡有他幾年沒見的女兒「一秒鐘」的影像。不巧的是,張九聲遇上了想要廢舊膠片做燈罩的劉閨女,二人為了搶奪22號新聞膠片糾纏不休。更不巧的是,電影膠片在運送中不慎損壞,損壞最嚴重的是22號新聞膠片。
  • ​電影《一秒鐘》主題曲歌詞是什麼《一秒鐘》完整版歌詞內容
    電影《一秒鐘》發布了同名主題曲mv,目前網上還未找到相關音源,該主題曲由劉浩存演唱,對於這部電影網友有很大的期待,那麼,電影《一秒鐘》主題曲歌詞是什麼?下面小編就帶來《一秒鐘》完整版歌詞內容。電影《一秒鐘》主題曲歌詞是什麼張藝謀執導電影《一秒鐘》發布同名主題曲MV,新「謀女郎」劉浩存獻唱,唱述一個父親想見女兒的執念,一段只為「一秒鐘」跨越萬裡的追尋。
  • 羅永浩首度帶貨電影票 《一秒鐘》一秒鐘一搶而空
    羅永浩宣布在直播間開啟張藝謀執導的電影《一秒鐘》獨家預售活動,在線發起搶購電影票優惠券的活動。這是自今年4月開啟直播事業後,羅永浩首次直播帶貨電影票。由貓眼電影提供的《一秒鐘》優惠票1秒鐘內被一搶而空,再次顯示了抖音一哥羅永浩超高的帶貨能力。
  • 《一秒鐘》紀錄片上線:關於熱愛,不是一秒鐘,而是一輩子
    那,為什麼張藝謀要拍一部關於膠片的電影,在今天中午上線的《一秒鐘》幕後紀錄片第一集中,導演深情地說,膠片是一代人的一個情懷,一個回憶,他說:「 你心裡有這個想法,你就想講這個故事。《一秒鐘》其實可以說是,我想拍的一個電影。」
  • 一秒鐘的折射
    作者:言直以西部片的視角檢視近期的院線電影,萬瑪才旦的《氣球》和張藝謀的《一秒鐘》可劃歸一類。兩部電影鏡頭對準的都是中國地理空間意義上的西部,前者向觀眾展示的是青海藏區的高原奇異風光和一個普通牧民家庭的世俗生活,無論自然影像還是人文意蘊,都氤氳著藏地神秘文化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