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一年一度的金球獎,第78屆頒獎典禮在美國正式落幕。
先送上完整版獲獎名單讓大家一睹為快——
在這一眾獲獎名單之中,有一位導演名字讓人格外激動——趙婷。
關注電影的影迷朋友,相信對這個名字已經不太陌生了,趙婷,中國北京出生的女導演,去年憑藉導演作品《無依之地Nomadland》,拿下了國際三大電影節「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
而就在今天,《無依之地Nomadland》直接擊敗眾多力作拿下了本屆金球獎的「劇情類最佳電影」,趙婷本人也再次斬獲「最佳導演獎項」。
作為美國影視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每年第一個頒發的影視獎項,金球獎被許多人看作是奧斯卡獎的風向標。
而此次趙婷斬獲金球獎最佳導演,則是被許多人視作即將拿下奧斯卡的信號。
相較於對電影人個人成績的肯定,這次趙婷斬獲金球獎,更值得關注的是它背後的歷史意義。
第一位獲得金球獎最佳導演獎項的中國女性導演;
第一位獲得金球獎提名的亞裔女性導演;
金球獎史上第二位榮獲「最佳導演」的女性導演;
也是金球獎史上第二位榮獲「最佳導演」的亞裔;
執導影片《無依之地》成為了金球獎史上第一部由女性執導的劇情類最佳影片;
威尼斯金獅獎第一位中國女導演……
趙婷及其作品,接連打破紀錄,創造了6次歷史,在華裔並不佔據話語權的金球獎中佔據一席之地,這背後的意義可見一斑。
當天的頒獎典禮,因為疫情原因仍是線上舉辦,趙婷一個人在房間裡,梳著兩個俏皮的麻花辮,完成了線上領獎。
獲獎感言中,趙婷感謝了團隊,感謝了故事靈感來源的遊牧民們,也分享了自己想通過作品傳達給大眾的內容:
「我曾要求片中的遊牧人威爾斯解釋『同情』二字的內涵,他說同情就是推倒人們之間的障礙,是聯結心與心的橋梁,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互相交織、分享。這種『同情心』正是我拍電影的原因,讓我們可以有機會一起哭一起笑,互相學習,並變得更加富有同情心,所以,感謝所有人給我機會從事我熱愛的事業,謝謝大家。」
雖然對於行業外的觀眾來說,很多人都不太認識趙婷這個新面孔,但事實上,趙婷作為新人導演,在國際上已經頗受認可。
2014年,自編自導的作品《哥哥教我唱的歌》,成功入圍第68屆坎城電影節金攝影獎,並獲得第24屆哥譚獨立電影獎的「最佳女導演獎」。
2018年,第二部執導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劇情長片《騎士》,直接收割第70屆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最佳電影獎。
而第三部導演的作品,就是這次的《無依之地Nomadland》。
很難想像,這部讓趙婷摘得金獅的作品,竟然僅僅是這位年輕女性導演的第三部長片。
《無依之地Nomadland》故事圍繞經濟大蕭條背景下一位走上遊牧之路的女性展開。
鏡頭刻畫了那些在經濟危機中失去了房子和在生命長河中失去了親人、只能被迫孤身一人的邊緣群體,他們沒有固定的工作、住所,開著房車尋找一個又一個落腳地點,成為「現代遊牧民族」,在路上尋找身體與心靈的「無依之地」。
主演是之前曾憑藉《三塊廣告牌》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金牌演員Frances McDormand。
在之前的威尼斯電影節頒獎典禮上,Frances McDormand曾與導演趙婷共同出鏡致謝。沒能去威尼斯當地的兩人,選了一種最酷的方式來錄這段感言視頻。
趙婷一如既往的隨性,沒有華麗的服飾,只是穿著普通的T恤和牛仔褲,坐在一輛白色房車前,瀟灑地講:「很顯然,我們不在威尼斯,我們在美國加州帕薩迪那的Rose Bowl。」然後感謝了一下影片的出品公司、團隊、參與到電影的遊牧民以及本片攝影師、趙婷的男友Joshua。
典禮後的雲採訪中,趙婷透露,自己其實提前一天就已經被通知獲獎,不過也沒做什麼特別的準備,索性就坐在片場房車前錄了這段領獎視頻。
很多人都好奇這個隨性灑脫的姑娘的履歷,如果硬要貼幾個大眾熟悉的標籤的話,大概可能是「宋丹丹繼女」「北京姑娘」「紐約大學電影專業」以及各種為導演能力背書的國際電影節獎項。
相比於經常被宋丹丹帶著出演各種節目的兒子巴圖,很少有人知道趙婷與宋丹丹的這層關係。
其實趙婷是宋丹丹現任丈夫趙玉吉與前妻的女兒,宋丹丹之前經常在微博幫趙婷宣傳,為她獲得各種電影獎項而驕傲。
今天斬獲金球獎,宋丹丹也是在微博迅速送上祝福——
「我的寶貝:真不知該如何祝賀你了!你每一個新的獎項,都超出我們的想像並給予我們巨大驚喜,一個不懂英文的中國女孩,16歲才出國求學,選擇了一條我們從不看好但也只能尊重的道路。今天,在人家的主場拼人家的強項,取得了這樣的認可,創造了這樣的紀錄,你是我們家的傳奇,相信你的故事也會激勵無數中國的孩子們~」
不過對於趙婷本人而言,她從未想過頂著「星二代」的光環收穫關注。
14歲去英國倫敦上初中,後來又輾轉到美國讀高中,大學主修的政治專業,直到研究生才確定所愛投身熱愛的電影行業。
其中一部頗受好評的長片作品《哥哥教我唱的歌》,其實就是趙婷在紐約大學讀電影專業時的研究生作業。
儘管有家人在自己學習的影視行業內工作,但趙婷卻沒有選擇回國借力,而是自己一個人在美國獨立拍電影。
做獨立電影創作者,聽上去很酷,但趙婷的這條路走得並沒有想像的輕鬆。
拍處女作《哥哥教我唱的歌》的前一天,投資方宣布撤資,家裡被「洗劫」一空,之前的東西都被偷走,連拍攝用的硬碟都不翼而飛,好在後來演員們與其他設備組織幫助,才讓這部籌備三年的心血之作沒有付諸東流。
紐約大學電影專業畢業、在美國做導演的趙婷,常常會被媒體用來和同是紐大畢業的前輩李安導演做話題,趙婷也不太會迴避這點。
電影《騎士》剛剛上映時,她在採訪中大方承認自己是李安導演的影迷:「李安導演來學校演講,我看見他的時候表現得像個女粉絲,很激動,不敢講話。」
2017年平遙電影節,趙婷也在專訪中分享對自己影響很大的五位導演,分別是《天堂之日》導演泰倫斯·馬力克、李安、王家衛、賈樟柯以及德國導演維納·赫爾佐格。
比起其他關注都市人群生活的導演,趙婷的影片更執著於對少數群體的關注。
從紐約跑到美國西部去找尋靈感,完成處女作《哥哥教我唱的歌》這部聚焦於美國少數族裔印第安土著人現狀的電影。
第二部作品《騎士》,拍了一個美國西部牛仔的故事,趙婷把自己遇到的真正牛仔布萊迪的故事改編成了劇情長片,並大膽啟用這位毫無表演經驗的故事主人公作為男主角。
這次獲獎的《無依之地Nomadland》,同樣是很少人會關注到的當代遊牧民族的故事。
趙婷說:「在準備拍攝處女作時,我就知道自己必須離開紐約,往安靜的美國平原走。社會環境太嘈雜的地方,我難以尋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
一部電影接連創造多項歷史,這對於小眾獨立電影創作者趙婷來說,無疑是一個不能更棒的人生新起點。
不過也僅僅是起點。
據了解趙婷已經被漫威欽點,執導漫威宇宙第四階段新作《永恆族》,目前已經正式殺青,預計不久將於院線上映。
而這次獲獎無數的作品《無依之地》,也將於4月23日,在國內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專線上映,與期待已久的影迷朋友們見面。
在給國內觀眾的問候視頻中,趙婷表示:「希望看過影片中遊牧民的故事,你會去尋找自己的生活,成為自己人生故事的作者。」
期待趙婷,期待與《無依之地》見面。
編輯助理:Crys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