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推行「長護險」 為失能家庭撐起一片天

2020-12-24 身邊24小時

「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當前不少家庭面臨的現實難題,為解決此類問題,惠民縣醫療保障局積極推行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工作,切實減輕參保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

家住孫武街道城關派出所小區的孫連勇一家由於父親早年患有老年痴呆證和腦梗,已臥床20年,常年的醫藥費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不小的經濟負擔,2019年11月,惠民縣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正式實行,使他們享受到第一批政策紅利。

「去年11月份,我去政務大廳交養老保險的時候,看見咱長護險這個宣傳單,我諮詢了諮詢人家工作人員,人家給我介紹了介紹,我一看老爺子這個情況很符合,回來和我母親一說,去醫院把資料調出來了以後,交上之後,也沒用我管,人家醫保局的工作人員。來這兒家訪(評估)就把手續辦完了,今年二月份,錢就下來了。」城關派出所小區住戶孫連勇告訴記者。

一天45元的居家護理補助,極大地減輕了孫連勇一家的經濟壓力,讓這個本不算富裕的家庭逐漸有了起色。

城關派出所小區住戶 孫連勇說:「以前呢,藥錢兩三千塊錢,花了去以後剩不下多少錢了,有醫保(長護險)補助這一千多塊錢再加上幾百塊錢,就夠了,就剩下很多了,現在基本能兌活去了。」

談起補助的這些錢,孫連勇的母親郭美玉非常知足,「醫保給的這些錢啊,老么管事啊。」

據了解,長期護理保險是一項為長期失能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日常醫療護理服務的社會保險,凡參加惠民縣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均納入職工長期護理保險範圍,根據護理對象的失能等級可按照居家親情護理、養護機構護理和醫療機構護理三種不同形式標準享受政策補助。截止目前,我縣共投保職工40782人,長期護理申報人數達四百餘人,評估通過並享受待遇316人,賠付金額 1821720.00元。

「惠民縣城鎮職工長期護理保險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和事務負擔,申請下來也非常方便,申請人家屬攜帶著身份證,醫保卡和一寸照片,兩年以內的住院病例來政務中心大廳1號窗口辦理即可,我們會進行相應的評估,公示期滿之後,資格確認次日起,申請人可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惠民縣醫療保障局長護險科科長 李明說道。

(孫新 呂娜 報導)

【來源:惠民縣醫療保障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長護險+高照險,廣州失能長者尋回了笑容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獨家採訪中發現,為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廣州不斷探索解決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照護難題的有效路徑,先後推出了長期護理保險(下文簡稱「長護險」)和高齡照護商業保險(下文簡稱「高照險」),符合條件的長者可通過定點服務機構申請廣州補貼待遇,由專業服務機構制定服務方案。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長護險+高照險 失能老人有險可依
    ,目前已覆蓋800多萬城鎮職工參保人,長護險待遇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範叔太太  只能用我的退休金補,補了以後我們整個家庭都辛苦,申請到長護險以後,我們都輕鬆了,每天能報銷90元,能補貼他每月在這裡三分之一的費用。
  • 擺脫「一人失能 全家拖累」 晉江「長護險」貼心服務贏得一致好評
    晉江新聞網12月21日訊  今年9月,晉江市「長護險」護理服務正式啟動。一段時間以來,享受待遇的參保人員不僅失能狀況大有改善,且「長護險」工作也受到家屬們的一致好評。據統計,自試點工作開展至今,待遇享受對象及家屬回訪滿意度達100%。
  • 心繫群眾 試出成效 長護險居家護理的「沂水樣本」
    對這些家庭而言,「照看一個人、拖累一群人、致貧一家人」,一度是他們的真實寫照。如果說,家人不離不棄和無怨無悔的守護,為失能患者點亮了生命的希望。那麼,沂水居家護理保險則為這個家庭帶來了生活的曙光。作為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補充和延伸,職工長護險制度被定位為:繼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後的獨立「第六險」。2018年3月,臨沂市確定繼蘭山、費縣之後,新增沂水縣為職工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縣。當年9月,沂水縣職工長護險試點正式啟動。
  • 截至上半年,上海39.1萬失能老人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
    來源:澎湃新聞截至2020年6月,上海市長護險試點共服務失能老人39.1萬人,其中社區居家照護32.4萬人,養老機構照護6.7萬人。目前,上海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的失能老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0.1歲和85歲。現有長護險定點評估機構34家,有評估人員0.9萬人。現有納入長護險登記的各類養老護理服務人員6.3萬人,長護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達1173家。
  • 長護險試點擴至49個城 失能人員合規護理費用總體報銷水平達70%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試點擴至49個城市,失能人員合規護理費用總體報銷水平達70%——長護險,為更多家庭減負擔本報記者 李紅梅核心閱讀意見著眼於建立獨立險種,優先保障符合條件的失能老年人、重度殘疾人的基本護理需求。對符合規定的護理服務費用,基金支付水平總體控制在70%左右。長護險制度的不斷完善,不僅保障了失能人員的長期護理需求,也減輕了失能人員家庭照料的沉重負擔。
  • 「長護險」知多少?權威解讀來了!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如何破解?7月10日,晉江正式啟動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試點工作,重點解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人員的長期護理保障問題,減輕參保患者家庭的事務性和經濟負擔。對於有失能人員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然而,對於這項新的社會保險險種,大家都還非常陌生。究竟什麼是長護險?它能提供哪些服務?參保對象有何要求?每年參保費用多少?具體要怎麼申請?
  • 上海推進長護險精細化管理 至今年6月已服務39.1萬失能老人
    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今年6月,上海長護險試點共服務失能老人39.1萬人,其中社區居家照護32.4萬人、養老機構照護6.7萬人。數據顯示,全市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的失能老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0.1歲和85歲。上海現有長護險定點評估機構34家,有評估人員0.9萬人;現有納入長護險登記的各類養老護理服務人員6.3萬人。長護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達1173家。
  • 長護險系列研究報告丨上海長期護理保險研究報告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許多家庭的真實寫照。一旦家庭當中出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後,對照護的需求迅速增加,帶來的不僅是家庭人手緊缺、經濟壓力增大等問題,甚至家庭氣氛都變得緊張起來。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護需求使得本已沉重的家庭壓力更加是雪上加霜,這迫切需要更多的社會力量去分擔照護服務。
  • 統一失能鑑定標準正被迫切需求 長護險細分護理人員仍有缺乏
    在長護險發展過程中,統一失能鑑定標準目前仍未確定,各地區都是按照自己的標準做出一套,公平和真實性尚待考察。諸多險企業內人士呼籲,希望可以制定統一失能鑑定標準,這對於險企長護險具體業務的承接迫切需要。另外,長護險對於護理人員的要求很高,其並非純粹的養老機構護工,還需要懂醫。
  • 晉江發揮「長護險」保障功能 機構護理服務方式受青睞
    24小時專人看護 解決失能家庭後顧之憂  晉江發揮「長護險」保障功能 機構護理服務方式受青睞他和80歲的老伴皆因年事較高、疾病等因素導致失能,生活無法自理,需長期臥床照護。今年9月,他們通過晉江「長護險」失能評估後,符合「長護險」待遇享受條件。家人在居家護理、機構護理、社區護理三種服務方式中,為他們選擇了機構護理的方式。今年10月,曾煥木和他的老伴一起,從原來的張坑村級養老院搬入青鳥頤居。
  • 上海的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納入長護險,為2-4級失能老人提供新的服務...
    通過近年來的試點,長護險在本市取得了較大發展。 2019年,本市接受長護險服務人數為49.3萬人,其中接受養老機構照護11.3萬人(佔比22.9%),接受居家照護38.0萬人(佔比77.1%)。 從享受年齡來看,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的失能老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0.1歲和85.0歲。
  • 上海以繡花般功夫將「長護險」推進社區 將進一步提高服務供給能力
    截至今年6月,本市長護險試點共服務失能老人39.1萬人,其中社區居家照護32.4萬人、養老機構照護6.7萬人。全市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的失能老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0.1歲和85歲。近日舉行的上海市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傳出消息:上海以繡花般功夫推進長護險精細化管理,將進一步明確長護險功能定位,進一步完善需求評估機制,進一步提高服務供給能力,抓好「一網通辦」「一網統管」賦能長護險工作,讓符合條件的失能老人從中受益,切實提高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據悉,本市現有長護險定點評估機構34家,有評估人員9000人。
  • 「長護險」已逐步恢復日常狀態 日間照料中心服務今年也有望納入
    長護險涉及到千家萬戶的老年人。在疫情防控期間,長護險是如何做好疫情防控的?目前疫情進入常態化階段,長護險如何繼續服務保障好有需要的老年人?上海市醫保局局長夏科家在「2020上海民生訪談」中表示,長護險是「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很好體現,也是上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人口老齡化逐步加劇所推出的民生舉措,無論是在疫情之前還是疫情當中,老百姓都非常關注,今年還將進一步提升服務。 夏科家說,過去幾個月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長護險始終是醫保部門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疫情突如其來長護險是要停止還是要正常維持?
  • 社保第六險「長護險」來了!它能享受哪些待遇?了解一下
    長期護理保險,被稱為社保「第六險」,於2016年開始試點,以長期處於失能狀態的參保人群為保障對象,重點解決重度失能人員基本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所需費用。今後養老能靠它嗎?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超4000萬。
  • 全國人大代表侯學元:建立「長護險」 緩解失能老人看護難題
    養老問題涉及每個家庭,社會普遍關注。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民政廳廳長侯學元表示,高齡失能老人的養老問題格外需要關注,「除了要增加護理型養老機構和床位數量外,建議從國家層面探索建立長期照護保險制度,緩解老人及其家庭護理費用過重的問題。」  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億人,其中失能老人近4000萬。
  • 長護險4月1日起再升級 探索居家醫療護理
    為緩解失能失智人群家庭的護理壓力,蘇州從2017年開始試行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制度。4月1日起,蘇州正式進入長護險試點第二階段,將通過「提標、擴面」兩方面,提升護理待遇的同時,降低評定門檻、調整籌資水平,並探索開展居家醫療護理服務。
  • 愛心人壽積極參與石景山區老年人家庭居家環境改造項目
    自2018年起,愛心人壽即成為了石景山區長護險試點經辦單位。三年來,愛心人壽長護險團隊兢兢業業,把經辦區域內的長護險家庭當成自己的家人,無論大事小情,從方方面面入手,在服務的點點滴滴融入了濃厚的情感,經辦工作讓長護險試點家庭成員讚不絕口。
  • 當「一個失能老人拖垮一家人」的問題來襲
    在這種情況下,親戚還對老沈表示:生怕自己為保姆提供的待遇還不夠好,留不住保姆;你不知道,現在為失能老人找一個全職保姆太難了……老沈本以為這是偶然現象,查詢資料之後卻發現,「失能老人難找護理」的現象原來已經如此普遍!網友A表示:現在保姆特別難找,尤其照顧痴呆症老人,有錢也難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