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一人失能 全家拖累」 晉江「長護險」貼心服務贏得一致好評

2020-12-24 晉江新聞網

  晉江新聞網12月21日訊  今年9月,晉江市「長護險」護理服務正式啟動。一段時間以來,享受待遇的參保人員不僅失能狀況大有改善,且「長護險」工作也受到家屬們的一致好評。據統計,自試點工作開展至今,待遇享受對象及家屬回訪滿意度達100%。

  「阿伯,您的右手稍微抬起來,我給您按摩按摩……」12月16日,在磁灶蘇垵村陳清平家中,護理人員留集勝正在幫他進行全身按摩。這樣的場景,自9月以來,已成為家常便飯。

  今年77歲的陳清平,由於疾病原因,導致長期癱瘓臥床,且大小便失禁。9月,通過失能評估後,陳清平被確認為「長護險」待遇享受對象。每隔3天,護理人員留集勝便會上門為他進行專業護理,這其中,包括23項基礎生活照料、12項非治療性護理及12項功能維護。

  「這幾個月來,除了幫阿伯做一些日常清潔之外,我也一直在協助阿伯做一些生活能力上的訓練,比如關節放鬆、手掌抓力訓練等。」留集勝介紹道,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以前無法下床行走的陳清平,如今已經能在他人的協助下,在客廳內小範圍走動。

  「護理人員的服務很好、很周到,感謝政府提供這樣的幫助。」陳清平十分感激地表示,對於「長護險」帶給他的好處,他的感謝是「雙倍」的。原來,今年71歲的老伴陳梅治也是「長護險」的受益者。據了解,陳梅治因疾病被截肢後,長期臥床引發褥瘡。經過護理人員一段時間以來的精心護理,不僅褥瘡逐漸好轉,精神面貌也改善了許多。

  「我婆婆現在褥瘡的傷口都癒合了,公公也慢慢能走幾步了,對我們的幫助真的很大。」作為兩口子的兒媳,謝碧顏對公婆這幾個月來的變化,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她表示,晉江「長護險」工作的開展,不僅讓公婆在生活上、精神上都有了較大改善,同時也減輕了家屬的負擔。「現在我們家屬都比較放心,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忙自己的事業。」謝碧顏高興地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陳清平、陳梅治兩位老人家能夠享受「長護險」待遇,還少不了蘇垵村錦裡慈善基金會的支持。記者了解到,目前,晉江市「長護險」參保對象為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全體參保人,其他城鄉居民暫時無法以個人名義參保,需要以村(社區)等為單位進行集體參保。

  「當初聽到『長護險』要開展了,我們就非常支持,這是一件好事。」蘇垵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樹森表示,目前,該村村民不到3000人,但重度失能人員有13人。為了讓這部分村民能夠享受更好的生活待遇,蘇垵村決定這部分的參保費用統一由錦裡慈善基金會支付。據介紹,晉江「長護險」城鄉居民個人負擔不超過35元/年(目前暫由村集體繳交),每月最高可享受1500元的護理服務待遇。

  「『長護險』開展一段時間以來,家屬們對『長護險』的評價都很好,我們也很開心,這是為村民謀福利的事情。」陳樹森說,相信在蘇垵慈善力量的關懷下,蘇垵老人的晚年生活將更有保障,更加幸福。

「長護險」貼心服務。

  (記者_李玲玲 文圖)

相關焦點

  • 晉江發揮「長護險」保障功能 機構護理服務方式受青睞
    24小時專人看護 解決失能家庭後顧之憂  晉江發揮「長護險」保障功能 機構護理服務方式受青睞  晉江新聞網10月18日訊 自晉江市「長護險」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已有238名參保對象陸續開始享受「長護險」護理服務。這其中,專業機構提供的全方位、全天候機構護理服務方式,受到了越來越多參保人員的青睞。
  • 「長護險」知多少?權威解讀來了!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如何破解?7月10日,晉江正式啟動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試點工作,重點解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人員的長期護理保障問題,減輕參保患者家庭的事務性和經濟負擔。對於有失能人員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然而,對於這項新的社會保險險種,大家都還非常陌生。究竟什麼是長護險?它能提供哪些服務?參保對象有何要求?每年參保費用多少?具體要怎麼申請?
  • 惠民:推行「長護險」 為失能家庭撐起一片天
    「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當前不少家庭面臨的現實難題,為解決此類問題,惠民縣醫療保障局積極推行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工作,切實減輕參保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去年11月份,我去政務大廳交養老保險的時候,看見咱長護險這個宣傳單,我諮詢了諮詢人家工作人員,人家給我介紹了介紹,我一看老爺子這個情況很符合,回來和我母親一說,去醫院把資料調出來了以後,交上之後,也沒用我管,人家醫保局的工作人員。來這兒家訪(評估)就把手續辦完了,今年二月份,錢就下來了。」城關派出所小區住戶孫連勇告訴記者。
  • 上海推進長護險精細化管理 至今年6月已服務39.1萬失能老人
    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今年6月,上海長護險試點共服務失能老人39.1萬人,其中社區居家照護32.4萬人、養老機構照護6.7萬人。數據顯示,全市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的失能老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0.1歲和85歲。上海現有長護險定點評估機構34家,有評估人員0.9萬人;現有納入長護險登記的各類養老護理服務人員6.3萬人。長護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達1173家。
  • 長護險+高照險,廣州失能長者尋回了笑容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獨家採訪中發現,為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廣州不斷探索解決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照護難題的有效路徑,先後推出了長期護理保險(下文簡稱「長護險」)和高齡照護商業保險(下文簡稱「高照險」),符合條件的長者可通過定點服務機構申請廣州補貼待遇,由專業服務機構制定服務方案。
  • 心繫群眾 試出成效 長護險居家護理的「沂水樣本」
    對這些家庭而言,「照看一個人、拖累一群人、致貧一家人」,一度是他們的真實寫照。如果說,家人不離不棄和無怨無悔的守護,為失能患者點亮了生命的希望。那麼,沂水居家護理保險則為這個家庭帶來了生活的曙光。曾經利好政策遭遇尷尬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長期以來很多失能人員所在家庭僅靠自身力量無法破解的困局。2016年6月,人社部發布《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意見》,在全國15個城市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長護險+高照險 失能老人有險可依
    ,目前已覆蓋800多萬城鎮職工參保人,長護險待遇水平位居全國前列。與此同時,廣州還面向戶籍80歲以上重度失能老人推出高照險,兩者共同作用實現了80歲及以上參加醫保的重度失能人員照護保險全覆蓋。  城鎮職工醫保參保人只要符合相關條件,都能申請享受長護險待遇。除了生活照護補貼,多個醫護項目,例如口腔護理、平衡功能訓練等也納入長護險保障範圍。
  • 截至上半年,上海39.1萬失能老人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
    來源:澎湃新聞截至2020年6月,上海市長護險試點共服務失能老人39.1萬人,其中社區居家照護32.4萬人,養老機構照護6.7萬人。目前,上海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的失能老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0.1歲和85歲。現有長護險定點評估機構34家,有評估人員0.9萬人。現有納入長護險登記的各類養老護理服務人員6.3萬人,長護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達1173家。
  • 上海的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納入長護險,為2-4級失能老人提供新的服務...
    4級失能老人在居家上門照護外,提供新的服務模式選擇。通過近年來的試點,長護險在本市取得了較大發展。 2019年,本市接受長護險服務人數為49.3萬人,其中接受養老機構照護11.3萬人(佔比22.9%),接受居家照護38.0萬人(佔比77.1%)。 從享受年齡來看,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的失能老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0.1歲和85.0歲。
  • 統一失能鑑定標準正被迫切需求 長護險細分護理人員仍有缺乏
    在長護險發展過程中,統一失能鑑定標準目前仍未確定,各地區都是按照自己的標準做出一套,公平和真實性尚待考察。諸多險企業內人士呼籲,希望可以制定統一失能鑑定標準,這對於險企長護險具體業務的承接迫切需要。另外,長護險對於護理人員的要求很高,其並非純粹的養老機構護工,還需要懂醫。
  • 上海以繡花般功夫將「長護險」推進社區 將進一步提高服務供給能力
    截至今年6月,本市長護險試點共服務失能老人39.1萬人,其中社區居家照護32.4萬人、養老機構照護6.7萬人。全市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的失能老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0.1歲和85歲。近日舉行的上海市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傳出消息:上海以繡花般功夫推進長護險精細化管理,將進一步明確長護險功能定位,進一步完善需求評估機制,進一步提高服務供給能力,抓好「一網通辦」「一網統管」賦能長護險工作,讓符合條件的失能老人從中受益,切實提高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據悉,本市現有長護險定點評估機構34家,有評估人員9000人。
  • 長護險試點擴至49個城 失能人員合規護理費用總體報銷水平達70%
    意見著眼於建立獨立險種,優先保障符合條件的失能老年人、重度殘疾人的基本護理需求。對符合規定的護理服務費用,基金支付水平總體控制在70%左右。長護險制度的不斷完善,不僅保障了失能人員的長期護理需求,也減輕了失能人員家庭照料的沉重負擔。
  • 長護險系列研究報告丨上海長期護理保險研究報告
    摘 要高齡、失能老年人不斷增加,照護服務需求日益凸顯。為緩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局面,2016年,《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對外發布,2017年初,上海市在徐匯、普陀、金山三個區先行試點長期護理保險。
  • 「長護險」已逐步恢復日常狀態 日間照料中心服務今年也有望納入
    長護險涉及到千家萬戶的老年人。在疫情防控期間,長護險是如何做好疫情防控的?目前疫情進入常態化階段,長護險如何繼續服務保障好有需要的老年人?上海市醫保局局長夏科家在「2020上海民生訪談」中表示,長護險是「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很好體現,也是上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人口老齡化逐步加劇所推出的民生舉措,無論是在疫情之前還是疫情當中,老百姓都非常關注,今年還將進一步提升服務。 夏科家說,過去幾個月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長護險始終是醫保部門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疫情突如其來長護險是要停止還是要正常維持?
  • 社保第六險「長護險」來了!它能享受哪些待遇?了解一下
    老人難以獨自生活、家人奔波照料、經濟負擔加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了不少家庭面臨的難題。面對這樣的困境,一項新的社會保險——長期護理保險出現了。每周有5天護理員都會到家裡為她提供一小時的專業照護服務。根據政策,通過評估的老人,根據失能程度等級不同每周可獲得3到7小時的服務。陳阿婆每周5小時的上門醫療照護,費用65元1小時,自己只需掏6.5元,其餘90%由長護險基金支付。2019年,在上海,這項服務已惠及像陳阿婆這樣的失能老人近50萬人。
  • 當「一個失能老人拖垮一家人」的問題來襲
    按照國際通行標準分析,吃飯、穿衣、上下床、上廁所、室內走動、洗澡6項指標,一到兩項「做不了」的,定義為「輕度失能」;三到四項「做不了」的,定義為「中度失能」;五到六項「做不了」的,定義為「重度失能」。通常,老年痴呆症患者到達後期,都是重度失能老人。
  • 關於青島長護險,這些你都知道嗎?
    半島記者 肖玲玲長期護理保險牽涉到千家萬戶的老人,但很多人對此並不了解,長護險是什麼?如何參加?待遇如何?為此,市醫保局近日發布了相關解讀,對此進行了說明。1、什麼是長期護理保險?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護理保險)為因年老、疾病、傷殘等導致喪失自理能力的完全失能人員和重度失智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服務或者資金保障;為半失能人員、輕中度失智人員和高危人群,以項目的形式提供身體功能維護等訓練和指導,延緩失能失智。2、如何參加護理保險?是否需要專門辦理參保登記手續?
  • 政協提案回眸 | 重慶新增47家特困失能人員集中照護機構
    近年來,市政協委員、臺盟重慶市委會主委,北碚區政府副區長王昱隨臺盟重慶市委會多次深入甘肅、貴州,重慶武隆、秀山等地開展脫貧攻堅幫扶和調研時發現,農村特困失能群體比例較大,家庭照護不夠專業,「一人失能,全家拖累」的問題比較突出。
  • 全國人大代表侯學元:建立「長護險」 緩解失能老人看護難題
    「家有失能老人,壓垮一家人」,照顧失能老人困擾著不少家庭,是養老服務體系中的重點和難點。  「對高齡失能老人的照護,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多建一些護理型的養老機構,增加護理床位,這是必需的,但也僅僅是改善了硬體設施。有了護理床位,老人能不能住得起,家庭能不能負擔得起呢?」
  • 2020廣州市長期護理保險協議定點服務機構及評估管理辦法(徵求意見...
    廣州市長期護理保險協議定點服務機構及評估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推動本市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試點工作開展,規範長護險服務機構及長護險評估的管理,根據《國家醫保局財政部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醫保發〔2020〕37號)、《長期護理保險失能評估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