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英文悼亡詩,追思英烈

2021-01-15 滿寶的成長日誌

今天舉國默哀,追悼這次疫情中犧牲的英烈們。在這樣的日子,唯以詩寄情,來看一下怎樣用英文來表達這追思與悲傷吧。

Grief reminds me 悲傷提醒我

To love more openly 要愛得更坦率

To express more freely 要表達得更自由

To feel more deeply 要感受得更深刻

To live more fully 要活得更充實

Grief reminds me 悲傷提醒我

Of all that I have lost 那些我已經失去的

And all that I still have 以及那些我還擁有的

Of all that I was 我曾是誰

And all that I can be 以及我可以是誰

Grief reminds me 悲傷提醒我

The memories made 已經製造的回憶

The memories still to make 還要去製造的回憶

Of what has been done 已經做了什麼

Of what is left to do 還要去做什麼

Grief reminds me 悲傷提醒我

That love never dies 愛永不凋零

這首用詞簡單的悼亡詩格外打動人心。remind,是初中英語中的一個重點詞彙,remind sb to do sth, remind sb of sth,remind sb of +從句,這三種句型結構是remind的基本用法。第一段中使用了很多副詞,如openly,freely,deeply和fully,這些詞雖小,運用靈活,也能為文章添彩。另外第一段中還用到了副詞的比較級,more+副詞原形,表示更......。

第二段用到了定語從句,that引導的定語從句修飾all這個代詞。第三段中則用what引導的賓語從句,作為of這個介詞的賓語。

另外第二段和第三段都使用兩兩對應的方式來表達,如all that I have lost 和 all that I still have, what has been done和 what is left to do 等等。這樣表達既能訴說出作者對故人逝去的悲痛,對過去的追憶,也能延伸出對未來的計劃。

昨日之日不可留,來者猶可追。如今只能痛定思痛,背負著對逝者的懷念繼續前行,生活還需要繼續,只願未來能減少悲劇。

相關焦點

  • 清明,讀幾首史上最著名悼亡詩
    七年後韋叢病逝,韋叢死後,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這一首表達了對韋叢的忠貞與懷念之情——曾經經過滄海的人,再看到其他的水,不是壯闊可觀的水,看過巫山的雲之後,便覺得別地方的雲都不值得一看;即使從成千的美女中走過,都懶得回過頭看他們一眼,!取譬極高,抒情強烈,詞意豪壯,用筆極妙。言情而不庸俗,瑰麗而不浮豔,悲壯而不低沉,成為唐人悼亡詩中的千古名篇。
  • 蘇軾的月亮與悼亡詩:今晚月亮上是什麼時間?丨周末讀詩
    而另一條可以進入蘇軾精神核心的途徑,自然是品讀其詩詞,用開放、敏感的姿態經驗其留存在文字中的情感與思緒。本期周末讀詩,我們與你分享蘇軾的兩首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看蘇軾對親情和思念之情的極致演繹。
  • 清明追思|公益訴訟回頭看,不一樣的英烈緬懷
    彼時的清明,人們通過各種方式紀念先人,緬懷英烈,表達追思和感恩。但今年的清明節有些特殊,尚未完全消退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擋了人們現場祭掃的腳步。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綠色、安全的祭掃方式,人們可以通過在線祭掃、集體代祭、家庭追思會等形式寄託哀思,表達對故人先烈的感念之情。春風拂青松,清明祭忠魂。
  • 李商隱為亡妻寫下的這首悼亡詩,短短28個字,讀來當真是肝腸寸斷
    李商隱的一片深情在他的作品中,要比別的詩人體現得更為深刻,尤其是在他的妻子王氏逝世之後,為此寫過了一系列的悼亡詩,每一首都足以令人驚豔,其中有很多經典的作品,還成為了千古名篇,特別是這首《暮秋獨遊曲江》,通篇描寫得極為深情,也無比的傷感,詩人也正是由於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妻子,從而寫下了這麼一首令人傷感的詩作
  • 李煜最冷門的一首悼亡詩,僅僅20個字,卻如泣血之聲
    不過,眾人皆知李煜擅詞,卻很少人讀過李煜的詩。其實李煜的詩作也頗出彩,只是詞名太甚,詩名不顯,以致少有人知。今天便向大家介紹一首李煜的詩作,且是一首悼亡詩,僅僅4句20字,卻猶如泣血之聲:書靈筵手巾南唐·李煜浮生共憔悴,壯歲失嬋娟。汗手遺香漬,痕眉染黛煙。
  • 【教師教育】「緬懷英烈,傳承愛國精神」線上祭英烈活動優秀作品展示來啦
    追思英烈,銘記英烈2020年4月4日是傳統節日當中的清明節。在這追思先人的節日裡,我們不僅僅要追思的是先人先輩,更重要的是追思為祖國做出重大貢獻的英烈們。「英烈貽厥孫,百代神猶王。」是的,革命英烈們為了革命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因而拋頭顱、灑熱血,正是有了他們的付出和犧牲,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
  • 元稹的這首詩,僅用開篇的十四字,就寫出了悼亡詩一種絕美的境界
    在韋叢死後,元稹寫過數首悼亡詩,並且每首詩都寫得十分出色,這在整個唐代都少有,因此顯得彌足珍貴。今天小赫赫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這組《離思》悼亡詩中最經典的一首《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人生大哀:《悼亡詩》
    卷首語悼亡詩 南北朝 沈約去秋三五月,今秋還照梁。今春蘭蕙草。悼亡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總以為來日方長,誰知竟是陰陽相隔。去年秋天的月亮,今年又照到房梁上了。今年春天的蘭花惠草,來年春天又可吐芳。悲哀的是人的生命輪迴不一樣,一去就是永遠消亡。生前用的帘子、蓆子都盡數搬離撤走,新的幃席替代了。游離的塵埃掩蓋在虛空的座椅上,孤單的帳簾覆蓋著空寂的雕床。
  • 中元節|十大悼亡詩欣賞,震撼人心的絕美詩詞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蘇軾是一位通才,在詩、詞、文、書畫方面都是開派的人物,他的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他的詩和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詞和辛棄疾並稱蘇辛;他是「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之一;他的畫開創了湖州畫派。這首詞是蘇軾為懷念亡妻王弗而作,這首詞將夢境與現實交融而為一體,濃鬱的情思與率直的筆法相互映襯,既是悼亡,也是傷時,把哀思與自嘆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絕,讀之催人淚下。
  • 悼亡詩:對另一半的離世,悲痛欲絕還是長歌當哭?
    當今社會,對富人,尤其是富貴的男人來說,另一半的離世大多是好事,但古代,男人妻妾成群並不違法,所以感情顯得更為真摯些,也沒有必要掩飾自己的內心,因而留下了很多真情實感的悼念追思傑作,可見其用情之深,相愛之誠。
  • 《詩經·綠衣》|你死我葬,我死誰埋,千古悼亡詩從這首詩開始
    每一首悼亡詩,背後都有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然而斯人已去,獨留自己處孤室而悽愴,睹遺物而傷神,一景一物,一草一木,目之所及,便會令思念泛濫成災。中國的悼亡詩,是從《詩經》裡開始的,而按詩三百的排序,《綠衣》算是第一首。《孔子詩論》評曰:「《綠衣》之憂,思古人也。」古人者,故人也。
  • 四月的雨是追思的淚
    四月的雨是追思的淚 2020-04-02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蘇軾為愛妾王朝雲寫的悼亡詩,哀怨悽婉,令人不忍卒讀
    自從西晉美男子潘安開創了「悼亡詩」這種題材,就產生了許多不朽的詩作。最著名的「悼亡詩」,莫過於蘇軾為亡妻王弗寫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 2020網上祭英烈活動登錄入口流程 中華英烈網網址烈士英名錄查詢...
    不過大家可以在自己家裡,通過家庭追思的簡約方式緬懷親人,如建立親屬微信群、講先人故事、書寫寄語、製做思念卡等。2020年疫情期間怎麼掃墓網絡祭掃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新興專業名詞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大眾眼前。
  • 2020網上祭英烈的心得體會感想大全 網上祭奠英烈官方地址入口
    網上祭掃步驟如下:(一)打開中華英烈網「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活動專欄連結。(二)進入英烈紀念館,搜索烈士姓名,點擊進入祭掃頁面;(三)在烈士個人英雄紀念館內點擊祭掃、獻花、留言等不同活動選項,完成祭掃;(四)也可選擇進入陵園祭掃專欄對指定陵園開展網上祭掃【蘇州祭英烈】蘇州烈士陵園清明節開放嗎?
  • 歷史上這3首著名的悼亡詩詞,和蘇軾的《江城子》一樣感人
    悼亡詩詞,是一種特殊題材,最初的悼亡詩,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一般是丈夫為懷念故去的妻子而作,但是,隨著後世的發展,悼亡詩詞,已經不僅限於對亡妻的懷念了,對於親人、好友也可以抒寫悼亡之作。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可以說是史上最著名的一首,被譽為是「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的千古第一悼亡詞,詞曰: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 史上最有名的7首悼亡詩詞,白居易享受格調最高,第四首太傷感!
    悼亡是古代漢族詩歌題材之一,始於晉代潘安,指對亡故親人或朋友表達追悼、哀思的詩歌,今天我們收集了7首比較出名的悼亡詩詞,看看哪一首最感人?1、悼亡詩(其一)魏晉:潘安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 讀詩 | 趙又廷再讀英文詩:唯有讀書能為你靈魂深處引路
    顏值高、教養好、學歷高、演技好、唱歌棒的趙又廷又讀詩了,這次讀的是美國傳奇女詩人艾米莉迪金森的作品——《一本書》,
  • ​頌宣化店英烈丁氏三兄弟
    和詩另闢蹊徑,以烈士節深化開來,一氣貫通,字句鏗鏘,行筆穩健,一氣呵成。英烈頌文/蔡國昌恢弘歷史頌三丁,赤膽忠心出一庭。共產黨來天下定,樹碑立傳慰英靈。悼丁和元烈士(孤雁格)文/蔡國昌共產黨人主義真,捨身革命為黎民。
  • 鮮花祭祀家庭追思 移風易俗樹新風
    原標題:鮮花祭祀家庭追思 移風易俗樹新風本報訊(記者 劉偉平 通訊員 張浩 文/圖)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志願者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走進社區活動廣場、臨街商鋪開展文明祭掃、護林防火等宣傳,號召廣大群眾清明祭祀時不要焚香燒紙,避免火災,提倡老百姓用鮮花祭祀、網上祭祀、家庭追思等健康時尚的方式,懷念逝者、寄託哀思,讓傳統節日回歸清淨與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