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的聖人曹操---讀後感

2021-02-13 萬怡瑜伽市南旗艦館

古人尤注重名節,常流行說這樣一句話,功過自有後人評說。後人觀點雖不盡然相同,但是多在有案可稽的基礎上尊重和還原了部分的歷史事實。百家講壇無疑在通俗的普及歷史方面提供了一個好的平臺,同時,來自民間的各博學草根作家也用其戲謔的手法和獨到的見解來剖析歷史和在歷史舞臺上粉墨登場的人物,比如有《明代那些事兒》以及《卑鄙的聖人曹操》等等….

歷史上對曹操的評價向來褒貶不一,同時代的許劭曾評價曹操是「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卑鄙的聖人曹操》一書主要從以下兩點剖析青年時期曹操如何成長為後來的「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

一、家世
曹操是個不折不扣的官二代。其父是大宦官曹騰的養子,二叔曹熾官拜長水營司馬,四叔曹鼎後因宋後的姻親關係榮升郎中,兼任尚書。曹操雖非名門之後,但作為官宦世家,從小耳濡目染父親以及族叔在官場中行事辦法,自然政治見解早熟,異於坊間的草莽英雄。
同樣,家世條件為曹操提供了良好的教育。不說博古通今,最起碼四書五經、孫子兵法等的研讀,為幼年時期的曹操奠定了厚實的文化素養和軍事教育基礎。曹操的才情,由《登高賦》可見一斑。
自古都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更何況曹操生在這樣一個權貴的官宦世家呢,在其父親曹嵩的引薦打點之下,曹操獲得了他仕途上的第一個職位:洛陽北部尉。這種便利的入仕途徑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
背靠大樹好乘涼,入仕後的曹操雖然最初當的是洛陽北部尉這樣一個小職務,但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一身正義凜然,卻因打死權貴闖下大禍,幸虧父親曹嵩買通朝廷上下才瞞天過海。後曹操「屢教不改」,又上表聖上,彈劾大宦官曹節的親信,其詔書被曹節私自扣留,若是其他小官,必定遭曹節報復,死無全屍。又是曹父上下打點,才保曹操一命,僅做將曹操逐出洛陽放任外官的處理,所以曹操那時如高呼一聲「我爸是李剛」是絕對不為過的。處入仕途剛正不阿的曹操,因為這樣的家庭背景,並沒有因為其與漢末昏聵的官場習氣不相容而吃太大的虧。相反,通過這樣的歷練,曹操更深刻的洞悉了官場的周旋之道。

二、三人行,必有我師
曹操不是生來能文能武能徵善戰的,在他成長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對他有重要幫助的人,其中有能助他成就霸業的能臣,也有最終分崩離析的摯友。
袁紹、袁術是曹操最初結識的名門之後。通過袁紹又認識了許攸、樓圭、王儁三人。這三人均是漢代功勳顯著的元老橋玄的閉門弟子。橋玄出現的意義不僅是對天資聰穎的曹操政治啟蒙的作用,而且在曹家因為宋後案受牽連,曹操被罷官在家的時候,一份奏摺向聖上推薦了曹操,這才給了曹操機會鎮壓黃巾起義,因功榮升濟南相。同時,橋玄也向曹操引薦了鮑信、蔡邕等人…
在家鄉譙縣,曹操除了有曹仁等堂兄弟外,更結識了夏侯淳、夏侯淵等夏家兄弟。在曹操因為卞氏姐弟失手殺死恆家管家後,又恰逢舉孝廉之際,夏侯淳主動讓其弟夏侯淵代替曹操投案自首坐牢。
從這些幼年時的玩伴,成年後的摯友身上,曹操學到了很多他不曾涉足過的事情,在他的頭腦裡未必能形體系規模的治世之道,但是他已經依稀看到了自己將要走的道路的雛形。

曹操自小天資聰穎,為人大膽,思慮周全,做事謹慎,更繼承了其父的練達機敏和堅忍。環境孕育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曹操最終成為一代梟雄,有時代大背景條件下的必然性,但就其成長過程中的影響因素來說,家世和朋友這兩個重要因素,就像左臂右膀一樣保護和支持著他,如果沒有官二代的背景,沒有朋友的相助,曹操或許也能苟活於亂世,卻未必有機會和能力成為後來之亂世梟雄和治世能臣!

《卑鄙的聖人曹操》一書通俗易懂的闡述了曹操幼年和青年時期發生的事情、自身的際遇、家庭的變故、政權的動蕩和民生的維艱,以及曹操作為一個衣食無憂的官二代能夠最終切身感受到民間疾苦的這樣一個過程。盡信書不如無書,這類野史未必真契合了歷史人物的真實面貌,不過也能幫助從一定程度上了解曹操其人其事,可惜的是《卑鄙的聖人曹操》只寫到曹操二次出仕之前,留有一個未完待續的尾巴!

相關焦點

  • 曹操:卑鄙的聖人
    其實人有多面,英雄和姦雄,其中任一形象,恐怕都不是對曹操最好的概括,因為曹操這個人頗為複雜,不同常人那般非好即壞、非黑即白,可以說,他是二者的結合體——卑鄙的聖人。由此可知曹操此人卑鄙殘忍,無情無義。恩將仇報,狠毒至此,曹操確實是一個真小人,然而話又說回來,他既知錯殺,悽愴感嘆:「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話中雖有後悔之意,卻無悔改之舉,將錯就錯,殺人滅口,曹操的狠毒,於情於理,實在太過滲人,該罵。
  • 《卑鄙的聖人:曹操.大全集1-10》作者:王曉磊
    下載連結在文末,書拿走,底部四連發(轉發、收藏、點讚、在看)走一波喲~一件件講透,曹操收拾三國群雄的卑鄙、奸詐、狠毒計謀;一頁頁浸透,曹操體恤天下眾生的柔情、仁義、聖人情懷。《卑鄙的聖人:曹操》《卑鄙的聖人:曹操2》(鎮壓黃巾起義,理想破滅!)《卑鄙的聖人:曹操3》(起兵徵討董卓,雄心暗起!)
  • 【好書推薦】系列之一:卑鄙的聖人曹操
    作者: 王曉磊出版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卑鄙的聖人:曹操》內容簡介:(曹操去世
  • 卑鄙的聖人:曹操
    他以劉姓天下為正宗,貶低曹操的。其中很多情節都是演義而非史實,但是因為這本名著影響廣大,加之後世的學者作家等都是以曹操當作奸詐派的典型代表人物,所以曹操的奸雄之名也就這麼坐實了,而且越來越難以撇去。其實很多人都替曹操翻案或有過公正的評述,比如魯迅,在他的那篇名文《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中評述 「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他稱讚曹操「尚刑名,立法很嚴」,文章「通脫」,善於用人不拘小節。他還批評說「劉備之忠近於偽,諸葛之智近於妖」,明顯是貶劉而擁曹派。
  • 好書推薦(二) ——《卑鄙的聖人》
    《卑鄙的聖人——曹操》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它一共分為10部,以第三人稱的視角生動細緻地描寫了梟雄曹操豐富多彩的一生,展開了一副漢末眾生相的畫面,讀完無不令我感慨萬千。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他的語言,在很多寫古代人物傳記的作家們都在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夾敘夾議地介紹人物,作者卻反其道而行之,以及其精妙豐富的語言將環境,心理、神態、動作的刻畫十分到位。
  • 封神演義中的卑鄙聖人:靠一張嘴忽悠天下大亂,通天教主都被陰了
    什麼是聖人?通俗意義上理解,聖人一般泛指覺悟者、得道者、或是道德和智慧出類拔萃者。其中的典範之一為孔子,孔仲尼。而《說文解字》曰:聖者,通也。(本文以此解為主)這麼說來,在某一方面能做到極致,都可以稱為聖人。
  • 第116本書 |《卑鄙的聖人:曹操》(中國-王曉磊)
    █ █ 曹氏的家鄉在沛國譙縣,令族人自豪的是族裡曾經出現過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漢丞相曹參,但自漢高祖時代之後,曹氏便逐漸走向沒落,直到曹操的爺爺大宦官曹騰崛起,才使這個江河日下的家族又有了生機。█ █ 曹操父親曹嵩身為宦官曹騰的養子,多年來一直秉承養父的傳統,與宦官勢力保持著親密的關係。
  •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5篇精選】
    一起來看看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5篇精選】,歡迎查閱!在這本書裡面我最喜歡的是被評為「治世之能人,亂世之奸雄」的曹操以及才華橫溢的諸葛亮。曹操是一位縱橫捭闔的政治家。曹操參與的大小戰役有許多。如破黃巾,斬劉闢、黃邵,攻下邳,絞呂布。異常是官渡之戰,曹操以「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的情景戰勝「眾十餘萬」的袁紹。他的勝利是僥倖嗎?不,絕不是!這說明了曹操過人的軍事才能。有人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卑鄙。但我不這樣認為。
  •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00字10篇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00字範文二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在長江岸邊,在神州大地上,在2000年前的中國,這片神聖的土地經歷了什麼呢?三國時期。
  • 《三國演義》讀後感200字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200字2  最近,我讀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這本書,不禁有許多感慨。  《三國演義》是寫劉備、孫權、曹操所統領蜀國、吳國和魏國爭權的故事,從桃園三結義到蜀、吳兩國落敗有一段非常長的過程。
  • 三國演義讀後感(精選12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2  今天,我和爸爸讀完了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小說主要講了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國家的鬥爭。書本裡有很多著名的故事,比如說「草船借箭」「空城計」「火燒赤壁」等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巜草船借箭》。
  • 三國演義讀後感 《三國演義》讀後感(精選5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1  讀完三國演義,心中激動不已,對於書中每個角色都充滿好奇,於是又去查尋了許多相關書籍,之後了解到書中每個著名人物都有其特點、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孔明、曹操、周瑜,孔明一足智多謀、穩重沉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曹操一猜疑心重、為人機警又有謀略,奸雄且多疑。
  •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0篇
    劉備的仁慈厚道、曹操的胸懷大志、關羽的智勇雙全、趙雲的重情重義、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這些都需要我們去學習。書中一個個豐富多彩的故事中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思考、去學習的道理。「以好友為書,以好書為鑑」,未來的日子裡,我要在書香的陪伴下繼續闊步前進。  三國演義讀後感小學作文400字範文二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是大人們愛看的小說。
  • 《三國演義》讀後感作文400字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二  這個暑假,我又重溫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這本書刻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劉備、諸葛亮、孫權、周瑜、曹操等。  這些人物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並且還精通兵法。可謂是世上不可多得的人才。正是因為有他,蜀國才能在戰爭中多次獲勝。
  •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範文5篇
    小學生三國演義讀後感200字範文一  三國演義這本書,讓我想起了諸葛亮、曹操、孫權、劉備、關羽
  •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作文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作文【篇一】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羅貫中的傑作,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豐富,情節曲折動人,看著就會入迷,把神情融入到書裡。其中,我欣賞的人物有劉備、張飛、關羽、諸葛亮、黃忠、馬超、曹操……但是,最令我賞心悅目的人就是少年將軍趙雲了。
  • 《三國演義》讀後感600字作文精選10篇
    而華容道放走曹操,也是他「義」的體現。  《三國演義》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歷史,更是精神的享受。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三  我利用這兩天考完試的時間,來看完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看完後,真是受益匪淺啊!
  • 《三國演義》讀後感個人心得5篇【精選大全】
    一起來看看《三國演義》讀後感個人心得5篇【精選大全】,歡迎查閱!《三國演義》讀後感個人心得1寒假中,我閒著無事,順手從書架上抽出了那本已經讀過幾十遍的《三國演義》,在我的印象中,三國演義裡有很多趣味的人物,如:勇敢的典韋、仁義的劉備、奸詐的曹操
  • 佳作欣賞:說曹操曹操到
    曹操有俯視皇位的胸襟,皇位並非曹操的最高追求,不像董卓之流只知做皇位大夢,「聖人聖王」才是他的理想。這是曹操的過人之處。亦表明他的人格骨子裡是儒家人格。而歷史並不買帳。聖人聖王註定當不成,小丑卻與之糾纏不休。
  •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優秀作文範文10篇
    第二是趙雲,當年曹操帶領百萬大軍襲來,他為了能保住劉備的家人安全,不惜用他那強大的武器,單槍匹馬,殺死曹軍數位猛將,幾十位兵士,令曹操看了還不禁讚嘆說:趙雲真是勢不可擋呀!  第三是劉備,他從當年的桃園三結義就可以看出他的有情有義,在之後的戰鬥中有看出他富有愛心,當年曹操打的他落花流水,棄城敗逃,而他在逃跑路上還關心著老百姓,讓他們與他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