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音樂發數字專輯 90%以上的用戶都選擇在這家平臺買

2021-02-20 開柒

環球音樂旗下新籤藝人陳立農發布的首張個人全新數字專輯《格格不入》最近火了一把。這張專輯上線一分鐘就賣了500萬,而且數字還在持續增長中。根據公開數據顯示,由於超過90%的用戶在QQ音樂上購買這張專輯,《格格不入》一口氣刷新了平臺七項認證紀錄。看著這樣的銷量成績,八姐不由為現在藝人、粉絲和音樂平臺的共創能力以及智慧財產權意識在新一代的普及率感到欣慰,而現在的QQ音樂更是超越了以往播放器的老印象,儼然變成了粉絲們追愛豆的「星粉互動」社區。

事實上,近年來,在音樂行業中,數字專輯已悄然從黑馬變成了主流。粉絲們紛紛把購買愛豆的數專,作為他們支持愛豆的表現。至少,八姐身邊的小盆友們已經把購入數字專輯作為行動標配。

 

數字專輯成為音樂市場的主流

 

從市場實際數據來看,數字專輯的銷售量也的確很喜人。2014年,當付費數字專輯剛誕生之時,銷售額僅350萬;短短幾年時間,國內的付費數字專輯就產生了15.3億的銷售額。僅2019年一年就有143位歌手發布了付費數字專輯,銷售總額高達6.7億元,實現了191倍的增長。


(該圖片來自於「FUNJI種瓜基地」)

甚至數字專輯銷量一度成為了現象級新聞。比如,張藝興最新的《蓮》的銷售額至今已達4000萬,蔡徐坤的《YOUNG》總銷售額則超過6700萬元,肖戰《光點》已破億,這些數字估計都讓音樂人和音樂廠牌們看到了國內音樂付費的希望。

以上種種似乎也都說明,數字專輯儘管從銷售總額上依然不算大,但站在風口上,將要或正在成為當下在線音樂市場的主流。

國內數字專輯頭號玩家

因此,「數專」也成為了各大音樂平臺爭奪的焦點。根據第三方網站的統計,幾乎所有主流的音樂平臺,包括QQ音樂、網易雲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以及咪咕音樂等,都參與了數字專輯的售賣(該統計不包含蝦米音樂)。

在數字專輯的前十名銷量榜中,QQ音樂表現相對搶眼。TOP10的榜單裡,周杰倫、張藝興等8張專輯的最高銷量都來自QQ音樂,呈斷層領先態勢。網易雲音樂也表現不錯,華晨宇的《好想愛這個世界啊》和王一博的《無感》銷售量也十分能打。但綜合看來,前十數專銷售榜中,無論是高銷售額的數專數量,還是總體銷售額,QQ音樂都處於領先的地位。

 

而數字專輯也成了騰訊音樂財報的亮點。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公布的2019全年財報中,就指出蔡徐坤EP《YOUNG》憑藉QQ音樂單平臺突破1000萬張的成績,同時以總銷量第一的成績,成為2019年「數專之王」。該數專在2020年2月再次以突破1200萬張的銷量成績刷新自己所保持的全網第一紀錄。直到4月,這個紀錄才被QQ音樂更高銷量的新成績打破。

也正是因為QQ音樂在數專宣發上表現被認可,2019年國內獲得美國唱片協會RIAA白金唱片認證的23張專輯中,有19張都選擇在QQ音樂發售。除周杰倫、蔡徐坤等華語藝人之外,Justin Bieber、Taylor Swift等眾多國外大牌藝人也將QQ音樂作為與中國市場及粉絲溝通的窗口。

 

截至目前的數據統計,Taylor swift的《Lover》在QQ音樂上的銷量已經高達1514萬首,Justin Bieber《Changes》銷量588萬首,創下了多項認證紀錄。


 

粉絲經濟與生態是關鍵

平臺如何把數專運營好,必須要把握關鍵,也就是要明白「數字專輯為什麼能在這個時代崛起,並創造出如此驚人的「銷量奇蹟」?八姐認為,除了有數位化對傳統音樂形式改造的原因之外,其背後最為重要的就是粉絲經濟的成長。

 


(圖片來源:騰訊研究院)

在傳統的音樂產業鏈中,歌手、創作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鏈條是很長的,中間被加進去了唱片公司/演出經紀公司以及線下音樂售賣方等等。但當音樂產業整體數位化了之後,網際網路也開始重塑了產業鏈,減少市場中的冗雜部分。如同當初的電商平臺,以及高喊著「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廣告詞一樣,音樂產業也不例外。在創作者/歌手與消費者之間的鏈條正在被縮短,恰好又撞上了「Z世代」以及智慧財產權意識的普及,粉絲經濟才成為了音樂市場商業化的關鍵

 

在這其中,各個音樂平臺也都在努力抓住機會。在數位音樂付費方面,更是呈現出全面繁榮發展局面。據公開數據,自從2014年中國數位音樂產業發行第一張數字專輯以來,截至2019年,每年全網第一的數字專輯的銷量以平均超過83%的年複合增長率持續高速增長。我們有理由相信,相關成績在2020年只會有更亮眼的表現。

而QQ音樂從成立之初,就開始考慮怎樣做好對歌手及粉絲的服務。據公開報導,彼時相關業務的負責人就曾這樣說過:「我們開始想一個問題,在怎樣的情景和條件之下,網民願意付費購買正版音樂?我們的答案不僅是歌曲本身,還有服務。」

 

在這種理念的支撐下,QQ音樂以服務的心態躬身入局,這才最終抓住了粉絲經濟的風口。

 

 

QQ音樂運營粉絲經濟的獨特方式

那麼,想著要做好服務的QQ音樂,具體都是怎麼操盤的呢?根據八姐觀察,首先QQ音樂創造了很多吸引粉絲的新玩法

 

例如在QQ音樂平臺的數專售賣界面,就有包括4種專屬語音、專屬視頻、粉絲銘牌、獨家拍立得、限時奪寶籤名周邊等眾多「玩法」等待粉絲去解鎖。

 

其次,QQ在細節上下足了功夫,根據每個藝人每張專輯的風格定製,最大限度的引發粉絲的熱情

 

比如結合藝人自身特色,進行「量身定製」。以張藝興專輯《HONEY》為例,QQ音樂為其貼合專輯主題特別設計了3D互動效果專輯,讓封面上那隻象徵著勤勞努力,為粉絲提供蜂蜜的「國際蜂」活靈活現地出現在每個人的面前。

 

另外,發揮自己的社交基因優勢,QQ音樂也努力增強粉絲和藝人的互動與交流。

 

與實體專輯不同,數字專輯不是一個歌曲的存儲載體,而是連接音樂人與粉絲,粉絲和粉絲的橋梁。

 

因此,粉絲與明星的線上互動是必不可少的。QQ音樂在微博上發起了#大牌空降評論區#的話題,鹿晗、邊伯賢、Taylor Swift、Justin Bieber等藝人都空降QQ音樂歌曲評論區,與粉絲互動。這種深度合作形式,在其他同類音樂平臺上都是很少見到的。


除了線上互動,QQ音樂還會自製一些綜藝節目讓粉絲實現與愛豆互動的願望。例如《樂見大牌》、《見面吧電臺》、《見面吧首唱》等,這些節目注重音樂內容的整合,將歌手訪談與歌曲宣發融為一體。雖然現在傳統音樂訪談綜藝節目日漸式微,不過基於音樂平臺的《樂見大牌》等節目還是為有精準需求的音樂用戶搭建了一個更貼近真實,且具有高觸達率的內容環境,讓樂迷更全面、客觀了解年輕歌手。

 

總而言之,QQ音樂為了把粉絲經濟玩轉,不管是在專輯售賣方面,還是加強藝人與粉絲互動方面,八姐認為的確花了很多功夫與心思。而可能正是因為對歌手、藝人以及粉絲的這種「產品經理」般體貼的細節服務心態,這才使得QQ音樂在國內推出數字專輯模式後,其銷量以及整體付費用戶上一直保持快速增長,生態已然建成。

 

無論如何,正如網際網路給其他行業所帶來的變化一般,音樂行業也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除了花錢買版權抓住既有的用戶外,也許,未來誰能在粉絲生態上進一步發展,誰能更深度參與對音樂市場產業鏈的快速重構,誰就將會是最終的贏家。

 

而不得不說,正在改變的在線音樂市場和模式,其實還是值得期待的。


☞ 未經允許,不得其他媒體轉載!重要的事情說一遍就夠了!

☞ 歡迎爆料,爆料採納者紅包伺候,說不定很大呢。

☞開柒是TMT業內知名的自媒體,是今日頭條籤約作者,是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同時,在百度百家、搜狐、網易、騰訊等開設專欄。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數位音樂潛規則:你所買的每一張「專輯」都有「保質期」
    版權分家之後,以QQ音樂為典例的數位音樂服務商們手握各大唱片公司的的獨家版權,紛紛推出了數位音樂專輯——即用戶需要付費購買專輯的收聽權和下載權的產品。然而不同於國外主流iTunes一個帳號只能購買一次的玩法,這個產品獨立於平臺會員福利,需要單獨購買,不僅如此,還鼓勵用戶重複購買。
  • 今天,你買數位音樂專輯了嗎?
    不難發現的是,他們都選擇以發行數位音樂專輯的方式推出自己的新作品,其宣傳的重點也放到了數位音樂平臺之中。這種現象的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它又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呢?下面就讓小編帶你一探究竟。而數位音樂專輯的強勢發展,則是技術、觀念、版權環境和產業發展等綜合因素導致的。新技術的發展不斷提升著數位音樂的用戶體驗,也為用戶購買數位音樂專輯提供了技術保障。一方面,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特別是近年來4G通信技術的發展和Wifi的普及,讓人們隨時隨地欣賞數位音樂成為了可能。另一方面,智慧型手機不斷升級換代,成為了數位音樂播放的新載體。
  • 一線藝人發歌「卡了」,音樂平臺的數字專輯究竟有多賺錢?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副總裁及內容合作部總負責人潘才俊對36氪表示,一些獨立音樂人如好妹妹樂隊、主播歌手莊心妍,也在通過發布數字專輯的方式直接獲得收益。另外數字專輯也為影視劇作品增值,比如《陳情令》、《鬼怪》、《劍網3》等,都是平臺上銷量達千萬級的影視原聲帶。
  • 酷狗音樂2020年上半年數位音樂專輯盤點,上線近60萬數字專輯!
    「盤點」顯示,2020年上半年酷狗音樂平臺上線近60張數字專輯,總銷量突破340萬。對比製作相同數量的實體CD,相當於保護了50多片森林,「用數字專輯保護地球」,酷狗音樂和8億用戶共同交出亮眼的答卷。 有專家表示:「數位音樂逐漸提高了人們的付費意願」,「數字專輯模式其實算是普遍付費的前夜。」
  • Q3財報發布,一文讀懂騰訊音樂數字專輯的增長邏輯
    甚至有關數字專輯銷量的新聞,也一度成為現象級——如2017年1月4日,其在騰訊音樂平臺發布的《野蠻生長》系列數字專輯累計銷量超過656萬張,創下了當時中國數位音樂史上的銷量新紀錄。不過,三年來,這個紀錄被不斷刷新,數字專輯破千萬的歌手越來越多,這些數字讓音樂人和音樂廠牌們看到了國內音樂付費的希望。不出意外的,近幾年來,數字專輯成為全行業數位音樂平臺的標配。
  • 一線藝人發歌「卡了」,音樂平臺的數字專輯究竟有多賺錢?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數字專輯的邊界如今也正向更多歌手或領域拓展。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副總裁及內容合作部總負責人潘才俊對36氪表示,一些獨立音樂人如好妹妹樂隊、主播歌手莊心妍,也在通過發布數字專輯的方式直接獲得收益。另外數字專輯也為影視劇作品增值,比如《陳情令》、《鬼怪》、《劍網3》等,都是平臺上銷量達千萬級的影視原聲帶。
  • 調查|購買數位音樂專輯,你遭遇過哪些尷尬?
    國內首創此發行模式的QQ音樂於前段時間宣布,其數字專輯銷售額已經突破一個億;阿里音樂自今年五月推出付費專輯業務以來,銷售額也突破了2000萬元;同時,網易雲音樂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其付費數字專輯用戶半年增長超過了350%。
  • 釋放音樂內容價值,數位音樂平臺攜手唱片公司探索數位化轉型
    2019年12月31日,騰訊控股宣布聯合投資方組建財團,收購Vivendi SA旗下企業價值300億歐元的環球音樂集團10%的股權。其中,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在財團的股權中最高投資佔比10%。根據交易文件的條款,財團還可以選擇以與該交易中相同的企業價值購買環球音樂集團額外10%股權。據悉,待滿足監管機構的批准和其他慣常的交割條件後,該交易預計在2020年上半年交割。
  • 2019華語數位音樂年度報告音樂消費模式演變與用戶消費意願的提升
    3月23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旗下由你音樂榜發布了《2019華語數位音樂年度報告》,此次報告基於全網音樂收聽、銷量以及用戶畫像等權威大數據,解析整理2019年音樂行業的重要變化和發展趨勢,並基於歌曲在平臺的各項數據表現,以多緯度盤點了年度最熱歌曲以及成績最佳藝人。
  • 拿下環球音樂,騰訊音樂娛樂這次比的是Spotify和Apple Music
    環球音樂選擇與騰訊合作分銷而不是獨家,正是為了開發中國數位音樂市場。在國內消費者逐漸接受數位音樂正版化的當下,環球音樂希望通過與騰訊音樂合作來觸及到更廣闊市場。環球音樂還將聯手騰訊音樂建造具有頂尖錄音和製作設施的中國Abbey Road Studios並幫中國藝人製作高品質音樂在中國和全世界發行。
  • 環球唱片攜手QQ音樂 預約發布陳立農首張個人專輯《格格不入》
    5月26日,「Z時代全能偶像」陳立農加入環球唱片後的首張個人專輯《格格不入》在QQ音樂開啟預約,新專將在5月29日零點正式發售。不管是對於歌迷,還是對於即將邁入20歲的陳立農而言,這張大碟顯然都意義非凡。
  • 購買音樂數字專輯一定要謹慎
    回想一下即使是在實體唱片時代,我們從音像店購買的唱片也是不支持退貨的(除非有質量問題),但因為它擁有實體的價值屬性,所以至少我們還可以將它收藏、轉賣或贈送。而對於數字專輯來說,我們除了能將它放在手機的收藏夾裡,其他什麼也做不了;再說的直白一點,這20塊錢買到的只有在線播放和下載到本地的權限,除此以外你什麼也得不到。
  • 數位音樂平臺消費模式有待完善
    近日在京舉行的以「數位音樂付費如何拉動行業健康發展」為主題的E法數位音樂論壇上,主持人就此問題向與會者進行了一個現場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人現在都選擇QQ音樂、網易雲、酷狗等數位音樂App來聽音樂,但是付費收聽者卻寥寥可數。
  • 2019華語數位音樂年度報告:看音樂消費模式演變與用戶消費意願的...
    3月23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旗下由你音樂榜發布了《2019華語數位音樂年度報告》,此次報告基於全網音樂收聽、銷量以及用戶畫像等權威大數據,解析整理2019年音樂行業的重要變化和發展趨勢,並基於歌曲在平臺的各項數據表現,以多緯度盤點了年度最熱歌曲以及成績最佳藝人。我們能在其中清楚明了的看到過去一年音樂行業的眾多變化。
  • 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雙雙與環球音樂籤訂合作,用戶的選擇更多了
    音樂版權這塊肥肉,平臺們誰都不會輕易鬆口。8月11日,網易雲音樂、騰訊音樂相繼官宣與環球音樂集團(Universal Music Group,簡稱UMG)達成合作。
  • QQ音樂×環球音樂合作不斷加深 打造環球樂迷的「音樂記憶」承載地
    三個記憶"歌單",開啟屬於我們的環球音樂記憶8月11日,QQ音樂正式宣布與環球音樂再次達成長期深度戰略合作,雖然是音樂平臺與唱片公司相關的行業事件,但這一話題,卻在環球藝人相關微博下激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眾多網友紛紛寫出"小作文",回憶起了自己在QQ音樂聽"環球好歌"的那些年。
  •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參投環球音樂:數字平臺與唱片公司進入價值共創「新藍海」 | 洞察
    在釋放音樂消費潛力的大背景下,內容與平臺之間的交叉持股所形成的行業「價值新藍海」,正推動著中國音樂行業產業鏈的轉型升級。趕在跨年之前,流傳已久的環球音樂出售股權一事終於落定。隨著我們正式邁入2020年代, 00後將在20年代娛樂消費中替代90後成為主力軍。尤其是05後,當下正處於15歲上下年紀的一批青少年群體,他們正處於接受新歌最活躍、付費意願最強烈、同步接受全球音樂潮流資訊的年齡階段。雖然這一波人群還沒有進入社會,但兩年後,第一批00後將步入職場,瞄準00後用戶的網際網路大戰早已開啟。
  • 網際網路音樂這一年:數字專輯熱度消減,線下演出紅火
    版權大戰到原創自有版權 時間蕩回到2017年5月,騰訊音樂與環球音樂達成戰略合作,以此為標誌,手握世界三大唱片公司環球音樂、索尼音樂和華納音樂獨家版權的騰訊音樂確立一家獨大位置 付費探索不再圍繞數字專輯 對比前兩年,以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為首的兩家平臺,都卯足了勁在數字專輯上比拼,哪張專輯先在誰家平臺破萬
  • 騰訊音樂與環球音樂籤約,這下,三大唱片公司版權齊了
    5月16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宣布與環球音樂集團籤訂了中國大陸地區數字版權分銷戰略性合作協議。這樣一來,騰訊音樂把三大唱片公司的版權都收入了囊中。根據協議,騰訊音樂獲得環球音樂曲庫內容和旗下歌手資源的運營、推廣、開發等權益。
  • BIGBANG再破紀錄,QQ音樂在數字專輯這件事情上真的是要逆天了!
    在線音樂平臺的興起直接催生了符合在線音樂消費特性的內容收費模式。最先崛起的是會員模式,今年2月,Spotify會員數量突破7000萬,Apple Music會員數量超過了3600萬,在中國數位音樂市場,會員模式出現更早,QQ音樂的綠鑽深入人心,網易雲音樂等平臺也都推出會員模式,並通過布局獨家內容和個性化服務來吸引用戶成為VIP。